所以李初回到大唐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发动战事,武敏之直接的和李初请战。
李初清楚武敏之的本事,武功是不差的,想上战场那就让他上吧。
凭本事立战功,这才是永远屹立不倒的事,武媚娘既然想给武敏之机会,李初更没有拦着的理由。
萧太后:“高宗分明不希望你让武敏之出头。”
李初:“有本事的人拦是拦不住的。要用人,就得让他展示所长。”
吕太后:“李治和武后斗法,武敏之可是武后加重筹码的一个棋子,群主放任他坐大,后患无穷。”
宣太后:“你虽然是平衡李治和武后关系的一个人,可是如果武后的筹码加重了,对于李治来说不是好事。”
李初:“再好的棋子武敏之,难道不听我的吗?他对我的恐惧随着他越发出头,只会越多。将来有一天他会在我母亲的面前提醒着我母亲,我是只适合作为盟友存在的人,而不是敌人。”
……一众太后谁都没有想到这一点,李初问:“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吗?”
萧太后急切的表示,“不,对别人来说或许难,对群主来说并不难。贺兰敏之,对于群主的畏惧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而是在很早以前。从上回宴会上,群主让他出手救人,可以看出武敏之比谁都清楚,群主比起午后来更要可靠。”
因为觉得李初可靠,所以哪怕明知这样做是会引起武媚娘的不悦不喜,武敏之依然选择帮助李初。
李初:“天下的人皆可用之,就算武敏之天然是站在我母亲的那一边的,并不代表他就不能为我所用,所以为什么要抑制他的发展,把他逼到我的对立面去成为我的敌人。”
每回李初总能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服诸位太后,太后们心悦诚服。
很好很好,李初这样子继续发展下去,将来一定能和武媚娘抗衡。
萧太后:“为帅者就该有群主这样的胸襟,不讲私怨只讲功利,能立于天下者不管此人是否对自己有利,都应该用之。”
吕太后:“亏你还是行过军打过仗的人,这点都要群主教你。”
……萧太后:“为什么突然怼起我来?”
吕太后:“是你自己说的,打仗的事你最在行,可是事实如何?”
萧太后:“请看看我增长的积分,你们就会知道了。”
这可是自己最擅长的事,也是唯一可以超越诸位太后的事,萧太后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战场上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
宣太后:“报个总积分吧。我先来。三十六万。”
吕太后:“三十五万。”
萧太后:“三十万。”
孝庄太后:“四舍五入大概三十五万五千。”
……萧太后震惊无比,“为什么我还是最少的那一个?”
宣太后:“我们日积月累的,难道是你一场仗就可以超越的?萧妹子啊萧妹子,你说你到底错过了多少?”
本来就已经够伤心的,萧太后在被宣太后扎上一句心,想哭啊,想哭。
吕太后:“最富有的分明是群主,为什么没有人提起此事?”
孝庄太后:“群主又不能兑换重生卡,再富有也没用。”
宣太后:“言之有理所以呀,我们和群主一比,还是更幸运一些的。”
一群太后竟然可怜起李初来,看得到吃不到的东西,最让人难受了,重生卡的妙处大家都知道,可惜了李初没有兑换资格。
李初……完全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怜的,她觉得自己这样两辈子活的算是够长了,再来重生一回,有着同样的记忆,走同样的路,那多无趣啊。
“报!大捷,大捷!”李初在都护府里等着消息,消息果然传来了,正是期盼已久的大捷。
李初亦然大喜,“好,太好了。”
按他们原本的计划这一战定要歼灭吐蕃的主力,大姐是好,只看诸将回来之后告知此战是否如愿。
“长公主。”李初正高兴着,门口传来一道叫唤声。
一生长公主,李初立刻知道来人是谁了,正是文成公主。
对,不该称文成公主应该称为文成长公主。
文成公主和李治原是同辈的人,只是这么多年一直和亲在外,晋位的时候也没晋到她的头上,李初把人带回来了,相关的问题立刻利落的写信往洛阳去,向李治讨要。
所以现在的文成公主应该是文成长公主了。
“姑母。”李初迎了出去,朝文成长公主见礼。
文成长公主将李初扶起,“不必多礼。”
李初站直了,目光扫过在文成长公主身后的女郎。
作为吐蕃的公主,这也是曾经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公主。但是突然的变故她无从适应,好在来到安西都护府后有了文成公主的开解,人倒是慢慢的变得活泼了。在文成长公主的身后不忘朝李初行礼。
李初抬了抬手,扶着文成长公主进屋去,“前线传来捷报,大唐和吐蕃一战,大唐得胜。姑母有何打算?你是想回吐番还是和我回长安。”
有些事没有解决之前,李初没有追问,但是眼下和吐蕃的战事将停,李初就得问清楚,文成长公主的打算。
文成长公主此来,未尝没有询问清楚诸事的打算。
李初主动提起文成长公主接话道:“吐蕃是伤心之地,我无意再回吐蕃,却不知陛下是否能容,大唐朝臣是否能容?”
诸多的不确定也是让她一直没有提及此事的原因。旁的人文成长公主连说都不敢说出来,独独是李初,是李初以身犯险前往吐蕃将她救出,也是李初将她带回大唐。
关李初的言行举止,可知李初是个见识非凡的人,不是寻常女子可比。
“姑母只要想回,你就可以回,你这一辈子,为了大唐背井离乡前往吐蕃三十载,对大唐有功,吐蕃要置你于死地,再也不是你可以安身立命之地。你尽你职责,做到了对大唐好的一切,如今也该让大唐奉养你终老。谁人要是再敢提及送你回吐蕃,有我在。”
李初表明自己会为文成长公主立起一片天,女子的命运,出嫁不代表什么,文成长公主于国立下大功,万不能再让她回吐蕃为人所害。
文成长公主紧紧的握住李初的手,“有你这一句,我心中的大石便放下了。”
如果今天换了另外一个人,只怕都会劝文成长公主重回吐蕃的,只有李初全心全意支持文成长公主随她回大唐。
“当然啦,在此之前还得让你的孩儿成为吐蕃的赞普。你为了两国和平所有的付出不允许任何人抹杀,包括吐蕃的赞普。当日我劝说你的孩儿同我一同回来,大唐时就说过,我会让吐蕃的人求着他们回去,求着他成为吐蕃的赞普。我一向一言九鼎说到做到。”李初郑重的朝文城长公主道明另外一件事。
当日李初借文成长公主的两个儿子搅得吐蕃天翻地覆,最后还能让人心甘情愿的和她回到大唐,那是因为她说过,她会让他们重回吐番的,而且是让吐蕃的所有百姓求着他们回去。
“啊!”文成长公主惊讶无比。李初侧过头询问道:“姑母是觉得我做不到吗?”
文成长公主连忙解释,“并非此意,只是觉得若让他们如愿以偿,将来也不知是祸是福。”
毕竟是两国,两国各有各的心思,都会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同样的是文成长公主经历过一回了,就算是她生的儿子,她也不敢保证,这样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可以永生永世和大唐交好。
“姑母何必想的太多,眼下的吐蕃再也没有比两位表哥更合适的人选了。此一生他们只怕都无力进犯大唐。吐蕃经此重创没有二三十年是不可能恢复今日的元气。大唐想必也不会只退不进。”
眼下的吐蕃虽然强大,但经此一战之后,吐蕃在想和大唐正面对抗,没那么容易啦。
“那就好!”站在文成长公主的立场,她一生都不想再看见,两国兵戎相见。
李初能凭一战就做到这一点,文成长公主求之不得。
“姑母放心,待两位表哥重返吐蕃,顺利继承赞普之位,我们就回长安。”离乡多年的文成长公主一定会很想家,也想她的亲人们。
归乡心切,只是如今的李初还没有将诸事安排妥当,想回也得先放放。
“不急不急,人已经回到了大唐,什么时候回到长安都没关系。”文成长公主宽慰着李初,不想给李初太多的压力。
李初朝她笑了,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说笑声,人陆续的往这边行来。
“我先回去,你办正事。”文成长公主也听到了动静,不想在此刻打扰李初,连忙带着女儿退去。
李初相送,没一会儿,刘仁轨带着诸将行来,“公主好计策,此战大破吐蕃主力,吐蕃这回吃尽苦头了,接下来……”
“接下来就等着他们上门求和,恭迎他们的新任赞普回到吐蕃。”李初接过话,眼中闪过耀眼的光芒,准备那么多,吐蕃求和才是最最关键的。
刘仁轨亦道:“对,这一次我们可是扬眉吐气了。”
第103章 求和
谁都在等着扬眉吐气,吐蕃自从败了大唐一回,在大唐完全是抖了起来,几次小打小闹也就算了,都诬陷到他们和亲公主的头上,就为了寻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发兵大唐。
现在好了,让他们自食其果,看他们从今往后还敢不敢打大唐的主意。
“事至如此,还未完结。接下来我们得再加几分逼迫,让吐蕃向我们求和。”打了胜仗大家都高兴,然而事情还未完结,所以他们得再接再厉。
“公主请讲。”李初的主意好啊,不战而屈人之兵,更令他们大获全胜。如今李初在出主意,一干人全都洗耳听着,等着李初开口。
李初招呼他们走到舆图前,指着吐蕃的地图说道:“接下来我们还得兵分几路,速战速决……”
一一将自己所有的计划告诉诸将,依令而行。
大唐兵马乘胜追击,将吐蕃自土谷浑夺取的国土不战而夺了回来,虽是大唐的兵马作为前锋,但是出兵打仗的却是土谷浑的人。
谁的国土谁自己想办法抢回来,大唐可以给他们壮声威,但是也得他们自己努力。
而在大唐和吐蕃的边界,大军一次次的逼近,呐喊着吐蕃投降。
败了一次,尤其眼下的吐蕃上层乱成了麻,群龙无首之下吐蕃的军队军心涣散,溃不成军,面对大唐的咄咄逼人,节节败退,终于,吐蕃使臣前来求和。
来的也是老熟人,正是松吉,不过是短短二十来天的日子,看看松吉那张不知经了多少风雨的脸,李初十分满意。
“当日在长安时,我就告诉过松吉大人。胆敢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吐蕃上下可满意如今的结果?”扎心啊扎心。眼下的吐蕃大军被破,风雨飘摇,民心溃散,稍有不慎,将举国而崩。
松吉眼中冒着绿光的盯着李初,“大唐虽胜,也不该如此辱我吐蕃。”
“旁人说这话,我是会听,只是从松吉大人的嘴巴里说出来,怎么听起来就那么讽刺呢?你是不是忘记了,曾经到长安做过什么?如今我并没有像你当日一般的猖狂,得意。吐蕃一番计谋为的是什么?你我各自心知肚明。自然吐蕃能有今日的结果,也是你们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要说折辱必须是松吉为代表的吐蕃一方,想要折辱大唐。只是不能如愿,没想到才从长安回来不久的松吉,今日又败在李初的手里。
可是这一切都是吐蕃自己挑起来的,不是大唐。
“我国已败,败国无话可说。松吉前来只想问一问公主,大唐究竟要如何才肯撤兵?”眼下的吐蕃连失数城,就连吐谷浑也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掌控,吐蕃损失惨重,必须要尽快的阻止这场战争。
如今的他们只盼松吉走一趟可以平息大唐的怒火,终结这场战事。
李初笑了笑,“松吉大人是个聪明人,你清楚的知道大唐究竟要怎么样才会撤兵?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
是啊,都败成这个样子了,吐蕃还想探大唐的底?
换成别的人,或许会因为种种的利愿意告诉他这个底。但是站在松吉面前的人是李初,她是大唐的公主。
对于她来说更多是她可以对付别人的手段,并不是别人对付她的可能。
“吐蕃愿意进贡大唐黄金白银数万两,更有奇珍异宝无数。更愿意迎接我国芒赞王子回国,继承赞普之位。”松吉朝李初行了一个大礼,一直挺拔的腰,此时不得不弯下。他没有选择的权利了。
“看得出来你们赞普,情况并不好。”虽然回了大唐,吐蕃的一举一动,任何消息,李初都没有放过。
想要击溃一个国,就得了解他的任何信息,尤其是他国内的丁点消息。
松吉想说的话,在迎向李初的双目时,生生咽了回去。“大唐并无灭吐蕃之心,否则的话大可兴兵一战,灭我吐蕃。不说大唐的战事连绵不休,将士疲惫,就是大唐的国库,也不富裕,再起战事,只会令两国百姓痛苦不安。”
“你竟也知道这样的道理,那你吐蕃为何犯我大唐。”别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李初都不会怼回去。
松吉是谁,他代表的是吐蕃。两国的战事恰恰就是吐蕃挑起的。
现在想要休战了,竟然打着为百姓的旗号来,也不想想是谁先挑的头。
松吉不是第一次和李初打交道,早就知道李初牙尖嘴利,绝不饶人。可是他只能忍下了。
“吐蕃犯下的错,想必大唐不会犯。”错,确实是吐蕃的错。现在的他们正在想尽办法的弥补这个错。
他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吐蕃亡国。所以松吉可以放下所有的尊严,弯下他的腰只为了讨得李初都松口,大唐退兵。
“而且大唐一直行施仁义,大肚能容,吐蕃恳请大唐再给吐蕃一个机会,吐蕃此生,绝不敢同大唐再起战事,否则就让吐蕃亡国。”都这个时候了,毒誓肯定是要发的。
李初一声冷哼,“再有下一次,不需要你们吐蕃自己亡国,我一定踏平你们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