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婉,怎么了?”唐林回过神,见伊娘满脸纠结,问道。
随后,他又走了过去,看到纸上的内容,上面写了跟自家交好的人名,旁边还有几句话,其中谨言慎行四个字特别大。
之后就写了嘉成县公府的事情,和其中的人际关系。
唐林的人际关系,还有跟一些官员的关系,他都会跟伊娘说一声。
这次的嘉成县公府,就是冯轲他们家,不过他虽是冯轲的好友,但冯轲身为六子,并不得家里重视,所以他之前并没有同嘉成县公府有过瓜葛。
“上次乔迁宴时,喻义还有他夫人也一起来过,这次他母亲相邀,你去了,只要不失礼即可。”
“若是遇到老夫人可亲近几分,老夫人自小就疼喻义,当初去嘉成县公府寻他的时候,老夫人还特意出来跟说了会儿话,很是和蔼。”唐林指着上面的人名说道。
“而且,这个宴会,成乐他们的家眷应该也会去,所以不必太过担心,也不用特意去讨好谁,照常相处便是。”
伊娘边听边记下,有了唐林说的这些,她心里也有些底了,兼之的好友她都知道,而上京的这些,她也见过几面,相处的不错,这次虽然不是私下小宴,但有认识的人在,总归好些”
“虽然如此,但还是得好好学学,你现在的官位越来越高,接触的人地位也高了,就算卖不了好,帮不了你什么,可也不想无意间得罪什么人,或者说错什么,给你引来麻烦。”
唐林听后一怔,原来除了他事事周全,不想为家里招祸事之外,伊娘也存着一样的心思。
“伊娘,除了一些特别大的忌讳,其它的不需要特别去注意,现在是从三品侍郎,还颇得官家心意,所以一般人很少会来招惹。”
“只有跟同级的,可能心中会有些疙瘩,他们后宅的事情,也不清楚,这些就要辛苦你了。”
唐林从不小看女子,就算是在这个限制女子能为的时代,他也遇到了许多有能力、有胆识的女子,像是苏女医、成仵作、还有那些敢在公堂上与人对簿的娘子们。
而高官勋贵的女眷,自小习文识礼,有能力更多,所以他和伊娘两个得互相通通气,特别是在朝堂上或者平日里对他表现出不喜的官员,提上几句,伊娘在宴会上也能对她们多一分警惕。
之后,夫妻两个一起合计,一个说说自己的好友,还有以前对自己有善意的官员,可能挡了哪些官员的道。
另一个说自己的手帕交嫁到了哪家,一些不喜自己的嫁到了哪家,这样一整合,两人对于自家的人际关系网,有了清晰的认知。
之后两人记了几遍,默契的将纸扔进了碳炉。
八月上旬,唐林他们终于将全国户籍都整理出来了,看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户籍册,何郎中有些莫名其妙的感动。
虽然也没做到很晚,但是,把一个时辰当成两个时辰用,和以前那悠悠闲闲,吃着点心喝着果酒处理事务的状态,完全不能比!
随后,何郎中派人去户部度支司,让那边的官员自己来抄录,他们就不送过去了。
度支司的郎中听的莫名其妙,以前吏部可从没这样过,不就是一些册子嘛,丢了也没什么事,重新叫人抄一本不就行了。
想归想,但人还是要派的,于是吴郎中,让员外郎带着过去抄录。
过了两天,一群人回来,吴郎中看着户籍册封面上的记号,问道:“吏部,是将们的事情也给做完了?”
“也不是,户税还是要们来预计分配的,不过这样做让们方便了很多。对了,唐侍郎说,要是们统计好了,这些册子最好能拿到吏部封存。”那员外郎说道。
“这不是们抄录的吗?为什么还要拿到吏部?”
“唐侍郎说们用完,这些册子也是放到库房里,还不如交给他,他有旁的用处,跟户籍有关的。”
吴郎中听了后,想着这些用完后,的确没什么用,以前也都是还给吏部的。
只是这次这些整理的太好了,所以他才想留下来,让吏部以后都弄成这样的,可以省他们很多事。
不过想到这个是唐侍郎弄得,短时间内唐侍郎也不会调任,以后,应该不会变,也就同意了。
在大宁开始下发文书,收缴秋税时,北边的九夷可就没这么安稳了。
宁朝给的招降书已经送给各个部落,而宁朝的边境也已经做好准备。
特别是旧城墙和新城墙中间那块地方,保嘉府府衙已经着手修建市集,而最近城门戒严,东西无法运输出去,百姓们无法自由出入。
刚开始百姓有些不满,但当官府出示九夷的文书后,保嘉府的百姓纷纷表示理解。
看看那文书上写的什么狗屁话,让他们开通集市,价格要便宜,还要求帝姬下嫁。
字里行间透露出九夷高高在上的态度,气的边境百姓红了眼,恨不得直接跟九夷打一场。
这份文书在边境传开后,致使整个保定府路的百姓,全部加进了管门大队,盯着那些商人,只要是带着包裹偷偷靠近边关的,立马就会被盯梢的百姓举报。
这也是朝廷特意向知府要来文书内容,并在边境各府出示文书的用意。
若是只关闭城门,却不告诉百姓用意,说不定会有百姓埋怨朝廷。
但有了文书就不一样了,百姓有了怨恨的对象,并且加入其中,这样就算日后真的要起战争,百姓们也不会太过慌乱。
当初,朝廷是想要将这封文书发到大宁各府,却被唐林拦下来了。
对于一些人来说,九夷是个遥远的词,他们不像北地百姓那样经历过战火,被九夷夺取过财物、家人,对九夷有着刻骨之恨。
所以这部分人在看到这份文书后,可能会觉得无关紧要,甚至于会觉得不就是一个帝姬嘛,嫁了也就嫁了。
甚至于在知道朝廷的拒绝后,他们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批判朝廷,甚至于帮九夷说话……
不过,就算没有出示文书,该知道的也会知道。
此前,朝廷先在各府将九夷以前侵害宁朝时,所做的恶事公布于众,以前百姓只知道九夷又来入侵了,大宁大胜仗了,但他们从不知道,九夷的入侵会带来那些影响。
等到百姓对九夷义愤填膺之时,再放出那封文书,那么等到九夷归顺,百姓自然高兴,而且就算朝廷待他们苛刻,百姓也不会多说什么。
而九夷的各部落在拿到这份国书时,反应不一,有的气愤,有的却心动了。
敏罕部是九夷实力最弱的部落,他们每年的牛羊都会被上头那些强大的部落掠去一大半,只留下一小部分让他们过冬。
以前宁朝防守不严,一入冬,他们各部就会将壮士组织起来,掠夺宁朝的村子。
厉害时,还能攻入城池,将里面的东西掠夺一空,这冬天整个部落都能过得舒服。
可这几年,能掠夺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去年宁朝还新建了城墙,将耕地什么的都护在了后面。
那一年他们几乎没得到什么好东西,而且各部落的勇士伤亡了不少。
就连强如哈拉部也无法让所有人活过冬天,为了保住自己的力量,哈拉部开始掠夺其余部落,让他们将牛羊交出。
冬天时,敏罕部死了无数妇孺,都是冻死和饿死的。
如今看到这封招降书,他们自然心动,敏罕部可汗看着宁朝的文书,只要接受了,就可以带领族人度过这个冬天。
虽然以后都得将牛羊、马匹交一部分给宁朝,但这也比这样等死强啊。
唯一令人迟疑的是送儿子去上京这件事,他的孩子不多,而且大宁指定要的是小可汗。
思考了很久,他们决定先朝宁朝走再说。
就在敏罕部想要带着人迁徙到宁朝附近的草场,跟宁朝商谈时,哈拉部、沙氏部等部落也收到了这封国书。
对于这些部落,宁朝是区别对待的,对于弱小的部落,宁朝的使臣还算客气,但对那些强大的部落,就完全不一样了,有的客气、有的高傲、有的和善等等。
朝廷定下的计策就是想要这些部落自相残杀,那么这中间宁朝的态度就很重要。
看完国书后,大可汗怒吼道:“那个送国书的人呢!让他进来,们九夷存心跟宁朝交好,他们宁朝就是这么对们的?”
随后一个人去叫了,坐在下首的汉子说:““可汗,这不像中原的作风啊,以往中原的朝廷一听到这事,怕是上赶着来,甚至还会送来粮食、珠宝才对。”
像这样的事情,九夷这些部落做过很多次,不管是哪个王朝当政,只要九夷有和谈的迹象,他们就会同意。
这一次,中原提出这么多要求,跟前朝完全不一样,一点大国风范都没有,他们自然不满。
这次前来送国书的是鸿胪寺少卿,一同来的还有一队人马,现在宁朝的将士在外面守着,他自己带着指挥使进了王帐。
“你就是宁朝的官员,你们的皇帝给这么封文书,是觉得九夷好欺负是吧!”哈拉大可汗盯着这个宁朝官员,眼神凶恶。
“这封国书,是大宁的态度,们大宁,可不是你们想打就打,想和就和的。现在是你们九夷有求于们,还想让们的帝姬下嫁,简直就是痴心妄想。”陈垣看着这个可汗说道。
自打知道要出使哈拉部落时,他就开始琢磨这些话了,最好能把这个大可汗的怒气给挑上来,这样他才会发疯。
这可是上官亲自交给他的任务,这么爽的事,虽然有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想做。
“诶啊,大可汗怕是不知道痴心妄想是什么意思吧?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们想打,们大宁兵强马壮,自会恭候诸位。”
听到这话,王帐上的所有人对他拔刀相向,恨不得将他当场斩杀。
“你们想要杀本官?那可要想清楚了,一旦杀了,哈拉部和大宁便无交好的可能,现在因为你们的冒犯,大宁已经限制商队出关同九夷交易。”
“而且,大宁的城墙你们也都看到了,们能向前推十二里,那么就能向前推三十里、四十里,日后定能将整个草原都收拢了去。”
“对了,这封国书,大宁也给另外几个部落送了,至于他们怎么想可就难说了,说不定已经有部落动摇,想要归顺大宁了。”
听到这句话,这大可汗自会派人去查探,要是真发现了,恐怕九夷就要开始内乱了。
至于那些真的想要归顺大宁的部落会如何?
大宁可不会管这么多,当初这些部落一同入侵大宁的时候可不见得手软,现在变成狗,不过是为了活下去,豺狼做的伪装罢了。
“若是可汗想清楚了,就送封文书过来,哦,还有你们部落的小可汗,也要一同来上京,献上文书,如此大宁才能看到九夷的诚意,愿意和九夷互市。”
“诸位多加考虑,告辞!”
说完后,也不等王帐里的人反应,陈垣直接带着指挥使出去,这一路上竟然也没人敢阻拦他们。
走出部落的时候,陈垣心想:看来,九夷是真的不好过了,那些人刚刚被气成那样都不发作!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8-03 21:46:17~2021-08-05 00:27: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九月姗姗 25瓶;一点一点儿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8章
大可汗眼睁睁地看着宁朝使臣扬长而去, 但又不敢真的动手。
这几年九夷各部生存艰难,就算是哈拉部也只是勉强存活,现在摆在他眼前的就两个选择。
一个是集合全部力量攻打宁朝边城, 然后依靠这个, 强逼宁朝答应互市;另一个就是答应宁朝的条件, 然后献上降书。
如此宁朝就会运粮食过来, 这一年也能安稳度过,但从此以后,九夷部落每年都要进贡牛羊、马匹给宁朝,还要向宁朝俯首称臣。
这样的待遇, 自比宁朝皇帝的大可汗根本难以接受,他想要试试第一种, 集合九夷全部的力量,与宁朝一战,逼宁朝互市, 给粮。
“大可汗,九夷已经没办法承受失败的后果了,一旦失败, 宁朝绝对不会让九夷好过, 恐怕九夷人将会变成宁朝的奴隶。”一个人劝解道。
他和这里的人都不一样,他的曾祖母是前朝的和亲公主, 嫁给了当时九夷的大可汗,也就是巴氏部的可汗。
结果因为各种原因, 巴氏部实力衰落,被哈拉部赶超,大可汗之位也就落到了哈拉部的手里。
本来身为巴氏部可汗的孩子,他的祖父也能在巴氏部有一席之地, 只是因为曾祖母的关系,部落并不信任他们,所以举家搬到了哈拉部,至少哈拉部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