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似乎非常不适应同学的热情,被小姑娘们团团围住的时候,原本表情酷酷的小女孩露出了手足无措的窘态。
陈凤霞看她的样子,有点儿好笑。这姑娘也在学着怎么当个小女孩呢。
她转过头时,脸上的笑意也没消掉。叫戴着墨镜的时髦女郎看到了,对方的嘴角翘了翘:“我们母女俩看上去很可笑吧。因为有我这样的妈妈,所以她也可笑了。”
陈凤霞摇头:“我看到你女儿笑,是因为我很高兴见到她。见到你,我也很高兴,冯丹妮女士。”
对面的女人翘起了嘴角,像是要笑的模样:“真的吗?冯丹妮,谢谢你这么叫我。我都快要忘记我叫什么名字了。”
说话的时候,她微微低头,拿下几乎遮了她大半张脸的墨镜,然后又迅速戴回头,声音里嘲讽的意味更深了:“真的高兴吗?现在你还这么想吗?”
陈凤霞瞪大了眼睛,咬牙切齿:“他又要打你了?我跟你说你不能这样下去,你得报警,你还得离婚。我男人就是警察,你再这样下去的话,你会把自己活活熬死。你要有个三长两短,你女儿怎么办?”
冯丹妮笑了起来,声音轻飘飘的:“不会了,这是最后一次了。他不会再打我,上族谱的人不是我。”
她输了。
她跟女儿最终也没能在那个家里头落下脚。
她以为这是耻辱,她这么多年的牺牲跟努力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
她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主动提。
没想到当着这满面风霜的农妇的面说出来,她感觉居然挺轻松的。
就像是突然间卸下了重担。
陈凤霞不会读心术,自然猜不到对方心中的波澜起伏。
她就直接呸出了声,完全提不上嘴的模样:“哎哟,族谱多尊贵哦。大清朝都亡了100年了,他家有皇位能继承啊?就算真有皇位,那也有一代女皇武则天!”冯丹妮被陈凤霞的语气逗乐了,嘴角又往上翘了翘。如果她不脱下墨镜,谁能想象她一张脸根本就没办法见人呢。
陈凤霞在心中叹了口气,诚心实意地恭喜对方:“什么狗屁倒灶的族谱,不稀罕。你看看你又气派又精神,干点什么不比受气强。你再看看你姑娘,也是精精灵灵的好孩子。你带着你姑娘,好好过日子,以后肯定痛快的很。”
女人又勾了勾嘴角,因为看不到她的眼睛,陈凤霞不知道这到底算不算个笑。
她就听见对方轻飘飘软绵绵的声音:“我今天来除了给孩子报名之外,就是想找你。”
陈凤霞奇怪:“找我有事啊?”
她也就经手帮对方买了4套别墅,两人算不上有多少交情吧。
冯丹妮点点头,伸手扶了扶墨镜,像是自嘲一般:“我这一趟也没白挨打,我拿了分手费出来的。你说,这钱,我要怎么花才好?”
陈凤霞不假思索:“当然是买房。”
女人轻轻的笑了,那声音就像什么东西磕到了细瓷器上,老叫人担心随时会碎了一地。
冯丹妮说话的声音就这么岌岌可危:“为什么不是买股票呢?股市跌到了谷底,就是该下手的时候啊。”
其实她既不想买房子也不想买股票,她就想一掷千金,痛痛快快地将所有的钱一夜都花光了。
只有这样,才能抵消她心中的愤懑与痛苦。
可她知道自己不能。
因为她还有个女儿。让她又爱又恨又愧疚,又不知所措的女儿。她把女儿带到了人世间,她不想负责任也逃不掉。
因为这是女儿,女儿在他们家里头不值钱,那个男人不会管的。
其实拿到分手费之后,她可以去任何一个城市,甚至带着孩子出国。现在不是很流行出国吗?在她还是个年轻姑娘的时候,她也想过要出国留学。
不过她担心自己会控制不住心中的冲动,会真的一夜之间就将钱败得一干二净。
这么多年下来,她是笼中鸟,没学会别的事情,糟蹋钱倒是一把好手。
她找不到可以商量的人,她早就把自己困死了。她依附别人而活,怕被人看笑话,自然也就没了自己的朋友圈。
至于她的父母亲人,如果知道她浪费了这么多年时间,最后却一无所有地退出,他们大概会掐死她吧。
就好像《倾城之恋》上,白流苏已经离婚那么多年,前夫死了,家里头母亲兄嫂都劝她回去再替人守寡,生怕她再花家里头的钱。
白流苏没小孩,都可以过继个小孩替人守寡。她好歹还有个女儿呢。
女人的声音又轻又单薄,像是飘在半空中:“我本来打算带着若兰先回娘家,可是我想到了《倾城之恋》,我就害怕自己会被押回头。我可比不上白流苏。”
陈凤霞既不知道什么是倾城之恋,也不晓得白流苏是谁家的姑娘,就只认真地听对方说下去。
“我想来想去,好像江海还算比较熟悉,还有能落脚的地方。”她突兀地笑了笑,“谢谢你劝我买了房。”
其实真正吸引她的不是房子。她有钱,就算不住在别墅里,她也可以住旅馆住饭店或者租一套洋房。
她不过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她告诉自己,她没有想好要找诉说。
只是,面前这个人好像愿意听。
陈凤霞猜不到对方复杂的心思,她也没多少兴趣猜。
她听到别人感谢她劝自己买房就高兴,立刻点头强调:“没错,买房绝对不亏。股票涨不涨我不知道,这房价以后肯定会涨。”
冯丹妮突兀地笑了:“你怎么就这么肯定呢?你会算命吗?”
陈凤霞一时哑口无言,她不是会预测未来呀,她是亲自经历过未来。
这种话,她当然不能拿出来说,她就一本正经地强调:“衣食住行按顺序来,先是要填饱了肚子,然后得穿暖了衣服,再接着人就想着有安稳的住处。你看现在吃的穿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下一步大家追求的就是住的舒服。国家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搞市场经济,不可能再大包大揽。这教育医疗都得依靠社会了,房子还怎么靠单位解决?”
她越说越顺畅,面前就像是有现成的讲稿,简直口若悬河。
就连马老师在等待其他家长过来交学费的空当时间,都忍不住过来听了一耳朵,还问了声:“房价真的会涨吗?”
陈凤霞不假思索:“那当然,经济在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社会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马老师惊呆了,她感觉这种话从学生家长嘴里头说出来充满了违和感。
他们这学校可是农民工子弟小学。家长里头甚至有很多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刚才她让学生家长抄写人民币上的编号,对方都为难,因为他们当中有的人笔都不知道该怎么拿。
陈凤霞脱口而出之后,自己也有点儿害臊。
报纸新闻看多了,大女儿从黄霄宇那儿拿来的初中政治书又被她翻了几页,这些话就印在她脑海中,好像不用思考就冒了出来。
冯丹妮轻轻笑了:“可正因为经济在发展,所以股市才应该上涨啊。房价正常上涨起码得好几年的时间,股票可能就是几天几个月。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应该股票更合适。”
陈凤霞在心里头嘀咕了句,关键问题是国内的房价跟股市就从来没正常过呀。
前者不用说,反正就是坐上了火箭。
至于后者,她没炒过股票,可也听说过股票的涨跌跟公司的业绩没有关系,属于说不清楚的糊涂账。
陈凤霞只能强调:“你看不管怎么样房子都还在。那股票往下一跌,你抓在手上的就剩下纸了。”
马老师在旁边点头:“这倒是真的。你看前几年炒国债多红啊,前年327事件搞的,人都被抓起来了。”
陈凤霞没炒过国债,她对国债券最大的印象就是还在社办厂上班那会儿,被厂里强制购买的200块钱国债。
到今天,那国债券还在大衣橱里头放着,估计早就过期,变成废纸了。
那个时候的200块钱多值钱啊,说摊派就摊派了。
她在这边心痛自己的损失,吴若兰的母亲在旁边认真地强调:“他没有犯法,法律有漏洞,被人钻空子了,那也是法律自身的责任。这件事情极为不合理。”
马老师笑了起来:“可人家还是被抓去坐牢了呀。我就觉得呀,这事儿说不清楚。”
陈凤霞既搞不清楚什么是327,也不晓得究竟谁坐牢了,索性也不插话,就先去找李教练,刚好问问校长小英可不可以缓几天过来报名。
今天早上她问了下大夜班的护士,小英昨天晚上情况还挺稳定的。
按照护士工作这么多年的经验,她感觉这孩子已经处于逐步走向恢复期,3月份应该能上学。
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插班转学的情况不少见,校长对于小英临时转学过来的事情也不奇怪。
流程都是熟悉的,他直接拿了张材料塞给陈凤霞,叮嘱道:“报名的材料要带全了。孩子自己不方便的话,家里头大人过来报名也行。把书什么的都拿好,学校也好给她安排班级。”
陈凤霞千恩万谢,一叠声地感激校长。
校长笑了起来:“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大家都想学校好想孩子好。你看你,不就帮我们介绍了李教练,还帮忙想办法解决这么多孩子的户口问题。这样我们学校的孩子机会越来越多,将来肯定也能够成才。”
陈凤霞认真地点头:“肯定的,有你有各位老师,我们的娃娃一点儿也不比旁人差。”
别家的孩子她搞不清楚,她家明明长大成人之后,都一直感谢自己的小学母校。
因为她在这儿感受到了平等。也就是在这里,她感觉江海是接纳她的,所以后来她才考了江海的大学。
校长还有别的事情要忙,李教练同他商量好了上课的细节,就跟着陈凤霞一道回教室,准备带报完名的孩子一块儿回家。
郑明明看到妈妈,立刻双眼发亮,提出请求:“妈妈,我能带同学一块儿回家看我的房子吗?”
自从爸爸妈妈说要开始装修她的别墅了,她就跟弟弟一块儿搭积木,设计自己的城堡。
刚才,跟她玩的好的同学都说也要将房子变成城堡呢。
陈凤霞笑着点头:“可以啊。你们中午要吃什么?阿姨给你们做。”
王月荣表现最积极,完全不晓得要客气,立刻举起手来大喊:“我要吃家乡鸡跟鸡汁土豆泥!”果然洋快餐最对小孩子的胃口。
陈凤霞点点头,痛快的很:“好,阿姨中午给你做。”
这下子教室里头的小孩全都炸开了。家乡鸡跟土豆泥他们知道啊,肯德基里头才有卖呢。
郑明明的妈妈好厉害,居然连这个都能请大家吃。
要他们自己开口,可能会不好意思。可是既然王月荣都已经打响了头一炮,其他人就跟着起哄了:“阿姨,我们也要吃。”
陈凤霞笑容满面:“可以,都有,阿姨还可以请你们吃薯条跟汉堡包,管饱管够。”
教室里头的喧嚣声简直可以掀翻房顶。一群小学生都围着郑明明又蹦又跳,兴奋得不行。
陈凤霞半蹲下身子,笑眯眯地问头发差不多长到耳朵位置的吴若兰:“你要不要跟我们一块去?我也请你妈妈吃饭。”
吴若兰看了她一眼,目光又飞快地睇向自己的母亲。她甚至没有等到对方反应,又立刻低下了头。
陈凤霞主动替她请求:“就让孩子今天松快会儿吧,明天就要正式上课了。”
冯丹妮点点头,可有可无的模样。
吴若兰绷紧的肩膀松了下来。
郑明明立刻跑过来,紧紧抱住她,大声抒发自己内心的激动:“太好啦!我们就一块儿玩。以后有我们这群朋友在,你肯定不会后悔回江海的。这里就是你的家。”
陈凤霞差点儿没晕过去,她严重怀疑女儿这个寒假作文书看的太多了,所以动不动就强行升华感情,活像是在讲台上演讲一样。
冯丹妮在旁边噗嗤笑出了声,声音里头都带上了笑意:“你女儿真有意思。”
陈凤霞要强行挽尊:“是啊,小孩子的感情最真实。对了,你中午想吃点什么?我答应了你女儿也要请你的。”
女人点点头,一点儿也不客气:“你的确应该请我,我要送大生意给你了。”
陈凤霞不惊讶她准备再买房,就笑着问:“那这回你想要什么房子?丑话说在前头啊,灯市口那边的别墅已经卖光了,有钱都没戏。”
冯丹妮摇摇头,不甚感兴趣的模样:“那边的房子要怎么住人?这回买房,我是要买跟女儿住的地方,当然得讲究些。”
陈凤霞相当赞同:“那是该好好挑选。”
人家本来就是过惯舒坦日子的。既然经济条件允许,那为什么要降低生活档次呢?
“你说说看,对房子有什么要求?我给你打听试试。”
冯丹妮伸手理了下散乱的头发,声音还是轻飘飘的:“也没什么,就是外销房。内销的房子格局都不行,也就外销的设计的像样子些。”
陈凤霞愣住了:“外销房?”
这是什么玩意头?她从来就没听说过。
冯丹妮惊讶不已:“你都卖房子了,还不晓得什么是外销房?”
这人究竟是怎么卖掉那100多套别墅的?她本来还觉得对方是个房房通呢!
第110章 别想欺负我同学
陈凤霞不懂就问,毫无心理压力,做学生的姿态绝对谦卑恭敬。
冯丹妮也不拿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所谓的外销房是这几年才产生的概念,最早是珠三角那一带有的。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占据地理优势的珠三角与港澳地区联系紧密。有不少港澳台同胞以及侨胞就在当地置业,作为养老以及度假的场所。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外销房也就发展到了内陆地区。
这个外字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销售对象,港澳台同胞、侨胞以及外国人。二是购买房子必须得花外币。
光这两点就显现出了购买者身份不凡,外销房也顺理成章地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