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林果冻
时间:2021-07-13 09:24:43

  秦放恭敬的退下。
  杜科看着秦放退下,回头也没有马上休息,他先跑了个澡,人坐在澡桶里,思考着到了云襄县之后的事情。
  但思考最多的,是杨海燕。仔细回想,从军营田地、硝石制冰、到土豆粉番薯粉、再到今日的西瓜,这位姑娘,并不如表面那么简单。
  他家老父亲说,秦放是个有运气的人,再杜科看来,或许真正有运气的人,是那位乡君。
  西瓜、胡瓜。
  关于胡族的事情,杜科倒是知道一些,昔日在流浪中迁移的一个小族,听说过,但是不值得他关注,今日听那位乡君说起了胡族和胡瓜的事情,杜科突然有个想法了。很多小族因为连一股小力量都算不上,所以很容易被人忽略。但其实,这些小族也有一切宝贵的东西。
  比如胡族的胡瓜。这种容易种植,且时间较短的庄稼,对老百姓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珍宝呢?
  再看今日那位乡君拿出的西瓜,从游商地方买来的种子,这种出来的果子确实他们启国没有的,甚至,连皇上都没有错过的。杜科突然有种想法,如果有人能游遍各小族,然后把这些小族里宝贵的东西都记录下来,带回启国,那么对于启国的发展,是不是有重要的作用?
  杜科的这种想法如果被杨海燕知道,她会更加的惊讶。因为这跟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有着相似之处。
  杜科是个严以律己的人,在有心思的情况下,绝对不会睡觉。于是,他叫随从准备好随身用品,把自己的想法,关于西瓜和胡瓜的事情都记录了下来。记录好之后,他开始给皇上写折子。
  秦放回到内院,还没开口,余婶便道:“将军,乡君在大厨房。”
  秦放点点头,又去了大厨房。
  大厨房里人不少,今日昆张氏等人都给杨海燕打下手。不得不说,给魏霆和池总管准备吃的,杨海燕都不曾这么用心,都是交给大厨房准备的,今日来了杜科,她花了十二分的心思来准备。
  “参见将军。”见秦放来了,众人赶忙行礼。
  杨海燕转过身:“你怎的来了?不陪着杜大人了?”
  秦放道:“我送老师回院子里休息了,可有要我搭把手的地方?”
  杨海燕道:“没有,今日晚宴我自己来准备,你也累了,这会儿还不到晚饭时间,先去休息一会儿吧。”
  秦放道:“不累。”他身体杠杠的,每日兽山来回跑,这身体素质非一般人能比,哪里会累?“对了燕燕,明日晚上我请了魏大人一起来府上。”
  意思是,明日要准备晚宴。
  杨海燕道:“好,我知道了。那今日晚上我们就准备家庭餐吧,不用大肆铺张。”
  秦放道:“好。倒是今年的西瓜成熟的比去年早啊,去年到了八月才成熟。”他好记得西瓜的味道呢,尤其是下了值回来,能吃半个,用调羹淘着吃,很是有意思。
  杨海燕道:“哪里,今年的西瓜还没成熟呢,四个中才有一个熟的,即便是熟了,这味道也不够甜,再过大半个月才差不多。不过牛大说,这边的土地比边关那边肥沃多了,庄稼成熟的比边关那边快些。”
  这些个事情,秦放是不懂的。“还是牛大厉害。”
  杨海燕笑着没接,她可不在秦放面前夸别的男人:“那今儿吃晚饭的时候,把爷爷奶奶、阿爹和阿母也去接来吧,顺道让他们认识一下杜大人。等到明日魏大人来了,阿爹阿母他们便不用上桌了,怕是他们不习惯。”
  秦放道:“好,还是你想的周到。”
 
 
第173章 
  杨海燕在大厨房准备晚饭, 秦放也没有闲着,他自己去了一趟军营庄园里,把秦父和秦母去接来将军府, 至于秦三叔夫妻则没有接, 毕竟杜科非一般人。
  秦父和秦母对这位杜大人感激很久了, 他们听儿子和儿媳妇说过杜大人的各种好。且在前不久,儿子和儿媳妇跟他们说过, 杜大人会过些时间会来。所以今天儿子来接他们的时候说杜大人来了, 他们很是激动, 不过也有紧张。
  到了将军府, 秦放把他们送到院子里,眼看着差不多晚饭的时间了,他便去找杜科了。
  杜科下午并没有休息, 做好记录又写了折子,时间就差不多了, 杜科怕休息之后就起不来了,故而在屋子里坐了一会儿, 秦放就来了。
  秦放一进屋就行礼:“见过老师。”
  杜科道:“坐。”
  秦放有些局促的坐下,之前有沈礼贤在,他倒是不紧张, 这会儿只有他和老师,他们私下独处,他就没理由的紧张, 甚至坐下之后, 连手怎么放都不知道了。
  杜科何等人,一瞧他样子就知道,他道:“不用紧张, 我们有皇上做主,成了师徒,说起来也是缘分。三月份我去永州军营,引你入朝廷,也许就是缘分的开始。只是我没有想到,你小子从此缠上了我,竟然还敢写信给我。”想到这里,杜科不由的笑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大胆的人。想他在京城的时候,别说一个无门无靠的寒门子弟,就是有些基础的世家子弟都不敢私下寻他。
  不过,也就是秦放的这份胆识,才让他们的关系亲近了起来。
  想到这个,秦放也不由的笑了:“初次在永州军营见到老师的时候,学生其实非常的紧张,双腿都发抖了。后来因为剿匪的事情,学生初入官场,也不知道向说这件事,但想到老师,就大胆的给老师写信了。”
  杜科哦了一声:“你怎么就知道老夫会管这件事?或者,你怎么就知道老夫和那知县不是一丘之貉?”
  秦放也不知道,他坦诚:“学生当时选择给老师写信,是不知道怎么办?而选择老师,是因为在永州军营老师和学生独处的时候,肯考虑学生的意见,所以学生觉得老师是个好官。”
  “好官?”杜科哈哈大笑,“老夫为官十几载,还是第一次有人说老夫是好官,你知道在京城里,大家都是怎么说老夫的吗?”
  秦放不敢说。
  杜科也不在意,他自己道:“说老夫是个老狐狸,最会见风使舵。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说老夫吗?”
  秦放道:“学生不知道。”
  杜科说起了杜家的事情:“其实,在这次的事情之前,老夫从来没有想过收徒这件事。不只是老夫,就是家父也没有收过徒。我杜家是保皇党,在皇位的事情上,从来没有想过站队。但是,老夫却参与了夺嫡的事情,加入了当今皇上的阵营。为此,家父生了好大一场气。
  秦放,老夫想说的是,做人,在表面上应该有明确的立场,但是在背地里,只要自己有本事,也可以做和立场相违背的事情。”比如,在夺嫡这件事上,谁都没有想过他杜科会站队,大家一直以为杜家是不站队的。
  秦放听的有些懵。
  杜科道:“你初入官场,又远离京城,有些事情可以慢慢来,没关系。虽然,老夫不知道皇上为什么做出这等安排,但不管因什么牵线,你既成了老夫的弟子,有些事情,老夫还是应该要告诉你的。”
  秦放起身:“请老师指点。”
  杜科:“第一:皇上喜欢有从龙之功的臣子,但是皇子未必会喜欢,这一点你一定要记住。第二:皇上再喜欢有从龙之功的臣子,但最喜欢的就是保皇党,也就是中立党。老夫随皇上参与夺嫡,却也明确,将来不会参与皇位的竞争。至于你,老夫虽然是你的老师,但是也不会干预你的选择。不过你要明白,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将来是好是坏,也都是自己要承担的。”
  秦放道:“是,学生铭记。”
  杜科又摇摇头道:“你还年轻,要说参与党派,也还早,这些道理慢慢懂也未尝不可。”目前来说,皇子们还没长大,至少还需要十年。而这十年间,秦放会做出什么呢?按照他目前的运气来说,杜科也很期待。“对了,你之前说,你祖父祖母都在府上,老夫虽然为兵部侍郎,但既来到将军府,在你祖父祖母面前也是晚辈,理应拜见。”如果他们没有师徒关系,便也不用拜见了。
  可师徒关系如同父子关系,亲人关系,而秦奶奶也是有诰命的,所以应该见见。
  秦放道:“爷爷奶奶和阿爹阿母已经在了,只是他们一辈子见到的都是村里人,见过最大的官原先是村长,来到这里之后是杨县令和杨太太,这会儿恐怕还在焦虑该怎么跟您说话。”
  杜科笑笑:“老人家朴实。”
  接着,秦放带着杜科去了留馨院。
  如同秦放说的,秦爷爷、秦奶奶、秦父和秦母都坐在一起,四个人面面相视,原先是在商量见了杜大人之后怎么说话,说哪些话。可是商量了一会儿也没有商量出个所以然,所以这会儿,他们就看着彼此,干瞪着眼睛。最开始,他们还想找杨海燕商量,可知道杨海燕在厨房,要准备招待杜大人的事情,他们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了。
  突然,外面响起了秦放的声音:“爷爷、奶奶、阿爹、阿母,老师来看你们了。”他声音不轻,就是为了让院子里的家人听见,免得突然看见老师,把他们吓的不知道怎么反应了。
  秦放这不是无的放矢的。果然,里面的秦家人听到这话之后,一阵兵荒马乱。好在等秦放和杜科进了院子之后,他们已经稳定了下来,至少表面上,他们已经冷静了。
  看见秦放和一个面色严肃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们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忍不住被唬住。杜大人即便没有摆出官威,但是向来不常笑的脸,还是有些唬人的。
  秦家人见状,马上行礼:“拜见大人。”要是以前,他们肯定像老百姓跪县太爷一样,两只脚都跪下。但是他们在这里有一段时间了,莲嬷嬷按个的教过他们礼仪。再者,方才秦放的出声已经给了他们心里准备的时间,所以不至于见到杜科就乱了方寸。
  杜科上前一步,扶起秦奶奶,并尽量缓和声音道:“大家不用多礼,都是自家人。”说着,又退后一步,“杜某见过老太太、老爷子。”他行了一个晚辈礼。
  秦爷爷和秦奶奶哪里敢受他的礼,他们记得莲嬷嬷教过的,赶忙避开了,虽然因为惊慌而不伦不类的,但老人家、老百姓的淳朴还是让杜科有很好的印象。其实,能教出秦放这样性格的秦家人,杜科未见之前,便是有好的印象的。
  秦放道:“老师请上座,爷爷奶奶、阿爹阿母,老师是自家人,你们也不用拘礼。”
  这一次,杜科没有拒绝,他知道若是让老人家上座,他们恐怕也不习惯。
  杜科坐下之后便道:“常听秦放提起家中长辈,今日一见,众位可都是慈善之人。”
  秦父是个闷葫芦,笑着没有说话。秦母平日里很是有主意,但是在大场合,她胆子也小。秦奶奶也赔笑,等着秦爷爷开口。在这种场合,秦家人有志一同的等当家人秦爷爷。
  秦爷爷也笑着道:“您过奖了,阿放能有今日,多亏了您的知遇之恩,如果没有您的提拔,他哪有今日。”这些话,秦爷爷已经在心里打了半个多月的草稿了。从知道杜科要来之日起,便每天在打草稿,就怕到时候不会说话丢了孙子的脸。
  杜科是个老狐狸,一看就知道秦家的当家人是秦爷爷。而且,听老人家说话清晰,思绪明朗,便也知道这位老人家是个实诚又清醒之人。
  杜科笑着摇摇头:“我倒是也没怎么提拔他,主要还是秦放自己肯学。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他而今的品行,便是老人家您在他小的时候培养的好。”杜科这人,如果他愿意说好听的话,那是能把人哄的把自己给卖了。
  这不,三两句的话,就说的秦爷爷眼里嘴角都是笑。秦爷爷甚至秦家人都觉得,这位杜大人真是个好人,平易近人好相处。
  秦爷爷道:“其实阿放小时候很皮的,每天上山下地的乱跑……”他开始不知不觉的说起了孙子小时候的事情。
  杜科听着,他也是有儿子和女儿的人,然而……他一心在朝廷,从来没有这样参与过儿子和女儿的事情,这会儿听秦爷爷提起,才猛然发现,关于儿子和女儿小时候的事情,他竟然一点印象都没有。唯一的印象就是考儿子的学问,和督促他读书。
 
 
第174章 
  杜科有两儿两女, 长子在外放,幼子是庶子,才刚刚成家。两个女儿也是一嫡女、一庶女, 都已经出嫁了。杜府在京城也是难得的清净人家, 门风极好。可是, 到底世家,少了秦家人这样和和乐乐的气氛。
  杜科听着他们聊了一会儿, 就聊到了拜师上。
  秦爷爷便借此问道:“大人, 阿放承蒙您厚爱, 收为弟子, 您看,这拜师礼安排在明早行四拜礼可否?”四拜礼为启国的最高礼仪,对拜天地、君王、父母、老师才有的礼仪。
  一般来说, 四拜礼用在文人上比较多,比如学子拜师。文人拜孔子用的是四拜礼, 所以,学子拜师, 便这样引用过来了。秦爷爷在这里提起四拜礼,主要是表示对杜科的尊敬,也是对这件事的看重。
  杜科听了道:“没问题。”他虽身在兵部, 但也是文臣,也是赞同用四拜礼的。
  在他们谈四拜礼的时候,杨海燕来了。
  一见杨海燕来了, 秦奶奶和秦母顿时无比热情道:“燕燕来了。”其实她们不是热情, 而是有种解脱、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因为就算杜大人再客客气气,她们也是不习惯。
  杨海燕笑着道:“奶奶、阿母。”接着又对杜科、秦爷爷、秦父打了招呼, 最后看向秦放:“相公,晚饭已经备好了,不如我们早点开席,待晚饭后也好叫老师和沈大人早点歇息?”
  秦放点点头,看向杜科:“老师,不如我们先用晚饭?您下午还没歇息,晚上便早些歇息。”方才去老师院子的时候,下人便告知了老师下午没有歇息过,所以才知道。
  杜科的确也是累了,下午想了一下午的事情,这会儿陪着秦家老人寒暄了一会儿,他倒是也想早点歇息,明儿一早拜师礼之后,他还想去兽山道观看看。借用现代人的话来说,杜科是个工作狂,还是个国家公务员。
  晚饭是家常便饭,每一道菜都是杨海燕准备的家常小吃,和往日里昆张氏准备的菜不同。
  比如凉菜有凉拌土豆丝、拍黄瓜、烤菜、腌萝卜,热菜有红烧鱼、糖醋排骨、鸡蛋豆腐羹、腊肉炒西蓝花、椒盐土豆饼、手撕鸡胸肉似、黄瓜炒鸡蛋,虾仁蛋羹。
  今日虽然是家宴,但还是男女分桌坐,中间隔着屏风。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