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贵妃[清穿+红楼]——然君O
时间:2021-07-20 09:05:40

  “额娘!都是我不好!是女儿不孝!”
  瑾瑶叹息:
  “你只是更有自己的主意,坚持自己的见解,平时还是很孝顺的!该说额娘平时对你管得太严了,让你觉得受约束了是不是?”哪个不听话的孩子都是被宠坏的,自己宠的自己受呗,还能怎么地。
  再说这孩子逆反期来得比旁人早,便显得很有性格,但并不表示平时就不孝顺她。
  再再说了,她的大女儿只是在某些事情上有自己的想,但在外礼数周全,没叫爹娘丢过面子,心地也好,没有沾过血,比不少性格暴戾的格格强上许多,又自小跟着她做慈善,还是积了不少福的,这样想想瑾瑶还很满足呢。
  “女儿知道额娘是为女儿好!”宁楚格抽泣道。
  瑾瑶笑着摇头:
  “其实是额娘错了,一直觉得你还小,还没长大,总想替你做主,觉得这样做才是对你最好的,这本身就是错的!罢了,如今女婿是你自己选的,额娘今天教导你最后一回,你记住了,自己选择的道路,不管是平坦还是荆棘,都要笑着走下去!人生有些路,一旦选择了便不能回头!”
  宁楚格起身束手听训。
  “是,女儿谨记额娘教诲!”
  瑾瑶点点头:
  “记得就好,再来跟额娘对一遍嫁妆单子吧,你从小就对经济不感兴趣,对银两也没个概念,嫁人后却是万不能如此了!”
  在宁楚格八岁时瑾瑶也如自己小时一样,给了她一间铺子叫她练手,不想她只玩了两天就没了兴致,再不肯管了。
  宁楚格用力点头:
  “我知道的额娘!”
  看到这长长的嫁妆单子,宁楚格明白,如果不是额娘会经营,她们姐妹哪来这么丰厚的嫁妆,她也得努力,不能坐吃山空,不然到她有女儿时就没有拿得出手来的嫁妆了。
  该教导的管家事宜瑾瑶这些年来一直潜移默化地教导着,倒是蒙古和大清有些习俗不,瑾瑶又托温恪公主请了个蒙古来的嬷嬷,教导她蒙古福晋需如何持家。
  瑾瑶笑着将人交给嬷嬷,不理会宁楚格变成蚊香状的眼睛。
  傻孩子,以为嫁到蒙古就天天在草原上骑马玩什么都不用操心了么?
 
 
第239章 
  瑾瑶自打旧疾犯过之后, 便时好时坏。
  张罗着将宁楚格嫁出去,由十三阿哥、年顺尧带着弘智和弘易为宁楚格送嫁,将人送走后, 瑾瑶又病倒了。
  府里李氏和一些人暗搓搓地求佛保佑瑾瑶早点死,自然也有人真心希望她早日康复。
  如耿氏, 及除了四格格外的其他格格们。
  府里格格们都是脚跟脚的年纪,除了最小的萱琦和姬兰, 其他的格格最小的也不过小宁楚格两岁,便是如初。
  几乎都到了快嫁人的年纪。
  她们大多都是在瑾瑶身边养大的, 和她感情不错, 瑾瑶是个对孩子好的人,对四个抱过来养的格格们也同府里格格一样待遇, 白眼狼毕竟是少数, 她们当然感念瑾瑶的好,时不时便过来请安侍疾。
  再加上瑾瑶自己生的几个, 一时间倒是将宁楚格嫁人的空落填补了许多。
  “好了, 额娘没有大事,养养就好了,倒是你们,正好趁这个机会,都学学管家,两人一组, 先管厨房和园子吧, 一点一点先练练手。”
  四个格格惊喜不已, 忙应“是”。
  耿氏当天晚上来见瑾瑶:
  “福晋身子不爽利,奴才想去岫云寺替福晋和二格格祈福,愿佛祖看到奴才诚心的份上保佑福晋早日康复, 保佑二格格早生贵子,福寿绵长!”
  瑾瑶欣慰道:
  “难得你有这份心,采拮,给耿格格拿上两千两,替我去添些香油钱!”
  耿氏推脱不得,只得收下,第二天一早便去了寺里。
  瑾瑶知道耿氏所求,她倒是无所谓,她不是那种自己女儿没有嫁得如意,便见不得旁人好的。
  还是那句话,府里其他孩子的未来都听四爷的,她一般不会主动插手。
  宁楚格嫁人不过四个月,也是刚入秋不久,宫里便挂起了白幡,太后去了!
  太后在清宫里耗费了一生的光阴,享年七十七岁。
  所有宗室王公大臣全部入宫跪丧。
  康熙亲自着孝服,哭倒在灵前,感情真挚。
  宫妃们也多是真切地哭着,瑾瑶也是如此。
  虽然因宁楚格的事与太后有了些芥蒂,但这些年的感情却是真的,何况那事也不能完全怪太后,便也做尽了“贤孙”该做的事。
  这期间皇上如同普通人家儿子一般披麻戴孝,甚至要守灵,被众忠臣们死死拦下。
  事后皇上大受打击,身子竟是不如从前了。
  隐在湖面下的水流开始了不寻常的波动,这一切仍被皇上发觉了。
  康熙看着握着笔却不停发抖的右手,叹息了声:
  “朕,老了!”
  李德全吓得头埋在胸前,不敢插言。
  放下笔,康熙暮声道:
  “罢了,宣张廷玉、李光地,把雍亲王也叫上吧!”
  “是!”
  李德全出来后,长出一口气,忙安排外面的太监去传人。
  自打十一年前康熙说不再立太子,已秘密写下立储圣旨后,大家便纷纷猜测这个储君人选,待听到康熙身子有恙休养,叫四王爷监国后,所有人都沸腾了。
  康熙隐晦地考核了十年,终于定下了未来的新君,那就是四爷。
  四爷党们接这个消息欢喜得快疯了,忙联系四爷,想要将人聚在一起庆祝一下,被脸黑的四爷制止了:
  “眼下还是国丧期间,你们这是不想要顶戴了?”
  众人这才如同被泼了冷水一般冷静下来。
  田文镜拱手:
  “到底还是王爷思虑周全,我等皆是不如的!”
  其他人连忙拍起马屁来。
  四爷摇头:
  “都散了吧,各自回去也都守好了口风,不要兴过头了,要知道,一天没有成功,便随时都有变数!”
  大家连忙应是,各自归家。
  四爷打这一出后也警醒起来。
  如今不过是皇阿玛叫自己监国,虽然有暗示引导的意思,但并没有正式立自己为储君的旨意。
  如果自己也如身边的人一般兴过头了,那怕是牌匾后面的圣旨上的名字马上便会换人了。
  更甚至,眼下那上面的名字是不是自己都不一定,说不上自己也只是个挡箭的。
  和邬思道商讨了半宿,最终四爷定下今后的行事方式后,才回到西院。
  时已深夜,瑾瑶的房里只留着一盏灯给他照明,其他都是黑暗的。
  四爷瞧到疲惫得已经睡着的瑾瑶,心更坚定。
  刚一除服,便有络绎不绝的帖子送进王府,相识的,不相识的夫人们纷纷要来拜访瑾瑶。
  瑾瑶岂是那等轻狂的?
  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是要低调才是,便以身子欠佳,想要静养为由,去了庄子上。
  年三嫂带着女儿徽音去瞧她。
  瑾瑶拉着徽音问她近来都学了什么,在家做什么,很是喜爱。
  有道是侄女随姑,徽音和瑾瑶血脉近,长得十分想像,同宁楚格与姬兰像亲姐妹似的,瑾瑶时常将她接过来玩,也在出门或者见客时将她带在身边,满京城的贵夫人们皆知道年家又出了个绝色的姑娘,且饱读诗书。有意的便开始事先联络起来,叫年轻人先有个印象,不太反对便可以等到年龄过了选秀向宫里求恩典。
  徽音十岁前跟在贾夫人身边养了四年,十岁后才回到亲娘身边,如今也不过两年,性子倒没随了她娘,反倒和贾夫人有那么几分相似,柔中带刚。
  稀罕完侄女,瑾瑶打发她和女儿们去玩,便和三嫂说起了家常来。
  “二哥、二嫂在边关这么多年,只回来了两次,也不说瞧瞧熙哥儿,眼下熙哥儿都要相看姑娘了!”年三嫂道。
  瑾瑶笑:
  “不用急,今年过年差不多就能回来了!”
  “今年?今年不够任期吧?这就回京述职么?”年三嫂惊讶。
  “不是述职,许是能调回京里了,朝里的事我也不太清楚,只是从二哥来信的只言片语及四爷的话中推断出来的。”
  “那可真是太好了,二嫂前年生的煦哥儿我们都还没见过呢!”
  瑾瑶也笑弯了眼,她也太想念二哥和二嫂了。
  一开始二哥去边关并没有带上二嫂,后来还是瑾瑶瞧不下去,凭什么姨娘能在男人身边陪着,又有自己生养的女儿在,倒是正经的二嫂却离得千里远,夫妻不能得见,还要帮着料理府里上下,孝敬爹娘,照顾弟妹?
  于是四爷便帮着想了个法子,皇上应允后将年二嫂也送了过去。
  至于熙哥儿?
  那就是瑾瑶的另一个儿子,自然是要在她身边的。
  一晃过去几年了,前年生下次子煦哥儿,谁都没见到过呢。
  说完二哥,又说起宁楚格来。
  年三嫂关心她的情况,问了起来。
  瑾瑶露出笑容:
  “前几天刚接到她的信,说是怀上了,如今算下来,怕不是三个月了!”
  “这么快就有了?那倒是随了你的体质。”
  “可不是,幸好这孩子怀在太后丧事前,不然也不好听。”瑾瑶庆幸道。
  太后出身草原,不说同族的,便是一般部落王公也是要跟着象征性的守个孝的,何况宁楚格这个曾孙,更要注意。
  “这孩子是有福的,你也能放心些。”
  瑾瑶点头:
  “可不是,刚一听要嫁去蒙古把我吓成什么样,如今看来,这丫头自己倒是挺能适应的。”
  来信都说过得不错,她自然也就不担心了。
  其实瑾瑶不知道,自打她犯了旧疾后身子不太好,四爷和弘智便禁止旁人向她传递会刺激到她的消息。
  宁楚格送信都是先送到四爷那里的,四爷先看过后才会交给瑾瑶。
  所以瑾瑶知道的都是喜讯,就如这次她只知道女儿嫁过去没多久就怀上了,很高兴,并不知道,不止宁楚格怀上了,宁楚格的额驸托合齐的侧福晋也怀上了。
  宁楚格之前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
  看惯了阿玛、额娘之间的相处,她以为只要男人对女人有情,便不会再看其他女人一眼,毕竟其他人长得又没她好看,又不是他喜欢的,自然应该只守着她一人才是。
  然而婚后便才现,她的想法太傻了,男人即使没有太深感情,仍会去那个女人那里,且这样的女人还不止一个。
  巧合的是,还有一个侧福晋竟与她差不多时间怀孕,这都让宁楚格觉得委屈,写信给四爷和弘智时便露了个口风,她倒是有志气,没有直接向家人求助而是自己在想法子解决。
  四爷和弘智能如何?
  托合齐又不在京,又不上朝当官,他们如何制约他?如何给她撑腰?
  如果是为了宠妾灭妻,他们还以义正言辞地派人过去,可只是为了吃醋……说出去没人会支持他们父子的。
  一个男人,一个男孩能有什么办法?
  如果瑾瑶知道了还会有千万种手段来帮她,就算不能解决也能让自己出出气,可是男人终是无法理解女人的,所以宁楚格只能失望了。
  再说四爷,自打监国后,对自己及身边的人要求更严格了,对府里下人也更约束得紧,防着别人找由头。
  但树大根深,便是再防也是没用的,总能被人找到毛病来,尤其瑾瑶的产业这么多,还有的涉及了一点政治。
  这天,四爷便收到了弹劾他和瑾瑶的折子,打开一瞧……
 
 
第240章 
  四爷打开弹劾的折子瞧了瞧, 没有理会,全部单独放到一边。
  “这个不用留中,都留着给皇上过目吧。”
  其他几个重臣应忙应“是”。
  他们做为天子近臣, 自然是明白康熙的意思的,有意培养四王爷当然有选做继承大统之意。
  但他们平时和四王爷并没有什么交情在, 彼此的了解也不算深,这相处起来便有些谨慎, 自然没人想要得罪他,也没人敢乱出主意给他, 生怕被误会了去。
  就如这弹劾奏折, 他们便不敢私下做主。
  再说康熙听说有弹劾四爷的折子倒是挺感兴趣的,叫四爷念给他听, 只当是解闷。
  四爷摸起一本打开读了起来:
  “臣参奏雍亲王上朝乘车撞到路人……”
  康熙听到他读完后问道:
  “当真撞到人了?”他有点不太相信, 亲王出行四周都是侍卫在,马车在中间, 如何能撞到人?
  “路过安定坊时, 突然出来一人冲着马车窜来,撞到车厢上。”险些惊了马。
  康熙摇头,指着那一摞,叫他继续读。
  四爷默,他这是被皇阿玛惩罚么?这么高的折子他得读到什么时候去?读完了不得请太医开治嗓子的药啊?
  无奈地再次拿起一本读了起来。
  “臣弹劾雍亲王瑾福晋,在江南强占良田, 使当地百姓无田可种, 哀号遍野……”
  康熙神情严肃, 不复之前的闲适:
  “这个是怎么回事?”
  四爷黑着脸:
  “年氏看江南许多良田产量很低,浪费土地,便统一买下来, 全部用上良肥与从海外带回来的种子,再雇佣当地农夫来耕种,每季产粮后给予一定数量的粮食,不管是天灾还是虫灾都没少过他们的粮食。”
  民夫们自己种田没有耕牛,没有肥料,没有良种,甚至连农具都不齐全,一年辛苦到头都不一定有那么多粮食,还要交税,如今这样只付出劳动不需要承担风险,旱涝保收,这些人竟然还不知足,告刁状。
  康熙点头,那肥料的造价他是知道的,用了那肥,即使产再多的粮,最多也只够个本钱,赚不到银子的。
  这些年来年顺尧一直在改善肥料降低成本,可效果并不明显。
  没有办法,年顺尧出身膏粱,对银钱实在没有观念。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