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意注意到二婶儿看着小石头的目光带着打量,知道她在疑惑什么,但当着小石头的面她不好解释,打算等会儿单独跟二婶说清楚情况。
“二婶儿,我带了自己包的粽子回来,等会儿你尝尝我的手艺怎么样。”沈知意走过去挽住杨桂枝的胳膊,把她往屋子里带。
杨桂枝听到沈知意亲手给他们做了粽子带回来,很是高兴,“那二婶可得好好尝尝咱们小意儿的手艺,你二叔去地里干活儿了,午饭的时候才回来。”
“今天我来下厨吧,二叔二婶等着尝我的手艺就好。”沈知意提议道。
“小意儿你……你行吗?”杨桂枝有些迟疑,她不记得沈知意有灶上功夫啊。侄女儿有这份心她很高兴,但做饭是要动刀的,万一不小心伤到哪儿,那就不好了。
沈知意当然知道杨桂枝在担心什么,但她不是原主,杨桂枝担心的那种情况不会出现,“放心吧二婶,我现在可是靠灶上功夫吃饭的。”
见沈知意说得这么笃定,杨桂枝半信半疑的同意了她的提议,但表示自己要在一旁看着,免得出什么意外。
沈知意倒是无所谓,在厨房看着能让二婶宽心那就看着吧,反正她也不会少块肉。
让小石头自个儿出去玩,沈知意开始准备起午饭的菜式。
这时,杨桂枝才神神秘秘地凑过来问:“小意儿,那个小孩儿是谁啊?”
“是我前些日子收养的一个小孩儿,叫小石头。”
听完沈知意的回答,杨桂枝瞬间皱了眉头,在额间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一个未出阁的女郎,收养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儿,说出去,怎么都不好听,杨桂枝心里是很不赞同沈知意此举的,便要开口劝。
还没开口劝呢,就被沈知意打断了,明明在专心切着菜,却仿佛后脑勺长了一双眼睛。
“二婶儿,我知你在想什么,也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人我已经养了个把月了,就算是养只猫儿狗儿都养出感情了,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
沈知意收养小石头之前想过许多,杨桂枝的担心她也想过,若是她以后在沈家村生活,可能就不会收养小石头,但她日后是在汴京城生活的,便无所谓了。
两人以姐弟相称,常人也不会怀疑什么,即便有人觉着两人生得不像,也不会多嘴相问。
杨桂枝哑然,她听得出沈知意主意已定,她是劝不动的。叹了口气,“你心里有数就行。”
“小石头很乖的,别看他人小,我刚去汴京城时他帮了我很多忙。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小乞儿,在街边行乞,我见他可怜才收养了他,没想到他还是个汴京城的小百事通,什么都知道。”
沈知意不想让杨桂枝因为她的事担心,有意说起小石头的身世。生过孩子的女人,对小孩子总是格外怜爱些,便不会只想着那些还没发生的事了。
“真的?小石头看着面团儿似的,没遇到你之前竟是个乞儿,小小年纪,该是吃了不少苦吧。”果不其然,杨桂枝言语间都是对小石头的怜爱。
“应该是吧。”对比杨桂枝有些激动的神色,沈知意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淡淡答道。
“你这孩子,既然收养了小孩儿就要上点心。我出去看看,昨日过节,你堂兄回家来时,给我带了包花生糖,我拿给小石头甜甜嘴。”杨桂枝嗔怪道,说话间往外走去。
沈知意瞥了一眼杨桂枝消了愁容的脸,低下头弯唇一笑,心道:成了。
哄好二婶儿,沈知意便专心准备起午饭来。她以后估计不会常回沈家村了,难得回来一次,便好好露一手吧。
沈知意大概看了看二婶家里有些什么菜,落苏、土豆、番瓜等等,还有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应该是早间在村子里的屠夫家买的。
看完食材,沈知意对今天午饭的菜式有了打算,一道蒜蓉烤落苏,一道香煎土豆饼,一道番瓜饼,五花肉就做一道东坡肉吧。
先处理番瓜,去皮洗净切成小块,放到碗中,上锅蒸小半个时辰。等番瓜蒸熟的时间,清理五花肉。
将五花肉放入锅中煮透,捞出后再用清水焯一下,然后切成麻将大小的块状放在一旁备用,再将红曲米用沸水冲泡上色,锅中放上各种调货,倒入红曲米水,大火烧开后倒入切好的五花肉块,中火炖煮半个时辰之后用武火收汁。
此时,番瓜已经蒸熟,取出用勺子捣成番瓜泥,加入事先准备好的面粉和糯米粉,搅拌均匀后揉成面团状,揪成大小一致的小揪子,锅中倒油烧至六成热,番瓜小揪子压成小圆饼放入锅中,用文火煎至两面金黄。
番瓜饼煎好后,东坡肉也炖得差不多了,沈知意给炖东坡肉的那个灶下加了根木柴,用大火准备收汁。
这时,沈知意才开始做蒜蓉烤落苏。落苏洗净,用刀切成两半但不要分开,在熄了火的灶中用余温烤上一刻钟,烤落苏时,沈知意要去准备其它食材,这道菜的精髓在于给落苏上味的蒜蓉酱上,沈知意便喊了小石头来帮她烤落苏。
“怎么让小石头给你做事呢,我来吧。”杨桂枝看不过去沈知意支使一个小孩儿做事,打算自己上手。
沈知意忙道:“二婶儿,你去地里叫二叔回来吃饭吧,马上就好了。小石头第一次来,他不知道咱家的地在什么地方。”
“你二叔自个儿知道路回来。”杨桂枝反驳。
沈知意颇有些无奈,小石头给她打下手是做惯了的,她说的那些要求小石头一下就能领会,二婶儿并没有给她搭过手,有些东西不好讲。
“二婶儿,二叔估计不知道我今儿回来,这会儿做完饭天色还早,二叔按平时的点儿回来估计菜都凉了。”
杨桂枝听完想了想,也是,“行吧,那我去了。你别老支使小石头干活儿了,人还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