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莉父母、徐一兵的姐姐、姐夫都来到了徐一兵家,和徐一兵父母一起,为他的成功而庆贺。
最自豪的就是徐一兵父母,儿子有出息,就是天下所有做父母的最大骄傲和自豪了。
韩莉父母也是相当的高兴,韩莉相亲时挑三拣四,一度让韩莉母亲都快抑郁了。原来,不是不找,而是缘分没到啊!
韩莉母亲开心地和徐一兵姐姐开着玩笑,而徐一兵姐姐是比老人们还高兴的一个人。
因为害怕父母伤心,她并没有告诉父母杜彩霞的所作所为,害怕两个老人为疼在心尖的儿子,在儿媳处所遭受的侮辱而心灵上无法接受,常年在草原上生活的父母,思维单纯犹如蓝天上飘荡的白云,根本想象不到喧嚣城市生活中有些人性的丑恶。
父母久居草原,人际交往稀少。
绿草如茵,青松翠柏常驻,夏季草场更是来到皑皑白雪常年覆盖的山脚下生活,常年面对的都是成群牛羊,平素也很少见个人,若有人到草原上来,热情就是他们的标签。
针对杜彩霞,徐一兵母亲更是掏心掏肺的对待,根本没有其他想法,所有积蓄都给了杜彩霞,看着儿子、儿媳,只有高兴。
因为在草原上生活,除了一月两次来居住点购买储备生活必需品,其余时候,金钱在草原上没有流通的地方,牧民们也感受不到金钱对人的必需。
所以,当杜彩霞出轨并欺负书呆子弟弟,一、二年时间里,徐一兵姐姐常常气的半夜都睡不着,一度都快抑郁了,多亏了徐一兵姐夫不断劝慰和开解。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深爱弟弟的自己,实在无法忍受弟弟的遭遇,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担忧,害怕自己唯一弟弟会想不开,担心弟弟的生死早超过了对金钱方面的考虑。
但是,作为姐姐,在弟弟下定决心离婚前,她没有办法替弟弟决定是否离婚?
所以,弟弟让她把父母卖牛羊和羊毛收入先收下,她很矛盾,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害怕沉闷的弟弟会想不开走绝路。
好在杜彩霞胡作的太久,久的让徐一兵终于下了决心,离开了那个生活放荡的女人。
去年夏天,堂妹陪着大伯来时,悄悄告诉徐一兵姐姐了一个最新的、关于杜彩霞放荡生活新故事。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杜彩霞与俞金莲和开矿、开水电站老板们胡来的事,瞒不过不忿堂哥遭遇的堂妹,更何况堂妹还是有心、有针对性地包打听关于杜彩霞的一切不好的事。
“姐,我们以前也眼瞎,怎么会同意哥哥找那样的女人?那种女人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被迫去乱搞鬼混,因为她拿着婶婶给的钱,杜彩霞她并不缺钱,她就是下贱,是那种下贱到自己拿着钱去乱搞的女人。”堂妹说。
“是啊,其实一兵结婚前,堂姐就告诉我,说杜彩霞母亲作风不好,过去是生产队一枝花,喜欢跟男人上床去谋取个人利益那种人,但是因为杜彩霞是一兵上大学就谈的女朋友,我想着杜彩霞毕竟也是大学生,有文化。”徐一兵姐姐长叹一口气,接着说:
“原来是我天真了,杜彩霞的妈是因为家里缺钱而生活作风不好,所以妈妈在一兵结婚后,就把钱都给杜彩霞,我想杜彩霞手里不缺钱,也就不会像她母亲了,结果我想的错错的了,杜彩霞并不缺钱,她出去胡搞,纯粹是犯贱,这种女人要在旧社会,那也是主动当妓女的货色,天生的贱人。”
“看样子,有句老话说的好,捉小猪要看老母猪的品性,话糙理不糙。”堂妹点头接话。
“姐,杜彩霞把叔叔、婶婶半生积蓄都拿走了,咱们就这样不管吗?”
“怎么管?一兵主动放弃了,只为了要徐娜,没想到就这样杜彩霞也不放孩子,那时一兵情绪很不好,我天天担心害怕他想不开走绝路,哪里还顾上其他。”姐姐叹了一口气接着说:
“现在一兵幸福了,我也就安心了,除了生死,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你也知道,咱们家牛羊处理了,也就够父母和一兵他们生活了,杜彩霞是个看重钱财胜过一切的人,跟她去争钱,徒增烦恼,只希望她看在钱的份上,善待徐娜,毕竟虎毒不食子,那也是她的女儿。”徐一兵姐姐对堂妹说。
第101章 耳濡目染 环境影响着未来
“姐,你放心,虽然哥哥现在到了省城,但我还在县城工作,以后徐娜的消息我也经常打听着些。”堂妹说。
“以后就让你费心了,娜娜那个孩子,有那样的姥姥和母亲,我就担心她有样学样,学好不容易,学坏却很快,有什么消息及时告诉我,不行的话,我还是要争取把孩子领过来,现在我的女儿公派出国留学去了,娜娜来我也可以给她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她姐姐也可以告诉她许多好学习方法,毕竟我的女儿学习上可是很优秀的。”徐一兵姐姐说。
“杜彩霞还是想用女儿要挟哥哥,达到以后继续要钱目的,不然若要真为女儿娜娜前途着想,就应该让哥哥带娜娜来省城上学,放到你跟前,有你培养自己女儿的成功经验,怎么看都是对娜娜最好的打算,这个杜彩霞够坏,这一点都不去考虑。”堂妹还在义愤填膺地说。
“并不是所有人都如你我一样,把孩子前途、未来和亲人的安危看的很重。”
徐一兵的姐姐说着,看见和老人们谈笑风生的韩莉,笑着对堂妹说:
“你看,好人好报,一兵现在和韩莉多幸福……”
“也是,人家老话叫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咱们这叫坏的不去,好的不来。”堂妹哈哈笑着,结束了和堂姐的谈话。
最近因为采暖期过了,小区停止了供暖,虽然韩莉及时给四个老人将空调打开,但空调的热度还是有许多局限性,特别是针对别墅楼上楼下特殊构造和边边角角不规则空间,空调供暖局限性显露无疑。
更何况,几个闲不住的老人在儿媳上班、孙子睡觉、儿子写作的时候,又总是在前后院子里,忙活着种树、种花、种菜,呆在屋里时间很短,因为寒意的侵袭,徐一兵母亲的关节痛还是又犯了。
但是此刻,刚因为今年冬天住了暖气房间没有像往年一样疼痛难忍的关节,虽然在这几天因为停暖和在前后院的室外活动而稍有反复,也在这一刻好像没有一丝丝痛感了。
因为徐一兵作品签约收益赛过草原上处理全部牛羊的收入,儿子有出息,最高兴的莫过于父母,徐一兵的母亲再次流下了眼泪,高兴地……
韩莉父母也高兴极了,韩莉父亲从事了一辈子教学,看着女婿的成绩,还是感慨万分:
“十年磨一剑,只要努力,成功永远偏爱努力的人,我们心情真好,今天还得和一兵好好下一盘棋。”
“你还是别打搅女婿吧,一兵还要到楼上创作他的作品呢,你少添乱。”韩莉母亲笑眯眯地打趣老伴。
韩莉父母一直帮着徐一兵照顾徐轩,让徐一兵腾出更多的时间写作。
徐轩自从搬进别墅后,因为不像以前住的房子,门一锁孩子出不去,孩子在几个房间玩耍,也都在徐一兵视线所及的地方。
而且徐轩也是个很喜欢拿书的孩子,估计是从生下来的环境始终是徐一兵写作,韩莉看书的样子,孩子也喜欢拿本韩莉给的小绘画书,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徐轩整日喜欢模仿大人看书,除了他喜欢的色彩鲜艳的彩绘书,甚至就连韩莉看的《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也能拿在手里,念念有词的自己拿着看半天。
有一次,韩莉父母给孩子送水果,看见大声朗读的徐轩,惊讶这个孩子难道知道上面写的什么?
一看这孩子杂志都倒拿着,只是嘴里却没有闲着,抑扬顿挫的大声念着,编着属于徐轩的故事。
韩莉父亲夸着外孙:“孺子可教也!”
韩莉母亲已经把孩子搂在怀里,心肝、宝贝地称呼着,给孩子讲新故事去了。
这个孩子有个最大好处,就是喜欢听故事,不论谁给他讲的,他都喜欢听,特别喜欢徐一兵讲的,徐一兵在给儿子讲故事中又获取了灵感,每天固定两个小时将自己给儿子讲的故事写出来。
徐一兵的故事跟他小时候生长环境密切相关,都是草原上小动物们的活动,韩莉给小动物们增加了具有想象力的对话,小徐轩天马行空的幻想和幼稚的为什么,一家三口等于联手打造出这些草原历险记,经过徐一兵打磨加工后,投稿到儿童文学上,立刻好评如潮。
徐一兵情感类作品获奖后,这部一家子创作的儿童文学,现在也有动画片制作商和韩莉正在洽谈之中。
韩莉看着高兴的众人,又将这件事也提前告诉了大家,又引起众人开心笑声。
徐一兵姐姐说:“莉莉,这个连载故事若是拍成动画片,还有我们小徐轩的功劳呢,这个收入你就单独给徐轩存上,用于徐轩的教育经费。”
韩莉点头:“好主意,这个虽然根据目前对接情况,收益不如获奖那部作品,但这个后续的延展性比较大,后续创作空间大,可以一直写下去。”
“等徐轩长大,小动物们的故事也可以继续,我从小在草原上长大,等我退休,也来给你们提供更多想象。”徐一兵的姐姐说。
“有亲家两口子在,一辈子在草原上生活的阅历,小动物们的故事肯定更多。”韩莉母亲高兴的接话。
“我们不行,我没有文化,说不好……”徐一兵母亲摇着手说。
“妈妈,让你讲你见过的草原故事,又不是让你写,把妈妈还吓坏了。”姐姐一边给自己的母亲按压着腿一边调侃着徐母。
“奶奶的故事好听。”徐轩口齿伶俐地对大家说。
看着待一旁半天都不吭声、蹲在地上摆弄玩具的孩子抬起头认真给大家解释的模样,一楼客厅里团团围坐的大人们都哄堂大笑。
徐轩看着大家的笑声,也跟着笑的前仰后合,孩子萌萌的样子,更让一群大人感到好笑和可爱。
人逢喜事精神爽,更何况又是大家都聚在一起的日子。
“今天高兴,我去准备菜,咱们一起吃火锅吧,热乎热乎,也图个热闹。”韩莉说着起身朝厨房走去。
“莉莉,我来帮你……”徐一兵姐姐说。
“妈妈,我来帮你。”徐轩也跟着要去。
“好孩子,你跟外婆去种花花吧?”韩莉母亲对孩子说。
“种花花,拿铲铲……”
“好,我们去拿轩轩的铲铲。”韩莉母亲拿过孩子的小马甲套上。
“亲家,你的腿不好,在屋里休息着,我们去到外面给长出来的菜搭个架。”韩莉母亲对徐母说着,牵着孩子到院里去了。
韩莉父亲和徐父也笑着走了出去。
徐一兵看着其乐融融一大家人,心里泛起了甜蜜幸福感,跟进厨房后让韩莉和大姐推了出来,笑着上了楼,继续去电脑跟前码字,书写着开心和快乐,并不知道跟随前妻杜彩霞生活的女儿徐娜出事了……
第102章 恶习难改 马无夜草怎能肥
杜国强这三年经营的酒楼生意,已经基本上到了无人来吃的地步了。
做买卖的,特别是这样一个小县城,虽然没有达到城东放屁城西知道的地步,但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
更何况餐饮行业,更是金杯银杯不如大家的口碑,让防疫站的一通整改和处罚下来,经过同学小唐不遗余力用嘴巴做的广告,杜国强的酒楼用门可罗雀来形容都一点不夸张,就连自己妹妹杜彩霞都不到酒楼来吃饭了,更何况其他人?
最糟糕的是这个酒楼的租赁合同一签十年,当初是害怕对方反悔涨房租、收房子,现在才感觉是个烫手山芋,扔不掉拿不起。
杜国强刚开酒楼时,和妻子放的一些高利贷,虽然妻子跑了,欠条之类和抵押的房产证之类东西倒是没拿,陆陆续续,有些高利贷还是被杜国强收回来了。
手里还有些本钱的杜国强,看着清淡生意,就私底下偷偷经营卖起了野味,这些见不了光的买卖,也让杜国强的收入没有实质性减少多少。
然而好景不长,刚经营了三年,才干的风生水起,又遇到了非典,防疫部门查的更紧了。
而且不仅是防疫部门查,就是林业警察好几次都差点追踪到杜国强的酒楼,有一个经常给他供货的牧民,因为打猎被林业警察人赃俱获,还被判了刑,把杜国强吓出了一身冷汗,暗自庆幸:
“幸亏这个家伙为了不给自己加重罪行,将被抓住的这一次说成了第一次打猎,若是说已经打了很多年,而且都被自己低价收购、高价卖出,说不上这次还作为难兄难弟跟着这家伙一起去吃牢饭了。”
杜彩霞也知道自己哥哥杜国强这几年收购、加工野味的事,不过她没想着管,能挣钱就行,虽然不允许,但只要小心点,不让抓住就行,杜彩霞想:
“老人们常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哥哥要挣钱,不冒点险好像也不行啊?”
杜国强得到妹妹赞同,感觉自己方向是正确的,在利益驱动下,干的更欢了。
范有金毕竟是因为经常出差,走南闯北见的世面多一些,看见各地纷纷兴起的麻辣烫,吸引着无数年轻人排队等着吃,告诉了杜彩霞,让杜国强改成火锅麻辣烫,同时经营馒头和其他面食半成品,方便上班族,但搞好卫生是前提。
杜彩霞听了范有金建议后,想着公园门前的麻辣粉店也是自己最爱,又回想了一下最近回到市里,看着母亲有时从街上买回的馒头,现在县城还真没有专卖馒头的。
上班的人多,大家伙如果在下班时把馒头买几个,回家炒个菜,还是很方便,同时再搞几个和馒头相关的产品,烤的饼、炸的麻花之类的东西,应该还是很有市场的。
再回想因为疫情原因,现在查处力度加大,哥哥杜国强做的野味生意再不收手,说不定哪一天就跟着惹祸上身,还是让这个邋遢哥哥少给自己找些麻烦吧。
杜彩霞想干就干,来到哥哥酒楼,安排杜国强自己去重庆学一下正宗麻辣烫和火锅的做法,给人家交一些加盟费都行,至于饭馆最近的经营,就先把重点放在面上,说干就干,明天就开始蒸馒头,让服务员将大笼放在三轮车上去卖。
反正开酒楼的,厨房里什么东西都有,需要添置什么,让杜国强立马补齐,今天就开始准备,明早就做。
又喊过来自己找来的水电站赵老板老乡小黄,吩咐小黄负责最近酒楼的生意,杜彩霞自己也会天天下班过来,将馒头等面食生意在最近先忙起来,循序渐进,根据销量确定每天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