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通古我生财有道/暴富后我要盖座大观园——文理风
时间:2021-04-14 09:56:13

  直接把这些丢仓库里,林泉终于放下心来。
  虽然以后像今天这样的阵仗应该几乎不可能,可万事不可心存侥幸,要万一就再来一波呢!
  收拾好东西,林泉就开车去了相应的银行,把支票兑换转到卡上,看到卡上突然多出的一千二百万,林泉既开心的同时又有些哭笑不得。
  这算不算他卖得最划算的一笔宣纸了?
  原来宣纸也有带货达人的作用。
  不过这个事也给了林泉一个启发,古董这些东西以后不要轻易带回现代,可玉石一类的,还是能拿回来一些的。
  当然蓝田玉就算了,这个唐末就消失了,现在现存也没几件,他要突然弄不少,别人还以为他造假呢。
  所以林泉决定,以后要有空,可以弄点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羊脂玉回来,这样既不打眼,还价格不菲。
  处理完这件事后,林泉就顺道开车去了市里,去采购了一批货物,打算放家里,等合适的时间送到海宁的别院,好让手下的商队去拉。
  做完这些事后,林泉拍拍屁股回了古代。
  如今生意都在古代,还是得多费点时间盯着。
  结果刚一回到古代,林泉就收到了知府大人传召。
  林泉:……
  知府大人总能每次卡着他回来找他。
  林泉和知府大人打交道这么久,总结出一条比真金还真的定律:无事神隐,有事传召,见面要钱,雁过拔毛。
  所以这次知府大人又没钱了?
  林泉换了身衣裳,朝衙门走去。
  ……
  “林掌柜也来了!”
  林泉一进花厅,里面正在坐着的几个富商就纷纷站起来,和林泉打招呼。
  林泉也笑着回礼。
  自从徽商四大掌柜的事后,这些沂州城的商人对他突然就热情起来的,原来拿他当小辈的,如今也一口一个林掌柜。
  林泉和几人客气完,就看了一下屋里的座位,发现阮兆和一些米商居然已经都到了,想着他暗助阮兆的事只怕也早不是什么秘密了,也没避讳,就随意坐在了阮兆旁。
  果然,几个米商对他坐在阮兆让没有丝毫的诧异,几个米商还对他点头笑了笑。
  一群笑面虎,林泉心里嘀咕了一句。
  林泉坐下后,就低声问旁边早来的阮兆,“这次又把咱们召来干嘛?”
  阮兆低声说:“最近春旱有点严重。”
  林泉听了满头雾水,“咱们又不会下雨!”
  阮兆嘴角一抽,“如今春末夏初,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又逢干旱,当然是让咱们出钱出粮赈灾了。”
  林泉:果然又是出钱的事!
  林泉也知道这些米商为什么来这么早了,显然是被知府大人重点请来的。
  不过好在这次总算是为了百姓,不是之前的送礼、凑份子,林泉还算比较接受,也不再说什么,就等着知府来。
  过了一会,众位富商来齐了,知府也从后面迈着八字步出来,坐到主位上。
  知府还是一如既往的开门见山,“最近中原干旱,多日不见雨水,大家也都察觉到了吧?”
  众人点点头。
  “本官昨日去地里看了一下,地里的河塘,大多已经被抗旱的百姓挑干了,而地里的庄稼,也都因缺水半死不活的,要是不下雨,只怕也撑不了多久了,所以为今之计,只有本官带领全府百姓,齐心抗旱,希望能撑到老天降雨的那一天。
  不过在此期间,还望众位能多多协助。”
  众富商也知道这天旱不是小事,忙说:“还请知府大人吩咐。”
  “这首要的事就是下雨,本府已经派人去请城外清风观和大成寺的观主和住持,希望他们能挑选吉日,在城外做法求雨,到时两位高人,就有劳各位前去相陪。”
  知府下手坐着的两个富商,对视了一眼。
  花老先开口,“老朽和清风观观主有些交情,清风观这边,老朽前去作陪。”
  另一边富商吕老也开口,“那大成寺住持那边,老夫去。”
  “有劳两位。”知府大人点头感谢。
  “求雨之事,不过是尽人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也非我等凡夫俗子能求,如今更紧迫的是,这青黄不接之时,百姓早已粮尽,本府希望诸位能于城外开设粥棚,以支持城中百姓度此劫难。”
  众富商相互看看,点头,“既然是知府大人相请,我等岂敢不尽力。”
  “既然诸位都应下了,那就回去准备吧!”
  知府大人说完,就走了。
  林泉和屋内富商也起身,朝外走去。
  看着匆然离开的知府大人,林泉突然发现知府大人也不是一无是处,虽然他贪,虽然他喜欢褥羊毛,不过关键时候,人家还是知道出来顶事的。
  林泉出了衙门,就和阮兆走在一起。
  “阮记还有多少粮食?”
  “就知道你会问。”阮兆笑道,不过随及叹了一口气,“不算太多。”
  林泉诧异的看着阮兆,他记得阮兆几个月前去南边进了一大批粮食,就是因此才听到四大掌柜的事跑回来的。
  他虽然自己先跑回来了,可也没影响后面的商队带着粮食回来。
  “别这么看着我,我可不是打算要私藏,其实你来之前,知府大人已经先把我们叫后面,向我们征了一部分粮食了。”阮兆摊手。
  “难怪你们之前来的那么齐,知府大人征了多少?”
  “征了城中所有米行去年的新粮。”
  “新粮?为什么只征新粮?”林泉不解。
  “当然是做种了,”阮兆低声说,“虽然知府大人说抗旱,可谁知道老天什么时候下雨,要真一直不下雨,那就只能等下雨后重种,所以知府大人封了城中的新粮。”
  林泉听了心里嘀咕,这知府大人平时看着挺草包的,想不到内里也是个有主意的,果然,能做到一府知府,都不是什么简单角色。
  “那现在阮记就还剩下之前的陈粮了?”
  阮兆摇摇头,“不是之前的陈粮,是只有一半之前的陈粮,如今旱情一起,大家都怕遇到荒年,城中百姓已经开始囤粮了,甚至许多米商也开始了,不过米商今天已经被知府大人严令警告了,应该会有所收敛,可城中百姓囤粮,只怕却越来越严重。”
  林泉皱眉,一旦百姓大肆抢购粮食,米铺的存量就会急剧减少,阮兆说一半只怕还是乐观的看法。
  “那咱们如果施粥,能施多久?”
  阮兆心里盘算了一下,“如果阮记不关门,卖粮加施粥,阮记的存粮应该撑不过半个月。”
  林泉一听,直接皱眉,“这点时间,只怕不能撑到下次下雨。”
  阮兆也叹气,“谁说不是,可这种事只能尽人事,祈求老天爷快点降雨。”
  林泉想了想,说:“明日施粥,你先拉一批顶上,剩下的,我再想想办法。”
  阮兆想到林泉有商队,眼睛一亮,可随及又暗了下来,“听说这次干旱的地方比较大,想从外地买粮只怕也不容易。”
  林泉说:“这事我来想办法,你先去准备这几天的米,我林记的用米,直接记账上,到时从我的分红里扣。”
  “放心,我知道。”
  ……
  回到林记,林泉就在屋里背着走来走去。
  如今沂州大旱,百姓正是生活困苦的时候,林泉在这做了那么久生意,对这也很有感情,看到自然想帮一把。
  而现在最简单的帮法,就是提供粮食。
  可粮食不像之前林泉卖得那些东西,体积小,好运送,粮食这东西,一旦提供,得论吨,那现在问题来了。
  他要如何把粮食成吨成吨地往古代运呢?
 
 
第98章 
  考虑到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林泉觉得对这个问题分步分析,看看具体哪里有困难。
  就像如何把一头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打开冰箱,第二步把大象放进去,第三步关上冰箱。
  别管能不能做到,步骤起码先清楚,这样才能找出应对方法。
  林泉也是这个思维。
  如何把粮食成吨运到古代。
  林泉经过思考,觉得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先在现代买好粮食。
  第二步,把粮食运到家。
  第三步,穿到古代。
  第四步,把粮食拿出来赈灾。
  确定好步骤,林泉就开始研究每一步的可实行性。
  第一步,在现代买好粮食,这个简单,直接去粮站或者农贸市场买就行,以咱们国家的储存量,这绝对是想买多少有多少。
  第二步,把粮食运到家,这也不算麻烦,直接雇个车拉就行。
  第三步,把粮食送到古代,这个也不麻烦,宅灵直接帮忙就行。
  第四步,把粮食拿出来赈灾,这就有问题了,他得把粮食放哪,才能正大光明的拿出来,不引起别人怀疑?
  直接送林记?林泉摇摇头,林记突然冒出大笔粮食,肯定会招人注意。
  送到海宁的别院,充当海船拉回来的?林泉更摇摇头,众所周知,中原地大物博,外国土地贫瘠,所有的海船,都是拉着粮食、茶叶、瓷器出海去和外国换各种值钱的东西,还从来没听过从外国拉粮食的。
  真要拉了粮食回来,才引人侧目吧!
  毕竟谁听说了,不想去看看这艘傻帽的海船。
  所以海船的事不行。
  那能不能说在海宁城收粮食?林泉也摇摇头,海宁离沂州不算远,沂州旱情这么严重,海宁肯定也一样,所以海宁压根不可能收出大量的粮食,那林泉的粮食突然冒出来,说是在城中收的,谁会信!
  所以海宁假装收粮食也不行。
  林泉在思来想去后,突然想到了一个地方:
  他之前为了商队落脚,在官道旁买的那两座别院!
  这两个别院,他当初是私自买的,后来他拉着商队落脚,众人才知道是他的,也就是众人对别院之前并不清楚。
  如果他突然告诉大家,其实他别院原来还藏了好几地窖粮食,这是不是也很合理。
  毕竟古人很喜欢窖粮食,甚至直到现代,农村很多人家里还储存着几缸粮食。
  林泉顿时决定这个方案可行。
  只是这个方案的前提,他的别院得有地窖,可他很清楚的知道,他的别院别说地窖,连个坑都没有。
  不过没地窖,可以挖啊!
  林泉和小言说了一声自己要出门,就回到正院,拿了一把铁锨瞬,移到了其中一个别院。
  他的别院只是用来落脚的,平时没有商队时,直接大门一锁,一个人都没有,所以林泉来也没有顾忌,直接扛着铁锨在他自己的正院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就开始挖了起来。
  林泉计划的很好,两个宅院挖两个地窖,然后填上粮食,可林泉低估了挖地窖的工程量。
  一个小时后,林泉看着自己挖的一层浅浅的小坑,无语望天。
  以这个速度挖,他要挖到猴年马月?
  林泉气得直接穿回现代,从网上开始搜工具。
  经过搜索比较,林泉看上了一款地钻挖坑机,用柴油的,林泉怕耽搁时间,也没在网上下单,而是直接到市里机械市场买了一个。
  去加油站加满柴油后,林泉拿到了古代,开始挖坑。
  果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柴油挖坑机的效率杠杠的,只是一天,林泉就在两个别院挖出两个大地窖。
  同时林泉也庆幸,幸亏他这别院买的在官道边上,周围无人,要不也不敢这么痛快的使机械。
  挖好坑后,林泉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县粮站。
  古代比现代晚两个月,现代正值夏天夏收,粮站有不少农民伯伯来卖小麦的,有卖新的,刚打下来的,也有卖去年陈的,想更新一下家里的粮堆,所以粮站没加工的小麦倒不少。
  考虑到古代今年的新麦还没结穗,林泉直接买了一批去年的陈小麦,雇车分批拉回了车库,然后又和宅灵分批填在两个地窖里。
  如此费了两天忙完,林泉回到林记,带着手下商队出发了。
  阮兆站在自己粮库前,看着迅速减少的储粮,愁得直叹气。
  因为旱情并不乐观,城中百姓抢粮的势头越来越重,虽然知府已经下令百姓到米行买米,一次只能买一斗,可搁不住百姓一家老小齐上阵。
  这几天米铺的卖粮速度,几乎已经是平日的十倍。
  再加上城外他要支撑两家的粥棚,这每日粮食的消耗,连他都触目惊心。
  阮兆正在门口叹气,里面清点粮仓的管事出来,“东家,里面的存粮还不够五日了。”
  阮兆听了更是发愁,果然,这事情想的比他还糟一点。
  管事见阮兆愁眉不展,凑上前,小声说:“东家,要不先关米铺吧!”
  阮兆皱了皱眉,“关米铺存粮虽然是缺粮时常用手段,可容易引起众怒。”
  虽然经常有米商在大灾时故意囤粮不卖,等着升价,可这也有风险,如果被穷饿的百姓知道,很容易形成动乱事件,所以虽然众米商想囤粮,可也得每日卖,起码不能断了百姓希望。
  管事也觉得这事有风险,“那要不要降降城外粥棚的粮。”
  “这个万万不可,那粥棚林公子吩咐了,都是他出,他走前特地叮嘱我要弄好粥棚。”
  管事也知道阮记背后是林记撑着,顿时也不说话了,只是感慨。
  “林公子心善,只是这粥棚总有力竭的时候。”
  阮兆也叹气,“尽人事听天命,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要是真大旱来临,除非远走他乡,否则谁都逃不过。”
  其后几日,城中各大米铺依然在苦苦坚持,城中最大的米铺率先断粮了,他家铺子最多,被抢的最狠,而其他米铺,也陆续断粮中。
  就在阮兆也眼瞅着要断粮时,林泉终于带着一队车马运着粮食回来了。
  只是阮兆看着林泉带来的粮食,丝毫不见喜色。
  杯水车薪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