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文姜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个妇人看着柔柔弱弱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文姜就是对她不喜。所以文姜只是简单询问了几句就把她筛下去了。
没想到面试结束人都走光之后,苗老头却专门来跟她说要她把这个人招进来。
虽然之前还在觊觎文姜的作坊,但是苗老头也是个能屈能伸的人,见图谋不成,也没有害臊之意,还是跟着忙前忙后,这一天他和苗郭氏带着几个孩子们也忙的满头大汗。
苗老头对文姜给苗家人安排的几个大管事的岗位,还是勉强满意的,觉得女儿心里总算还有他们苗家人。
文姜把几个大管事的岗位给了苗家几个哥嫂,不是她不在意昨天的事,而是骑驴看唱本,再最后给他们一次机会而已。毕竟苗家哥嫂前段时间帮了她不小的忙,当然她都有付给他们工钱。
苗家人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是文姜并不会因此就拒绝用他们。用谁不是用呢,只要好好给她打工,她都欢迎。再说了文姜自信能管理好自己的作坊。
她愿意给苗家人机会,只要他们好好干。但是如果因着是她文姜的亲戚这点,在作坊里偷奸耍滑,她苗文姜也不是吃素的。
虽然苗家人贪心不足想抢她的作坊,但是文姜并不是一个把事做绝的人。她最希望的事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坚持不用苗家人,村里人会怎么看她?这毕竟是古代,不是现代那种插起门来过日子,管它对面住的谁的年代。
再说了通过前段时间对苗家几位哥嫂的观察来看,苗家人并不是无可救药,最起码勤劳肯干这一点没得说。
所以只要她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压制住苗家人,不让他们犯上作乱就行。
苗老头对女儿给儿子儿媳的安排满意,他要给说情的另有其人,那就是今天被筛下去的那名寡妇。
第21章
原来今天被涮下去的这位寡妇是苗老头一个结拜兄弟的儿媳,苗老头的结拜兄弟和他老伴去的早。所谓祸不单行,留下的独子也在去年打猎的时候被熊咬死了,就剩了这么一个儿媳妇带着个孩子。苗老头想让文姜把这寡妇也招进来。
“爹,可是如果她来这里做工,她的儿子谁给她带呢。”文姜不太想招这人。
“平时她也要下地的,孩子给她邻居带,每月给人一点儿粮食。”苗老头不以为意的说道。
这名寡妇的邻居是一位独居的老太太,老伴去世了,儿子和儿媳带着孩子们搬到了镇上。老太太舍不得离开住了一辈子的苗家沟,所以留了下来。
老人一个人住也寂寞,正好帮着这位寡妇带带孩子。
也不图她那点仨瓜俩枣,老太太儿子每年都给她买足够的粮食屯家里,就怕饿着老娘,每个月还让人给从怀河镇上捎钱捎物的。
听到这里似乎也没什么不妥的,总不能说她看那个寡妇的面相不喜吧,总觉得那不是个白莲花就是个绿茶.婊,可是这些没有证据也不能对人言。
文姜一时也找不到别的拒绝的理由,便同意了。把人招进来做点外围的活,不行给分到厨房给工人做饭去。
主要是一天忙下来,她太累了,现在只想吃口饭,赶快上床去,没力气继续跟苗老头掰扯了,一个寡妇她还是对付的来的。
明天正式开工,要忙的事还一大堆呢。沈知行还在镇上等着她的八千块香皂呢。
累死了。
苗家三个嫂嫂也跟着忙了一天。很多人文姜都不认识,苗家大嫂和二嫂负责介绍来面试的这些人之间的关系,苗家三嫂帮着记录通过试工的人的简单情况。
文姜娘今天也很给力,把饭菜早早都做好了。
苗家的孩子们今天也跟着跑进跑出的,大忙帮不上,但是帮着挑挑拣拣黎檬还是可以的。
正好人都在,晚饭也赶快端了上来。所有人就着朦胧的月色,在作坊里大口的吃着饭,谈论着村里的八卦。
这竟然是从文姜穿越来后,跟苗家人相处最和谐的一顿饭。
.
作坊正式开工了,开工这天,文姜还拿出了准备好的鞭炮,意思了一下。
这段时间除了收购黎檬,文姜还让苗家大哥大嫂去周边的村子收购了各种植物油。
但是碱面却是让苗家大哥苗家二哥和三哥专门去凤阳府买的,来回就花了三天的时间。怀河镇有去凤阳府的船,一来一回两天也就够了。但是文姜要的碱面多。兄弟俩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带着不少的银子,行事很小心。
这也算文姜对他们的一点考验,毕竟作坊将来要做大做强,无论是原料的采购还是香皂的售卖都绕不开凤阳府。趁着现在有机会,正好让苗家兄弟锻炼一番。
苗家大哥大嫂暂时主要负责对外收购原料,苗家二哥二嫂负责对内人员的管理。
她按照文姜的要求对作坊里的工人进行了分组,一共分成了六组,每组之间负责一道程序,相互之间不得交流。
当然制作柠檬皂的关键步骤文姜还是亲自动手,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再说制作香皂也不麻烦,否则她也不会将柠檬皂当做自己来大良朝的第一杯羹。现在所有的保密工作都是为了尽可能延长仿货出现在市面上的时间,文姜想着能多赚一点还是多赚一点。
就这样忙活了半个来月,作坊终于上了轨道。留在山洞那边的最后一批柠檬皂也成熟了,文姜准备去镇上送货,大的订单还没赶制完成,但是孟家千颜阁那边还是可以送上一些的。
这段时间除了忙活作坊的事,她还把水浒传的后面的章节写出来了,今天也要送到茶楼。
虽说写书的事给她带来了还算可观的收入,但是文姜准备写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就收笔,毕竟她不是小说的真正作者。
抄袭人家的一两本就算了,她可没脸一直抄袭下去。她查阅了资料,虽然这个大良朝并没有一个叫施耐庵,也没有一个叫吴承恩的人,但是万一有个王耐庵或者张耐庵呢。
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的,踏踏实实挣钱才是王道。
文姜给自己比赞。
下了大苗山,坐上去怀河镇的马车,文姜在车上急忙打起盹来,那八千块柠檬皂还没做完,这段时间她也忙的脚不沾地。
到了怀河镇,下了马车,文姜匆匆进镇,还没到孟家的千颜阁,她便远远看到,那里似乎聚集着很多人。
走进了发现,一个穿着浅色罗裙挽着妇人发髻的女子正站在孟家千颜阁的门口,她的身旁跟着两个丫鬟。在她的身后不远处还停着一辆马车,马车边站着四位壮硕的妇人,车夫也随候在侧。车尾还站着八位牵着高头大马护卫模样的人。
吼,哪里来的妇人,这么大排场。
文姜没有急着进千颜阁,静静的立在一边,看看这位妇人是在唱哪一出。
实际上她就算想进去也没得进。
千颜阁的门口被这位女子带来的下人和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围的满满的。
这时孟娘子身边那位文姜熟悉的叫春香的丫鬟走了出来,对门口穿着华丽服饰的女子,没好气的说道,
“我家娘子说了,她已经跟苏沉央和离了,和苏家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你们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不要堵在我家铺子门前影响我们做生意。再不走,小心我放狗咬你们。”
丫鬟放完狠话便回了铺子,随后铺子里走出来了俩伙计,拿着扫帚便开始驱赶这位妇人,女子身后的几位婆子立马挡了上来,要打伙计。
“几位妈妈不要动手,我今天是真心实意的来请姐姐回去的。姐姐您不知道,自从您从府城离开后,相公就再也没回过家里,婆婆最近都急病了。虽然我这趟来是瞒着相公和婆婆的,但是我知道他们知道了一定不会怪我的。”
女子擦了擦眼里掉出来的泪,接着道:
“您快跟我回去吧,姐姐。恕我说句不恭敬的话,让人知道咱这样的人家,儿媳竟然出来抛头露面做生意,您让相公的脸往哪里搁呢。姐姐,您跟我回去后,好好给婆婆道个歉,求得婆婆的谅解,我把希儿放在您名下养好不好?”
看里面的人不出声,女子声音又大了一点,生怕周边的吃瓜群众听不清,
“姐姐嫁给相公这么多年,也没有生个一儿半女,我知道姐姐心里也着急,才忤逆了公婆。公婆也是一时之气休了您,你跟我回去,我会帮着姐姐跟婆婆求情的。看在希儿的面上,婆婆也会给我几分情面的。”
估计希儿就是这个妇人口中的儿子的名字了,听到这里,文姜感觉自己已经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看来是孟娘子在府城嫁的那户人家的小妾上门来闹事了。文姜这段时间来往怀河镇很频繁,关于孟娘子的事她也听说了一些。
孟家是外来户,十年前孟家一大家子才从外地搬过来的。听说他们当地闹了水灾,不得已远走他乡。还好孟家从老家带出来了不少财产,所以顺利在怀河镇落了脚,开了几间铺子,这些年除了子嗣不昌,日子过的也不错。
孟家这一代就孟娘子一个闺女,本来准备留在家里招上门女婿的。结果在一次出门上香的时候跟凤阳府苏知府家的家眷撞在了一起,当时苏知府的儿子苏沉央陪着母亲一块回老家来探望嫁到怀河镇的表亲。
两人一见钟情再见倾心。
不过孟父觉得两家门不当户不对,起先并不同意这么亲事。最后被苏沉央的诚意感动,才允了婚事。
孟娘子嫁过去后前几年,倒也夫妻琴瑟和鸣,两个人很是过了几年好日子。苏家是世家大族,族人大多在京城,这一任的族长是苏知府的哥哥,礼部的侍郎。苏知府外放到他们凤阳府做官,听说过几年还是要调回京城的。
毕竟京城繁华,不是他们凤阳府能比得了的。
苏家规矩比较严,但是孟娘子本身性子就很温婉,知书达理,苏家从最初对她出身的不满到后来也逐渐接受了这个儿媳妇。
但是好景不长,嫁进去三年后,孟娘子的肚子却没有一点消息,苏沉央也执意不肯纳妾,这可惹恼了苏夫人。
接下来的两年间,婆婆便开始看孟娘子不顺眼,让她晨昏定省不说,还处处给她立规矩,一时之间孟娘子的处境竟比刚进门时还糟糕。
就在这种情况下,苏家的大宅外一个女人带着一个五岁的儿子上门了,声称孩子是苏沉央的。
文姜站在千颜阁的外面,看着不远处梨花带水的妇人,看来这就是那个当初带着孩子上门的女人了,跑他们怀河镇这是唱的哪出?
她是不是应该上前去帮忙,无论如何先把这女人赶走。
虽然跟孟娘子认识不久,但是对这个外柔内刚的女子文姜很欣赏。
文姜虽然在孤儿院长大,自己的日子都过得七零八落,但是最看不得别人受苦。在现代她就是为了救人才穿越到了大良朝。
不过还没等文姜出手,孟娘子的父母带着人到了。
第22章
孟父来的路上已经听铺子的伙计说了这事,来后也不跟这女子啰嗦。直接让带来的孟家下人们开始赶人。
他对着那女子说道,“我家闺女跟苏家早没了关系,你再上门来闹事,老夫便去县城告你个扰民罪。”
随后又对不肯散去的吃瓜群众抱了抱拳,“让大家见笑了,还烦请大家给我孟家几分薄面,都散了吧。”
大家一看没戏继续看了,再说孟家在怀河镇呆了这么多年,很多人都认识孟家人,听了这话,也就各回各家了。
孟娘子的母亲早已经去了二楼,不住的安慰女儿。
“这苏家这是什么人呐,都没关系了还来闹事,一次不行还来一次。我看不如我们回老家去吧。”
这女人已经不是第一次闹上门来了。
不过孟家的老家在洛阳,家里早已没了什么人。
“瞎说什么呢,回什么老家。我孟家就在这怀河镇呆着哪里也不去,看他苏家能把我孟家怎么着。他苏家再来人,我就亲自去凤阳府问问苏老头,他到底想怎么着。”
孟父赶跑了人,急匆匆的上楼来了,大嗓门的说道。
老妻没什么见识,让她安慰女儿,只能越安慰越糟糕。
“我也就随口说说,你发什么脾气,这月才过去几天了,这苏家就来了两趟了,还让不让人活了。”说着孟母小声哭起来。
看着父母因为她的事起了争执,孟娘子赶紧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孟母身边,说:
“娘,你别哭了,都是我不好。是我让你们跟着我丢脸了。”
“跟你有什么关系,都是那苏家做人不地道。想当初.”
哎,也别提什么想当初了,只能让女儿更难过。
文姜在楼下等了许久,孟父孟母才红着眼眶从楼上下来了。千颜阁的伙计们都认识苗文姜,这时正请了她在后院喝茶。
孟父虽然知道千颜阁里最近卖的很火的柠檬皂是从一位女子手里采购的,但是并没有见过苗文姜本人。
刚出了这么一番事故,人孟父孟母心里正恼火着呢,文姜也不是那不识趣的,也没上去打招呼。
想着孟娘子这时候肯定也没心情谈生意,把柠檬皂交给了千颜阁的掌柜的,拿了钱闪人了。
掌柜的是店里的老人,交给他也一样。
随后去茶楼交了书稿,文姜又去酒楼看望了沈知行。
文姜也没进去,她只是跟沈知行说了她作坊开工顺利,半个月后能准时交货的事就急匆匆走了。
文姜这次来镇上虽然亲自没跟孟娘子细谈,但是从掌柜的口中也知道了柠檬皂在怀河镇引领的风骚,真正的是一皂难求。
不算这次带来的,柠檬皂已经在怀河镇卖出去了0来块,不少富人家都用过了。
掌柜还告诉她一个消息,最近似乎还有镇上的人专门来千颜阁打听柠檬皂主人的住址,不过都被掌柜挡回去了。
这倒不是千颜阁不愿牵桥搭线,而是文姜有言在先,尽量不要透漏她这个人的详细信息。
现在她还是苗家沟里一名和离带着孩子的普通妇人,在积聚够足够的钱财之前还是先闷声发财。
在怀河镇买了点包子和点心,细粮精盐锅碗瓢盆,还扯了两匹布。
包子和点心是拿给苗家的孩子们的,布匹拿给苗家人做衣服。
文姜在现代的时候便很注重生活质量,前段时间是没办法,在填饱肚子都困难的情况下,还矫情个什么劲头。
但是现在有了一点小钱钱,她可不想苛待自己,别的先不提,这饮食质量总要提升一点。
平时都是在怀河镇城门口坐车回去,马车一般是等人坐满了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