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通古我生财有道/暴富后我要盖座大观园——文理风
时间:2021-04-14 09:56:13

 
 
第99章 
  屋里,林泉默默看完手上的账册。
  他本以为他忙了好几天,费尽心思运回来的粮食能缓解一下问题,可等阮兆沉默地把这个账册给他后,他才发现,他太天真了。
  一个府城的受灾,那是几十万的人口,压根不是这一两趟粮食能解决的问题。
  难怪他把粮食交给阮兆,阮兆丝毫不见喜色。
  因为那只不过是把断粮的时间推迟一两日而已。
  林泉合上账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有时候,一个人在面对天灾时,能做的实在太小了。
  想到这次旱灾可能导致无数百姓吃不上饭,林泉就觉得心里闷的慌,突然不想在古代呆着了,就回到了现代。
  回到现代,林泉就无所事事的呆在宅子里,时常有些出神。
  这天,林泉坐在回廊里,又看着庭中郁郁葱葱的花草愣神。
  宅灵飞了出来。
  “你又在发呆,心情不好么?”
  林泉摇摇头,“没有,只是有点不得劲。”
  宅灵飞到林泉对面坐下。
  林泉伸手摸了摸它。
  宅灵在林泉手里蹭了蹭,觉得这样还不够舒服,干脆直接飞到林泉怀里,让林泉给它揉揉。
  林泉心情突然好了,揉了揉宅灵,笑道:“你怎么和小骅骝似的,可惜小骅骝现在长大了,都不让我揉了。”
  宅灵顿时气鼓鼓,居然拿它和小奶马相比。
  林泉笑着揉了揉它,“放心,它长大了,没你可爱了。”
  宅灵翻了个白眼,喜新厌旧的家伙。
  林泉顿时轻笑出声,“哈哈,你居然真的在和小骅骝吃醋……”
  宅灵气得飞起来,对着林泉脑袋撞去。
  “哎吆,”林泉故意大声摸摸脑袋,然后抱住宅灵,“好了好了逗你玩的,不要恼了。”
  林泉把宅灵在怀里,看着院中的茂盛的花草,揉了揉,叹了口气。
  宅灵飞到林泉肩上,坐下,“其实你不用自责的,你本身就不属于那里,这次又是天灾,你也努力了,你没有必要要求自己非得救世。”
  林泉听了一愣,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甚至笑得眼泪出来了。
  宅灵被吓了一跳,忙飞起来,“怎么了?”
  林泉摆摆手,一直笑了好久,才停下。
  “没事,我就在笑我自己,我突然想到以前大学时看小说,有一段时间很流行那种男主救世文,凡遇到天灾人祸,男主都出手相助,当时我们还在一起吐槽,这天灾人祸关男主屁事,他完全可以不用管,天天这么圣父,难怪事多。我刚刚突然想,我今天做的事如果写本小说,是不是也读者这么吐槽我。”
  宅灵:……您这思维发散地有点远。
  林泉笑了笑,“不过现在身处同样的境地,我突然明白男主为什么会这么做了。”
  “为什么?”
  “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太好!”
  “啊?”
  “我们大部分人,从出生,就生活在一个比较安定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我们几乎没挨过饿,没吃过苦,小事有父母有老师,大事有社会有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穿越到古代,当看到有人因天灾吃不上饭,有人因人祸家破人亡,我们会同情,会义愤填膺,就会忍不住去帮他们。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富足的生活导致我们同情心怜悯心过剩。”
  宅灵:还真有点。
  “那你想开了,打算不管了?”
  林泉摇摇头,“虽然我以前吐槽,但现在在自己真实经历时,我还真心希望古代能出个人去帮百姓度过难关,毕竟那是一条条人命。”
  “你的意思是?”
  林泉掏出手机,“尽人事,听天命。我尽力想想办法。”
  宅灵点点头,“也好,省得你心里不好受。”
  林泉倚着栏杆搜手机,他想到的是,既然所有的事都是因干旱而起,那只要能消除干旱,所有的事不就解决了。
  所以他首先想到的是人工降雨。
  可一搜人工降雨,林泉直接泄气了。
  人工降雨得用飞机或者火箭,把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送进云层。
  干冰、碘化银、盐粉林泉费点劲能找到,可这飞机火箭,林泉无语望天,这个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而且人工降雨还得是在有云的情况下,甚至得云层合适,才能做到人工降雨,就像之前云南大旱,因为没云,哪怕现代,也只能束手无策。
  所以这人工降雨,听着简单,其实条件苛刻的很。
  人工降雨既然没戏,林泉接着搜别的,本想搜搜古代遇到天灾怎么办,结果等搜出来,发现都是“修水渠,组织百姓抗旱”“下罪己诏,祈雨”“朝廷开仓赈灾”“听天由命”
  ………
  可这些除朝廷开仓赈灾,知府差不多都做了,至于朝廷开仓赈灾,林泉也问了阮兆,只有灾情十分严重,百姓都快饿死时,朝廷才会开仓,因为朝廷的储粮也有限。而且每次开仓赈灾,上面拨下来的粮食,可能都不足三成,大部分都被克扣了。
  因此几乎没人指望朝廷开仓,包括知府大人。
  所以这个搜索也用不上。
  林泉叹了一口气,那到底还有什么办法呢?
  林泉无意间瞄到院中的天竺牡丹,突然一顿。(天竺牡丹土名地瓜花)
  有了!
  地瓜!
  林泉一拍脑门,他怎么忘了这个强悍的抗旱神物了。
  西方人一直不明白明明土豆和地瓜都生长在土里,两种都是高淀粉,为什么中国人更喜欢地瓜,可只要种过地的都明白:因为土豆抗寒,而地瓜,抗旱!
  地瓜是少有十分抗旱的作物,正常情况下,地瓜苗埋在土里,除了刚开始种浇次水,促进其生根,以后一直到结地瓜,几乎都不用浇水。
  遇到干旱,尤其是夏天,白天地瓜叶蔫了,而到晚上,地瓜叶居然自己又水灵回来了。
  正是这种打不死小强似的强悍抗旱能力,从一被引入,就火遍全国。
  就连当初大饥荒,老一辈都是靠地瓜撑过来的。
  而且这地瓜还有个好处,就是任何地方都能吃,地瓜不仅结出地瓜能吃,地瓜苗也能吃,地瓜秧也能吃,甚至地瓜秧上的叶也能吃。
  真要饿得急了,等不到结地瓜,把地瓜秧和叶吃了,也能填填肚子。
  所以这地瓜,简直一身是宝。
  而且更主要的是,这地瓜本来就产自南美洲,是明朝时由海船贸易传入中原的,那他弄些送去海宁别院,说从海外运回来的土特产,也十分符合逻辑。
  想到这,林泉直接站起来,去开车。
  地瓜,跟我去趟古代游吧!
  干旱的百姓需要你!
 
 
第100章 
  林泉开车去县里的粮种站,经过仔细挑选,选了粮站工作人员口中最耐旱的紫皮地瓜。
  其实也不算粮站工作人员推荐,自小在地里的林泉,也知道紫皮地瓜比黄皮地瓜更耐旱,产量更高,就是味道比黄皮地瓜差一些。
  不过现在是去救人,又不是去开美食大会,当然还是选更皮实的紫皮地瓜,至于味道,以后有空再慢慢引进。
  买了整个两车地瓜后,林泉多出了点钱,让粮种站派车送到家里的车库。
  然后林泉就和宅灵把这些地瓜送到了海宁城的别院。
  送完地瓜,林泉就回到林记,组织商队再一次出发,去了海宁城别院。
  海宁城别院
  众人推开仓库们,看着里面一堆不知名的东西,顿时惊呆了。
  “东家,这?”领头的甲一、乙一、丙一、丁一不约而同的看向林泉。
  林泉对众人的反应丝毫不奇怪,他们之前运的都是风油精、书画纸、红糖这些熟悉的东西,这可是第一次看到这个。
  好在林泉早有腹稿。
  “这是地瓜。”
  “瓜?”
  “呃,不是我们平常吃的那种瓜,这是能当饭吃的,长在地下,等长大了,有瓜大小,生吃或着煮熟烤熟都能吃。”
  “这个能当饭吃?”
  “当然能,这个可是当初我们海船在一个小国停靠时,他们皇室拿出来招待我们的,味道十分不错,后来我们的船员意外发现这种地瓜的产量十分惊人,一亩地居然可以产两三千斤,当时我们就想弄些回来,可惜人家看得严,我们只好作罢,今年我的船队又去,终于买通几户人家,从那偷偷拉了这些,这下好了,咱们终于可以也种种了。”林泉故作欣喜的说。
  甲一震惊的看着地上的地瓜,“这个一亩地可以长出两三千斤?”
  林泉笑道:“当然,不过是在那个小国,至于咱们这,得试试才知道。”
  甲一几人看这堆地瓜的目光顿时不同了。
  林泉笑了笑,谁说古人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只要涉及到自身利益的,都能接受的飞快。
  就像农村的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玉米收割机,当网上喷子还是一片外国农业机械发达,中国农业还用手工的哀嚎时,中国农村的老头老太太,都知道地头的大型联合收割机80元一亩地。
  论机械接受程度,种地的可比那些不识五谷的人快多了,毕竟干活出力的是他们,而人的本能,就是偷懒!
  有轻松的机械,谁累死累活的用手干啊!
  而古人,亦是如此。
  所以不用林泉说,甲一他们就带人把地瓜都装上车,一路小心的运回沂州城。
  运到沂州城,林泉本来想直接发给城外百姓的,可转念一想,先不说这里的百姓完全没有见过地瓜,不一定会种,就说这地瓜,它本身就是甜的,发下去,大家会不会一时忍不住,直接生啃了。
  这可是种,还是小心点为好。
  于是,林泉决定先自己种一茬,让大家看到地瓜耐旱产量大的优点,这样大家自然会跟着种起来。
  至于种出来的地瓜,正好分给大家做种或做粮食。
  决定好后,林泉就开始种地。
  当然,种地之前,得先有地。
  林泉想到了知府大人。
  本来这地他自己买也行,可这种出来,毕竟是于民于国有利的事,总得拉个官方分功劳吧,这些日子林泉发现他们知府大人还算是个不错的官,就想着干脆把知府大人也扯进来,正好衙门有许多官田。
  林泉于是去衙门找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这些日子很繁忙,既要领着百姓抗旱救灾,又要时不时跳个大神求雨,还要压根城中趁机生乱的一些宵小,原本圆滚滚的身子,明显瘦了一圈。
  不过听完林泉说的后,知府大人还是立马来精神了。
  “亩产两三千斤?这天下居然有如此神物?”
  林泉忙说:“在那个番邦能产这些,不过在咱们这,肯定有差距。”
  知府大人点点头,“这是自然,不过哪怕就产一千斤,于国于民也是大功一件,林泉,这事你做得好啊!”
  “那大人,地的事?”
  知府大人很爽快的说:“城外南郊那有衙门官田五百亩,因为地势高点,缺水,种的都枯死了,你不说那地瓜抗旱么,去那试吧。”
  林泉大喜,忙谢过知府大人。
  回到林记,林泉就开始种地瓜。
  种地瓜得先准备地瓜苗,林泉自小干农活,对这个倒是很熟,直接带着林记的伙计在后院翻了一小块土地,然后施肥后,弄成田垄,然后在里面下地瓜。
  这些地瓜是让发芽长苗的,所以埋得很浅,也埋的很近,大约10厘米一个,两车地瓜也不过大半个院子。
  下好地瓜后,林泉就让林记的伙计每天给它们浇一次水,没几天,绿油油的地瓜苗就长出来了。
  等到到三四十厘米后,林泉就带着林记的伙计开始开始剪地瓜苗,并把剪下的地瓜苗送到地里,甲一他们早已在这边翻好了地,施好了肥,把地整成一垄一垄的。
  地瓜苗运过去后,甲一就按照林泉说的,把地瓜苗种到垄上,然后浇上一次水,就不管了。
  林泉这块地就在城外,天天人来人往的,看到突然有人种奇怪的东西,都忍不住过来看。
  当看到林泉这样种地,众人心里都有些嘀咕,如今天这么旱,还这么种,只怕没两天就旱死了吧!
  于是众人走路时就忍不住过去瞅瞅。
  果然,第二天中午过去一看,叶子都蔫了。
  第三天中午路过一看,叶子还蔫着。
  第四天中午走过去,叶子还还蔫着。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路过一看,叶子还还还有些无精打采。
  众人:……它怎么还没死。
  结果等第八天路过一看,叶子一改往日的蔫了吧唧,已经精神地站起来了。
  众人:……这是活了?
  众人忙去扒了扒土,发现原来只是扦插的一段,居然长根了。
  真的活了!
  这么旱的天,都没浇水,还是扦插,居然还活了。
  这是什么庄稼?
  众人忍不住去问在旁边地种地甲一他们,结果就听到一段不敢置信的话。
  地瓜?
  亩产两三千斤?
  丫的,你在逗我们吗!
  要知道一亩小麦才产两百斤,结果你说你这个产两三千斤,谁信!
  不过也有一部分忍不住抱侥幸心理,这万一要是真的呢,反正地里的庄稼都眼瞅着不行了,不如弄点回去试试。
  于是,林泉迎来了第一波求地瓜苗的百姓。
 
 
第101章 
  林泉对于上门求苗的百姓来者不拒,不仅带他们去院中剪地瓜苗,还告诉他们种植方法,甚至什么时候可以收获,收获了如何储存,第二年如何再生苗扦插。
  许多来的人本来是一时兴起,又或者是家里庄稼死干净了,来碰碰运气,却不想听林泉一套介绍下来,居然觉得这地瓜真能种下去,又听得能亩产几千斤,在这种巨大的诱惑下,岂有不拿回去种种试试的道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