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老板说完这些叮嘱,稍稍把林鑫的热情浇灭了一点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店员也说话了:“要我说就没这么麻烦。”
“我们老板这种是完美主义的弄法儿,别人轻易受不了。”
“客人你要是就想在村子里弄个小房子住一住,可以买现成的呀。”
“现在好多村子也有正经“房地产”,也是乡村振兴计划支持的。企业和村委会合作,把村子里常年闲置的房子统一收回来,然后再统一重建租给你们城里人。”
“这种房子,不仅是全新的,还能根据每个客户自己的要求盖呢,而且根据每个村子规划的不同,租期也比从个人手里租宅基地时间长。”
“我们隔壁村子就在搞,六十年,根据宅基地和建筑面积不同,只要68万到138万,我记得最便宜的68万也有200多平的院子和80多平的两室一厅。不比自己租宅基地再重建贵。”
“重点是省心,你担心的这些什么材料建筑队都不用管了,而且还有村委会给你做担保,不用怕租到一半儿涨价或者不租了之类的事儿。”
第十三章 还有这种形式?!
林鑫听……
还有这种形式?!
林鑫听完店员的话眼睛又亮了。
如果真的像他说的这么好,那岂不是和买商品房没什么区别了嘛?!
真能这样的话——
六十八万两室一厅还带个一百多平的院子——
“哼。”
然而还没等林鑫开始设想美好生活呢,老板就不屑的哼了一声。
“你们隔壁那村的房子要是真那么好,能卖了两年多就卖出去十几套呀。”
Emmmmmm
果然还是有坑么。
大概是因为这么短短的一会儿功夫,心头的小火苗已经点燃熄灭过太多次,所以听到这里面还有坑林鑫倒是也没太失望,只是好奇的询问始末——
而在一通了解之后,林鑫也就自然而然的懂了老板为啥会发出那声冷哼——
那村子的房子实在是差点意思。
简单来说,小店员隔壁村虽然顶着美丽新乡村,农房变别墅的帽子,但是整体的设计却停留在了农房重建的状态。
林鑫看了店员去隔壁村串门时照的实景图。
每套房子虽然号称独门独院,但实际却是互相连接在一起的。
你家的东墙就是我家的西墙,在院子里说话声音大一点左邻右舍全都能听见。
而且在户型设计上也有很大的缺陷。
坐北朝南的房子传统上被称为正房,而隔壁村六十八万卖的所谓两室一厅,其实就是三间正房。
先不说根本没有这些年来大家最追求的南北通透,主要是连房子的基本功能分区都做不到——
客厅餐厅一体也就忍了,主要问题是没有独立的厨房!
传统建筑里厨房通常会在院子里单独盖,但是隔壁村不知道是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还是出于照顾城市生活习惯的考虑,总而言之是把厨房做成了开放式,并放在了中间的正房,也就是厅里。
但这么一来那个油烟味儿呦……
林鑫想想炒菜时那个“哗”的一声和随之升起的油烟就头疼。
中式菜肴的煎炒烹炸实在是不适合开放式厨房!
至于说宣传的可以自己设计,就真的只是个宣传标语了——
业主自己能够决定的只有那三间正房内部的空间怎么划分。
比如说这一排房子一共长20米,宽4米,业主唯一能够自己设计的就是这20米的长度要怎么分配给三个房间。
是两个卧室占5米,中间的厅占10米,还是两个卧室一个5米,一个6米,中间的厅占9米。
哎……
林鑫看完照片之后摇了摇头,果然才卖出去十几套是有理由的。
这样的房子距离她梦想中的庄园实在是差太远了。
果然还是都要自己来啊……
然而就在林鑫刚刚在心中感慨完的时候,老板又开口了。
“你们隔壁村的房子不行,但是你们村的规划倒是正经不错。现在怎么样了呀?”
一边问着老板还一边打开手机,把一张新的规划图展示给了林鑫。
“他们隔壁村的那个规划毫无美感,但是他们村的设计图却特别棒。你要是又想省事儿又想要好点儿的房子,等等他们村儿的盖出来也许还行。”
林鑫来来回回被晃点了这么多次本身都有点累了,但是一看老板手机上的设计图瞬间又来了精神。
这版设计图确实和老板说的一样,正经不错!
在这版设计图上,整个村子顺着山势错落有致的延展,呈一个“丫”字型。
中间是一条石板路,木质外墙的两层小楼分布在道路两侧。
小院隐藏在房子的后面,没有用木质或者石质的围墙隔开,只是使用了大量的绿篱。
本来这样的设计会让人觉得缺少隐私,但却又因为地势自然错落,每栋房子间有一定距离而不显了。
米伦小镇!
林鑫第一眼看这个设计图就觉得和某张明信片很是神似。
在她反反复复的回想之后,她终于想起了那个明信片上小镇的名字。
那是号称世界上最美丽小镇的瑞士米伦小镇,而在这张设计图里,林鑫确实又看到了米伦小镇的影子。
“你们两个村子就在隔壁,怎么能差这么多?!”
等林鑫反复确认了设计图上的山川地势走向确实和现实无异,不是设计公司在纯粹杜撰之后整个人都蒙了。
她看了看设计图,又重新把刚刚那个照片要过来反复对比。
实在是无法相信这是就在隔壁的两个村子。
“嗨。”
面对林鑫的困惑,店员也跟着叹了口气。
然后好好的给林鑫讲了一遍这里面的前因后果。
首先是两个村子的地形不同。
原来两个村子虽然就挨着,是隔壁村,但却一个在山里,一个在山脚。
在山里的是小店员家的村子,在山脚的是隔壁村。
山脚的村子生活方便,几十年前就有省道,十几年前更是又通了高速公路,周围几个村子不管是孩子上学还是老人看病,基本上都得往这个村子走。
生活方便了,人口自然就增加了。
而在整个村子就那么大,周围的农田不能改为宅基地的规定下,每家分到的宅基地自然就会小一点且全都挨着了。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村子里重建出的房子这么挤挤挨挨的原因。
与之相对,店员家的村子虽然也算不上是深山老林,但毕竟是不挨着路,更没有产业,干什么都不方便。
这么多年来,人早就全都离开了。
所以在前些年重新宅基地确权的时候,每家每户分到的宅基地都比较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村子的规划图里每户都有大院子,且全部建筑能比较分散舒展的原因。
当然,地形原因只是最基础的原因,如果只有这一个原因,那区别应该只有每户的面积。
造成现在这种规划图天差地别,工期进度完全不一致还是因为有更多的故事。
两个村子当年是同时被纳入乡村振兴规划的,然而从开始招商引资就同村不同命了。
隔壁村的招商引资之路基本没什么波折。
拿到项目的企业老板就是那个村子土生土长的人。
虽然拿出的改造方案没什么亮点,基本就是把村子里的危房拆了重建,然后卖给城里人。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别管遇到什么问题,能不能赚钱,因为是自己老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到底没有中途甩手走人。
可他们村子就不一样了。
他们村子最开始来的是个皮包公司,就是来骗补贴的!
虽然规划说的天花乱坠,又搞出了这版设计图,但是实事儿一件没干。
等发现骗不到补贴之后,就干脆破产走人了。
“所以呀,除了这设计图,我们村子原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小店员说到这儿也是有一把辛酸泪。
“后面也有其他公司想接手,但是嘛,因为第一家公司搞的设计图太好,乡亲们期待太高,后面这些公司出的那些设计大家就接受不了了。”
“可是如果按照原来这版设计来,那些公司又不挣钱。所以谈来谈去,总是谈不成。这不就一直拖到现在嘛。”
“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真的开始改造呢。”
“如果真的能开工,我也不至于到这儿打工呀……”
林鑫听完整个故事也是一阵唏嘘。
但是在感慨过后,她却又关注到了一个和平常人不太一样的点——
虽然第一个皮包公司是来骗补贴的,但是好像他们的设计图也是通过了正经审批的啊……?
后面的公司只是说按照这版设计图不挣钱,但是没说不能干啊……?
那,是不是,也就是说,这版设计图是能够实现的呢?!
林鑫又把目光转回了设计图上。
她觉得自己现在产生了一个不知道实际不实际的想法——
自己有没有可能把这个摊子接下来呢?
首先她有意愿。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林鑫对拥有自己的庄园念念不忘。
而如果她能够把这张设计图变成现实,那她就不仅能拥有自己的庄园了,她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建一个小村子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村子能建的和她一直想去的米伦小镇一样美!
她能不仅仅成为这样村子的游客,还能成为这样村子的村民!
其次她不需要赚钱。
别的公司需要现金流,需要利润率,但是她不需要这些东西。
她只要有估值每个月就有100%的利润率,所以说哪怕实际上亏点儿她都无所谓。
最后,她有钱没地儿花!
是的,虽然这话说出来非常土豪非常拉仇恨,但是林鑫已经意识到这就是未来她将面临的问题。
在现行系统规则下,只要她不发疯去疯狂借贷超前消费,那她的资产必然是每月大额增长的。
这样的话,几个月后她就会面临有钱没地儿花的问题了。
而如果她真的把这个摊子接下来的话,那至少投资方向不用愁了。
建完这个村子还有下一个村子,她可以把这些破破烂烂的,已经失去了活力的空心村们一个一个的重新翻修,一个一个的吸引来新的村民重新注入活力。
这里面的价值和成就感让她想想都激动。
那么,林鑫在心里对自己说,那么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
我有能力接下这个摊子么?
第十四章 好像真的可以诶!林鑫回到自……
好像真的可以诶!
林鑫回到自己家的小院坐在星空下看着设计图研究。
她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经验,而且是什么经验都没有。
从设计到施工,从建造到项目管理,林鑫过去二十多年的学习工作经验几乎对这个项目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正常来说,她是完全没有能力接下这个摊子的。
不过嘛,她有“钞能力”呀~!
是的,虽然正常来说想要承接这种大型项目,需要有N多和工程建设相关的资源和经验,一般非大型建设类公司不可为。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一个词叫做外包。
设计、施工单位、监理等等。
只要有钱,没有什么是不能外包出去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这个项目能被一个皮包公司拿走的原因——理论上确实可行。
当然,利润上可不可行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不过幸好,林鑫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她能够继续顺着这条思路想下去。
而这个思路上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她要整体外包还是分环节外包。
整体外包自然有整体外包的好处。
如果是整体外包,那林鑫可以彻底当个甩手掌柜的。
谈好合同,把整个工程全部包给一家公司,定期确认进度和打钱之外什么心都不用操。
但有优点必然也有缺点,比如说贵,比如说对项目控制力差。
贵对于林鑫来说不是完全不可接受,但是对项目控制力差就是个问题了。
林鑫现在多多少少有点完美主义,她希望整个项目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要等建成了再发现有这样那样的遗憾。
但显然,如果乙方轻易就能够完美执行甲方的要求,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甲乙方相爱相杀的故事了。
所以,如果选用了整体外包方案,那林鑫要么就得忍受差强人意的结果,要么就得亲身上阵当个项目经理,在所有关键节点都亲身到现场盯着。
Emmmm不是很想这样呀……
林鑫揉了揉眉心。
设计图上的小山村建成之后她想一直待在这儿,但是在建成前她就没兴趣天天泡工地了。
所以,看来还是得把不同环节拆分着外包出去,然后找个靠谱的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一个项目的灵魂。
之前说如果整体外包,那林鑫要自己上阵当项目经理,是因为在项目整体外包的情况下,承接的乙方公司一定会有一个统筹全局的真正项目经理坐镇。
林鑫当的所谓“项目经理”,只需要盯着这个真正的项目经理按照自己的想法往下走就行了。
但如果是分包的形式,那这个活儿林鑫就干不了了。
因为这个时候,项目缺乏那个能真正统筹坐镇全局的人。
从控制预算到控制进度,从协调各部门关系到现场应急处理,这是个既需要专业又需要经验的活计,不是单纯出钱就能搞定的。
所以,分环节外包这个方案,最大的难点在于能不能找到这个项目经理——既有专业和经验,还得能领会林鑫的需求,贯彻林鑫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