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七嘴八舌的问话, 仿佛在祁元询的脑袋里开茶话会似的, 实在恼人得不行。
祁元询转头去看天子,没想到他的亲爹也没给他做主的意思, 反倒是好整以暇地等着他说答案。
祁元询:……就很无语, 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啊!
光幕仿佛嫌祁元询的万众瞩目程度还不够似的, 又给他加了一把火:
“仁宗好美食好游玩……宣德间,宣宗居北京,仁宗逊位,常微服。或言三保太监下西洋,上皇亦往焉。”
——《圣朝野获编·列朝·仁宗微服诸事》
勤勤恳恳的皇太子觉得自己受不了这个委屈。
怎么被这光幕一编排,他好像就只剩下吃喝玩乐这项技能了呢?
然而刨除表面,顺着他长寿这个思路想下去的天子、诸王大臣,已经发现了他日后过的堪称是神仙日子。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祁元询会逊位——大权在握的皇帝哪个会嫌自己掌权太久的?——但是他逊位之后,照样精力旺盛,甚至于跟着船队下西洋这样的举措都出来了,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轻松啊!
相比于困守皇城或者藩府的天子、诸王,这位长寿的未来皇帝,想干什么干什么,无人掣肘,一身轻松,活得长的好处轻轻松松就显出来了。
在这样的刺激下,一群人想要学习祁元询的养生秘方的决心就更加坚决了。
祁元询默然无语,作为一个年轻人,他还真的不知道什么养生妙方,而且他这个年纪,还不到该担心自己寿命的时候啊!
担心英年早秃都比担心这点要强吧!
可是光幕言之凿凿,祁元询也只能努力回忆自己脑子里的各种内容,和前头他给亲娘罗列的保养身子的各种方法一起,想明白了送给自己的皇帝爹。
在正旦赐宴之后,皇太子在养生秘方完工前,迎来了一段吃饭都不香的苦日子。
但是好在,在这样的紧迫之下,他快速地总结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罗列了大纲之后,给出了一份比较合理的养生大纲。
第一条,就是——仙丹是不能乱吃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和他的寿命有关的光幕记载的刺激,近来京中道士行情见长。
纵然是没有炼丹术,道家的养生方法也是经过时间验证的。
只不过达官贵人们一提到道教、一提到延寿,就会本能的想到丹药。
道家的养生健体之术,别说别人了,就是祁元询自己都很眼馋。
可是丹药这种东西嘛,他就敬谢不敏了。
考虑到能看到他的养生秘方的人就那么点儿,还不一定有时间抽出来锻炼,或者说相比于锻炼,更喜欢炼丹、服食丹药这种简单方法,他一定要在开头就把事情给说清楚。
养生秘方没有什么好稀奇的,也不可能让人吃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想要借机走吃丹药之类的歪门邪道的,趁早请好。
后面的几条就比较日常了。
饭菜荤素搭配要均匀,吃饭不要全饱,蔬菜水果必不可少,每天留出足够的时间给自己做运动或者练道家养生术。
秘方一看就非常的朴素。
虽然很简单,但确实是祁元询的生活经验总结。
当然,考虑到这么简单也不会有啥人信,祁元询还特意添加了自己脑海记忆中,前世当了60多年皇帝的那位盖章狂魔的养生之道。
得亏这位话题度够高,活得又久,前世他在网上随便一搜,就是这位的资料,现在翻阅起脑海中储藏的回忆,倒是方便的多。
*
皇太子养生秘方在宫中贵人里传开后,最显著的改变,就是宫中各处花苑,出来闲逛看风景的贵人们多了不少,即便是皇后,每天也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在宫中闲逛,放空自己的思绪。
而除此之外,便是宫中贵人们发展自己的爱好的多了不少。
事务繁多如皇后,也会抽空静下心来抚琴、写书法。
偶尔天子下朝早,夫妻二人还会一同作画、写字。
前些年,祁元询在光幕显示后考虑到孩子的启蒙,特意做了一本《图说》作为启蒙读物。
可是天子和皇后二人找到了新爱好之后,就将手伸向了《图说》。
两个人分工协作,一个画插画,一个写内容───原本这里面都是皇太子对于事情的观点,塞满了他的私货,可是天子和皇后亲自动笔后,他的图说就得到了被天子亲自动笔修改的了“殊荣”,白瞎了祁元询原本的想法,可偏偏他还不能说什么───当真是心情舒适。
合适的爱好能够帮助人舒缓压力,皇太子是能理解父母没错,但是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要喂他吃狗粮,这就让人不爽了。
《图说》是给孩子看的启蒙绘本读物,由天子和皇后亲自操刀动笔,它的身价绝对倍增。
被抢走一大爱好的皇太子,就只能自己先宅起来练练字,顺道为难一下内官监。
可有什么新鲜的水果到京师了?
如今二十四衙门里头内官监是头一等的衙门,主管业务极宽,又有马康平带来下西洋时的一些新奇物什,皇太子的奇怪要求,竟然大部分能兜住。
当然,对于太子来说,他的要求不叫奇怪,叫养生。
第70章 意外
马康平下西洋带回来的东西种类繁多, 光是水果就有好些是后世常见、这个时候的中原却还没有的。
对于这类蔬果,朝贡进献是很麻烦的,所以拥有华夏民族传统天赋的船队, 在下西洋的时候, 就将诸多的蔬果、种子都带上了船。
回国之后, 这些种子也顺理成章地被种到了中原的土地上。
宫中有安置船队带回的各类少见猛兽的苑落,自然也有种植这些蔬果的园子。
吃着各类水果、处理政务之余还能名正言顺地吃美食的祁元询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真是美滋滋。
当然, 他也不是乱吃一气,控制不住食欲,身材走样倒是其次,若是因此得了“三高”, 那就麻烦了。
他可是一个要长命九十岁的人,得学会保养。
更何况,南京的美食那么多, 他有的是时间品尝。
要不说有些事禁不住人想呢。
祁元询这么想完,没过几天,就遭到了迎头痛击。
二月,皇后千秋将至, 朝鲜国王李芳远派来的使团早已在京中等候了。
要不说朝鲜殷勤呢,正旦、冬至、圣寿之外的皇后千秋、太子千秋,大节、小节回回都派人来。
朝鲜使团不常说他们国内的事, 但是凡有问起, 干系不大的也就说了。
朝鲜国中也有太上王, 大周的太&祖高皇帝去岁龙驭上宾,李芳远遣使数回, 向大周哭穷或者想让大周赏赐什么东西的时候, 都会搬出这位太上王来, 是以便有人问及李旦的近况。
目前这位被朝鲜国王李芳远奉于开京居住,朝鲜国使臣说起来,自然是太上王殿下近况安好,他们家的主上殿下对太上王关怀得无微不至。
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皇后的病导致天子产生了什么感伤,一边研究着养生之术,另一边,千秋节过完之后,天子便要求礼部为他选择陵址吉地,只不过不在南京,而在北京附近——估计这便是从朝鲜那里得来的灵感。
朝鲜之前的高丽,其国都便是开城,称之为“开京”,而李成桂改高丽为朝鲜后,国都已经迁到汉城去了。
也不知是汉城的李旦势力仍存还是如何,李芳远登上朝鲜王位后,采纳其兄李芳果的建议,以参拜其生母、太上王元配——其时已由节妃改尊为神懿王后——韩氏的名义,移居开京,并在那里的寿昌宫定居。
得亏贺皇后千秋之后不久,朝鲜使团便离开了,否则的话,保不齐他们会不会被迁怒。
天子要在北京附近择陵址,这可急坏了一群人,高皇帝的孝陵在南京,按理来说,大周天子的陵寝,选址都不应当隔得太远才是!
而且,陵址选在北京的另一层隐含意义,便是这些年众人都知晓、只是不愿见其发生,故而渐渐没有人去提的那件事——天子欲迁都!
不是目前北京、南京二者共为京师,甚至南京更尊一些的行政划分,而是北京升格为京师,皇城、权力机构,全部都要转移到那里去的迁都!
北京在备战的时候,作为行在,大家是没有意见的,这样出塞确实方便许多,可是让这个地方作为国家的权力中心,在南京待惯了的朝臣们可不是非常乐意。
对自己的寿命关注得不如其他人多的皇太子,第一时间想到了之前的光幕信息。
除了说他长寿,光幕还透露了一个信息——宣宗居北京,这也就意味着,他爹想要的迁都,基本上是十拿九稳了。
能在朝堂上站着的,没有一个不是人精,所以很快,也有人敏锐地想到了这方面的信息。
还没等他们找到合适的劝阻理由呢,二月二十七,早朝,天子下令在辽东开设马市两所,同时,考虑到大周虽然在去岁大胜东胡诸部,然而高皇帝新崩,后续工作没有跟进,因此,天子准备北巡。
皇太子整个人都木了。
如果天子真的下旨要迁都,他还有立场在那里争辩两句,可是天子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只不过是北巡顺带处理另一部分的北征后续,威慑可能会有异动的内附东胡诸部而已。
作为一个忠厚老实的皇太子,他吃饱了撑的惹亲爹不高兴?
亲爹北巡,虽然不是打仗,政务还是会送到北京行在,但是,除了在天子眼里顶要紧的那些,其他的政务,难不成又让他这个太子监国,代为处理?
合着前阵子除服之后好吃好喝,是为了把他在这时候拿来当苦力用?
或许唯一让祁元询欣慰的就是天子不是马上就起驾北巡,而是还是搜罗上几位专业人才。
自从光幕出现之后,方士、道士就越来越有市场了,天子陵址吉地的采选,礼部尚书负责,但是选址还要经过方士的甄别。
天子的陵寝,是要帝后合葬的。
下朝后,祁元询就见到亲爹少见地直接去了后宫。
他自己去给皇后请安的时候,才知道,乾圣帝这回北巡是要带上皇后一起回北京的,毕竟已经被改回宫城的赵王府,可是天子与皇后夫妻二人一同生活了多年的地方啊!
或许对乾圣帝来说,他能想到的和皇后之间最浪漫的事之一,就是生前带你死后一起去看咱们未来要长眠的墓地吧。
北平自从升格为北京之后,乾圣帝就在那里安排了基础的六部结构——这也是上一回,除了南京带去的人以外,天子在北京还有可以使唤的朝臣的原因——与此同时,对北京宫殿做了基础的整修。
原本的北京定位是陪都,宫城修得不够快也不是问题,可是谁让天子去年刚去北京住了一回呢?
所以很快,天子又下令建北京宫殿。
这可是项大工程,采木烧砖,种种规划,耗费实在不少。
这架势,哪里是要只把北京当陪都的意思?
天子北巡,住在北京期间,则北京称之为“行在”,意思很好理解。
行在的宫城,确实要富丽堂皇一些,才能配得上天子之尊,可是只是富丽堂皇一些,和打造出远超南京京师规模的宫城还是不一样的。
偏偏这位天子在当太子之前是藩王出身,发动的安南之征与去岁北征又是接连大胜,手下的武将勋贵极多,文臣们就算有不满,都不敢随意地发出来。
文臣们有心劝谏,但是受天子重用的阁臣们是最小心谨慎的。
而且说来惭愧,这些阁臣大部分都被安排进了东宫做东宫官。
太子东宫里的东宫官由朝上受天子看重的朝臣们兼任,这是宣武年间就有的老惯例了,不夸张的说,老祁家的天子在这个方面,是一贯的大方。
既然不仅仅是朝臣,身上还有兼任的东宫属官,这些当今天子兼未来天子心腹——有鉴于他们和皇太子的亲密关系,皇太子偏向于文学的爱好,以及皇太子得到光幕论证的漫长寿命,都让他们会本能地站在皇太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行事的时候,总会考虑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导致天子对东宫的误会。
有时候东宫官确实会鼓动祁元询这个皇太子做一些事,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文臣们还没有引导祁元询走向什么作奸犯科的路子,反而是劝他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要像他爹一样过于严苛,对某些被判有罪的人可以酌情处理。
这可以看成是文臣之间的互相维护,但是只要他们说得有道理,那祁元询自然会听。
和勋贵武将们相比,文臣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确实不怎么高。
为了制约他们,可以称之为帝王心腹的阁臣们,品阶在朝堂官阶中是排不上号的。
天子北巡、北京宫殿修建引发的暗潮,肉眼可见的泛不起什么波浪来。
天子预定的启程时间在五月初。
因着五月初五,日本国源道义遣使来贡方物以及献所获海寇——非常富有日本国特色,这一回的使者仍是僧人,唤作圭密——行程稍有延后。
其实正常的监国流程,四方来贡以及重臣的任免,权力当然还是握在天子手上的,去年的朝贡全部由皇太子负责,那才是意外情况。
结果这么一延后,就出了大事。
五月十三的夜晚,祁元询在钟祥宫中还睡得香甜——监国任务的移接总不是一天就交托完成了,这几天他渐渐接手天子交给他的越来越多的政务,还要保持着每日的强身健体之术的锻炼,实在是累得不轻,便逐渐感到有人在摇晃他。
祁元询一阵不悦,但很快就平复了心情。
没有人敢随意地打扰他,所以八成是出了什么事。
可是这伺候的到底是哪个家伙,这么地不懂事?
平常不都是先轻声地唤自己,让自己先从睡梦中醒来,哪个敢直接上手推他的?
和宫中的其他人一样,他身边伺候的人,都是东宫数得上名号的宦官。
一般来说,这种有地位的宦官,和主人的关系会更亲近,但也更容易会恃宠而骄,失去分寸。
祁元询自忖,自己对待身边宦官的方式,还不至于让他们到这种地步吧?
他睁开眼。
周围没有人,自己住的房间里,伺候的人都是不在近前,而在隔间外头的。
他很快地察觉到,这一阵晃动来自于自己所睡的床,甚至,是自己所在的建筑。
地震了!
只用了几秒钟,他就分外的清醒,快速地掀开被子,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