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月家现在也是高墙大院了,大家在院子里忙叨也不怕被外人围观了。腊肠晒在后园子也没有人看得见,一排排地腊肠挂在后院,也不用担心谁看后会嫉妒。
腊肠毕竟要比猪肉卖得贵很多,宝月还是有些忐忑销量的,没想到竟然会卖得这么好,而且供不应求,时不时就有人问新一批的腊肠什么时候上市,还有人早早就交钱预定了。
果然不能低估广大吃货对腊肠的热情。厨艺不好的人,就算是鲜猪肉也做不出好味道,但腊肠就不一样了,只要切成片蒸着就能吃。稍微对美食有些追求的人,也可以炒着吃。
端午过后,安安就去学堂了,宝月和小木头早早就为儿子置办足了上学堂的行头。
小木头给儿子做了个木质的拉杆书箱,书箱里面有夹层,专门放书和专门放笔墨的地方被隔得严严实实,不用担心笔墨会弄脏了书本。
拉杆书箱中还有专门放零嘴的地方,若是安安饿了,打开放零食的小夹层,就可以先垫垫肚子。小孩子饿得快,饿了吃两口零嘴,也就不用一直饿着了。
拉杆书箱虽然五脏俱全,但并没有很大,安安小小的个子,拉这个书箱也毫不费力气。书箱刚做好,安安就拉出去向小伙伴们显摆了,可见他是非常喜爱这个小书箱的。
第一天去学堂,宝月亲自送的儿子,看到跟他同期的孩子年纪都跟安安差不多,有些婶子还要比安安小不少,倒是让宝月放心了,起码自家儿子不会被大孩子欺负了。
跟安安一起入学的还有十多个小孩,这些孩子虽然稚嫩,但行为举止倒是很有章法,穿的衣服鞋子也都是好料子做的,一看就是出身富裕人家。
好在宝月给儿子新做了好几件簇新的衣服,虽然料子不是最好的,但也不算差,中规中矩吧,倒不会因为穿着打扮被别的孩子瞧不起。
更好的料子,宝月家现在也是用得起的,但宝月不想让安安养成攀比的性子,而且孩子还小,衣服穿过一年就小了,也挺浪费的。
虽然现在有康康了,康康可以拣安安的衣服穿。但宝月不想让康康一直穿哥哥剩下的衣服,总要给孩子做几套新衣服穿的。
虽然这个时代都习惯性优待长子,但宝月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对两个儿子一视同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安安去学堂后,就没人照看康康了,好在现在天气暖了,宝月就把安安用过的小床搬了出来,把康康放在小床上,跟自己一起在铺子里卖货。
端午节时,宝日赶着车,带着宝星、宝地还有赵七丫一起过来船营县看赛龙舟。
宝月没想到自家弟弟竟然能把未婚妻带过来,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要怎样招待了。好在自家还算是船厂的家眷,可以带着人去最佳观景点看赛龙舟。
宝月对赛龙舟没啥兴趣,看太多年了,都看够了,就带着康康留守家里,让自家相公带着安安领着娘家的弟弟妹妹去看比赛。
宝月见到了赵七丫后,对弟弟这门亲事更加满意了。这小姑娘长得讨喜,而且长相跟他哥真的不像,这倒是意外之喜,宝月不用担心未来的侄子侄女的长相问题了。
宝地端午放假了,好久没跟弟弟妹妹们亲近了,宝月就留宝地和宝星在家多住几天。至于宝日和赵七丫二人,实在不方便在外面过夜,看完了龙舟赛就早早回吉昌县了。
宝星在铺子里帮宝月卖货,倒是让孙氏无意中相中了,有心思把宝星说给她弟弟。
孙家倒是户很好的人家,对于宝星来讲,那绝对是高攀了。但宝月不太想让妹妹嫁到孙家。
宝月虽然跟孙氏交好,但对于孙家的处事风格实在不太看好,他家对女人有点苛刻。在民风这么开放的船营县,孙家对媳妇的要求竟然还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呢。
这宝星要是真嫁到孙家,还不得给憋死。宝星那样的活泼性子,实在不适合孙家。
宝月对孙家的想法也是清楚的,孙家之所以想要求娶宝星,主要是觉得宝星跟宝月一样,是个贤惠人。
孙家盼着宝星能像宝月这样,贤惠又能干,能操持一家老小的各项事宜。虽然出身低一些,但娶媳妇娶个地位不如自家的,也方便控制。
嫁闺女和娶媳妇可是有着天壤之别,宝日娶媳妇,宝月没有过多参与,那是相信自家爹娘肯定能给宝日寻个满意的媳妇。
但宝星就不一样了,要是一不小心找个不好的人家,下半辈子可就有个受了。
不过宝月也不能自己擅自做决定,毕竟孙家真的是户挺好的人家。宝月去信把事情交代清楚了,本以为娘亲会带着妹妹过来查探一番,没成想直接收到了妹妹和弟弟的亲笔信。
宝星在信中说,已经相看好了一户人家,是县里布庄老板的小儿子姜轩,姜家已经找媒婆上门提亲了,宝星挺喜欢那小子的。
宝日在信中说了姜轩是如何来自家铺子向妹妹献殷勤的,又说了那小子是个不爱说话、动不动就脸红的“小怂货”,不过信的最后也说了这小子是个正直人,可以托付终身。
宝月没想到自家妹妹竟然还能“自由恋爱”,再加上弟弟对姜轩的大肆“赞扬”,宝月对未来的妹夫还是挺期待的。
宝星的性子活泼又厉害,找一个脾气好的温和人过日子,那是再好不过了。弟弟和妹妹的亲事有了着落,宝月的心也就放下了。
第89章 平淡的幸福 亲事一旦定下来,婚事……
亲事一旦定下来, 婚事也就近了。宝日和宝星接连成亲,家里刚多个一口人,不到一年, 就又嫁出去个闺女, 把王有银和高氏都晃到了,一个劲地感慨时间飞逝。
好在二闺女嫁得近, 平时可以多走动,这倒是让王有银多少有些安慰。
吉昌县的铺子基本上就归宝日了。宝日两口子一起经营着铺子, 把铺子直接当家住了。
宝日赚够了钱后, 就把后院的房子推倒了, 重新盖了个青砖瓦房。
宝日家院子的布局跟宝月家十分相似, 院前两棵枣树,后面是葡萄架子, 其余的空地上种了几样青菜,种得不多,但足够一家人平时吃了。
高氏和王有银跟着大儿子住了一阵, 确定儿子和儿媳能够独当一面后,就回老家了, 偶尔才会跟着车队来县里住几天。
高氏和王有银是农家出身, 还是喜欢乡下的生活。再加上家里的田地比较多, 总得有人去照管。
人总归是要扎根土地的, 虽然儿女都有归宿了, 但王有银觉得自己的身体倍棒, 还能再干几十年。顺便尝试一下大闺女口中那种“要为自己活一回”的日子。
王有银回到稻花村后, 花钱在家附近买了个山坡,打算在山坡上种枣树和葡萄。
村里人听说王有银竟然要花钱买一片荒地,不少人在背地里笑话王有银脑袋被驴给踢了。毕竟稻花村的平地还没被开完荒呢, 谁会傻乎乎地买那破山坡呢。
王有银对于这些人的嘲笑,一点都没往心里去,面对众人的嘲笑,只回了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王有银的这一句文词,搞得村里人莫名其妙,实在没懂买山坡跟燕子和家雀有啥关系,难不成是要养燕子和家雀卖?
王有银这边刚把山坡买下来,那边就有人传他要养鸟了,搞得王有银哭笑不得,暗笑这些人没文化。
其实王有银也没认识几个字,只不过是在大闺女家听了外孙给讲的几个故事,记在心上,时不时就卖弄一下。在吉昌县还能获得不少人的追捧,没成想竟然在村里翻车了,因为根本没人听懂他在说什么。
不过王有银也懒得解释了,别人爱怎么看自己就怎么看吧。别人的眼光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钱钱。
王有银在农闲时雇了一帮人把山坡收拾利索后,把从闺女家弄来的枣树秧、葡萄杆种在了山上,又在山坡周围的平地上种了十几行的向日葵,把山坡围得严严实实的。
王有银现在已经不怎么干田地里的农活了。反正现在是不差钱了,王有银打算听闺女的话,好好享受享受。一到农忙时就雇人种地。
王有银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山上,葡萄秧子被他伺候得尤其精细。
葡萄不太抗冻,王有银家早年种的葡萄秧子没有及时披稻草,入冬后就全都冻死了。
有了上回的教训,这回入了冬,王有银早早就为葡萄秧子做了“厚棉衣”。用厚厚的草席把葡萄秧子盖得严严实实的,这才让葡萄秧子安全地过了好几个冬天,最后结出了甜甜的葡萄。
葡萄要想甜,肥料必须得下得足。好在现在王有银家最不缺的就是肥料,宝月家一天至少卖三个猪头,到了冬天,一天五个猪头都不够卖,要是到了赶集的日子,恨不得把全县的猪头全包了。
宝日那边跟大姐有样学样,每天也能卖两个猪头。大闺女和大儿子家那么多的猪骨头,全都被做成了肥料,再加上家里沤的肥料,足够所有田地和山上用了。
托了这些肥料的福,王有银家无论是地里的庄稼还是山上的葡萄和枣树,都长得尤为壮实。王有金看了都服气了,骄傲如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家二弟现在比自己还会种地。
王有金在经过早期的落差之后,已经完完全全接受了自家二弟比自己家日子过得好的事实了。再加上这些年,跟着二弟一家确实赚了不少钱,两兄弟间要比早几年亲好多。
因为要往吉昌县和船营县送货,宝江带着三个亲弟弟组了个车队,叫上王家亲戚中的半大小子,每隔几天就要去趟县里,再顺便帮附近镇子上的几个商铺从县里运货,这车队一点不跑空,两头赚钱。
王有金的小闺女宝柳嫁到了家跟前,现在小俩口也跟着王有银一起赚钱。宝桃这些年嫁的远,在婆家受气了也没处诉说,偶尔赶集时能到宝月家溜达一圈,跟堂妹诉诉苦,但治标不治本。
眼看着娘家人越过越好,宝桃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听取堂妹宝月的建议,跟着相公带着孩子们搬到了稻花村,打算从头干起。
宝桃两口子都是吃过苦的,两口子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虽然当初从婆家回到稻花村没有多少积蓄,但高氏把养猪的手艺传给了宝桃,这两口子又开了点荒地,种粮食自给自足,有空闲就在娘家打零工,没几年就攒下了不少钱,日子过得富裕,可比在婆家受气强多了。
手里有钱,人也硬气了,腰杆子挺直了,宝桃又恢复了未嫁人前的活泼性子,还能当家做主了。
宝桃的婆家也来稻花村找过茬,不过看到宝桃那四个高大壮实的兄弟,立马就怂了,灰溜溜地回了家。
不过到底是长辈,为了照顾自家男人的心情,逢年过节,宝桃会给公婆送些养老钱,除此之外,基本跟婆家没什么往来了。
宝桃女婿这些年也被爹娘的偏心伤透了心,再加上在稻花村被岳家的亲戚们当亲儿子亲侄子一样优待,这么一对比,更是不想回老家了,下定决心跟媳妇和孩子们一起在稻花村扎根了。
王有钱这些年跟着二哥一起混,日子过得那是相当不错了,在镇上买了一间杂货铺,让宝稻和宝麦去经营。铺子里除了卖粉皮和麦芽糖之外,还卖一些从县里运来的新鲜物事,倒是挺赚钱的。
应自家大闺女的要求,王有银又在山坡上种了不少野果,在树下种了不少黄菇娘。
在葡萄和枣树没结果之前,王有银光靠卖黄菇娘,就已经回本了。黄菇娘晒干后,直接拉到吉昌县和船营县去卖,十分畅销。
虽说黄菇娘是随处可见的野果,但味道是真的好,县里人宁愿买甜甜的黄菇娘,也不想买不知酸甜的杏子和李子。
除了种些黄菇娘之外,王有银还在山上的空地上种了“托盘”和圆枣子。
“托盘”其实就是覆盆子,是长得跟野草莓相似的浆果,红红的,果肉丰厚,味道甜美。
圆枣子就是野生猕猴桃,是一种藤类植物的果实,可以攀在枣树上,圆枣子成熟后变得十分柔软,口感十分好。
不过“托盘”和圆枣就放不了太久,还受不了颠簸。所以一到托盘”和圆枣成熟的时候,王有银就把这些果子放在垫有厚厚乌拉草的筐里,抱在怀里,跟着车队一起,给闺女和儿子们尝鲜。
等到“托盘”和圆枣子成熟的旺季,吃不光的果子就都被高氏和王有银酿成了果酒。
这些年,宝月查阅了不少的书籍,实验多次后,成功改良了酿果酒的方法。现在她家酿制出的果酒,不仅酒水纯净,味道醇厚,十分受欢迎。
不少富裕人家,为了能喝上宝月家的果酒,老早就交钱预定了,甚至还有其他府城的商贩来宝月家进货。
这也是为啥宝月让自家爹爹包个山头。专门种果子的人实在太少了,买不到大批量的果子,就没法降低果酒的成本。
而且大家最喜欢的果酒就是葡萄酒和红枣酒,男人爱葡萄酒,女人爱红枣酒。
只有自家种植的葡萄才能精细打理,保证葡萄的品质,酿出来的葡萄酒才会美味好喝。
而且宝月还有自己的小心思,毕竟整个船营县,甚至整个府城,只有自家成功种活了葡萄。宝月不想这门手艺被别人学了去,物以稀为贵,要想一直卖珍贵的葡萄酒,就得牢牢地把握葡萄的种植和酿制的秘方。
宝地这些年一直跟着宝日两口子一起住,在学业上,有宝日的严厉督促,再加上他的聪明小脑瓜,终于考上了秀才,成了老王家第一个“文曲星”。
不过考完了秀才,宝地就不想继续考了,他深知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自己不是那刻苦人,就直接放弃了考取举人,在他先生的学堂里当了一名教书先生。
宝月咋也想不到自家淘气的小弟竟然也有为人师表的一天,不过对于小弟的选择,宝月是十分赞成的。
考举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与其在一年又一年的考试中蹉跎岁月,还不如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呢。人活一辈子,开心最重要。
不过宝月还是挺佩服自家小弟的,竟然真的考上了秀才,虽然没有考取前几名,没有获得朝廷给的廪膳补贴,但也帮家里的田地免了税收。
一个秀才名下可以有一百亩的免税田地,王有银家的田地不足一百亩,正好都能享受到免税待遇。
在征得大儿子和大儿媳妇的同意后,王有银就将名下的所有田地都挪到了小儿子的名下。
宝地名义上也是个小地主了,他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名字了。不过这些地的产出还是归王有银和高氏所有。
王有银和高氏打算对闺女和儿子们一视同仁,等到了百年之后,把攒下的钱给孩子们平均分了。
宝地除了赚束脩外,还开辟了个新的财路,偷偷摸摸地写话本。
跟市面上的才子佳人话本不同,宝地写的话本故事性更强,也更加地吸引人,在各个年龄段都深受好评。
宝地把小时候大姐讲给自己的故事扩展了,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法,把故事写得十分奇妙,十分地吸引人,让人读了都感叹他那天马行空的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