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秦放的信快马加鞭的被送进了京城。
陶山第一次进京城,多番打听之下,才找到了杜府。
杜府守卫森严,作为兵部侍郎,杜科的书房自然有很多军机要密,所以杜府的守卫非常的严谨。
陶山到了杜府的门口,还有些紧张,他拍了拍怀里藏着的信,然后下了马:“这位大哥,我是武德将军秦放秦将军的私卫,秦将军奉命带着投诚的蛮子去云襄县安置,途径环水县五里坡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情,我这里有秦将军给杜大人的书信一封,还请这个大哥通报杜大人一声。”
杜府的守卫显然是非常规矩的,一听陶山的话便道:“当人去兵部衙门当值还未回来,你且稍等,我会回禀管家。”
陶山:“多谢这位大哥。”
待守卫进去没过多久,一名中年男子出来了,他打量了陶山一番,见陶山风尘仆仆的,便把陶山请了进去,又叫守卫去兵部衙门请杜科。
今年是今上登基的第一年,国号昌平,昌平一年,所以朝廷的事情特别多。尤其去年,今上是夺嫡上位的,朝廷的清洗还没有那么快。故而,杜科这个兵部侍郎也是真正的忙。
这会儿,杜科正在看资料,便听门口有人来报:“大人,门口有您府上的守卫来找,说有要事。”
杜科对杜府的管家还是非常信任的,如果不是解决不了的事情,或者实在重要的事情,管家不会派人来兵部衙门找他,所以必然是要事。“让他进来。”
“是。”
守卫跟着进来,给杜科见了礼便道:“大人,方才府上来了一名客人,自称是武德将军秦放秦将军的私卫,他带着秦大人的书信说有要事求见您。他还说秦将军带着投诚的蛮子去云襄县安置,途径环水县五里坡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杜科先是一愣,一时之间对秦放这个武德将军还没足够深刻的印象,守卫的话在他的脑海里过滤了一边,才想起秦放这个人。
秦放途径云襄县的时候发生的事情,那么必然跟云襄县有关。秦放虽然是正五品武德将军,但没有权限插手云襄县的事情。可如果是一般的事情,他是正五品,县令不过正七品,也不会不给他面子。所以,能让秦放派私卫送信过来,可见这事情不简单。
杜科马上回了府。
杜科一回到府里,便道:“秦将军的私卫在何处?带他来书房见我。”
陶山马上被带到了书房。
说实话,进杜科的书房时,陶山就很紧张,等他见到了杜科的时候,两条腿都要发抖了。没办法,实在是杜科的官威太大了,这种浑然而成的气势,属于今上面前大红人的气势,胜过陶山平生所见的每一个人。便是在军营的时候,见到了永和侯,都没这么害怕的。
陶山直接跪下:“草民陶山见过大人。”
杜科也没和陶山摆官架子,在一个私卫面前摆官架子,能摆出什么花样来?“秦将军的书信呢?”
陶山马上从怀里拿出书信。
杜科接了书信,先看了书信的蜂蜡,完好,上面还有秦放的私印。接着他拆了信,等他看完里面的内容时,脸色也直接黑了。
杜科生平见过的大事情不知凡凡,再大的事情也大不过跟着今上夺嫡。可是,看到秦放的信,他是真正愤怒了。县太爷和盗匪勾结鱼肉百姓,这事情不管放在哪里,那都是叫人寒心的。
县太爷代表的是朝廷,代表的是皇上的脸面,县太爷和盗匪勾结,岂不是打皇上的脸吗?
愤怒之余,杜科又忍不住笑了。这个秦放,有点意思。军饷没了,会打盗匪的主意,却不了牵扯出这样的大事情。
说起了,秦放的做派让他想起了一个人。早年间,永和侯剿了永州地界所有的匪,所得赃款全部用来当做军饷,这事情他们一些人也都知道,没有想到如今出了个秦放。
说起来,用盗匪的赃款当做军饷,也相当于把赃款给了朝廷,毕竟军饷是朝廷欠下的。
不过,秦放比永和侯好一些,秦放只取了三成。如果是永和侯那个奸诈的老家伙,肯定全部取走。
杜科倒是有些好奇,秦放怎么会把这封信交给他的?按理说,秦放可以直接上奏?
杜科对陶山道:“你且跟着管家去歇息,等本官安排好了,你再把本官给秦将军的书信带回去。”
陶山:“是,听大人的。”
云襄县这样的大事,杜科自然不可能埋下,他马上就进宫了。
御书房
启国的部分地区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雨,像秦放带着的投诚蛮子大队发生了流行性感冒还算不上大事情,有的地方发洪水冲塌了水贝,有的地方闹了水灾,这才是大事情。
这两天,为这这些事情,皇上的心头很烦。
甚至京城里有些谣言四起,说是皇上夺嫡得来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老天眼这是看不下去了,所以下雨来惩罚他。
这些话当然是有心人传出来的,可是身为皇上,他听了这些话,就算知道是有心人传的,心里头难免还是会想,当真是他的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吗?
“报,启禀皇上,兵部侍郎杜科杜大人有要事求见。”
皇上看奏折的动作停下,他轻轻拍了拍桌子,然后道:“让他进来。”
杜科进了御书房:“微臣参见皇上。皇上,微臣这次……”
皇上打断杜科的话:“听听,让朕来猜猜,你这次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是也不是?”
第103章
杜科寻思着该怎么回答皇上的话, 直接回答皇上你错了,这话是不太适合的。但事实上,这件事在杜科的眼中, 也不算上坏事, 至少秦放已经把事情解决了, 而且没有伤害盗匪里的无辜的女子,且所有的证据也到手了, 只要处置了盗匪和县太爷, 把那盗匪窝里剩下的七成钱财还之于民, 皇上的声望必然提升。所以在杜科看来, 这件事再完美不过。
可是,问话的是皇上啊,就算皇上会大度不计较, 可身为臣子的,还是要说好听的话。杜科能成为皇上的心腹, 在皇上夺嫡前就偷偷站队,自然是有脑子的人。
所以杜科仅仅是沉思了一会儿, 便回答:“这件事于皇上、于朝廷来说,是坏事,但胜在事情已经解决了七成, 所以又是好事。故而皇上的回答在微臣看来,半对半错。”
哦?杜科的回答勾起了皇上的兴趣,他轻笑的看着杜科:“这倒是难得了, 能从你的口中听到这样的回答, 可见你对这件事的解决态度和措施,还是相当满意的啊,你只差没告诉朕, 朕猜错了。”
杜科严肃道:“微臣不敢。”
皇上哼了声:“得了,你倒是把事情说来听听。”
“遵旨。”杜科接着道,“皇上还记得永州边关军营的秦放吗?”
“秦放?”皇上想了想,“是那个提出把投诚蛮子化整为零来安置的秦放?”的确有印象,主要是这事情发生在不久之前。
杜科道:“是,这件事还跟秦放有关。”能让皇上有印象的人,且听皇上的回答和神情,还是个不错的印象,那可是件好事情。“秦将军带着三千的投诚蛮子步行去云襄县安置,顺便调任为云襄县的守城将军,途径环水县,发生了两件大事情。”
皇上挑,神情变幻莫测:“环水县?朕记得环水县还算富裕。”环水县骑马到京城要三天的时间,这路程不远不近,但从启国的地里位置来看,还算不错的了,所以也算是个好县城。“怎么?这还算富裕的县城,还能发生两间大事?朕也没有收到环水县的奏折。”
启国没有内阁,除武将奏折会经过兵部,余下的奏折都是直达天听的。也就是说,如果环水县出了事情,这奏折会直接送到皇上面前,然后经由内侍区分。奏折根据颜色的不同,来区分紧急情况。然后皇上再从奏折的紧急程度开始批阅。
杜科道:“第一件是秦将军带着的三千蛮子中有几百人生病了,此病为传染性的着凉,病发后患者会咳嗽、头疼、全身乏力,虽然会传染,但是如果按时服药的话,并无生命危险,现在秦将军已经把患者和健康的人隔离了。只是,这发病到痊愈的时间较长,约莫要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每天服药的话,光是药材费用可不少。”
皇上最怕什么?老百姓最怕生病,皇上也最怕生病啊。皇上看得起大夫……不,他有御医,他有药材,但是他和老百姓不一样,老百姓生病是怕花钱,他生病是怕死。
皇上听到这个,心就烦躁,传染性的病虽然和瘟疫、天花不同,但是也让他烦躁。好在秦放已经控制,还隔离了:“和太医确认过吗?确定只是传染,不会致命?”
杜科回答:“微臣进宫之后去过太医院,和太医确认过。实际上,每年到了春季,这种病较为常见。但是,每年因为没有钱买药的老百姓,死于这种病的也大有存在。”
皇上一听,若有所思的打量了杜科几眼:“你的意思是,让朝廷给秦放拨款,治疗蛮子?”
杜科心头一紧,马上义正言辞道:“蛮子刚向我们投诚,如果一下子死了几百人,这件事一旦传到其他蛮子那,不仅那些观望的蛮子不敢再投诚,就是其他的蛮子也会担心。不过,这笔款,秦将军已经解决了。”
这下皇上诧异了:“秦放怎么解决的?莫不是自己出了钱?”他可不认为有人会这样做。
杜科道:“这就是微臣要说的第二件事了,也是较为严重的一件事,影响到了朝廷的声誉,以及……陛下您的声誉。”
杜科这话一出,御书房原本轻松的气氛全无,皇上的脸色也严谨了起来:“怎么回事?”影响到朝廷声誉和他个人声誉的事情,是他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杜科道:“环水县县令和盗匪勾结,秦将军……”他把所有的事情都说了一遍,然后把秦放的书信奉上,上面还有好些盗匪的证词。
皇上先看了信,秦放信中所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问题,杜科也不会上交。只不过看了信,皇上不轻不重的说了句:“他倒是会想到给你写信。”
杜科不揣摩这句话的意思,他解释:“秦将军才刚升为武德将军,关于朝中的规矩估计还不知道。三月初,微臣去了永州军营一趟,也算和他有几分熟悉,故而才给微臣写的这封信吧。”加了一个吧字,也说明了他对秦放的所为也不是十分清楚也不是十分肯定,能够排除他和秦放勾结的行为。
文臣和武将勾结,就算不设计皇子,这不是历代皇上想看到的。杜科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为自己解释。不过,他也知道皇上不会怀疑,毕竟秦放是什么出身?草根出身,没有后门、没有靠山,这个月才升职的。这样清白的身份,谁也怀疑不到他身上去。更何况睿智如皇上?
可是皇上不怀疑是一回事,他身为臣子态度还是要摆出来的。
皇上笑了笑:“这秦放倒是有意思,剿匪便也罢了,既然还想取三成的钱财作为军饷,拿来建云襄县军营,这做法像永和侯啊。”
杜科赔笑,没有回答。
皇上又道:“不过这样也好,如果人人都像秦放这样自觉,需要钱财自己去想办法,朕又何必为国库的银子愁心?你瞧瞧那些建水坝要银子的,闹水灾要银子的,怎不学秦放去剿匪生财呢?”
杜科继续赔笑,这话让他怎么回答?说他们怕死不敢剿匪?“那皇上是许了他三成的款?”
皇上道:“就给他四成吧,多出来的一成是朕奖励他的赏银。”也是说,归秦放私有了。
不过,皇上又不亏。这钱是秦放剿匪所得,原本的七成打算留作给环水县的百姓,现在他所得一成,说起来,也就是说百姓那边只能得六成了。
不过,既然是皇上奖励他的,秦放自然拿的下手。
三天后
“将军……将军,我回来了。”陶山一到盗匪窝,就急冲冲的往里面跑。雨已经停了,天气转好了。那些健康的人依然住在大队扎营处,而生病的人则被转移到了盗匪窝。
昆狮等人听到陶山的声音,纷纷出来了。
秦放这几天倒是空闲着,等着陶山回来。一来一回六天,他等的也心急。主要是就怕县太爷那边突然过来。但是有些意外,都几天了,县太爷那边竟然也没派人来。也许盗匪和县太爷除了分赃之外,平时很少联系吧。
秦放终于等到陶山回来了,看着风尘仆仆的陶山,他道:“辛苦了,信可是送到杜科杜大人手中了?”
陶山憨厚的笑了笑:“不辛苦,信已经送到杜大人手中了,属下带回了杜大人的书信和皇上的圣旨。”
秦放听闻,马上跪下接旨。陶山恭敬的请出圣旨,交到了秦放的手中。
秦放接了圣旨便对陶山道:“你先去好好休息。”
陶山:“是。”
回到屋子里,秦放先看了杜科的信。杜科信中写道,他不日就来环水县,因他钦差出行没有陶山快,所以让陶山先带着自己的书信和圣旨过来。同时,也让秦放接到圣旨之后,先把县太爷扣押了,之后的事情等他来了再说。还有,信中提到,皇上许了三成的赃款作为他的军饷,又奖励了一成的赃款作为他的回报。
秦放看了这份信,很是高兴。盗匪的银子已经清点出来了,一共有五万的白银,余下的一些珠宝什么的且不算,如果奖励他一成的话,最起码得有五千两白银。
秦放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在飞,原来……剿匪才是生钱最快的法子啊。
屋子的门突然打开了,秦放拿着圣旨出来:“来人。”
士兵:“将军?”
秦放:“赶紧清点人数,所有人随本将军去县城捉拿县太爷。”
士兵:“是。”
半个时辰后,所有的士兵在五里坡集合,启国的两百士兵,蛮子的三百士兵,一共五百士兵全都在这里了。
秦放站在最前面,手拿圣旨道:“皇上有旨,命我等拿下环水县县令,大家准备出发。”
“是。”整齐的声音非常洪亮。这几天有了三成银子的军饷,士兵们吃了好几顿肉了,所以这会儿精神着呢。
环水县县城
县太爷之所以注意五里坡盗匪窝的事情,一则是他们平时很少联系,只有分赃款的时候才联系,因为联系的多了,被人发现端倪就不好了。二则是他最近也忙,冯家医馆的事情让他烦躁的很。发生了命案没办法草草了之,更何况大家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