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冼池
时间:2021-01-30 10:23:41

  诸葛亮一边笑一边无奈地摇摇头,道:“她这性子是越来越像你了。”
  “你这是骂我呢?”周皎坐直了身子,将点心盘子向诸葛亮推了推,道:“今日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近些日子秋收,你一个管盐铁的不是没什么事情吗?要忙也该是仲谋那小子忙成傻子啊。”
  诸葛亮被她的话逗笑,道:“仲谋要是知道你这话,该被你气得跳起来了。”
  他将头上的官服发冠摘了下来放到一边,在周皎身边坐下,道:“是吴侯召我等过去。”
  这几年诸葛亮早就习惯了如周皎一般称孙策为“义兄”,除非是议政或是在外人面前才叫“吴侯”,他这样一说,周皎也不由坐了起来,面色严肃不少。
  “可是发生了什么?”
  “曹公向吴侯下战书了。”
  周皎不由有些诧异,道:“下战书?当真?”
  “自然是真的,不然吴侯也不会临时将我们都叫去。”
  周皎眉头紧皱,道:“这么久的安宁,我以为曹公会打消南下的念头。”
  诸葛亮不赞同地摇摇头,道:“且不说这天下迟早要一统。
  北方如今也平静了许久,可毕竟曾经久经战乱,不少田地都遭到了破坏,产粮已不如南方,若想让百姓能够吃饱喝足,必然要起南下的心思,换做是谁都会做出这个决定。”
  周皎沉默片刻,道:“那伯符哥哥呢,可曾说过他的想法?”
  按照如今的情形,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投降,也不会投降的,两军交锋,他们绝不会示弱,但若是打起仗来,必然会是边境的百姓们受苦,周皎与诸葛亮夫妇二人在位于边境附近的新野待过两年,自然是知道那里的百姓深受苦难。
  诸葛亮道:“吴侯说了,曹公敢来,他便敢迎战,若真能一战定胜负也好,也可使得天下归一。”
  周皎垂下眼睑,随后抬起头道:“这事没有说和的可能吗?”
  说实话,尽管在这个乱世中生活了二十六年,亲朋好友众多,如今还有了丈夫与女儿,但周皎的身份让她见到的绝大部分都是这个世界为数不多的和平与美好,血腥和暴力一直远离着她,加上上辈子就一直生活在和平世界,所以周皎更愿意相信这个世界属于美好。
  她也更希望这个世界属于美好,而不是战争与伤痛。
  诸葛亮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妻子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不由重复了一遍:“说和?”
  他倒是察觉到周皎对于平和生活的向往,虽然她表面上不断锐意改革,创造了许多寻常人都不曾听过的事物,但实际上内心却不是一个喜爱变动的人。
  可再怎么说周皎也是个能狠得下心的人,尤其是先前对黄祖与刘备时,她都是扬言会杀人,甚至是真正动了手的。
  如今对上了曹操,反倒畏惧起来了。
  不过这场战事也不是以往的打仗,这次双方是要拼尽全力一决高下,最终必须决出一个赢家,否则这场战争一旦开始就不会停下,波及的百姓也只会越来越多。
  诸葛亮轻声安抚道:“这战事不是普通战事,并非随便说说便可开战,也不是随便说说就会停战。”
  “我明白。”
  周皎打起精神,沉声道:“若是真有用的上我的地方,我也会为江东出力。”
  、
  诸葛亮安慰地拍拍周皎的肩膀。
  ※※※※※※※※※※※※※※※※※※※※
  昨天要替换结果高申,唉_(:з」∠)_
 
 
第130章 一日东风火燎原
  周皎知道了消息,也看清了目前的情况,也不再心神不宁,每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她也去了孙策府上一趟,将曹操的那道战书看了一遍。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周皎拿着战书看了许久,又重复道:“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诸葛晏听她将这句话念了一遍,有些奇怪,道:“阿娘,这话有什么问题吗?”
  周皎笑了笑,道:“曹公要是真的带来了八十万人,定不会这样说,何况若是有八十万水军,将水面都要铺满了,他又怎么会在宛城附近练兵,与你舅父对峙?”
  诸葛晏眨巴眨巴眼睛,道:“阿娘是说,曹公在说谎?”
  如今曹操还在练兵,显然是准备和孙策水战,对于拿下江东有一定的胜算,毕竟北方已定,屯田制度也落实得很好,正是曹操的高光时刻,加上南北两边有些信息差,他也难免多些自信。
  但现在的江东也并不比他们差,底气还是有的,加上孙策这些年来也是四处征战,昔日孙坚麾下老将大都安享晚年,将士们又大都是年轻人,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于曹操的挑衅自然也是积极响应。
  倒不如说江东朝气太盛,很有一股子“虎劲儿”。
  周皎这么一想,不由笑出了声。
  诸葛晏听到她忽然笑了,本能打了个激灵,嘀咕道:“阿娘怎么笑得这么可怕?难道是被吓着了……”
  周皎伸手揉揉她的头,道:“什么吓着了,我是在想,你舅父这次一定要赢,赢得漂漂亮亮的。”
  对于现在的江东来说,这是一场相对势均力敌的战争,不过以周瑜的水平,也足以打出一场漂亮的胜仗。
  更何况早几年周瑜原本就做好了迎战曹操的准备,还有如今的枢密院加上邮驿系统往来传递消息,胜算很大,相较之下,曹操南征的决定就比较草率了。
  周皎先前听闻曹操身边的谋士郭嘉去世,只是不知道曹昂有没有规劝过曹操保存实力……
  既然到了孙府中,而孙策外出巡查军备,周皎自然要去探望一番,今日府中只有王姝与孙缨在,孙缨见周皎来了,立刻乖巧道:“阿皎姑母。”
  “好阿缨,真乖。”
  周皎拍拍女儿的后背,示意她可以去和孙缨玩了。
  两个女孩子相差不过两三岁,一向玩得很好,孙缨将父亲给自己做的小弓箭拿了出来,诸葛晏不由新奇地摸了摸。
  两位母亲坐在廊下看着女儿们玩得欢,不由露出笑容,王姝却又很快敛了笑,脸上多了几分忧虑。
  周皎很快便注意到了王姝的情绪变化,关切地问道:“嫂嫂怎么了?”
  王姝叹了一口气,道:“这几日夫君时常与诸公议论战事,我与使女去前厅送茶点,偶尔也会听到一些,就连小妹与绍儿也是时刻紧绷着,我瞧着他们走过来像一阵风似的,心中不由有些不安罢了……”
  周皎知道王姝本是北方人,就是因为战火而背井离乡,如果不是因为遇上了孙策,现在恐怕还在颠簸之中流离失所,对于战事难免产生恐惧之心。
  她牵着王姝的手捏了捏,道:“嫂嫂不必担忧,伯符哥哥身经百战,如今的江东也不是过去的江东了,曹操贸然出兵,又是在水上作战,必定难以取胜。
  嫂嫂不必担心。”
  王姝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随后对周皎道:“这些年公瑾一直在荆州待着,恐怕就是因为今日的事情吧。”
  周皎不置可否。
  辅佐孙策、二分天下是周瑜一直以来的理想,他因此做的牺牲也并不少。
  “嫂嫂放心吧,无论如何,伯符哥哥不会出事的。”
  因着这次曹操亲自出征,孙策自然也要亲自督战,便一早公布了随行人员,诸葛亮与孙权负责后方补给,自然留在了秣陵,其余人大都是久经沙场的武将,也有几位军师随行,都有护卫保护,周皎倒也不必担心。
  他们只要安定好后方,等着他们回来就好。
  为了交战时不伤及无辜,新野周边的百姓便已经全部撤离,前往荆州南部。
  初冬,曹军便自宛城发兵攻往新野,因着淆水一系无法容纳双方持续水上交战,因此孙军且战且退,一路向襄阳方向倒退。
  曹军见形势大好,便一路追击,但过路侵占城池大都空无一人,粮草不是被搬走了就是被烧光了,连一针一线都没剩下,让曹军郁闷不已。
  枢密院先前就已经派人四处了解消息,汇总之后自然大概得出了曹军的前进路线,因此才在撤离时最大程度地搬空了每座城池,之前也都给军中各个队伍下了尽快撤离的命令,一路上连遗落的军备都没有。
  但对于毫无所知的曹军来说,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过诡异,让人不得不怀疑有诈,曹昂有意提醒父亲,奈何对于曹操来说,此时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的道理,战争中要争夺的除了土地还有百姓,这才是最大的生产力。
  这次曹操毕竟带着数万的大军南下,可最后却一无所获,说出去让人如何看待他们?
  南下,继续南下!
  大军行进到襄阳,终于迎来了逃跑许久的孙军,双方对上了面,自然要开打。
  襄阳可比新野宽敞多了,打起来不知道方便多少,加上曹军等了许久,猜到只要攻克襄阳,南边就是孙军储粮与迁徙百姓的地方,眼睛都要发绿了,自然作战勇猛,恨不得一口就把襄阳彻底吞下。
  曹军的优势便是士气高涨,虽然一路上收获不大,但至少是在打胜仗,而孙军一路回撤,难免有慌乱之态,正是他们乘胜追击的好时候,反正两方军队数量相差不多,拼的就是那一股劲儿。
  但事实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
  ——孙军越打越多了。
  毕竟是近二十万人交战,就算双方的战力情况始终持平,消耗的人数也应该一样多,但事实上是孙军越打越起劲,像包饺子一样给曹军套上了麻袋抡圆了打,毕竟如今已经快要打到荆州腹地,粮草难免跟不上,曹军只得由主力出击撕开一道口子,仓皇败退北上。
  更古怪的是孙军却未曾追击。
  曹军一路退到新野,还没喘匀了气,自江夏而来西进的艨艟斗舰齐发,前面冲刺的便是小艇,小艇之上以军旗掩护,载着薪草膏油,趁着风势驶向曹军的军舰。
  火趁风起,成燎原之势,一发不可收拾,经久难息,两岸烧出一片红霞,如梦似幻。
  北逃,北逃。
  转眼已经是新的一年,如今前线有战事,因此城防极为严苛,往年街边时常表演的傩戏、各地的小吃摊子都不能到秣陵来,吴侯夫人又提倡节俭,为前线筹集军费粮草等等,这个年也过得不甚热闹,年味儿比以往淡了许多。
  “驾!驾!闲人让路!”
  原本热闹的街上有人高声呼喊、纵马而过,有人正想抱怨,一见马上的人身着军装,又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军人停在了诸葛府门口,利落地翻身下马,对门口的侍从道:“枢密院传令,有要事转告。”
  侍从立刻恭敬地让开,一人为军士引路,一人入内禀报周皎。
  周皎原本正在翻看学堂内部呈交上来的一些文章,大都是各个学堂内学子们对学堂提出的一些意见,却见仆从快步走了进来,道:“夫人,是枢密院的人。”
  周皎不由有些惊喜,道:“快请进来。”
  “是。”
  枢密院的人进来,对周皎行礼道:“见过周祭酒。”
  周皎急忙道:“客气了,可是前方有什么消息?还是需要我做些什么?”
  那人微微摇头,道:“是吴侯的命令,请周祭酒并几位大人今日便启程往襄阳去。”
  周皎忍不住问道:“前线战况如何了?”
  枢密院的人这才露出了些笑容,道:“我军大胜。”
  周皎心底松了一口气,脸上也流露出几分笑意,道:“先生喝口茶吧。”
  那人摇摇头,道:“还有其他几位等着小人去知会,便不在府上多多打扰了。”
  周皎微微颔首,道:“那好,我这就让人收拾些东西准备出发。”
  等枢密院的人离开,她叫来诸葛晏与练师,道:“伯符哥哥叫我去荆州一趟,等到孔明回来帮我转告他。”
  练师应了一声,便去为周皎收拾东西,诸葛晏有些好奇地问道:“阿娘怎么突然要去荆州啊?”
  周皎弯下腰摸摸女儿的头,道:“你的这些叔叔伯伯们在荆州打了胜仗,还有你大哥哥与登哥哥。”
  她见女儿两眼放光,接着道:“伯符舅舅有事要让阿娘去做,阿娘要尽快起身,这次不是去学堂那样的公事,阿娘不能带你去,你与阿父一起留在秣陵,乖乖听阿父的话。
  好不好?”
  诸葛晏嘟着嘴,却也没有反驳,道:“好吧……那阿娘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与阿父一定乖乖在秣陵等着阿娘回来。”
  她又想起什么,接着强调道:“阿娘记得把登哥哥平安带回来,他不像大哥哥那样会武功,万一受伤了就不好啦。”
  周皎笑着捏捏她的脸,道:“不见你多关心你的阿娘,倒是成天担心你的登哥哥,小没良心。”
  诸葛晏吐吐舌头,殷勤道:“阿娘那么厉害,当然不需要我担心啦,再说舅父就在荆州,一定会好好保护阿娘的!”
  周皎无奈地摇摇头,道:“你啊——怎么说都是你有理,记住了,阿娘不在不许捣乱,真想玩了就让练师带你去找阿缨。”
  诸葛晏轻快地应了一声。
 
 
第131章 再往宛城见故友
  这次与周皎随行的还有几人,大都是先前春试提拔的学子,除此之外还有陆绩与顾邵等人,但要算资历,她应该是其中最老的,这倒让周皎一时间有些摸不清头脑,不过孙策做事定然有他的道理,周皎也不用太过担心。
  等到了襄阳时,距离那场胜仗已经过去了半个余月,襄阳已经重新安定下来,孙策一身盔甲,在厅内席地而坐,看起来神清气爽的,显然是因为这场胜仗很是得意。
  周瑜未着盔甲,只是穿了一袭星灰色的袍子,脸色看着也不错,毕竟这一次的反击战是孙策为总指挥官,周瑜亲自布局,这哥俩大概也是许久没有一起并肩作战了,这一战恍惚间好像回到了旧日少年时,却比过往更加畅快淋漓。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