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哲皇贵妃——岳月
时间:2021-07-11 09:25:41

  因为偷袭,士兵死伤大半,他们不得不暂时撤退。
  当然,使者想着只要以后集结大军杀回来就是了。
  傅恒直接道:“只有一天,明天你们就走,不然我只能帮忙送走你们了。”
  怎么送走,西国使者是不敢问的,只得这样去回复,险些被上司把脑袋拧下来:“他们欺人太甚,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天哪里够?”
  他们还打算部署一二,到时候里应外合,一天功夫怎么够,收拾都不够啊!
  但是傅恒说一不二,直接派人在外面盯着,不走就留下,可是留的就不是人而是尸体了。
  西国人只好狼狈地逃上船,就勉强带上值钱的东西,其他都没时间收拾了。
  驻地一片狼藉,只金银和武器是带走了,其他东西都留下。
  满地华贵的瓷器和不菲酒瓶,撕裂的绸缎帘子,还有打翻的食物,屋子里混着浓郁的酒味和食物的味道。
  傅恒这次算是不战而败,直接把西国人吓走了。
  消息传到京城,皇帝大悦。
  早朝的时候却有御史觉得最南边的岛屿贫瘠至极,若是占领后留下驻军实在浪费兵力和粮草,又不是适合生活的地方,离着远又不好管理,如今把西国人打走了,傅恒就该带兵归朝的,免得把国库给掏空了。
  这犹如一盆冷水,把正高兴的皇帝给浇了个透心凉。
  虽然他也明白远征耗费巨大,然而刚打完胜仗就给自己泼冷水吗?
  皇帝回去后有些不悦,叫来军机处的大臣商议,大部分都赞成退兵,毕竟缅甸这个地方又热又潮湿,短时间生活还好,长时间的话将士就会受不住。
  北方人很难适应南方的天气,将士们呆久了很容易生病,到时候打仗的时候伤亡不大,反而驻军因为生病而死,那就太可惜了。
  但是到手的土地就这么拱手让出去,对得起废掉的弹药和粮草吗?
  皇帝去承乾宫的时候依旧沉着脸,直到苏叶递来热茶,他才回过神来:“缅甸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就这么放弃太可惜了。”
  他们一走,西国人肯定又回来,之前不就白打了吗?
  然而缅甸这个地方确实不好适应,对大清来说真的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苏叶就笑着道:“北方将士们确实不适应那么潮湿的地方,然而南方人尤其云贵一带的几代在那边生活,跟缅甸差不多,早就适应了。”
  所以驻军不用北方的将士,用云贵的不就好了?
  “就是西洋人手里都有新武器,云贵的驻军也得会用才行,别是用原来的土办法,恐怕就要守不住的。”
  苏叶的话有几分道理,皇帝的指尖点了点桌面道:“就怕云贵总督若是有异心,还有这些武器在手,对朝廷来说是个莫大的威胁。”
  他一边担心无法对付西洋人,一边又害怕云贵占地为王,有了反心,那就麻烦了。
  这个苏叶就没办法了,皇帝用完饭后一直琢磨此事,后来就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带兵的将军每三年就换人。
  三年换一次,上峰跟底下的关系就不会那么密切,也没有长久驻扎的心思了。
  开玩笑,要是一直在这个地方当然要努力经营,只有三年干什么不好?
  皇帝唯独担心只有三年的功夫,对方很可能会在任上多捞好处,捞一笔离开之类的,也就设了监军。
  监军之外还有粘杆处派人盯着,担心将军和监军不和导致驻军四分五裂,别说打仗,这都要内斗消耗起来了!
  他第二天找军机处商量,其实已经是拍板定下了。
  军机处的大臣看过皇帝让人连夜写下的方案后,不得不说方方面面都想周到了,实在叫人挑不出毛病来。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缅甸旁边的暹罗也臣服了,若是把周围一片都打下来,还掌握了西洋人的一条重要的航道。
  航道上设立关卡收钱,那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西洋人不愿意给钱就绕路,不绕路就得给钱,想强冲过来,那就试试他们大-炮的滋味!
  尼古拉斯知道这条航线是欧洲过来最重要的一条,不然绕路的话,船队成本就要高了。
  他能猜测那些船队过来的时候遇到的是大清的将士估计都蒙圈了,想动手又打不赢,默默给这些人开始点蜡。
  当然有自己人守着这条航线,尼古拉斯就不必担心被人扣下货物。
  这些年来关卡上的人是真黑,当地人卡一次,白皮肤人再卡一次,只管看心情好不好放行,还会看船队的货物,喜欢就强留了!
  都是贵重物品,千里迢迢送来原本耗损就大,还遇到这帮强盗,多少商人血本无归。
  尼古拉斯也吃亏了几次,气得不行,这次有人帮着教训他们,自然更高兴了。
  就怕傅恒一走,关卡上的人也跟之前的那样卡货物收巨款过路费,尼古拉斯就开始头疼了,忍不住偷偷给苏叶写信,让掌柜帮忙转送。
  苏叶收到后看完不由想着,尼古拉斯的担心还真有可能。
  傅恒一走,没个压制的人在,云贵负责的人要多收钱,山高皇帝远的谁知道呢?
  卡着收费就是一时巨利,皇帝又让最高负责人三年一换,大家搜刮一通就跑,哪里会管以后能不能细水长流?
  要是关卡比以前还厉害,商队们宁愿绕道,未必会来,那对商业互通十分不利。
  掌握了这个航海通道就是源源不绝的钱,绝不能叫人因为短视给毁了!
  苏叶把尼古拉斯的信笺递给皇帝看了,皇帝点头道:“他的担心不无可能,朕会派人查探关卡以前收取的银钱有多少,要是比这个少很多,那么就肯定有人贪墨了。”
  即便定制了一条下限,也可能对方卡着下限来收,多出来的就进腰包了,指不定还狠狠威胁商队们私下多要钱。
  苏叶看皇帝并不是很在意这条航道的样子,只觉得拿捏住西洋人的航道命脉就足够了,就劝道:“皇上,西洋人的武器和粮食跟我们不一样。之前有香薯和土豆,指不定还有别的?武器也是如此。”
  要有新的东西,他们没第一时间知道不就落后了吗?
  皇帝对新粮食还是感兴趣的,香薯和土豆的种植大大缓解了天灾遗留下来的问题。
  苏叶又小声道:“商队们只要给钱就什么都肯卖,之前的武器就是这样。若是粮食呢,皇上多出点价钱,他们必然愿意从家乡把粮食运过来。”
  粮食是有限的,种多少就是多少,不可能突然从天上掉下来。
  香薯和土豆虽然能缓解,却不是长久之计,总不能每天只吃这个。
  玉米和水稻还是更重要一点,却需要时间来种。
  哪怕把缅甸周围一圈都拿下种了,也得好几个月后才能收获一次,哪有直接买那么容易?
  想想看,出钱让西洋人运送粮食来,几个月后估计粮仓就得溢出来了!
  “西洋商人运送粮食来的,就能优先采买咱们的茶叶、瓷器和绸缎,他们更是乐意了。”
  商人不就是为了赚钱,皇帝出得起钱让他们卖粮食,只要价钱给够,这些人出卖灵魂都愿意啊!
  皇帝听着苏叶重点咬着“优先”二字就不由笑了:“不错,只优先,价钱上却没什么不同。”
  但是这对西洋商人已经算优待了,很多人得排队买,这些人只要卖粮食过来就不必排队能优先买到,谁不乐意啊!
  价钱不错,又有别的利益,商人们必定趋之如骛,苏叶已经可以预见往后他们都不会再缺粮食了!
  粮食就是国盛的根本,有粮食在手,不管天灾还是人祸都不用太害怕了!
  然而皇帝跟军机处商议的时候,军机处大臣却担心西洋商人卖粮食会坐地起价,而且朝廷买那么多粮食支出的银钱实在太多了一些。
  户部尚书就道:“谁给的价钱高,我们就不买谁的,谁给的价钱公道就一直合作。怎么,那么多商人,难道我们还没有能选择的?如果他们联手提价,那简单,我们不买就是了。”
  反正如今又不是那么缺粮食,他们给的价钱已经比以前高一成,商人们要是贪心,那就把粮食砸在手里呗!
  粮食跟别的不一样,储存条件严苛,送过来放着久了发霉坏了,那就不能卖了!
  商人不肯降价就拖着,看谁能拖得过谁?
  而且户部尚书没说的是,商人们未必都是一条心的。
  一起联手抬价,总会有商人想要私下抢了这笔生意,就会偷偷降价。
  苏叶也是这么觉得的,商人真能一条心,这不是开玩笑吗?
  尤其西洋商人还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天然有竞争关系,而且卖掉粮食就可以优先取得采购茶叶、瓷器和绸缎的资格,当然是先买先得啊!
  先拿到手带回去卖,先卖的人价钱必然是最高的。
  这笔账苏叶都能算得出来,更别提是那些经常行商的西洋人了,他们又不傻,能不知道哪个更有利吗?
  果不其然刚开始就有商人联合起来抬价,很快就有其中一两个私下找户部大臣,愿意降价卖,有多少卖多少。
  户部比划了一下,觉得还能降一降,对方也爽快卖,只希望下次他们再过来的时候可以优先卖掉粮食!
  这敢情好啊,完全是长期买卖,采购价钱能低一点,商人又有了实利,维持大客户的交情,又能持续不断做买卖,不必千里迢迢过来还要头疼卖给谁。
  那么大一笔粮食,分开卖就麻烦了,一起卖根本没多少人能完全吃下。
  如今朝廷来买,当然多少都能吃下,又不缺银钱,给得爽快,这么好的客户去哪里找,西洋商人谁不乐意长长久久跟这个大客户做生意?
  抬价的商人后来得知后就傻眼了,然而他们再想降价卖,朝廷却已经收得差不多,不是很需要了。
  他们又不能把粮食砸在手里,只能再次降价,最后跟以前的价钱差不多,那一成利益就没能吃到,一个个简直要气死了,开始埋怨刚开始提议一起抬价的商人!
  于是朝廷这一手又轻轻松松瓦解了这些商人想联合抬价,吃亏了一次,以后谁都不会再做这样的傻事,把机会拱手让给别人了!
 
 
第92章 可惜   ……
  朝廷买下的粮食陆陆续续送去各地灾区, 填满了无数的粮仓。
  百姓看着都要落泪了,他们终于不用挨饿了!
  皇帝担心有人对粮仓伸手,制定了一个规矩, 就是粮仓有三个人来守。
  钥匙被分开成两半, 另外还有半个假钥匙,三人必须贴身带着。
  需要的时候三人取出来交给当地父母官, 他亲自拼合后来开门, 每次开门必须同时有八个人在场。
  收买一两个, 两三个人容易, 一次收买八个人就不一样了。
  哪怕真收买八个人, 他们还有亲朋戚友在, 真能彻底守住秘密吗?
  而且一旦被发现,父母官和守仓库的三人都要斩立决, 其他五人也要被流放。
  这么重的罪责,就因为伸手进粮仓买这么点银钱, 哪里划算得来?
  虽然早朝上有大臣认为此举过于严苛,有违法理, 皇帝依旧一意孤行拍板实行。
  不严苛怎么行, 就是过于宽松才会让当地官员对粮仓一再下手。
  粮仓填满后, 犹如一块甜糕放在蜜蜂附近,那香甜的味道蜜蜂能忍得住吗?
  犹如蝗虫一样的贪官自然忍不住,哪怕是清官也可能受不了。
  苏叶感觉没必要考验人性,还不如皇帝这样直接给极重的惩罚。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那么重的惩罚在前,他们就会掂量值不值得。
  要是弊大于利,他们自然不会伸手了。
  要利大于弊,他们不伸手才怪!
  她觉得那些反对重罪的大臣可能有亲属朋友在当地, 心里有鬼呢!
  不然大臣们为何反对,就因为惩罚看着重吗?
  只要不犯,那不就不重了,只是瞧着吓唬人?
  就是想伸手的人,才会觉得惩罚重了。
  苏叶跟皇帝嘀咕的时候,皇帝也这么觉得:“朕是要好好查一查,他们底下人是不是有这样的心思,或者就有人做过。”
  以前做过暂时没人察觉,或者临时填回去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做什么□□梦呢?
  皇帝下定决心要把这些蛀虫通通找出来,不止灾区的粮仓,其他地方的粮仓都清查了一遍。
  只要仓库有粮食被运走过的痕迹就会仔细盘问,作证的百姓还能得到赏银,但是如果说谎的话就要杖责五十。
  大规模的清查让当地官员们瑟瑟发抖,生怕头上的乌纱帽不保,更担心小命留不住。
  皇帝这次也没杀人,而是直接流放,让他们和家属一起流放到琼州。
  那边正缺人手,这些人杀了可惜,还不如物尽其用了。
  金三保突然收到那么大批人手,自然是喜出望外。
  他发折子给皇帝,说是琼州这边人手不足,皇帝这么快就送人来了,当然高兴啊,说明皇帝对他十分重视。
  然后金三保发现这些人手不能抬肩不能挑,顿时失望了。
  好在这些官员的下仆和侍卫都跟着一起来,好歹能用上。
  只是不干活就不给饭吃,那些官员还以为自己是老大,让仆人和侍卫去干活,自己偷懒坐着等吃饭。
  那些干活的人一整天下来又累又渴,主人家却把食物全吃了,一点没给他们留下。
  他们干活那么累比主子们还饿,这些曾经的主子压根不当自己是人,第二天自然就不送吃的来了。
  主人家能怎么办,他们又不能打骂下人,毕竟打也打不过,还可能被打回去!
  现在他们的身份还是一样的了,都是被流放的,谁又比谁高贵呢?
  不干活就别吃,要吃就得干活。
  主人家们多有怨言也不得不开始干活,虽然干得少起码能有一口吃的,勉强过活了。
  在苏叶看来,这些人居然敢对粮仓出手,要是突然有天灾的话,不知道多少百姓要饿死的。
  他们如今只是流放到琼州干活,比起那些死去的百姓来说已经舒服太多了。
  不过苏叶也是赞同皇帝的做法,不让他们好好干活,怎么知道百姓有多苦呢?
  他们身为父母官都不知道体谅百姓的苦处,救命的粮草都能随意处置换成金银来挥霍。
  如今这些人亲自体验一下劳作有多辛苦,不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能明白当初的举动有多过分。
  当然,他们很可能什么都没能体会得到,只觉得又累又难受,可能心里还愤恨又后悔。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