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江皖刚到店里,徐达府中就知道了,管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心中猜想着这位男子是谁,为何国公爷对他如此重视。
但琢磨了好久都没明白,只好写封信让人给泽州送去。
“公子你可回来了!”春儿大乐道,没一会儿其他三个人匆匆跑了出来。江皖仔细观察了下她们,这个年纪几个小孩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几个月不见还是有些变化的。
好好安抚了她们一下,又去店铺中与徐玉商量了些事,到了下午,一名不速之客上了门来。
只见那小孩身上穿着红罗常服,在他走动的时候,江皖还隐隐瞥见袖子里头绣着平绣龙纹。而那面容——
可不就是上回见着的朱棣吗!
“不知殿下光临寒舍有何要事?”江皖收起震惊脸,心中也骇然,赶快站起身来行礼。
朱棣随意摆摆手让她起来。他今日就在国公府,之前也知道徐达一直在这里守着此人,他还真有点好奇这人和徐达是什么关系。
刚刚知道这人回来了,于是忍不住赶来问问。
“我知道,你叫江皖。”
江皖有些无奈害怕的点点头,主要是怕这位爷在她这儿出了什么事啊!
“你这几个月上哪儿了?”他瞪大眼睛,疑惑的走近问道。徐达那么关心他,难道他是去帮徐达办了什么要紧的事儿?
江皖“……”不是,我去哪儿跟你有关系吗?咱们也不熟啊!
不过考虑到这位是皇子,即使不到十岁人家也是皇子,还是把上一任皇帝干了自己上位的皇子。所以江皖心里琢磨了一会儿,小心应对道,“我去了趟外地。”
屁话!谁不知道你去了外地!
朱棣不乐意了,这不是瞧他小糊弄他吗?
于是扬眉又问,“外地是哪个外地?”
“扬州。”江皖心中叹口气,这个小孩不好糊弄。
只见朱棣眉头一皱,狐疑的看着他,慢悠悠的围着她转圈,就在江皖汗毛直竖之时,他突然后退一步,指着江皖说道,“不对,不对不对!徐叔之前遣人去过扬州,若你在扬州,徐叔不可能找不到你。”
江皖这下冷汗都要出来了,找她干嘛?徐达给了她铺子不就两清了吗!
“你可别唬我,快说说你到底去哪了?”他见江皖这表情,自觉猜对了,于是面带兴奋,手一挥,让院子里多余的人走远些,冲着江皖挤眉弄眼的小声问道。
“真的是在扬州!”
“不可能!”
“你怎么知道不可能?”江皖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杠呢?“我若是往深山老林里一躲,你徐叔还能找的到?”
“你看你看!要不然你不在,要不然你就是在躲徐叔!”朱棣激动得一拍手,“那么,你为什么要躲徐叔,徐叔又为什么要找你?”
江皖“……我没躲他。”
朱棣一双眼睛满满的不信。
“好吧,我去了扬州后又去了别的地方。”江皖胡乱扯着,突然,心头一动。
然后低下头,悄声对他说,“你知道我去了哪里吗?”
“哪里?”
“吴航头!”江皖神秘的说道。果然,小孩就是小孩,你只要摆出一副这是秘密的样子,他好奇心就起来了。
“吴航头?可是八闽的吴航头?”朱棣惊讶。
江皖这下不由得佩服的看了他一眼,这才几岁呢,就知道吴航头在八闽了。
其实吴航头就是后世福州长乐太平港,郑和从这儿开始下西洋!
吴航头的造船业发达,最早可追溯于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在这儿造船,称其为“吴航云”,以后到了三国时期,东吴又在这儿造船,后来此地造船业一直繁华,直到永乐年间郑和从这儿开始远航,并且改名为太平港。
朱棣眼睛一亮,“我听闻那儿可以出海?”
“对!”江皖看朱棣坐下,明显是要听她好好说的样子,于是江皖也跟着坐下,然后往杯子里倒杯茶,递给朱棣。
“我不喝。”
江皖见此就自己灌了一口,而后跑到房间,拿出一副眼镜,又小声说道,“你知道这个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吗?”
“切!”朱棣看一眼,不屑的说道,“宫里头多的是!”
江皖一噎,是哦,眼镜最早是在中国出现的,是中国人发明的,据说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把它带到了西方。
“不过你这个倒是新奇,我从来没见过可以戴在耳朵上的,这样倒是方便,等我回宫了就让他们做。”朱棣拿起来戴到眼睛上试试。
江皖一看吓坏了,“你快拿下来,你眼睛没坏可就不能戴。”
朱棣也觉得晕乎乎的,拿下来问道,“然后呢?这个是从吴航头来的吗?”
江皖点头,“这个,在咱们这儿是不是很贵?但是在海外,用一个瓷器就能换四五个这个。”江皖胡诌道,她如今都不确定国外眼镜有没有,多不多。不过没关系,把朱棣好奇心勾起来就好了。
“还有,咱们这儿的布匹茶叶,在海外值钱的很!他们都是用银子和香料换!换的可多了!”
“特别是倭国,我听几个出海的人说,倭国多的是银矿!更有露天银矿!”
“果真!”朱棣不可置信,忍不住大声喊道。而后皱眉说道,“倭国乃弹丸之地!”
“地方小不小,和有没有银矿有什么关系?”十六世纪后期,日本的银矿开采迎来开采热,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都是来于此!也因此,日本被当时的明朝人称为“银群岛”。
但是那个时候明朝正处于万历年间,国力开始衰弱,海军更是弱个不行。最关键的是那时候明朝内忧外患,本身就遇到了小冰河,又有女真在环顾窥伺,所以哪里顾得上日本呢?又哪里顾得上正在崛起的西方呢?
朱棣不由得呆楞了,“若真如此……”若真如此,倭国必定要为他大明所得!
“还有呢!这人世间可不止只有一个倭国,你想想,一个小小的倭国都有如此丰富的银矿,那么别的地方呢?”江皖说着去房间里拿出一张纸,然后用笔在上面大致画出世界地图。
世界最早的世界地图她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的,但中国最早的世界地图是万历年间的《坤舆万国全图》。
朱棣眼睛越看越大,“怎么可能呢?我们该是中心。”
江皖不禁抬头又赶紧低头,她不能把震惊的眼神给露出来,这是不对的,要包容古人!
于是没理他,继续画。朱棣也不说这个了,眼神彻底粘在图上,他被辽阔的疆域给吸引了——
这广阔的天地,他的身上血液都停滞了,从脚底开始酥麻,拳头紧握,心中顿时豪情万丈!
江皖画完,见他还一直看着,心中有些松口气,永乐大帝,能称为大帝的怎么会没个野心!
能把要削蕃的侄儿赶下皇位,那他就不是一个能安分守时,循规蹈矩的。在她看来,皇帝就应该有扩张进取的意识,朱棣就是这种人。
之后他更是一力主张迁都北京,五入漠北,亲征鞑靼,就是死都是死在出征的路上!
在他在位年间,万国来朝。可见“成祖成祖”,能有一个“祖”字和他老爸并称,那么这个皇帝当的是成功的。
后世提到明朝就有一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其中,天子守国门说的便是朱棣,江皖真觉得非常贴切。
所以说,这样的人,知道自家隔壁有个银矿,见到世界地图怎么会不动心?
朱棣确实是动心了,“若…若是去这个片土地上,那得多大的船啊?”
江皖见他指在美洲那块,于是想想说道,“我也不懂,但我可去帮你找找有没有这种可以远航的船。”
“那我之后可要常来找你!”朱棣高兴说道。这个江皖一看就是对海外了解颇多。
江皖点点头,心里寻思着在现代能不能查到远航大船的资料。
之后朱棣又缠着她问了一些海外的事,江皖都回答了。在他从江皖口中知道这个时候居然时航海时代,那些西方国家都在航海交易扩张时心中更是震惊不已。虽然他此刻并不知道航海时代意味着什么。
江皖见这小孩恍恍惚惚的,心中不由得一紧,若是他回去后告诉了朱元璋,那该怎么办?刚刚讲嗨了,完全忘了这回事儿。
可是朱棣回宫后并没有告诉他父亲,只一个人在无人之时拿出江皖画的世界地图,在灯下细细的看着。
他很清楚,父亲要做的是定国□□,而他们这些人才能做出海远洋。
江皖在明朝战战兢兢的等了好几天,每日心中都像有石头压着一样,等过了半个多月,还是没人来找她,也没人盯着她店铺,于是就明白了,看来朱棣没有去和他父亲说。
这天,在店里留了封给朱棣的信,然后回了现代。
现代高童心这会儿正要带着人去首都参加汉服时装周,江皖知道后就想跟着去看看。
这次时装周的衣服全部都是公司的设计师设计制作的,但有些布料用的还是江皖从古代带回来的布料,所以江皖欣慰的同时又觉得有些不圆满。
一行人到了首都的第三天,汉服时装周才开始。
这次的时装周有很多亮眼的衣服,在台下,江皖见着一个个模特从眼前走过,心想若不是她们还有陈音设计的一套,恐怕还压不住场。
没过多久,江皖看看表,快到安怡出来的时间了。往旁边看一眼,发现孙明怡没在台下,应该去了后台就放心了。
安怡今日穿的是孙明怡设计的一件明制立领斜襟长衫,配了织金马面裙,是江皖店经常有的款式。这套上衫为红色,下裙为深紫色,整理庄重,是新推出的平价礼服款。为的就是和西式小礼服争夺市场。
之后还有一个晋制的晋襦加交窬裙,这个就是陈音在一个晚上随手设计的。
江皖看到实物后都震惊了一会儿,有那么一瞬间起了想抽取魏晋南北朝的念头,但……
算了,魏晋衣服很好看,但是生活却很苦逼!
这套衣服在网上的热度甚至盖过了她们精心准备的明制礼服,当时装周结束,衣服上架之后直接秒空,比上回抢宋制来得还快。
红白相间,上面绣有祥云鸾凤,裙子上绣有宫灯。因为这件衣服价格相对较便宜,所以销售单品特别高,一跃成为今年的爆款,之后更是带动了整个晋制。
之后,还有一件唐制方领襦衫,这件襦衫出的是早秋款。
最后,一件宋制百迭裙加短褙子和一件长褙子加宋裤,宋制这两套用的都是透气舒适的面料,而且颜色清新灵动,所以在夏天卖得很好。
江皖在首都呆了好几天,等活动结束之后才和高童心们一起回平城。
回到平城,江皖想起答应朱棣的事,于是上网查找资料。
不过,她查找了好几天,发现她可能除了给朱棣提供铁钉之外,给不了他任何帮助!
这网上也没人教该怎么制作船啊!
“你要不去博物院看看。”黎誉见她眯着眼睛在电脑前找了半天,“或者找找有没有相关的论文。若是还不懂,就请专业的人帮你画一张。”
但他心中想着上回的羊毛纺织机江皖就记了个半天,对着图画都画了很久,如今变成大船……还是不要难为自己了。
当然了,这个话自己不能说出口,只能委婉的提醒江皖,“如果这样都没办法的话,就等着呗,郑和下西洋的船也很不错啊,那可是宝船!”
江皖幽幽转过头看着黎誉,“要不,你帮我找个人画一下,我记得你好像有个亲戚是那什么教授。”
“等等!”黎誉赶紧打断她,“人家只是一个历史教授。”
“那人家或许也懂啊,郑和的宝船不也是历史吗!”
第72章 工地出事 “这个就是郑和的宝船吗?……
黎誉经不住她缠磨, 于是发个消息问他历史教授姨婆,没想到他姨婆不懂,但姨婆的朋友懂!
“是有复原的, 那个教授后天周六有空,我带你去海市看看?”黎誉刚刚和他姨婆通了电话,确定之后对江皖说道。
“可以可以。”江皖连忙点头。她就说嘛, 郑和的宝船怎么可能没人研究,这也算一个课题吧。
这天早上, 江皖和黎誉早早起来赶飞机,到了中午时, 两人就到了学校了。
昨天江皖和那个研究古船的周教授已经约好在学校见面。江皖手上拎着一个盒子,总不能让人家白帮忙, 也不好直接给钱,对于这种老教授来说, 给钱就是侮辱了。
于是她手上盒子中装的是从明朝带的蒙顶石花,黎誉手中拿的是她之前从宋朝买的小幅苏绣。
价钱称不上特别昂贵, 但看着就文雅,适合这种搞了一辈子研究的老教授。
周教授早就在等着了,带着他们回了家, 寒暄过后,首先拿出一个模型给江皖看。
“这个就是郑和的宝船吗?”江皖小心翼翼的凑近, 瞪大眼睛细细的瞧着这个小模型。
周教授笑笑,“是根据资料补充完成的,形制还有结构大小倒还不确定。”说着, 又指着船说道,“而且都说宝船,但这宝船到底指的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那艘船, 还是所有船的统称,这也是存疑的。”
“明史中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其中最大的‘大福号’,排水量能达到2500多吨。咱们如今的复原船大多都是像这种的尖底宝船,不过之后也有人出来说应该是平底。”周教授对江皖两人细细说道。
江皖听他这么说,顿时觉得就等郑和的宝船发明出来就好了,她也没必要再从现代带图纸了啊,这个船已经非常牛逼了。
“那永乐年之后,还有比宝船更好的船吗?”江皖想想又问道。
周教授叹口气,“在永乐年之后,宣德年间,‘片帆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又重新实施,从此之后,这个宝船的造船厂也就落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