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云养小嬴政[大秦]——蓝色草原
时间:2022-01-25 07:45:49

,笑着问道:“对了,阿翁,朕许久没有听到郑国的消息了,不知道他修水渠修的怎么样了?”

  郑国来到秦国也已经三年了,每次送回到咸阳的信件只管要钱要人,虽然秦国也派了官员在一旁监督,但秦国像郑国这样精通的水工人才少,若是郑国真的耍什么心眼,恐怕那跟在他身边的官员也看不大出来。

  吕不韦拱手回答道:“回王上的话,目前已经在挖第一阶段的水渠了,等到今年年底,第一段水渠就能通水,到时候便能看看水渠通水的效果了。”

  阿政点点头,问道:“那水渠那边可还需要再命人征调劳役?”

  吕不韦:“若是人手越多,水渠自然能越快修好。”

  还没等阿政说上些什么,治粟内史苦着一张脸上前答道:“王上,目前边关还在打仗,修渠那边的人力已经过多,国内的劳役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若是王上想要再增加人力,只能延长百姓劳役的时间了。”

  “居然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吗?”因为朝中的大小事务都是先汇报给吕不韦这个相邦,再由吕不韦传达给阿政,他对朝中之事只了解大半,竟不知道劳役已经缺乏到这个地步了。这些年来秦国一直在打仗,出生的人口远远没有死掉人口多,若是增派劳役,势必会加重国人的负担。

  他无奈叹了口气:“既然如此,那便罢了。若是水渠那边实在缺人,那就先从骊山墓那里调遣死囚和奴隶去修水渠吧。”

  治粟内史见阿政居然愿意延缓自己陵墓的工期来修建水渠,口中直呼:“王上仁善——”

  吕不韦带人将事情禀报完,阿政摆了摆手,众人离开了章台宫。至于李斯,阿正还没有想好要让李斯做什么,便只给他在咸阳城中赐了宅院,让李斯随时准备着召见。

  等到众人离开后,阿政才回到书房,与林橘在脑中交流起来。

  林橘把自己查到的资料告诉阿政:“崽崽,我特地帮你找了古法造纸的方法,用到的材料由麻、树皮、竹子等等,如果崽崽你想要大规模造纸的话,可以让人把各种材料都实验一下哪种最好用。如果全国各地都想要造纸的话,可以让当地官员根据当地的植被分布情况选择材料。至于纸浆需要的粘合剂,崽崽你也可以让工匠们探索一下。现在我要开始讲具体步骤了,崽崽你记好哦。”

  “好。”

  根据林橘的讲述,阿政不仅记录的造纸的步骤,而且还根据她的描述画了相关的草图,再进行不断地更正修改。

  只是造纸的方法得到了,该派人来监督造纸呢?

  王翦蒙恬都在边关,阿政手上一时间居然无人可用。比起火药的显著威力,只是用于书写的纸张看似温和,实则用处更大。阿政已经能想象等这种神奇的书写工具传出去之后在各国之间引起的巨大轰动了,那些一生沉迷于著书立说的各家学派的人,知道世界上居然有纸这样轻便的东西,难道不会蜂拥来到秦国吗?

  

  第二日,李斯得到了秦王政的召见。

  李斯双手紧握,藏在宽大的衣袖里,内心满是忐忑。

  他最开始来到秦国时意气风发,听说吕不韦与当时的秦国太子异人私交甚笃,便拜在吕不韦门下,做了一个门客。他原以为能向当时的太子异人讲述自己的主张,却不想异人是如此愚钝胆小之人,他在吕不韦门下碌碌无为,一度想过离开秦国。

  后来吕不韦派他去赵国迎回太子妃和小公子,他也只是把这件事当做自己上升的跳板。他虽然教了那位小公子几日,觉得他上位的可能性比那个还在襁褓中的公子成蟜要高得多。但他没有想到那个孩子登上秦王之位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他还没有好好和那个孩子建立关系他们之间就已经有了君臣之别。

  虽然后来他又入秦王宫教了太子政几次,但这些已经不能和最开始的教学同日而语。

  阿政看向李斯,这个他曾经的老师,曾经的李斯眼中满是意气风发,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野心,而现在的李斯已经三十多岁了,不再光芒毕露,变得内敛深沉。

  阿政问道:“朕听说,李郎是楚国上蔡人?”

  “是。”李斯回答,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但臣如今是秦人。”

  阿政笑了一声,对他这个回答不置可否,继续问道:“李郎既然不远万里从楚国来到秦国,可有何良策献于秦国?”

  李斯;“臣有三策,愿献王上。”

  阿政:“说来听听。”

  李斯:“其一,王上当尽快灭韩,以恐他国。”

  秦国虽然将韩国打得差不多了,出于道义,但并没有杀死韩国宗室,为此韩王不断迁都,蜗居一小城。这次五国联纵抗秦,韩国也不过只在韩王的号召下出了极少数的兵马。

  李斯解释道:“此次五国联合抗秦,韩王派人在曾经的韩国故地如今秦国的领地上四处煽风点火,导致各地纷纷抵抗,致使边疆不稳。必须彻底铲除韩国宗室,若是王上担心引起各国非议,不如将韩国宗室带到咸阳来当质子,牵制当地的庶民。”

  阿政点点头:“其二呢?”

  

  作者有话要说:

  停电了,笔记本快没电了,看看这周末能不能把上次的那一更补上

 

 

48章 灭韩

  “其二,拉拢占领地的豪强,与秦人共同管理所占领的城池。”之前秦国打下各国城池之后,都是直接派秦人前往管辖。但因为各国语言文化各异,风土人情不同,被攻占的城池的百姓总是与派往当地的官员产生矛盾和冲突。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