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根本没做什么,和谢先生您做的事比起来差得远了!”
“谢先生高义,我太佩服您了!”
“我们才应该谢谢先生!”
于是前来电报局办事的人们就看见了这样奇怪的一幕,隔着窗口,三个电报员和一名落魄文人互相鞠躬,明明是有些滑稽的一幕,在场的人却禁不住被四人间肃穆庄严的气氛给感染了,心头不知道为什么有点酸酸的。
……
周冯和正在家中举办电影沙龙。
受邀前来参加此次沙龙的都是泸市交际圈有名有姓的绅士和名媛,几位大名鼎鼎的交际花身边早已围满了献殷勤的绅士。
觥筹交错,衣香鬓影,空气中也漂浮着让人沉醉的幽香。
周冯和和几个客人举着红酒杯,惬意呷酒,低声聊天。
“周老,这马上就要到年底评奖了,不知道上海赛区会有多少电影送去第一届晨星奖参展?”
“老夫这段时间也在观影,初步选定了五部电影。”
“五部电影?会不会太少了?”
周冯和笑着晃了晃酒杯,“你不懂,贵精不贵多,既然要送去北平,那就代表了我们上海的电影圈的脸面,如果水平太差我们上海电影也是脸面无光啊。”
“还是您考虑的周到。”那人小小的拍了一计周冯和的马屁,“有您来指导和把关,这次晨星奖非我们上海电影莫属。”
管家就是在这时候过来的。
“老爷,报童送来了一封给您的电报。”
周冯和知道能让管家在这时候送进来的一定是很重要的信。
他放下酒杯,郑重从管家手里接过电报信,一看到信封上的落款表情立刻变了,几乎称得上粗暴的拆开信,匆匆浏览。
陪客小心观察着他的脸色,心中暗暗纳罕究竟是哪尊大佛的信,竟然能让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周老如此迫切拆信,而且……
他飞快看了一眼周冯和的脸色,立刻低下了头恨不能成为透明人。
信里究竟说了什么?周老现在的脸色未免太可怕了。
周冯和后槽牙几乎要咬碎了。
他都在干什么啊!
他之前竟然以为给陕西捐点钱就够了!他的钱恐怕根本到不了灾民手里!
他甚至还坦然举办了沙龙!
狗屁沙龙!
他攥紧手里的电报信,恨不能扇自己两耳光。
在谢听澜这个二十岁年轻人的映衬下,他的行为简直可和唱《后庭花》的商女做比了!
他不再管身旁的那几个人,快步走到宴会中心的开阔地方,用力拍了拍手掌,大声道:“诸位,大家静一静,听我说话,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告诉你们!”
沙龙慢慢安静下来,绅士和名媛们慢慢停止交流或调情,好奇的看着表情严肃的周冯和,他的眼中闪烁着痛苦且愤恨的泪光。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周冯和。
头顶吊灯金碧辉煌,洒在这些衣冠楚楚的上等人身上,就好像流淌的黄金。
有人生来闪耀,有人泥潭苟活。
“我刚刚从我们华夏电影协会的谢秘书长那里收来一封求助的电报,当我们在泸市享乐时,他刚从陕西回来……”周冯和红着眼睛,声音粗哑似沙石擦过枯树皮,他哆哆嗦嗦的向这些少爷小姐们转述谢听澜的信,转述陕西目前的情景。
电报是按字收费的,所以这封电报信上自然不会有任何华丽优美辞藻进行修饰——它也不需要再进行任何额外的修饰和润色了,谢听澜只需要把眼睛看到的事情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就足以让人窒息和绝望了。
字字泣血,句句如刀。
周冯和念完信后,喧嚣热闹的客厅已经陷入了一片冰冷的静默,低低泣音自四面八方响起,如潮水连绵不绝。
不管是真心还是做秀,此时妆容精致的小姐们哭花了妆容,绅士们脸上也浮现沉痛的哀思。
周冯和深吸一口气,对所有人说道:“我宣布,本次电影沙龙临时改成赈灾沙龙,还请诸位伸出援手,拉八省父老乡亲一把!”
“我身为沙龙发起人,带头捐给灾区十万大洋,待月底我会亲自押粮赶往灾区。”
“周老高义!”一名交际花首先站了出来,不紧不慢的说道:“我个人捐两万元。”
绅士们不甘人后,不肯在女神面前丢了面子,自然也争先恐后的喊道:
“我也捐两万元!”“我捐五万元!”“我捐六万!”
周冯和老泪众横。
与此同时,类似的场景还在华夏大江南北出现。乐景的电报,终将在全国引发一场持久的震荡。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数大洋和粮食正整装待发,准备开往北方八省。
只是,还不够,远远不够。
乐景又来到了电报局。
这一次,他打算全国通电,向全国所有知名报社发送求救信。眼下只有举国支援,才能让八省灾民活下去!
与此同时,他拍摄的,真实记录陕省灾情的旱灾纪录片也乘上了无数列火车,在华夏大地驰骋,将黄土高坡上哀嚎传给四万万中国人。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存于陕西博物馆的碑刻《荒岁歌》,对1877年的旱灾进行了生动详尽的描述(1928年的旱灾比1877年的旱灾还更严重)
1877年的荒岁歌,同样也是1928年的灾情的真实写照。
“天色大变,人心不安,处处祷雨,人人呼天。
诸物甚是贱,粮食大值钱,壮者饥饿逃外边
男女逃避城堡寨,腹中受饿不安然。
榆树皮拌蔺根面,一斤还卖数十钱。
大雁粪,难下咽,无奈只得蒙眼餐。
山白土,称神面,人民吃死有万千。
兄弟无粮难共患,夫妻无面结仇冤。
老幼相见无所谈,彼此只说饥饿言。
饥饿甚,实在难,头重足轻跌倒便为人所餐。
别人餐还犹可,父子相餐甚不堪。
路旁没走,街头有女言,半夜三更哭连天。
大路旁,或死后,或死前,可怜身体不周全。
六亲都不念,伤生就在眼目前。
人肉竟作牛肉卖,街市现有锅煮煎。
家有亡人不敢哭,恐怕别人解机关。
尸未入殓人抢去,即埋五尺有人剜。
各村皆有抢汉,即有粮食也不安。
四乡争夺胜算,大街抢物人难看。
路有女流辈,洛东西南,随人奔走往外县,那时节何论女男……”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136章 民国之大导演(49)
李棋一天滴水未进,因为多日顶着太阳东奔西跑,他现在肤色黝黑,嘴唇上一层毛糙的白色死皮支楞着,以往合身的长衫穿在他身上松松垮垮的,足可以再装得下一个人。不过半年,他就瘦成了这幅样子。
现在他要是站在谢听澜面前,他一定认不出他了。
李棋注视着街对面富丽堂皇的大宅,目光冰冷中是隐藏不住的仇恨,甚至生出了想要狂笑的冲动。
大宅门口是全副武装的保镖和打手,他们的举着枪,警惕的打量着路人。
……如今还有多少路人?
李棋知道,大宅里现在正在举行一场宴会。主人邀请了这座城市有头有脸的绅士小姐,来庆祝自己的六十六岁生日,还邀请了一些窑姐儿头牌来助兴。此时市长大概正搂着哪个美人耳鬓厮磨。
在宴会上,有法国的葡萄酒,有日本的牛肉,有西班牙的火腿,有小姐们腻到不行的烧鸡卤肉红烧肉。宴会过后,吃不完的那山珍海味会被倒进泔水桶里。
真是多亏了现在粮食值钱,主人才能天降横财,所以才更要大肆庆祝今年的生日。
而就在城外,无数饥寒交迫流民被铁面无私的城门官驱赶,禁止他们靠近这个歌舞升平的城市。
哪怕在灾情最严重的陕陇二省,在饿殍遍野的农村包围之下,不夜城照样夜夜笙歌,衣冠楚楚的绅士和小姐们在武警和军队的簇拥下,欣喜的看着粮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这些现在都是软黄金!
一股气在李棋肚子里横冲直撞,却一直找不到出口。他闭着嘴,咬着牙,多想冲出城,质问那些倒在路边等死的农民。
为什么?
究竟是为什么?
你们为什么还不造反呢?
你们为什么不团结起来组建成军队攻打这里?
他们抢走了你们的妻女、积蓄、粮食和土地,他们抢走了你们的一切还不满足,现在要把你们的命也夺走了。
你们为什么不杀了他们?
只要杀了那些人,你们就能活下去了!
去他妈的资本家!去他妈的封建大地主!去他妈的贪官污吏!去他妈的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他们都该死!
……
李棋拖着沉重的步伐慢慢走进了报社,他的脚步是那样虚软无力,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
记者部里现在喧闹嘈杂,同事们不知道都在说些什么。见到疲惫而归的李棋,立刻有人惊喜道:“李棋,你终于回来了!我们等你好久了!”
李棋有点迟钝的抬头,有气无力的问道:“什么事?”
同事迫不及待说道:“谢听澜向我们报社发布了求救信,请我们一同为旱灾筹粮。”
李棋一怔,还没反应过来,就又听另一个同事迫不及待叫道:“是全国通电,谢听澜花了大价钱向全国的各大报社发布了求助信,请求我们协同呼吁富户捐赠善款!”
李棋眨了眨眼睛,两道热泪蜿蜒而下。
谢听澜虽然也是权贵子弟,但是他和他们不一样。
真好,他和他们不一样。
他捂着脸,慢慢蹲了下来,“哞哞”的哭了起来,哭声喑哑苍凉,铁骨铮铮的八尺男儿此时蜷缩成小小一团,衣服下骨头凸出,触目惊心。
同事们惊慌失措:“怎么了?”
“你怎么突然哭了!”
“……没用的。”男人哭声时断时续,声音飘忽茫然,就好像随时可以熄灭的烛火,“我、我们的粮食……不可能运到灾区……西北的军阀们会扣下车皮……明目张胆私吞赈灾粮……而东部……国民党将领们也不许车皮西去……因为他们不想便宜了敌对军阀……北京和天津的粮食都运不过去……那些人连本省的父老乡亲都不肯救……河南怎么可能会有粮运过去……”
“运的过去!”有记者叫道:“谢听澜的粮食都运过去了!”
李棋一直在和谢听澜通信,所以他知道这粮食是怎么运过去的。
他哆嗦着开口,泣不成声道:“谢听澜花了五十万……才上下打点好……喂饱了他们……才可以运进去十万石粮食……”
男人涕泪交加滑坐外地上,绝望的俯首,湿漉漉的脸颊贴着冰冷的地面,那股盘旋在他五脏六腑的气越来越激烈,似乎下一刻就要破膛而出了。
五十万大洋。
记者们没想到会从李棋嘴里听到这个数字。这笔钱如果换成粮食可以救多少人?
多么荒谬可笑啊。
有粮不能捐。
想要救人,就要先填满了那些人的钱袋子,只有钱才能让他们大发慈悲。
是这样的军队在镇守华夏。
是这样的军队在瓜分华夏。
是这样的军队让华夏不得太平。
几千万灾民流离失所,数以万计的灾民正在死去,可是他们的军队们还在忙着内斗,忙着搂银子,忙着政治派系斗争。
内斗高手名至实归。
“……总之,我们现在报纸上发表求粮新闻吧,起码要让人知道现在的陕西的灾情。其他的……以后再说吧。”说话的记者用力搓了搓自己的脸,勉强让自己打起精神,乐观的给死气沉沉的同事们打气,“谢听澜一定会有办法的……别忘了,他姓谢!”
“是啊,他是谢家子,手段通天,一定会有稳定安全的运粮渠道的!”
“没错,他之前已经打点了那么多钱,说不定以后就不用再付钱了!”
他们七嘴八舌,绞尽脑汁想要为灾区找到一丝生机。
而被他们寄予全部希望的谢听澜,此时正在开会。
会议的主办方是中国国际赈灾委员会,到会的人除了中国人,还有七八个外国人。
这些外国人有的是共产主义者,有的是无国界医生,还有虔诚的传教士。
这次北方八省旱灾,他们积极在国外筹钱筹粮,一时间无数海外华人华侨慷慨解囊,赈灾委员会筹集到的大部分赈灾粮都来源于海外。
可以说,现在赈灾委员会不缺粮食,他们只是无法把粮食运进灾区,无法让灾区人民吃上赈灾粮。
这次开会的目的就是讨论怎么把粮食运进灾区,委员会邀请了乐景,就是想从他那里寻求成功的经验。
而乐景也原原本本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告诉了这些人。只是这个办法很难多次复制。
“拿钱砸。”他平静的说:“我喂饱了他们,所以才成功把粮食运了进去。”
这个回答……不怎么让他们意外。
会长立刻问乐景:“你花的钱是只能运进去一次,还是规定时间内都可以运粮?”
乐景说:“我有三个月时间,这三个月时间我的车皮不会被拦截。”
会长眼神立刻精光大作,他狂喜的看着乐景,当机立断道:“我们会尽快把粮食交给你。”
乐景点点头,又道:“现在的粮食还不够。而且运过去的粮食多了,对方很有可能反悔。到时候我的银子未必好使。”
会长一窒,随即苦笑出声。
他知道谢听澜说的很真实。那些人利欲熏心,全无风骨和坚守,利字当头他们出尔反尔已是家常便饭,指望他们信守承诺,不如期待猪会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