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反派亲娘回城记——红颜不老
时间:2022-01-29 07:51:06

  等出了巷子,一旁有人偷偷摸摸卖帽子,爆米花之类的,张大芳给两个孩子,老人,都买了一顶帽子,说来和巧,这帽子的标识,竟然是他们镇子上的那一家礼帽店的产品。

  在供销社,这需要票才能买到,到了这里,比供销社每个帽子多给一毛,倒是顺利买到了帽子。

  百货商店的货物最齐全,各种衣服鞋袜,各种吃食,额外,还有自行车,甚至还有黑白电视机。

  两个孩子看着那黑白电视机,眼睛都瞪大了,就是老人,也看着小小的盒子里的人影惊讶不已。

  大宝道,“妈,那是啥啊?”

  杨大芳道,“这是电视机啊。”

  “哇!”

  杨大芳手里也有钱,完全可以买得起电视机,看着老人孩子惊叹的模样,她打算等买了房子,看看能不能找赵有礼弄一张电视机票,给家里买一台电视机。

  在百货商店购物,杨大芳几乎把手里的所有的票据都花完了,这才作罢。

 

 

 

 

26.  26章 买房   这个年代买房并不容易……

 

  这个年代买房并不容易, 不少人家都是自家居住,房屋要么祖产,要么等着单位分配, 在城里,不少人七八口之家,也只能缩在一个二十来个平米的小房子, 人人都想买房,但是自家居住都困难, 又怎么会卖房?

  这个时候就要找胡同里的中人了。

  这些中人每日闲坐着, 去茶馆之类的地方消遣, 表面看着是没有工作的闲人, 但是这些人消息也是最灵通的。

  不过, 杨大芳算来算去,去算漏掉了一点。

  在这个年代,房子买卖还没有真正开通,真正开通房屋买卖要到一九八零年了, 这个时候人民居住的房子, 多数都是换房的。

  杨大芳在胡同逛了逛, 很快就发现了不少的换房广告。

  “家住前院子胡同东边, 有房屋二十五点六平米, 分底前进两间带阳台, 换南山路上线两间。”

  诸如此类。

  杨大芳还没找到茶座, 在巷子的墙壁上, 就看到了不少粘贴的换房小广告。

  等到了茶座找人询问, 结果也只有帮忙换房的中人。

  中人道,“倒是有人卖房,但是问题是, 您敢买吗?您这要买了,也没法上证啊!”

  杨大芳听了这话,自是迟疑了,毕竟距离一九八零,也就一年的时间了,她属实没有必要赶在现在购买没证的房子。

  中人看出她的迟疑,道,“我手里这个房子只要一千元,在南滨路那边,可以看江的,他单位里,他和他媳妇都新分到了单位的福利房,都是筒子楼,他看不上南滨路边上的房子,嫌弃潮湿了,一直想和人换掉或者卖掉,那地方面积倒是挺大,旁边还有一个古镇,就是时不时过上三五年,等涨水的时候,整个小镇也要被淹没那么三五天,他嫌弃那地儿,一直想卖了,那房子还带个小院呢,听说是一座祖上传下来的二进老宅子,屋子前面就是古镇老街。”

  杨大芳听了中人这番话,倒是一下来了兴趣。

  南滨路那一块的地,那可是江景房,以后有钱也难买到的。

  尤其古镇那一块儿。

  根据书里的描述,到了以后,那地儿可是房间飞涨,有钱也买不到呢。

  至于淹没的问题?过几年,河道就会扩建,到时候河道疏通,那一块就不会再被淹没了。

  杨大芳就道,“木同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一处房子?”

  中人见她真的有兴趣,也挺乐意的,当即就带着几人朝着公交车站走过去。

  坐了半个小时公交车,众人顺利来到了南滨路,浩荡的江面就在不远处,而临江处,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镇,正在她的眼前。

  这小镇都是古建筑,正当口有一处石头修建的牌坊——望江古镇。

  等进了古镇里,镇子上非常热闹。

  有卖小糖人的,有卖各种丝绸纱巾的,有卖瓷器的,也有卖麻花,糖葫芦,糖果……

  中人木爱华道,“哎哟,今天赶集呢,咱们来的巧。”

  在镇子中间,杨大芳给两个孩子买了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串,一行人很快来到出售的屋子。

  那屋子外面是古色古香的铜锁大门,中人拿了锁开了大门,让几个人走进去。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