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启国,文臣的奏折和武将的奏折是分开的。文臣的奏折是直接交到通政司手中,再由通政司交到宫里,再由宫里的管门官员交给皇上。而武将的奏折,一般会先到兵部。当然,武将如果不想把奏折交到兵部,直接交给通政司也是可以的。
只是如此一来,兵部有时候就有些尴尬了。比如有些情况,皇上都知道了,兵部却不知道。早朝的时候皇上问话,兵部官员就被动了。也有可能,兵部官员会因此记恨武将。对武将而言,这并不是有利的。
而且,一些和兵部有关的情况,让兵部先知道的话,也有利于兵部的调整。
不过,秦放先把奏折给杜科,可不是因为这些,他是完全想找个靠山,抱一抱大腿,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有些地方都不懂,希望杜科给他指点指点的。杜科是兵部侍郎,就是秦放再不懂朝廷的事情,也知道兵部侍郎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尤其是新皇登基,最想握的是兵权,兵部侍郎一定是他的人。
秦放自己一些黑暗的想法,他是不会跟杨海燕说的,他不想他媳妇知道他一些算计的想法,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他落魄的时候、他不识字的时候,都是她陪着过来,他不在乎在她面前,他曾经贫穷过,不在乎在她面前,他是不完美的,有很多缺点。但是,他就是不想她知道,他的那些阴谋诡计。
秦放连夜写好了奏折,第二天天一亮,就派人送去了京城。
以至于两天半后,杜大人等来了秦放的第二封信。
杜科这会儿就在御书房里,和皇上面面相视。半个时辰前,杜科才从这里走出去,君臣俩还讨论好了关于秦放和杨海燕的赏赐。没有想到半个时辰后,秦放又送来了一件功劳,硝石制冰。秦放敢说出这件事,那么硝石必定是能制冰的。
皇上:“硫磺矿、硝石矿、军营田地、硝石制冰,这桩桩件件的事情凑起来,又是发生在朕登基的第二年,杜科,你来说说,这秦放可真是朕的福星啊。”利国利民的事情发生在他登基的时候,没有一个皇帝不会喜欢这种好事情。
杜科心头一惊,想起了他父亲今天才说过的话,他父亲说,秦放这个人不错,是运气不错。
而皇上,最喜欢这种运气好的人了。尤其是像秦放这样的,寒门出生,没有靠山,没有家族,运气再好,抬的再高,也不怕他搞坏事。
皇上又道:“三月份的时候,连着下了半个月的雨,水坝倒塌,洪水泛滥,大家都说朕的皇位得来的名不正言不顺,这不,秦放剿匪,送来了银子。你说说,如果在朕登基的时候,制造出了火药,解决了军营百万士兵的粮食问题,解决了连世家都舍不得多用的冰,还有谁会说,朕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引来了老天的惩罚?”
杜科低着头,不敢说话。
皇上哈哈大笑:“秦放不错,他妻子也不错,你说的对,这是朕牵的婚姻,朕是他们的月老啊。”
杜科:您说是,那就是。
皇上:“来人,让太医院拿些硝石过来,咱们照着秦放用硝石制冰的法子试试看,如果真的成功了,冰价下降,老百姓兴许也买得起了。朕有生之年,能看到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那真是……”
杜科:“皇上英明睿智,一定可以的。”
皇上听多了这样的马屁:“可惜,硝石矿再大也有限,硝石矿如果挖光了,没有了硝石制冰,冰还是……”
杜科道:“兴许秦放说的兽山不只一处硝石矿。”
皇上:“便是有两处三处,那也是有限的。”
过了一会儿,太医带着硝石来了,按照皇上的丰富,带了足够多的硝石来。因为硝石有小毒,所以太医亲自来的。
太医到的时候,御书房已经放了一个大盆子和一个小盆子,两个盆子里都放了水,小盆子放在大盆子里。
皇上:“把硝石放进大盆子里,不要碰到小盆子。”
太监:“是。”
太医:“皇上,恕微臣斗胆,硝石有毒,没有医者的嘱咐不得滥用硝石,不知道皇上是要?”
皇上平日里倒是听太医的话,毕竟关系着自己的身体,但是今天也想在太医的面前卖弄一回:“这硝石啊,还有你不知道的用处,你且看着就是了……大盆子里的硝石多放一些。”
太监:“是。”
皇上既然这样说了,太医自然看着了。不过,硝石吸收热量降温的反应还是很快的,又因为硝石放的够多,所以半个时辰之后,盆子里的水开始冒冷气了。不过仅仅是冒冷气,距离结冰可远着了。
太医两只眼睛都亮了:“皇上,这是?”太医受到的震撼不小。身为太医,不敢说博览群书,但是和医术有关的书籍,他基本都是看过的,却从来都不知道硝石还有这等作用。
皇上见状,再次哈哈大笑。从笑声中可见他今天的心情甚好:“裘爱卿,据说硝石有毒,如果放在水里制冰,制出来的冰也是有毒的,但是这样隔水制冰,小盆子里的冰却是无毒的,可以食用的,你觉得可是如此?”
裘太医:“得让微臣查验一番。”查验隔水制冰是不是有毒,能不能食用很简单。只要现在已经冒冷气的水是无毒的,那么变成了冰,自然也是无毒的。
所以很快,裘太医就得出了结论:“皇上,如您方才所言,隔水制冰的确无毒,但是这大盆子里的水有毒,因为硝石放的多,加快了降温的速度,所以这毒性比硝石本身的毒性还要强一些。”
皇上:“也就是说,如果让工部设计出好的制冰器皿,完全可以用硝石制造出安全可食用的冰。”
裘太医:“是。”
皇上叹气:“可惜了,硝石数量有限,能制的冰也有限。”
裘太医一想:“那倒是未必,或许硝石可以反复使用,只是还没有求证过,微臣不敢肯定。”
皇上一听,颇有些激动的问:“此话怎样?”
裘太医道:“煮。硝石融于水中,煮水兴许能煮出硝石。”
杜科:“这话什么意思?”
裘太医想了想,拿出一块白色的帕子,又拿出一瓶药水,把药水倒在帕子上,然后解释:“皇上和杜大人可曾听过煮药?这药水倒在了帕子上,帕子如果干了,可把帕子放在加水的锅里,把帕子上的药水煮出来。这硝石溶于水中,应该也能把硝石煮出来。如果溶于水中的硝石真的可以煮出来,那么硝石制冰则可以反复使用。”
皇上:“那么冰就不值钱了,老百姓也能用得起冰了。”虽然制冰的世家没有了利润,但是在皇上心中,自然是老百姓比较重要。
杨海燕此时如果在这里,听见裘太医这番话,肯定会激动。古人的智慧,果真不可思议。
皇上又道 :“既然如此,水煮硝石的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记住,这件事不得传出去。”
裘太医:“臣遵旨。”
皇上点点头:“你且出去吧。”他又吩咐太监,“帮裘太医把这些东西搬去太医院。”
太医:“是。”
裘太医:“谢皇上。”
杜科是下午来的,这会儿连晚饭时间都过了,而且天色都黑了,所以硝石制冰的事情验证之后,他便道:“皇上,天色不早了,微臣也该告辞了。”
皇上:“不急,你且留在宫里陪朕用晚膳吧。”
第130章
皇贵妃寝宫
长相秀丽的女人懒懒的坐在贵妃椅上, 她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让原本只是秀丽的长相,顿时变得明艳大方了起来。
这是皇贵妃, 曾经的元王继妃, 任烟。任烟嫁给元王当继妃的时候, 是高兴的,且也难以想象这等好事会落到她的头上。年少时, 谁不喜欢英俊风流的男子?当年的京城美男子中, 元王是数一数二的, 更何况, 他还是皇上最疼爱的儿子。
任烟能嫁给元王,家里的背景自然不错,她爷爷是任威侯, 爵位是代代相传的,第一代任威侯有从龙之功。而她外家中, 外公是礼部尚书,她娘亲礼部尚书的嫡长女, 礼部尚书的权势虽然不大,但是身份却摆在这里。
先皇愧对元王,所以为他挑选的继妃也是废了心思的。任烟家境好, 但是在美女如云的京城,长相却不出挑。秀丽的女子小家碧玉,京城里随手都能找到这样的。所以当年的任烟也没有想到, 自己会嫁给元王。
虽然是继妃, 但是元王的原配没有留下一子半女,故而继妃跟原配又有什么差别?
后来元王继位,大家都以为她是铁板上的皇后了, 却不料,皇上封了原配为皇后,而她是皇贵妃。
纵然她在后宫身份最高,可是再高又怎样?妾就是妾。而她的儿子,今年七岁的大皇子,从王府里的嫡长子,变成了皇宫里的庶长子,真是可笑。
即便皇上封原配为皇后,那她也总该是继后吧?可事实呢?
皇贵妃和家里人商量之后,觉得皇上是担心他们外戚势力过于庞大,所以才没有立她为后。对此,家里人的意思是,让她忍一忍。皇上是夺嫡上来的,性格并不软糯,如果有人和他硬着来,并不能占到好处。
所以,皇贵妃就听取家里人的意思,在宫里做个贤良淑德的人。
但就算如此,皇贵妃的心里却是不高兴。她从正室到妾,她儿子从嫡长子到庶长子,他们母子这是得罪了谁啊?
今天,杜科两度进宫,到现在都没有离宫,而且皇上还留杜科在宫里吃饭,对此,京城里有半数的世家在打听。身在京城,不得不关注宫里的一举一动。皇贵妃也在打听,她对杜家是放心的,因为杜家没有女子在后宫,而且杜科是皇上的心腹,皇上还年轻,所以杜科不会依靠哪个皇子,站队哪个皇子。
皇贵妃:“怎么样?可曾打听到了消息?”
婢女轻声道:“虽没有打听到杜大人进宫所为何事,但是杜大人第二次进宫之后,皇上宣了裘太医,他们在御书房里过了一个多时辰才出来的。裘太医出来之后,端着两盆子水回了太医院。”
皇贵妃听闻,不仅蹙眉:“端着两盆子水?他端着两盆子水去太医院干什么?是从御书房里端出来的?”
婢女:“是的,这两盆子水是之前裘太医进御书房前,皇上命太监准备的,宫里人看见的不少。但是他们在御书房里干什么,却没有人看见,据说当时在御书房里的只有皇上、杜大人、裘太医、还有大总管。”
皇贵妃轻哼:“从这几个人的嘴巴里可问不出什么,也不能去问。”杜科和大总管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谁吃了熊心豹子胆赶去问他们在御书房里干什么?至于裘太医,那也不能问,万一裘太医告你私探皇上身体,那就糟糕了。皇上的身体不管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那都不是太医能透露的,也不是别人能问的。
想到这里,皇贵妃问:“那两盆子水端进去之前和端出来之后,可有什么区别?”
婢女:“奴婢问过,水端进去的时候干干净净,清澈见底。水端出来的时候也是干干净净,清澈见底。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端出来的水有点冰。”
“有点冰?”皇贵妃想不出这是什么意思。“继续去打听消息。”
婢女:“是。”
与此同时,陪着皇上吃饭的杜科可所为胃口很好。和皇上在一起吃不舒服?对杜科来说,那是不存在的。首先,他是真的饿了。其次,御厨做出来的东西那是真的好吃。最后,在皇上面前太过小心谨慎了,也不好,有时候,皇上喜欢看到你的真性情。
所以,杜科在陪皇上吃饭的时候,从来就是真性情的。
皇上看着杜科大口大口的吃,忍不住道:“每次和杜科你吃饭,我的胃口就好。”私下里,皇上对杜科还是挺平易近人的。
杜科道:“因为御厨做的好吃,微臣好不容易能吃到一次,自然不能辜负这等美食。”
皇上笑了笑:“那你多吃点,也和朕谈谈,这秦太太先是想出了军营土地的事情,解决了士兵们的粮食问题,现在又想出了硝石制冰的事情,再以之前的奖励,怕是不妥当了。”
杜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秦太太虽有功,但身为启国的子民,为皇上分忧,这是理所应当的,皇上能奖励她,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她哪里敢嫌弃奖励少。”
皇上摇摇头:“杜科啊,朕身为一国之君,向来赏罚分明,她功劳不小,就该赏赐。你说,就她的两件功劳,光是奖励银子,也显得朕太小气了不是?”
杜科赶忙道:“她不敢。”杜科虽然不知道皇上的想法,但是他知道,他是不能代替秦太太要奖励的。
皇上没有继续说了,其实奖励什么,他已经有了想法了。
百里村
百里村现在最气派的,就是秦家大房的房子了。尤其是这三亩坡地上,只有这么一栋院子,谁经过了,还不得多看几眼?
房子是早就造好了,只不过一直空着没人住。倒是秦母每个月都会去开门,打扫打扫灰尘,让房子通通风。就算儿子儿媳妇没回来住,看着这样的房子,秦母也高兴。
去年儿媳妇临走的时候给了一百两银子,委托他们帮忙造房子,这青砖房都造好了,院子里面也铺上了青砖,可银子还有多的,于是秦父用这多余的银子买了地,地是在儿媳妇的名下的,不过眼下,是他们长房在种。
长子是不用秦父秦母操心了,三子和小闺女在长子那边,也不用他们操心,长女已经成亲了,他们现在最操心的就是二子了。
秦守业今年十六岁,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加上因为秦放有出息,家里又造了这么大的房子,所以给秦守业说亲的人倒是不少。
这不,在这些说亲的人中,总是缠着秦母不放的,就是韩后母了。
韩后母从边关回来,她是害怕的,没有想到韩臻这个小兔崽子现在这么难搞了,不过,她在边关家属房碰到了秦放媳妇,发现她身边有人伺候,再加上秦放家的房子是用他儿媳妇的嫁妆造的,所以她猜想秦放媳妇的嫁妆肯定不少。
这大哥大嫂有钱了,能不照拂弟弟妹妹吗?她恰好有外甥女,刚好给秦放二弟秦守业说亲,所以,韩后母对这件事特别积极。
“铁牛家的……铁牛家的……”韩后母路过秦放家,看见那大房子的门开着,她站在门口,往里面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