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都如此,朝中大员们更不用说,在兴庆宫中休养身体的上皇都发话,让皇帝好好地打一仗。
祁元询深切认为,领军主帅是上皇老将,指不定就是上皇和天子达成的共识之一。
大周共发精兵十五万,算上后勤粮草、民夫等,足有几十万人,是以对外号称八十万大军。
具体的军情,天子收到的才是第一手的,祁元询知晓的都是天子特意发来给他看的内容。
饶是他的武事方面的老师被派去一同出征了───征国之役,能拿到手的军功可不少,天子自然要照顾自己的燕山护卫军的旧部,先让他们挣出功勋来好封爵,往后再有什么战事需要人,他也可以从容安排自己的心腹领兵───祁元询也能看出来,大军一路上势如破竹。
别看到现在只有安南陈氏遗臣来,他们的王胤宗种没人站出来求助,就以为陈氏的遗留力量在安南之内就被打击得一干二净。
其实不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胡氏篡位夺权,整个政权和地方上,确实有他们的许多人,但心怀陈氏的旧臣遗老也是为数不少的。
所以一路上,胡氏发兵拒天兵,不是败势明显,就是有陈氏遗老主动迎天兵,自身战力不足和内部有人拖后腿,安南胡氏这两方面都齐了。
和他们节节败退的现实结合起来,安南胡氏号称拥兵两百万以抗敌,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
眼见着大周将要创出几月灭一国的辉煌战绩,却突然发生了意外。
“(永乐)初,上以陈、胡之替,乃安南内政,不欲兴兵,仅遣使斥之。以高皇帝立不征之国故。
……使安南臣见天平,其臣皆错愕,下拜涕泣,声震殿中。又有思明、宁远土官言安南占周土;占城遣使告安南胡氏‘攻扰地方,杀掠人畜’。
……上遣镇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兵五千送天平归国……(黄)中等战殁,天平被俘,以凌迟罪被处。
上乃兴师,以成国公为总兵官,西平侯、新城侯为左、右副将军,丰城侯、云阳伯为左、右参将领兵。
……六月,依其官吏耆老所请,复古郡县,改安南为交趾,设三司。
……
交人苦中国约束,又数为吏卒侵扰,往往起附贼,乍服乍叛。”───《大周永乐遗事》
“(周)兴兵十万,言送添平归国为王……”——《大越史记全书·陈纪·附·胡汉苍》
“(乾圣初)上兴兵伐安南,俘胡氏,以陈氏宗胤断绝故,从其官民耆老所请,使内附。上行王化,其国遂安。”——《圣武记·乾圣戡定安南记》
“周帝发兵八百万伐我国……”——《大越史记全书·陈纪·附·胡汉苍》
这一回的光幕更新是在祁元询学习期间,授完课后,他和老师才见到天上光幕的文字。
方孝孺既然被称作读书真种子,自然想要教出一个儒家理念中的尧舜天子。
如今见此,更是恳切不已地对祁元询道:“国朝扬天威于安南,固壮举也,只是存亡断续,亦是人伦之理啊!”
祁元询清咳了一声,意思他明白了,但是,“做个人吧”这种话,老师您应该和我爹去说啊。
征安南是我爹想的,我只是赞同了一下下而已,被人骂的事情不要带上我。
真要是我去干的话,吃相还是会好看一点的。
更何况,要不是光幕这么不讲究,做了个猪队友,安南就不会提前知道大周的打算了。
甭管安南人怎么看,到时候只要大周这边的记载冠冕堂皇就可以了嘛!
“及其(周朝)贼虐愈甚,民命弗堪……义兵之举,朕实出于不得已焉耳。”——《大越史记全书·(后)黎纪·太&祖高皇帝》
祁元询刚这么想着,就见光幕上又附了全汉字版的《大越史记全书》。
他尴尬地对方孝孺一笑,除了感慨未来大周在安南的汉化工作做得好,其他的是一点都不想说了。
所谓的《大越史记全书》,光看前头将大周五千兵都夸大成十万,国朝此次发兵号称八十万、在他们的史书上直接变成八百万,就知道这本书的某些记载到底有多不靠谱了。
然而再不靠谱,关于其国发展延续的方面,脉络是不会变的。
这也就意味着,大周真的打下了安南,将之改设三司,复为本国之地,可是最后,还是弄丢了这块地方。
至于怎么丢的嘛……
肯定不是纯行教化就能丢的,祁元询毕竟是大周的皇太子,立场要坚定,不能说得太详细,但左右不过那几样盘剥手段。
光幕有这样的异象,祁元询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当即便要去求见天子。
进到武英殿内的时候,不出意外,他又听到了天子的怒吼:“反了!真是反了!”
祁元询是很能理解他爹的心情的,光幕这东西,全天下都能看到,一直以来都是有利有弊。
现如今踩着大周的脸面堪录的一些东西,简直就是在大周的脸上连环甩耳光!
而且这还只是光幕刚出来以后的情况,之后这几条光幕造成的影响,肯定会愈发深重。
在大周本国以内,肯定不会造成什么大影响,但是正在发生战事的安南战场,就不知情况如何了。
祁元询匆匆入殿,殿内的大臣看到他,纷纷松了一口气。
他们是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没那么亲近,有些话说了,在气头上的皇帝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
反倒是皇太子,这大周的天下是他们祁家的,征伐安南之事,只要太子殿下说得有理,那陛下一定是能听进去的。
儿子来了,乾圣帝正在气头上,也不能保证自己就一定不会骂儿子,好歹给儿子留个面子,便让殿内的大臣都先退下了。
“你来干什么?也跟那群酸腐文人一样,要劝朕嘛!”
祁元询心内暗笑,看来老爹被文臣们烦得不轻嘛。
自从赵宋之后,文人抑武仿佛就成了惯例,能像汉唐盛世时,上马能管军、下马能教民的文臣,已经少之又少了。
这样一来,原本只是为了扬大周天威于外、为其先王陈氏兴灭继绝的征安南的义举,在得到朝中文臣的支持后,又在光幕异变以后,受到了群臣的反对,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只不过天子并不喜欢文臣们光要名声的举动,对于天子来说,他也爱面子没错,但是,该有的实惠,要拿的时候,他也不手软。
“父皇息怒,儿臣是您的儿子,怎么可能跟您不是一条心,偏和外人想到一块儿去?咱们不能撤兵,非但不能撤,还要将安南打下来!”
“真是稀奇,朕还以为,当年上皇派人教导你们,都将你们教得和大哥、元詝差不多呢!”
皇帝不是不敬爱大哥,但是他自忖,就算是他大哥复生,当上皇帝,面对外敌,怎么想也都是儒雅有余,英武不足。
皇太子从前也都是长于文学,支持发兵是一回事,但是热衷于此又是另一回事。
有些话,天子说得,祁元询却回不得。
他正色道:“父皇,大军已经打下安南泰半国土,定不可半途而废。且安南之民,也能见光幕,见此恐怕已有异心。若是复使陈氏或胡氏为国王,也不能使其对大周感恩戴德。莫若一鼓作气,化为州县。”
“我儿真是长大了,说得有道理啊!”
记载在史书中的内容,大家都心知肚明,有些话只是拿来唬人的。
就像大周发兵如此之巨,真的一点都没有让安南内附的想法,真的是扯谎。
可是现在安南有了防备,之后真的打下此地,如何安排人治理,也是个问题。
“父皇,安南本有国王,若是设三司,化州县,朝廷官员调动,未免不利于教化。不如行分封之法。”
原本点头的皇帝,顿住了:“分封……此地不比中国富庶,纵是官员为官,怕是也没多少人愿意去,何况是分封呢。”
天子也是很清楚自己年幼的兄弟们的性子的。
宣武帝的皇子们,按照年龄层次有一个分批,最幼的这一批别说能力了,脾气都不怎么好。
真的分封他们到那边去,一定会闹起来的。
更何况,国朝分封,地方再怎么差,也总是在中原,分封到安南,谁愿意呢?
“父皇,正是因为没多少官员愿去为官,光幕所载,才有其民多叛之事。大周不能缺了治安南的官员,既然正常晋升,不可让他们去交州为官,那边只能是贬谪了。”
贬谪的官员,到底是个什么德性,他留嘴了,但是猜都能猜出来。
“可,你的皇叔们……”
“父皇,西平侯沐氏可以镇守云南,为何不能再遣勋贵镇守安南呢?”
“他们怎么能与西平侯比?你皇祖父对黔宁王恩同再造,才放心让西平侯一脉永镇云南。”
“父皇对勋贵们,也是天恩浩荡啊!光幕现后,我大周士气定然振奋。”
祁元询说的是光幕中所载的征安南勋贵名录。
除了西平侯外,其余的什么成国公、新城侯都是本朝未有之封爵,而这些人的爵位都来自于谁,自然不用说了。
本身征伐一国,所得军功便不少,又有光幕明确记载,当今天子不是个吝啬爵位的,对有功之人定是会封赏的,军中大将,谁不归心?军中子弟,谁不愿多立战功?保不齐就改换门庭了呢!
“这……”乾圣帝不是不愿意给勋贵们厚赏的人,但是,实地分封,还是有些超格了。
“父皇,安南能分十几府,州县更是不知多少了,不如,多分封一些?”
这就是打着分散治理,不让得到实封的人有能力大肆统合的主意了。
“更何况,除了勋贵,我宗室之中,未必无英藩敢去。父皇,这毕竟是实封之地,一旦能受封,只要不出岔子,也可世袭罔替。宗室之中,实行考封后,纵然再怎么努力,爵位还是得递降的。实在不行,儿子都动心了,前头还请父皇允了我两府呢!若是旁人都不要,我再替明哥儿的弟弟们占块地方!”
“你这个皇太子,怎么光会占便宜?去,去!”皇帝开口赶人,祁元询却半点不慌。
皇帝的声音都透着明显的笑意,显然是被他哄好了,而且,他说的确实是真心话。
因为已经有了准备,所以在之后看到安南陈氏的遗老们减少了对大周的帮助,大军行进进度稍缓,京中也没有太大的反应。
不管怎么说,大周的精兵不是吃素的,安南国土已丧大半,不管有没有光幕,他们的结局其实都是已经注定了的。
大军出征半年后,安南东都大罗被攻破,大周大军逼凌安南都城新化。
当天上的光幕所眷顾的对象再度变更为大周,爆出两月后,大周军中将会出现疾疫,以至于破灭胡氏大军的时间延后一月后,但大周还是很快大败胡氏军队,并在月余后,擒住败逃的胡氏父子,无论哪方都知道,安南再也没有回天之力了。
就连有可能出现的疾疫都只是阻挠了大周大军一个月而已,更何况现在的大周早已有了准备?
乾圣三年二月,胡氏大军溃败,其父子败逃不及,被早有准备的大周大军逮住,献俘于京师!
第58章 延恩
周历乾圣六年七月, 交趾省,延恩府。
烈日炎炎,城中布告处, 延恩府府城, 看朝廷告示的人却满满当当地挨挤着。
“怎么样,怎么样,这上头说的什么?”
“唉,上头说,要给咱们免赋税哩!”
“大周的皇上, 是大好人、大善人啊!官府真没说错, 受了灾也不要着急,朝廷会帮咱们!”
“这是好事啊!你叹什么气!”
“是呀,黎家后生,这可是大好事哇!”
张贴出来的布告, 朝廷是派了专人宣明没错, 只是他们说的都是中国京师的正音雅言, 饶是交趾已经化为大周郡县三年, 有些百姓,还是不能听懂, 只得问本地识文断字的一些后生。
被称为黎家后生的黎垓被这些只看眼前利益的无知愚夫气得胃疼。
周人如此邀名施恩,现在还有多少有识之士不知道他们目的为何的?
当初周人攻破这延恩府的前身,安南的东都大罗的时候,在城中好一通的烧杀抢掠,这才过去了三年,这些愚民便都忘了么?
周人手段阴险, 愚民短视, 黎垓站在此地, 只觉得怒从心头起。
他家本不是延恩府的原住民,而是海阳府富户,周人将大越国——虽然对外称安南,但是他们国内一向是自称大越的——改为郡县后,设十五府,并将原本的东都与西京改作了王室封国。
被胡氏父子号称王嗣断绝的前朝陈朝,在天上光幕史书中屡有踪迹出现的陈天平,没能被寻到,后被寻到的陈季扩与主支相隔较远,周人便只封他做了延恩侯,又使其享公爵待遇,原本的东都大罗改作延恩府,作为延恩侯的封国。
西京新化,也改作归义府,只不过赐封的对象是胡氏的原皇太子胡芮——胡氏虽是篡逆,但胡汉苍确乃陈氏徽宁公主所出,是以他才会越过长兄继承皇位。皇太子胡芮又有陈氏嘉献公主血脉,被压往周都后,很快得到赦免,以正统论,若非胡氏有篡逆之行,也勉强可算正统——其人受封归义侯,以归义府为侯国,享公爵待遇,府中甚至有长史、纪善等王府人员配置,然留居周都,由周人遣派的长史等负责其府邸。
不管怎么说,陈氏、胡氏都有国祚可享——胡氏能有侯国,还是占了那半身的陈朝血脉的关系,未必不能看做周人的分化之计,当年胡氏建国,国人不也因为胡汉苍的陈氏血脉有所妥协么——周人纵然改安南为交趾,存亡断续之行一出,为人所诟病的便不多了。
周人施展这般手段收买民心后,又迁各地富户以实两京,美其名曰为先朝宗庙所在守陵、为旧主尽忠。
要让黎垓说,周人就是狼子野心,要断他们大越的根基!
家中被强制从海阳府迁来了延恩府后,没了根基,没了依附的农户、豪奴,黎家的日子便败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