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郑知府对此可有供词?”
“有。他说, 他从府衙逃走后, 本欲出城, 但灾民堵了各个城门,日夜不离,他无法脱身, 眼见钦差将至,他走投无路,才冒死奔赴庆王府,庆王没有见他,管事太监出面,将他丢在一个黑屋子关了两天,他饿得半死不活后,被放出来,送到了常家。”周佥宪详述,“直到今天被抓,期间他没有出过常家,常荣时回来见过他一回,训斥他要安分守己,只是看得出来心情很不好,似乎并不愿意,郑原生也因此没敢多问,生怕惹恼了常荣时,失去这个藏身之所。”
许融认真听完了,沉吟片刻。
她倾向于这些供词是真的。
有些细节靠编编不出来,而郑知府身上最严重的问题是粮食,他没有必要在这些边角料上撒谎,白遭皮肉之苦。
“常将军与庆王爷之间私下有联系。”许融做出了判断。
这是一句看上去像没说、实际上很严重的话,一个边将,私联封地里的王爷,是想干什么?
以皇帝对庆王的防备,只这一句话就足以葬送掉常荣时的前程。
周佥宪的表情严肃起来,实际上,这也是他的判断,所以他才不顾辛劳将林信又叫了过来。
“也许是交易,也许是胁迫。”许融继续道,将事件性质又拉回来一点。如果是胁迫,那情势还不算最坏。
“两者也有共通之处。”林信接话,“无论哪一种,都需要筹码。”
那么问题就推进变成了:庆王用什么说服了常荣时。
常荣时不会不知道在这种时候收留郑知府的风险,他仍然做了,这样东西必然对他极为重要。
周佥宪不由摸了摸没空打理以至于有点打结的胡须,年轻人的脑袋是要灵光一些嘛,赞许点头:“那你说,会是什么?”
他这不过随口一问,今日天色已晚,他虽派了人去,最早也要明日才能将常荣时带回来了,现在只能根据口供分析一二。
却见林信与许融对视一眼,虽未说话,竟有所得——周佥宪忙直起了身子,小夫妻打的哑谜,他这个外人凭眼色可看不出来:“怎么了?有话直说无妨。”
林信便道:“恐与先帝旧事有关。”
周佥宪一怔,没听明白,那至少是二十年前了,他还没入官场,平民出身也无从与闻郑国公因为与庆王过从甚密而被老郑国公痛打的往事。
林信看出来,告诉了他:“——下官只是猜测,不知对不对。”
周佥宪悚然:“竟有此事。常荣时公侯子弟,奉旨戍边,却不但交接藩王,还卷入官员倒卖常平仓的地方案里——玄诚,你不必谦虚,事实多半如此,只有比这更严重的威胁,不做就会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才会迫得常荣时不得不如此。”
许融垂下眼睛,她想到的还有:以萧侯爷的为人,为什么肯将萧珊视若己出地抚养长大?
他所受到的,很可能是同一种胁迫。
不但郑国公,萧侯爷,曾经站队过庆王的那些人,庆王手里也许都捏着他们的把柄,可能是书信,可能是别的什么,必然十分要紧,所以直至今天,还能奏效。
“等明日常荣时来,我试一试他。”周佥宪下了决定,“务必不能让他真为庆王驱使。”
常荣时可是武将,手里有兵的,他要坐歪了屁股,平凉府就翻了天了。
议定了这个,还有更迫在眉睫的一件事:“郑原生招供,常平仓的粮食是叫他多年来分批盗卖了出去,销赃地不在平凉,如今就剐了他也拿不出粮食来。”
林信和许融默然无语,这结果他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但是,”周佥宪话锋一转,“因为我等来得突然,郑原生未来得及将所有赃银转移,有一部分被他藏在了后衙一口废弃的井里,我已经叫人去找寻了,据他所言,共有官造银锭四百余个,金锭一百余个。”
许融快速心算了下,官造银锭即通常所说的银元宝,一般制为五十两一个,四百个就是两万两;金锭因面值大,多制为十两一个,此时的金银兑价约为十比一,总计相加,共在三万余两之数。
而一个知府明面上的年俸不过两百八十八石,折银一百四十四两。
“不知他们捞得怎么样了,我们去看看吧。”周佥宪站起身来。
知府后衙灯火通明。
比灯火更亮的是堆在井口边的金银元宝。
“大人,”负责打捞事宜的周家亲随过来禀报,“已经捞上来大半了,还在井下淤泥里埋着的也让他们起出来先数了,和犯官说的数差不多。”
周佥宪点了点头,喟叹一声:“民脂民膏。”
随从安慰道:“大人不必焦心,有这些赃银,可解燃眉之急了。”
平凉府里那些大户粮商和普通百姓不一样,家中仍存有不少粮食的,只是此前周佥宪已经软硬兼施地逼着他们捐输过一次,官府不是强盗,不能总叫人白献粮食,现在有了银子,就可以上门购买了。
周佥宪神情未有多少舒展:“平凉的旱情受了耽误,缺口太大了,城内外的灾民已有二十万之数,一些还过得去的百姓家里口粮逐日耗减,很快也要过不下去。玄诚,今日各处粥棚的耗费共计多少?”
林信赶去常家之前正在衙门里做这件事,张口便报道:“八百一十八石。以之前算的半个月来计,还缺粮约一万两千余石。”
若常平仓运转正常,这个数的供应并不算难,但郑知府以不能入口的霉烂旧粮冒充新粮,使得这一万两千石悉数要到民间去筹,而以整个甘肃如今的年景,恐怕要应了那句俗话:有钱也没处买去。
灯火下,周佥宪眉头深锁,身侧地上那一堆金银锭子也显得冷硬而不够可爱了。
许融开口:“有一个地方,应该有。”
她说的“应该”,而不是“也许”,就是肯定语气,周佥宪眼神一亮:“你说哪里——?”
他忽然顿住,因为以他的为宦经验,已经知道了这个地方,他慢慢说出来,“庆王府?”
庆王并不做粮食生意,但以庆王府的人口,封地,各项出息,没有任何一家粮商的粮食会比庆王府屯得还多。
周佥宪陷入了沉默。
庆王府有粮食,他有银子,拿银子买粮食,似乎天经地义,但他知道,绝没有这样简单。
从进平凉开始,他尽量避开庆王,因为他的正职是赈灾,如果跟藩王产生交集,引起不必要的变数,那有害无益。
但种种迹象显示,有些问题不是想躲就能躲得开的,庆王安坐府中,看似没有干涉过他的行事,实际上那一只无形的手,早已罩在平凉上空,只等风云一动,便生雷霆之变。
听得许融应了个“是”字,周佥宪微微苦笑,这下属内眷真不是一般的大胆,庆王不生事便算好的了,她竟还敢打他的主意。
许融也微微一笑:“大人,也许明日常将军来了,有教我们之处。”
周佥宪定住了。
他忽然发现是可行的。常荣时替庆王收留了郑原生,就一定是庆王的人吗?不,他很大可能是受了胁迫。
庆王握有他的软肋,那么,以郑国公府和庆王当年的关系,他会不会也知道一点庆王的秘密?
或者,不用秘密,只要能告诉他们多一些庆王府的内情,就有可为之处了。
周佥宪考虑再三,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林信:“常荣时不同于郑原生,本官不便对他用刑,只以言语问询,难知根底。你们出身相近,不如由你去试他,也许会有所得。”
林信与常荣时其实一点不熟,常荣时靠祖荫得官的时候,他还是个苦闷又桀骜的少年,但既有委派,他不会拒绝:“是,下官自当尽力。”
共事了一阵子,周佥宪还挺欣赏这个下属,脸冷话不多,可做事不含糊,更可贵者从不叫苦叫累,刚出京时见到他带着那么些家将,还以为是个娇贵的公子哥儿。
“好了,已经这么晚了,你先去歇息吧,明日需打起精神来。”周佥宪温言勉励,“若能从庆王府弄出粮食来,平凉之困就此解了,本官必上书为你表功。”
林信实则还有个秘务,正与这新差事息息相关,不过他从没在周佥宪面前漏过口风,这时也不多说,行礼称谢告退。
周佥宪见他宠辱不惊,颇有大家风范,心下不由赞叹:确实难得——
一念刚起,忽见林信背影趔趄了一下。
“怎么了?”走在他身侧的内眷连忙伸手相扶。
“之前去找你,下马时脚扭了一下。”
许融吃惊又有点着急,站住了:“怎么早不说?扭得怎么样了,伤着筋了吗?”
“没空闲说,不算严重,回去泡一泡热水就好了。”
许融不放心:“你那里有人服侍你吗?”
林信道:“没有。”
非常斩钉截铁。
周佥宪:“……”
那么些家将呢,不算人?
“我陪你——”许融说着有点迟疑,“我能和你同住吗?会不会犯忌讳?”
林信默默撇回头去。
“……”周佥宪颇有点牙酸,无奈摆手:“你伤了腿脚,需人照顾是人之常情,不过下不为例!”
眼见到对面的小夫妻齐齐露出笑容来,连林信那张冷脸也不例外,他唇边的弧度还更大些,也不避讳他,紧紧地拉着内眷的手走了,周佥宪独立月下,叹了口气。
这炎夏时分,他怎么忽然还有点孤单——啊,不是,冷了呢。
第128章 常荣时
当晚两人其实没有做什么, 进了临时官署以后才发现,不但林信扭了脚,许融的脚底也走出了两个水泡, 她这一日在庆王府、淑安郡主私宅及常家等处往复奔波,所行路程远超负荷,因应对局面复杂, 精神始终紧绷,竟未察觉到身体上的疲惫与受损。
“好了, ”许融笑着往后缩, “别看了, 叫白芙来拿针挑了,养两天就没事了。”
林信坐在炕边, 握着她的脚踝不肯放手:“我替你挑。”
他当真从一旁的白芙手里接过针来, 就着昏黄烛光将她的水泡挑开,用温布巾擦过,再以洁净纱布裹了两层,动作有些笨拙, 但十分小心。
许融感觉不错, 不碰触时只有隐隐微疼, 影响不着什么, 她掩口打了个哈欠:“睡吧, 明天还有事。”
林信没动, 眼神垂着:“明天叫向实送你回京。”
这是他第二次提及此事, 这一次态度坚决许多。
许融的脚还放在他的腿上, 本要收回来的,顿住:“我看周佥宪的态度,并不怎么反对我在此。”
“那是因为他用得着你。”林信背后说起上官来很坦率, 他一向也不会矫饰什么。
许融笑了笑:“你就用不着我了吗?”
“……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林信肃冷的表情有点撑不住,“我知道你能帮我,但这里太辛苦也太危险了,我不放心。”
许融看了看自己被包起来的脚,其实不只脚,歇下来以后,她两条腿连着腰都是酸软的。
但她摇了摇头:“我不觉得,我觉得挺有意思。”她抬眼看回林信:“玄诚,你觉得我是为你才来的吗?”
如今的林信已经不适合“小宝”那样的昵称,不长的赈灾生涯让他又成长了一截,眉间的冷骜都换作了坚毅,看上去完全是一个成熟的官员了,还具备了一点官相。
林信没怎么犹豫地点头。
许融看笑了,觉得该收回一点前言,他骨子里那点可爱,始终还是没有变的嘛。
“这么自信的?”她调侃,“但是,错了。”
林信一愣。
“我确实也不放心你。”许融道,“但我不只是为了你才来。”
林信微微拧眉。两者之间的差别,他似乎有一点听懂,这让他没有出声。
“除了你,我还有我自己,玄诚,你明白吗?”
这一回她的称呼里有一种郑重的意味。
林信沉吟了好一会,终于道:“我明白。”
他是真的明白,尽管这感觉模模糊糊以至于他不大说得出来——她为的,还有她自己。不只今时,向来如此,他们携手渡过许多难关,但她的意愿从来没有附着在他之上。
她是她自己。
许融从他的眼神里看出来,弯了唇角:“就是这样,我读书上的天赋不及你,可也有一二长处,叫我遇事只在家里,我不习惯,也做不到。”
她在这一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志向,时代如此,她也懒得以一己之力撼动,但愿意度此闲生,与毫无选择地只能做一个闲身,那是不一样的。
无论她多能顺势而为,从骨子里,她与大势背道而驰,这非她能控制,数百年的时光鸿沟,就算她舍身跳下去也填不平,何况,她不想跳。
她想他走过来,一步,两步,都好。
许融有一点紧张,也有一些奇妙的期待,他们从前没有碰触过类似的话题,因为相当长的年月里,彼此不过契约关系,既无时机,也没必要。
现在不一样了。
她想要敞开,想要理解,想要支持或者包容,她想要很多。
林信想了想:“那你做吧。”
许融:“……?”
成果来得太容易,她有点一脚踏空的不适应感,追问道:“不叫我走了?”
林信强调:“这里真的危险,你最好还是走。但是,”他话锋一转,“我觉得你可以。”
他的意思矛盾而明白,作为至亲,他希望许融安全,但撇开这点,他相信许融的能力。
他不将她以柔弱无依的女子看待,他深知道,她从来不是那样的人。
许融眨眨眼,她以为要费一番唇舌的,这对她其实也不是难事,但心照不宣的感觉原来这么好,远胜过许多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