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我儿秦始皇——青青小艾
时间:2021-04-25 10:26:39

  打仗这种事,总是难免死人的,让敌人死总好过让自己手下的士兵死。
  若是水淹大梁城真的成功,手下士兵将全部得以带回秦国,不伤一兵一卒。而无论是其他任何办法,都不可能达成这个成就。
  信陵君抓紧机会劝道:“王将军可是忘记,之前攻打邯郸,太后曾引来‘神雷’?”
  王翦一愣,慢慢回忆起了当初那场战争。
  他到底不是穷凶极恶之徒,要将大梁这一城百姓的性命收割,也不是一点儿心理负担也无。
  于是看向信陵君:“既如此,写信回咸阳吧。”
  若是太后能远程操控神雷,将这大梁城炸几个大洞出来,就算不能完好无损地将所有士兵带回,他也认了。
  毕竟秦国战功按人头算,他也不能阻止士兵攒功劳。
  赵馨在二人出征前,就开始准备炸、药包了。
  只是她一个人能力有限,哪怕后来将那群知道火、药配方的方士都找来一起配,每日的生产数量也有限。
  但在王翦与信陵君送信之前,他们配置出来的炸、药包数量便足够了。
  嬴政当即下令,让人将其送到前线。
  只是在炸、药包送达之前,秦国得到消息,楚国派兵前来支援魏国。
  齐国如预料那样没什么反应,楚国却毫不意外地选择了加入这场战局,并且带兵的将领,还是楚国大将项燕。
  项燕并非无名之辈,他出身的项家更是满门武将。
  后世出名的楚霸王项羽,就是他的孙子。
  他带着十万大军一路向前,很快就到了魏国边境。
  可惜的是,嬴政早有所料。
  项燕刚进入魏国边境,就与李牧、蒙武几人带领的军队狭路相逢。
  秦军以逸待劳,又占据地利优势。
  项燕不敌,只得带着军队赶紧回了楚国。
  李牧等人一路追击,直取楚国五座城池才将将停下,然后以这五座城池为据点,安营扎寨,筹谋以后。
  项燕战败,楚国上层看到了秦国的威胁,竟下令召集了三十万军队想要收复失地。
  谁知抵达失地却发现,当地竟然驻扎着近五十万军队。
  项燕都懵了,派人打探之后才知道,原来王翦舍弃了即将到手的大梁,带着大半兵力赶来与李牧、蒙武等人汇合了。
  这特么怎么打?
  在两方兵力几乎相差一倍的情况下,这几人联合起来,简直可以摁着项燕一个人打。
  -
  王翦放弃了大梁,大梁就真的安全了?
  别忘了,还有信陵君呢。
  信陵君与王翦做了一出戏,假装一起撤兵离开了大梁。
  但王翦是真的带着大部队离开了,信陵君却带着剩下约十万兵力调转枪头,半路冲回了大梁。
  魏王等人正为逃过一劫而欢喜非常,正载歌载舞庆祝自己劫后余生。
  然后,被得到城内百姓与士兵配合的秦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大晚上的,魏国权贵载歌载舞、酒肉池林,军队也在欢庆一场后陷入了沉睡。
  半夜子时,大梁城的城门开了。
  是得到秦军想要截断黄河,水淹大梁城的守城士兵与百姓互相合作打开的。
  消息是信陵君让自己在城内的亲信传的。
  虽然不愿意这么做,但确实有这么个可能,所以得到消息的所有百姓都相信了。
  一个城门不能进入太多人,信陵君也担心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被瓮中捉鳖,所以他将终于送到前线的炸、药包分给手下士兵,然后将大梁的城墙炸了个稀巴烂。
  自此,大梁失守。
  魏国其他城池之后得到消息,却已经无力回天。
  恰好这时候李牧等人与项燕交锋,在勇夺十几座城池后带兵回援,两边夹击,很快将魏国其他城池收入囊中。
  自此,魏国灭亡。
  消息传回咸阳,赵馨有些疑惑:“这六十万兵力从何而来?”
  她记得之前不是只征召了四十万?
  嬴政大笑:“韩赵燕三国战败后收编的士兵,以及为了摆脱身份而主动报名的奴隶,除了韩赵燕三国外,魏国奴隶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其实还有一些不甘现状,而想要挣爵位的百姓,只是数量不多,他就没有多提。
  赵馨先是惊讶,旋即失笑:“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说明这些人对秦国已经有了初步的认同感,等在秦国统治下生活几年,发现生活比以前好,对秦国就有了归属感。”
  归属感这东西,可没那么容易产生。
  嬴政点头:“这并不难。”
  秦国权贵的生活也许没有其他国家奢靡,但秦国百姓一定比其他国家的生活得更好。
  顿了顿,他看向赵馨:“相里锋还未将蒸汽机发明出来吗?”
  赵馨僵住,半晌后摇头。
  这场战争打了将近两年,正常而言,以相里锋的速度应该已经让蒸汽机面世了才对。
  但事实是,没有。
  因为相里锋发明到一半,直接走偏了。
  他最后发明出来的机器并非以蒸汽动力驱动,而是电力驱动。
  他发明了电动……
  玩具。
  因为没有大型发电机发电,没有储存量勾大的电池,那个机器根本没办法工作太多时间,最后的结果就是放在角落生灰,或者做成玩具给孩子玩。
  赵馨万分无语,怎么也没想到电力的提前出现,竟然会造成这个结果。
 
 
第105章 
  但除非赵馨直接将蒸汽机的图纸拿出来, 否则也只能等着相里锋自己走回正轨。
  值得庆幸的是,相里锋是真正的天才。
  他很快就意识到电力驱动的问题,所以已经开始着手寻找这个问题解决办法。
  一开始, 他毫无意外地选择了增大发电量。
  但没多久他就发现,若是发电设备过大, 发电机将无法与其他器械结合。
  若是按照这个方向研究,那在机器做出来后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投入使用,必须等他发现新技术,将发电设备缩小之后才可能成功。
  这中间会花掉的时间无法估量,所以他只能暂时放弃。
  而选择另一个路线, 将会遭遇更多难题。
  因为电池是完全不同的一个领域,想要研发电池无异于从头再来。
  而且研发电池需要用到的就不仅只是他熟悉的,物理方面的知识了,必须与化学相结合。
  但在化学方面,他几乎一窍不通。
  若要选择这个方向,必须从头开始学习化学知识。
  同样需要更多,且无法估计的时间。
  最关键是, 因为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就有很大的杀伤力,所以赵馨尽管全力支持眉寿老人及其同门的研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却严格保密。
  短时间内,她并不打算将那些知识传播出去给更多人知道。
  相里锋的研究生涯一直一帆风顺,几乎毫无波澜, 这还是他第一次找不到明确方向的。
  无奈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
  但很快他就发现, 若是没有正确的方向, 他就算有再多的聪明才智, 也只能抓瞎。
  相里锋将自己困在房间内, 连武器坊都不去了。
  赵馨有些担心,不但因为他过于优秀的大脑,还因为长时间相处下来,她已经将相里锋当做了自己的小辈。
  她犹豫着,给相里锋提醒了一句:“也许你可以试试不需要用电的机械造物?”
  相里锋不解:“怎么可能有机器不用电的呢?”
  赵馨无奈失笑:“你之前发明的那些农具,难道不是机械吗?你忘了,那些农具一开始也是金属制品,与你现在研究的东西除了不用电之外,没有太大差别。”
  她顿了顿,又道,“你以前就能做出不用电的机械,没道理现在做不出。”
  相里锋皱眉:“可那些东西必须人力操作,与我想象的完全不同。”
  “这世界上又不是只有电这一种驱动能量,你不要被电局限住了。”赵馨笑了笑,“比如你之前参与制作的水车,不就没有任你驱动?”
  相里锋似懂非懂,好似明白了什么。
  赵馨见状松了口气。
  不过电的存在对相里锋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局限,因为他在化设计图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将电当做驱动能源。
  等回过神来,原本的图纸就废了。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某天,相里锋突然决定抛掉一切将自己关在武器坊,想要以此忘掉电的存在。
  他一进去,就是足足一年。
  在嬴政开口询问的时候,相里锋都还没从武器坊出来呢。
  所以……
  好在嬴政只是随口一问,并未想过得到肯定的结果。
  相里锋沉寂下来,墨家那群人却并未消停。
  相里悟就不提了,他沉迷于物理知识不可自拔,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在公众场合露面了。
  若非赵馨每隔几个月就能收到他的研究成果,她都要以为这人出事儿。
  但其他人在发明创造一途,也并非无能之辈。
  只是以前赵馨等人的视线被相里悟、相里锋这对师徒吸引,已经分不出多余的注意力去关注其他人,这才出现了整个墨家似乎只有这二人有真本事的想法。
  但事实是,墨家其他人也许不如相里悟、相里锋这对师徒,却也绝对超出普通人一大截。
  在相里锋沉寂,相里悟也不出面后,约摸半年的时间而已,墨家就再次拿出了让赵馨感到惊喜的发明——
  纺织机。
  准确来说,是在现有基础上提升了无数效率的,珍妮纺织机。
  二者并不完全一样,但都做了同样改良——
  他们的发明者将纺织机的纺锥,从横放改为了竖放。
  这样纺锥占据的空间变小,可以安放更多纺锥。
  当然,这种纺织机现在可不叫这个名字,而被他的发明者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如今叫做墨鱼纺织机。
  墨鱼是个孤儿,被墨家收养。
  他本来无名无姓,寻常百姓也确实没有“姓氏”这种东西。
  但春秋战国礼乐崩坏,发展了几百年后,姓氏的分别已经变得混乱,很多人都出现了姓氏混用的情况,最出名的就是嬴政。
  他是嬴姓赵氏,也可以国为氏,称作秦政。
  而除了最后一个名字,无论是嬴政还是赵政,史书上都在使用。
  姓与名这个称呼定式,是到汉朝才确定下来的。
  但在没有法律强制规定的情况下,这种约定俗成的情况必然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
  最可能的就是在战国末期,民间百姓中间就已经产生了给自己取姓取名,并让自己的孩子延续姓的情况,并逐步成为了所有人认定的事实。
  哪怕是老百姓,也想让自己的血脉传承下去。
  拥有一个与自己相同姓氏的孩子,是一件非常让人感动的事。
  比较出名的,就是刘邦父辈了。
  刘邦及其父辈并非贵族,但仍旧有名有姓,只是不像贵族那般除了姓还有氏。
  墨鱼也这样想,他不想孤零零的一个人。
  所以他以“墨”为姓,又因为爱吃鱼,所以以“鱼”为名,最后才有了“墨鱼”这个名字。
  像是墨鱼这样的人,墨家还有很多。
  赵馨看过了墨鱼纺织机,惊喜得不行。
  想要解放女性生产力,其实改良纺织机才是被历史验证过的,真实有效的办法。
  但赵馨没有拿出珍妮纺织机,也并非毫无道理。
  改良之前的纺织机,其实已经完全足够将现有的麻与蚕丝纺织成布,并没有更多的原材料让纺织机工作。
  原材料的限制,导致赵馨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但墨鱼能将这种纺织机做出来,仍旧让人高兴,而且这也证明,他确实是个可以培养的人才。
  赵馨让人给墨鱼赏赐一番后,提出摇头:“若是你手上没有其他事的话,不如将墨鱼纺织机进一步改良。我瞧着这个纺织机如今只有六个纺锥,空间还有余裕,大可以再增加几个。”
  毕竟历史上的珍妮纺织机,是可以八十个纺锥同时工作的超高效机器。
  墨鱼得到太后面见,又得了一大批赏赐,正是情绪最激动的时候,当即毫不犹豫地点头应承了下来。
  而赵馨,也开始为秦国刚增加的城市的发展忙碌。
  韩国并入秦国的土地与百姓,已经很好地消化下来了,燕国也在秦国与魏国打仗这两年有了很好的发展,如今就只剩下刚刚并入秦国的魏国那些地方该如何发展了。
  魏国百姓倒是对此期待满满,几乎称得上翘首以盼。
  毕竟有韩国与燕国两者成果在前,魏国百姓在与秦国没有太大仇恨的情况下,当然不会反对可以让自己变好的所有可能。
  也是这两个国家的百姓在并入秦国后,生活较之以往有了太大的进步,所以才有了这个结果。
  韩国不必提,这地方的土地本就富饶肥沃,等到堆肥之法与各种农具开始推行,这块不大的土地瞬间焕发出了惊人的生机。
  虽然秦律严苛,但对真正守法的百姓其实根本没什么影响。
  而就算有影响,秦律也不是没有给出赎罪的办法——
  参军打仗。
  秦国如今对外战争频频,正是用人之际,只要不是重刑犯,都有挽回的机会。
  所以大部分韩国百姓没多久就发现,他们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了。
  而等到公路与水车等基础设施都跟上后,他们对如今的生活就更加满意了,除了极少数老人,其他韩国人已经打心底里承认了自己秦人的身份,并打算为秦国贡献一份力量。
  毕竟能获得爵位,谁还愿意做寻常百姓呢?
  与韩国相比,燕国要麻烦一些。
  燕国苦寒。
  这时候的人只要提起燕国,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这么个印象。
  事实是燕国的国土位于现代的北京、河北、辽宁一带,虽然有部分国土确实常年处于低温环境之中,但那地方也非常适合种植粮食。
  东北大米,可是非常有名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