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反应了过来,刚刚他实在是被爷爷的语气吓了一跳,从小到大,他从来没见过爷爷对谁这么低三下四过,一想到这都是为了他们能读书,立马端正了态度,恭恭敬敬地说:“小子唐林,见过先生。”
木头也反应过来了,学着唐林的样子,向李童生问了好。
李童生看了看这两个小子,又看了下唐大海带来的束脩,心下满意了几分,便说道:“你们两个上前来,让我看看!”
听了这话,唐林看了看爷爷,慢慢地走了过去,李童生看了看唐林又看了下木头,看到他们的模样后,顿觉不错。
木头已经七岁了,唐家人样貌都不错,木头也不例外,五官端正,在庄户人家里算得上是上佳了。
而林子更不用说,虽然只有五岁,模样还未张开,但肤色白皙,这一点像极了李月娘。
李月娘的底子就白,嫁到唐家后,大部分是待在家里做家务,可农忙时还是要下地的,即便如此,她也比那些不下地的妇人白得多。
之后,李童生又问了几个极为简单的问题,走了个过场,收下了束脩后,就说:“依我看来,这两个孩子算得上聪明伶俐,这样吧,明日起,你就可以把孩子送过来了,能教的我定会教,但能学到多少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是是是,这是自然的,也是麻烦先生了。”
唐大海一听李童生这么说,下意识地觉得这样也不错,不过,对于来读书,要准备什么,唐大海并不清楚,思索了一会儿,想要开口问,可却又有些拘谨。
唐林看着爷爷这个样子,有些心酸,他忙收敛自己的情绪,歪着头,张大眼睛问李童生:“先生,明天我们要带什么东西吗?”
这么多年下来,唐林也明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动作表情最可爱。
以往,只要自己一露出这样的动作,不管是家里人还是亲戚们都会来摸摸自己,有的还会给些小零食,身为一个农家子,唐林能长成这样一个圆润的孩子,绝对和这些吃食少不了关系。
李童生也不例外,看到这么一张肉脸,下意识的想去捏一下,手都伸到一半了,想起读书人的体统,就将手放到唇边,轻咳了一声,说:“你们如今还小,也不用带什么,只先念念书,将字认一认,先用我以前的旧笔沾水写,等熟悉了后,再写到纸上,至于何时要用纸笔,就看你们学的进度了。”
想来李童生也是知道农户读书不易的,大部分的农户也只求孩子认识几个字罢了,竟想出了这样的法子来让孩童习字,可是为这些人家省了一大笔费用呢。
唐大海知道后,更是喜出望外,之前他想着得给两个孩子买些纸笔,这笔费用可不便宜,如今还能缓几日再买,甚至于要是木头林子一直没学好,就能省下这一笔了。
小河村唐家,唐家几口人都等在院子里,想要早点知道孩子们能不能去读书。
唐老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李月娘一直看着门外,算着时间,唐老大和李大娘也坐立不安,就连老二两口子也抱着孩子等在外面,也就唐王氏还算坐得住。
大丫在屋子里照顾弟弟,二丫在旁边坐着,可都有些心不在焉的,这时,二丫轻轻的说:“大姐,你说大哥和林子能去读书吗?”
大丫看了二丫一眼,就说:“会的,木头和林子那么聪明,肯定能去读书的。”
二丫已经六岁了,已经知道许多事了,她知道读书很费银子,所以即希望大哥和林子能去读,又有些不希望他们读,一时间竟纠结了起来。
这时,唐大海带着两个孙子回来了,唐王氏连忙走过去问:“怎么样,李先生怎么说,木头和林子能去读了吗?”
唐大海拍了拍两个孙子的头,笑着说:“李先生说木头和林子都是聪明的,让他们明天就去读书。”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只想着就算没读出个什么,能认识几个字也是好的,等到知道现在不用去买那精贵的纸笔,一家人更高兴了。
晚上,唐明几乎睡不着觉,只想着日后再多去赚些钱,供自家儿子读书。
而唐林经过这一日奔波,也下定了决心要好好读书,读出个名头来。
第7章
第二日一早,在跟着长辈一起吃完朝食后,唐木就拉着唐林的手一起沿着大路去李家村。
李家村和小河村相邻,两个村子间互有通婚,不过因为小河村当初是由逃难而来的十几户人家组建起来的,所以里面姓氏杂多,除了村长比较有威信外,并没有宗族之分。
而李家村并非如此,李姓是村里面的大姓,整个村里极少有外姓,就算有,也是被排挤在外,在村子里,族长和族老的话语权比村长还要重。
小河村的人对于李家村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每回去镇上,都要经过李家村,从地理位置来说,李家村比起小河村要好得多。
李家村离双山镇近,去镇上方便,小河村到镇上徒步要走上一个时辰,而李家村到镇上只需要走小半个时辰,也是因为如此,对于离镇上远的村子里的人,李家村的人都有一股优越感。
唐林和唐木走在路上,身上背着竹壶,口渴了喝上些许水,毕竟还有好长一段路呢!
对于成年人来说只需要走上半个时辰的路程,对于两个孩子来说是不短的,更何况唐林才五岁,脚程更是慢了不少。
等到唐林和唐木走到李童生的私塾,已过了一个多时辰,从卯初二刻(6:30分)出发,到辰正三刻(8:45分)才走到私塾,等他们进去的时候,李童生已经在里面教孩子们读书了。
看到唐林和唐木现在才到,李童生皱了皱眉,呵斥道:“还不快进来,才第一天念书,就晚到,竟没有丝毫的向学之心。”
听了李童生的话,唐木的脸涨得通红,只是喃喃道:“先生,我错了。”
而唐林的心里却有些不服,本来一大早起床,又走了两个多小时的路,又累又饿,到了还被李童生说了一通,使得他的心情更加烦躁。
而且昨天李童生并没有告诉他们今天要几点到,虽然昨日他们没问清楚有错,但李童生也有错处的。
虽是如此,但唐林也知道他现在是个学生,古代要求尊师重道,若是开口顶撞,那么以后求学会艰难许多。
所以,他只是稍显天真地说:“先生,我们是什么时辰念书呀?林子和哥哥以后一定会早早过来的!”
被唐林这么一问,李童生也反应了过来,昨日忘记讲时间了,可身为师长,李童生怎会向学生道歉,承认自己做错了呢?
于是,他让唐木和唐林两人走到私塾里,指了两个位置让他们坐好,并跟他们说:“正所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你们也要早早地来念书才是,记住了,你们要在辰时初(7:00)到。”
“是,先生,我们知道了。”唐林和唐木连连点头,不过唐林却在心里哀叹,以后4:30就得起床了,这真的是起得鸡还要早了。
因为唐林和唐木两个是后来的,他们的进度也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所以李童生给了他们几张写满了字的纸,上面便是他们要学习的内容了。
这几张纸有些破旧,有的边角还有小洞,不过还是能认出上面的字的。
唐林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这些字算得上规整,但以他的眼光看来有些匠气,当然,这也比他要好得多,毕竟他也就在中小学书法课上接触过毛笔字,还能记得握笔的方式就不错了。
这些应该就是李先生自己默写下来的启蒙书籍,虽然没有装订起来,但也比什么都没有来得好。
纸上的字是繁体字,这让唐林有些庆幸,至少他能连蒙带猜出不少,自己默默念了念,开头几句还是蛮熟悉的,应该是《三字经》,这让他放松了不少,《三字经》是在宋朝的时候出现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朝代也有,但有这个共同点,也让唐林心里有了底。
这一天,李童生带着两人将《三字经》念了一遍,也正是这一遍,让唐林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三字经》前面劝学的都一样,也有孔子、孟子、窦燕山等人物,后面的重要典籍也都有,可是这朝代确是大为不同。其中那一句“嬴秦氏,始兼并。”让唐林知道秦依旧在,可秦非是二世而止,而是多存了两世,也不知道这后面两世是怎么来的,但这也使得后面的朝代都大不一样了。
虽说朝代不一样了,可该出现的书籍、诗篇依然存在,所以该学的依然要学,唐林对于这一情况,欣然接受,虽然高二选了理科,但这之前的时候还是学过一些比较有名的文言文篇章的,总比什么都不知道来得强。
之后,李童生,让他们看着那几张纸读,先认认上面的字,这些纸上写的只是《三字经》的前半部分,李童生说等他们认全了这上面的字后,才能拿后面的纸张。
唐林看着周围年纪大的孩子手里也拿着几张纸,就知道后半部分的去向了,这几张纸也不知用了多久。
这也是第一次,唐林感受到了书籍的精贵,意识到读书对于庄户人家来说是件多么昂贵的事。
之后,唐林端正了态度,认真听李先生的每一句话,即使有些字他是能猜出来的,可毕竟不太一样。等到休息时间,唐林就拿着纸上的字和自己认识的简体字对应。
唐林看着这些繁体字,心下有些苦恼,繁体字比简体字来得复杂,每次念的时候都有些磕磕绊绊,要是把简体字写在边上,那就方便很多了。
可唐林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行,简体字对比繁体字是简单,可要是这样做惯了,以后就不太好改了,还是得适应繁体字,特别是书写这一块,以后要是科举了,一不小心写顺了手,写出了简体字,那乐子就大了。
唐林思索了一番,决定回家后用树枝练练字,至少在写的时候,下意识写出来的就是繁体字。
这时,唐木走了过来,看到唐林还拿着拿了几张纸,就问道:“二弟,你看得懂这个吗?我看了这么久,还是不认识它们。”
听了木头的话,唐林下意识看向唐木指着的地方,是个“三”,就说:“我也只认识几个字,你看这个是三,上面有个顶,中间像个张开手臂的人,下面有三划,认得出来吗?”
“原来这个就是‘叁’啊,那我知道了,林子你真聪明,一下子就认识了。”木头看着那个“三”字,开心极了,也没有多想。
休息时间很快结束了,李先生带着所有孩童念了一遍三字经,又让他们背自己的那部分,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就布置一些需要背的功课,让他们回家里背。
因为唐林没有带袋子,如果只带着几张纸走的话,容易弄丢,所以将这几张纸放到了李先生地方,想着晚上跟爷爷说一下要带个箩筐或者布袋子,装东西。
唐木看见了,也有样学样,把纸交给了先生。
李童生收起了这几张纸,心下十分满意,觉得这两个小童,年纪小小,但也是惜书爱书之人。
唐林和唐木跟先生告别后,刚走出私塾大门,就看到自己的小舅舅在门口等着,唐林母亲有两个兄弟一个妹妹,大哥李元,小弟李阳,妹妹李芫娘,虽说都是一母同胞,但李月娘还是跟小弟亲近一些。
现在过来看唐林的就是他的小舅舅李阳,对于自己唯一的外甥,那是打心眼里疼爱着,算着私塾马上要放学了,早早地等在了外面。
看到唐林过来,一把抱了起来,掂量了一下,说道:“好小子,一段时间不见,重了不少嘛!”
“我长大了,小舅舅,林子好想你啊,你怎么过来了,现在不是要种地吗?”
唐林抱着小舅舅的脖子问道,突然,他又想到了什么似的,说:“小舅舅,你快放我下来吧,我大哥在呢!”
李阳把唐林放了下来,说:“咱们家里不是有一头牛嘛,耕地快了不少,不过得先借给族里使,之后才能借给亲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等以后空闲了,舅舅就驾牛车送你回家。这是木头吧,有几年没看见了,也长高了。”
唐木看着唐林和他舅舅相处的样子,心里有些羡慕,自己的舅舅可从来没像唐林舅舅对唐林那么好,听到唐林舅舅问自己,连忙打了个招呼,也就无话了。
李阳和自家外甥说了会儿话,抱着唐林沿着大路走了一段不小的距离,而唐林也趁着这段时间,将自己在学堂里学到的东西,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给李阳听,因为他知道小舅舅还有外公外婆会想要知道知道这些。
唐林和唐木继续走,边走,唐林还开始背起了今天教的一小段《三字经》,唐木刚开始也一起背,后面觉得这样背很无聊,就不再做声了。
等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他们终于回到了家。
第8章
因为今天是两个孩子第一次去私塾,一家人早早地就在院子里等着了。
天色渐渐暗沉,木头和林子还没回来,唐大海坐在椅子上,唐王氏守着院门,唐石和李大娘频频望向门外,唐竹也出来了,而王丽娘抱着儿子坐在屋子里,李月娘坐在门口心不在焉的打理衣服。
唐明有些坐不住了,就对着唐大海和王氏说:“爹,天都快黑了,我去村口等等孩子们。”
唐大海看着天色,也有些担心,就说:“行,你先去看看。”
正在这时,唐木和唐林回来了,一进门看到这么多人都在院子里,先一一叫人,可还没等他们叫完,就被唐王氏拉住了:“哎呦,我的乖孙儿,这一路苦不苦,走了这么久的路,累了吧,先休息一会儿。”
唐王氏带着木头和林子回到了屋子里,唐大海看了,本来还想问几句的,现在也只能默默地进了屋里。
回到了屋子里,唐王氏先端了两碗水,递给唐木和唐林,心疼的看着他们说:“这李家村离我们这儿这么远,走来过累不累?看你们,嘴巴都干得起皮了,多喝点水!”
“谢谢奶奶,我们好久没喝水了,嘴巴都干了。”木头看到水连忙接过来,喝了一大口,终于觉得舒服了。
唐林也接过了水,道了谢后喝了一口,接下去说:“恩恩,走到半路水就喝完了,明明林子每次都只喝一点点的。”
唐王氏一听,大为心疼,直接说:“那以后我们再带一壶,多喝一点,奶奶让你爹去砍棵大点的竹子,多做几个竹筒装水。”
“好了好了,竹筒我们明天就做,让他们歇一歇,先吃饭,吃完再说。”
看到两个孙子这样,唐大海也心疼,可想想以后,也就狠下了心来,岔开话题,打算吃完再问问他们这一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