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至少到现在为止,我对你满意比不满意更多,至于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就看你怎么做。”武媚娘坦然相告,李初勾起一抹笑容,“还真是多谢陛下的赞许。”
“你说你为何要同武敏之和离,若是不和离,你们合作岂不更方便?勇绝之剑,我会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似乎是不经意间提起这个话题,武媚娘盯着李初不错眼的问。
“因为不喜欢。”是啊,李初之所以会和武敏之和离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喜欢。李初只想嫁给自己喜欢的人,也只想和那样一个人共度余生。如果得不到,李初宁愿从来没有。
武媚娘望着神情自若的李初,明明她都点出自己最清楚不过李初和武敏之之间的事,李初却纹丝不动,压根不怕。
李初同武媚娘道:“陛下想从我的嘴里听到什么话?是害怕,恐惧,担心?同魏王有所往来而已,这是武家的人,不管最后陛下会因为我而厌恶他,或者是喜欢他,其实对我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一局我稳赢。所以陛下是希望我着急还是不着急?”
勾勒出的笑意,让武媚娘意识到,其实从一开始李初就看得很清楚这个局面。
所以李初才会和武敏之公之于众的往来,武媚娘的底线,李初太过清楚。
只要不越过这份底线,武媚娘是不会管的太多的,尤其像李初这样子,坦然告知天下的态度,更是让武媚娘明白李初有恃无恐。
到了现在,李初更是直接将利害关系和武媚娘说清楚,这就让武媚娘更没有办法对李初下手。
李初和武敏之这两个人都可以说是两家的佼佼者。如果同时将这两个人连根拔起,对于武媚娘来说弊大于利。
“武家那么多的人里面够资格让我看上一眼的只有武敏之。如果陛下想要把武家的人连根拔起,其实武敏之绝对会是最好的下手人选。”李初的声音充满蛊惑,好像就是希望武媚娘对武敏之动手。
“不过这么多年来,武敏之也不是白混的,不管在朝中还是军中武敏之都有不小的影响力,陛下如果不拿一个大一点的罪名往他头上扣下,想要处置他,他是没那么容易。不过只要武家的人不掺和,其实也还好。但是陛下能够保证,这么多年时间里,武敏之和武家的关系就没有一点好转吗?”指出武敏之的影响力,就是要让武媚娘想想清楚究竟要不要对武敏之下手。李初,很期待看到武媚娘左右为难。
武媚娘这一次盯死李初,“看来你还是希望我不对武敏之下手。”
李初嗤笑一声,“我的希望从来不是陛下在意的,可是陛下现在的语气真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想歪。”
过于坦白的人总是让人不喜欢的,就比如现在的武媚娘看着李初的笑脸,满心都是恶意。
“不用再和我绕圈子,不想说实话就滚吧。”武媚娘但凡没有办法从李初那里占到便宜,就不想让李初在自己的眼前晃悠,一个滚字,和方才护着李初的态度判若两人。
“是,那么让刘妃和窦妃随我一道走,往后,为免她们再惹陛下生气,就让她们安心地呆在府里,不许再入宫门一步,要尽孝,让陛下的儿子来,就算要杀,也该让陛下对自己的儿子动手,怎么说,她们要不是因为被陛下选中,嫁入皇家,都不需要受这份罪,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还是找正主更好。”
谁也没有想到,李初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直接将苗头指向武轮,就是希望武轮能够担起来,而武媚娘有什么责备,都直接找武轮算账。
“怎么看陛下还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活着,若是能一个不剩,陛下正好可以考虑武家的人。”李初越说越过分,越说越离谱,听在武媚娘的耳朵里,武媚娘再也忍不住的吵起案几上的杯子往李初的方向砸过去。
“闭嘴!”这两个字可以看出,此时此刻的武媚娘是盛怒的。
李初抬起眼看着武媚娘,带着疑惑地道:“原来陛下没想让我们姐弟死的?那真是谢陛下手下留情。”
绝对说的是真心话。李初朝武媚娘拜下,恭敬有加,武媚娘气得胸口阵阵起伏,只怕是气极了。
“滚,带她们两个一起滚,从今往后不许再踏进宫门一步。”因为刘妃和窦妃又被李初气了一记,武媚娘绝对要迁怒的!拿李初没有办法还能拿这两个妃子没办法?
刘妃和窦妃都是死里逃生,这个时候被武媚娘叫滚,还让她们往后不许再踏进宫门一步,那是她们求之不得的事。
朝武媚娘拜下,刘妃和窦妃逃一般的离开,李初轻轻一叹,缓缓地站起来告退。
气的心肝疼的武媚娘看到李初的态度,又忽然喊道:“收拾一下,明天随我一道往安国寺去。”
这话李初不能不答应,恭敬的回身道:“是!”
武媚娘自从登基之后,立刻把佛教升在道教之上,李家的人可是自称老子后人的人,先前都是最重道家,但是武媚娘却是最信佛教。
这么多年,也多亏是佛教帮武媚娘顺顺利利的登机,因为也只有佛教的《大云经》里有天女下凡为帝的一文,如今天下都知《大云经》,武媚娘为了能够顺利登基不仅造祥瑞,更想让百姓从骨子认可她这个女帝。
所以从佛家得了好处,武媚娘得回敬一二。
“安国寺,不会有什么事吧?”李初仅仅是随口一问。毕竟佛寺里面的事情多着,而且武媚娘现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基称帝。也就意味着想除武媚娘的人更多,去安国寺上香这个地方要是想闹出事来太容易了。
“你很希望出什么事?”武媚娘气的不轻,现在都没缓过来,怼了李初一句。
李初连忙否认,“恰恰相反。”
无事武媚娘都掀起三层浪,要是再出点什么事来,谁知道武媚娘还会做出什么事情。
所以李初说的都是实话,这个时候就希望到处都是太太平平两厢无事的。
“回去吧。”武媚娘下令催促李初赶紧离宫,并不想回答李初刚刚的问题。
反正李初仅仅是心存疑惑,也没指望武媚娘会拿她的话当回事。武媚娘避之不谈,对于李初来说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武媚娘小不小心李初不管,但是李初绝对会小心的。
这一次,李初离宫再也没有被武媚娘唤下。早一步走到宫门前的刘妃和窦氏,这个时候守在外面,见到李初出来,暗暗松一口气,想同李初说些什么,李初道:“什么话都不用说,我先送你们出宫。”
现在依然还在皇宫内,武媚娘要是一时兴起,想要把她们叫回去再行处罚,这可是易如反掌的事。
什么话都别说,先出宫,到了安全的地方,想说什么都行。
李初自己一个人不担心武媚娘会真的痛下杀手,毕竟现在的李初不是当年的李初,也不是毫无影响力的李初杀了一个李初会招惹太多的麻烦,武媚娘不是蠢货。
刘妃和窦氏何尝不是心有余悸,所以此时此刻连忙地道:“是。”
乖乖的随李初出宫,李初把她们送回府上。武轮早就领着儿女在那儿等着,见李初把人送回来,急急地道:“姐姐。”
刘妃和窦妃看到武轮眼泪都落下了,李初道:“莫哭,至少别在门口哭,传到陛下耳朵里总是不好。”
现在的武媚娘处处都想找人把柄,想给人定罪,所以他们都得小心谨慎,绝对不能给武媚娘半分的机会。
刘妃和窦妃忍了一路,现在依然得忍下去,李初同武轮道:“我们之间不要说其他客气话,她们吓坏了,你安抚好她们,我先回府,有什么话改日再说。”
武轮眼眶微红的朝李初作一揖,“改日再往姐姐府上去。”
李初点点头,也不急于一时,人转头往公主府去。
至于刘妃和窦妃会不会把武媚娘同李初说过的所有话都告诉武轮,李初并没有放在放心,她只做自己认为该做的。
*
第二日一早,李初赶紧往明堂去,而武媚娘的车驾早就准备好,这就往安国寺去。
“与我同乘。”就算李初把武媚娘气的心肝直疼,但是武媚娘还是喜欢和李初待在一起。李初本来是想自己坐一边去,武媚娘却不由分说的下令,让李初与她同乘。
要是以前也就算啦,李初都想不明白,如今她们母女的关系如此复杂,早就不复往日的亲密,武媚娘还拉着她不放却是为何?
但皇帝陛下开口,又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李初真不能拂武媚娘的意,所以就只能乖乖的跟着武媚娘上车。
武媚娘上了车,车驾开始动了,李初与武媚娘对立而坐,隔得老远,不想多话的意思很分明。
“眼下各地战事皆停,可是长此以往,武将定然少了许多。你有什么好主意?”武媚娘找李初从来不是单纯的想和李初呆在一起,而是想到了一些问题,却没有人能给她好的办法,所以才会想到李初。
本来正在闭目养神的李初听到此话,“想必陛下心中定有主意。”
像武媚娘这样的人,李初自问不及,所以这个时候的武媚娘想怎么样,李初想先听听。
萧太后@李初,“知道武举是谁开的吗?”
李初就算先前不知道,现在定然也是知道的,“陛下。”
萧太后:“不错,正是武皇。鼎鼎大名的郭子仪就是从武举中出来的,就凭这一点,我们武皇果然威武。”
没有人能够否认武媚娘对历史的成就还有后世的影响。
“我想开武举。也是受科举的影响,既然文能科举取士,武为什么就不能?”武媚娘的脑子转得飞快,有些事有些人可能永远都想不到,但是武媚娘却可以。
而且从本质上,武媚娘是一个多变的人,也真是因为多变,才会看到多层角度的事情。
“开武举是好事,但是为什么不考虑建军校?自古以来都是重文轻武,到了守成之君,因天下太平,战事少而令武将倍受文官压制。如这宰相之人,懂得行军打仗的人越来越少。当年父亲在世时,自英国公去后,吐蕃因何敢犯,不过就是因为大唐没有像英国公那样的人可以令天下将士皆服从。”很多问题,李初早就发现,只是一直以来没有能够一举解决。
既然武媚娘现在提起武官的事情来,李初干脆说到底,想要解决就必须从根子上解决。
“宰相共有七位,为什么就不能定下规矩?必须有两位知武事,只有懂武事的人才能指挥打仗。也让天下人都明白,不是习武就没有出头之日,只要有本事,谁都可以成为宰相。”李初确实早就有了这个念头,现在明明白白的告诉武媚娘,就是希望武媚娘能重视,有些规矩可以从现在就开始改。
像武媚娘这样喜欢另立标新的人,绝对会喜欢李初给出的主意。
武媚娘道:“可是你要知道为什么文人都看不起武将,那是因为武将粗俗。”
“有谁规定武将就得粗俗的看看从前的大将军李靖,英国公李绩,这样的人粗俗吗?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和陛下提议办军校。但军校就是为了培养文武双全的将帅人才。如果不是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要特意建这样的学校?文人都看不起武将,可是明明武将为天下的安定出生入死,为他们挡在前面,这样的想法本来就是不可取的。想法有错就要纠正,更应该让武将证明他们绝对不会比文官差到哪里。”
李初摊手证对武媚娘一一反驳,武媚娘眼睛一亮道:“所以,你来办这个军校怎么样?”
所以说,李初提出好办法,武媚娘就更希望李初能够亲力亲为把事情办好。
“钱由谁出?”丑话得说在前头,就算是亲母女也得明算账,更别说眼下她们母女的关系并不亲近。
要是以前李初二话不说能够先帮武媚娘把事情办好之后再算账。现在绝对不行。
在是有钱的李初,也希望把自己的钱用到刀刃上,虽然建立军校的事情也算是刀刃,但既然是武媚娘也希望做到的事情,这些钱就应该有武媚娘自己从私库里拿出来。
大周的天下要说富裕的人,李初是,武媚娘同样是。
因为从李初开始不断赚钱之后,但凡李初的生意,武媚娘都毫不犹豫地插上一脚,和李初一起分利。
所以各自都是知根知底的人,那就不要多说,先把谁出钱的事情定好。
“我出,但是你得把军校给我办好了。”武媚娘竟然都动了开武举的想法。就是看到如今天下的问题,会打仗,能打仗的人太少,长此于往绝对不是好事,就要培养相关的人才。
“陛下若是想要往后学武的人多,那么就一定要定下宰相班子里一定要有懂武事的人,最好就是从基层起来的人,对行军打仗的事最是清楚不过的人。”李初知道有太多的人毕生都朝着宰相的位置而努力,既然这样,就应该让人看到希望。
武媚娘握紧手道:“如今政事堂中你与魏王都是知武事的人,而且论文才能力你们不比任何一个宰相差。”
现成的例子摆在前面不,哪怕武媚娘真按李初说的,把这个规矩定死放出去,也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胆敢表示反对。
“然也。”脑子好使的人就是这样子,一点就通,一通百通。
武媚娘看着李初,“军校的事,你就没什么条件?”
李初道:“自然是有的,军校怎么办,由我一人说了算,就算是陛下也不可置喙。只需要十年的时间,我会让陛下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给人带来无尽希望的军校,如果不成任凭陛下处置。”
这是立下军令状,也是为自己争取绝对的处置权。
毕竟军校想要办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有多方插手,很多人就会费尽心思的把这个军校弄废了。
那可不行,李初开了头,想要把一件事做好,就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破坏。
“好,我许你。”武媚娘无二话的答应下李初。她是相信李初的,李初也是真正的心存天下,为江山传承着想的人,或者更应该说李初既然真的对帝王之位起了心思,她就会事事都会站在如何做好一个皇帝的角度上做事。
“绝不许反悔,不管是谁提出意见,再十年之期没有到来之前陛下都不可以反悔。”李初得把丑话说在前头,不许武媚娘听别人两句风言风语就想把李初建立军校的自主权夺去。
武媚娘看着意气风发,自信满满的李初,心情不由的好起来,这就是她最出色的孩子,出色得让人只是看一眼都不由自主的欢喜。
“绝不食言,朕会给你一份诏书。”武媚娘更清楚李初的想法,李初做事到了现在绝对不会给人任何动摇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