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对十一娘的处罚看似有“包庇”,但这却恰恰中了时知的心思,如果他处理的太过冷酷反而会让时知觉得他是个过于危险的人物,需得处处提防了。
十一娘到底他的亲生女儿,所犯的错也不到一下子就让他狠心摁死的地步,就像她之所以愿意处处照顾小卢氏的处境,也不过是体谅她对阿蓁的一片慈母之心。
人可以冷静理智,但也要有些温情感性,不然和机器有什么区别。
女郎去参加这种文会也不是没有先例,只是这次能去听“讲座”的,大多是江南各地有门路和有声名的文人,王钊安排了七娘陪同时知一起去。
“咱们还是着男装吧?”七娘平日里再稳重,如今也是有些激动,她自幼承家学熏陶,又在江南这种文风盛行的地方生活多年,自然是明白这种场合有多难得,哪怕是王氏嫡子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参与的。
时知看着平日里稳重的七娘终于露出一些小姑娘的情绪,她笑道:“男装女装又有什么打紧?咱们是听学,那些人也是去听学,穿的不失礼就好。”
七娘想了想点头:“妹妹说的是,学圣人之言不该分衣装之别。”
“姐姐可知当日来的都有哪些大儒先生?”时知比较关心这个,听讲座得先知道主讲人是谁吧。
这个七娘很清楚,王钊把邀请到的大儒名单都给她拿来了,就怕到时她们两个不清楚状况,名单很详细,除了各大书院的大儒,还有一些很有声名的文人也受邀了。
时知看着名单心里点头,王氏这书院办的确厉害,像英才书院这样的南方文坛巨鳄也很给面子派来了几位最有盛名的大儒参加。
如今士族和庶族因为科举制度矛盾已经进入白热化,宁江书院背靠王氏却能在江南混的风生水起,真是了不起啊。
时知一时间竟然有些嫉妒王氏了,这是多么得天独厚的背景啊,哪像崔氏大祖房,带头弄出个知微书院,就算如今她和崔教授带着退出来了可身上仍旧牢牢印着“士族卫士”的印记。
时知以前还想过弄个公共图书馆之类的,自从知道有知微书院这么个存在,一时半会儿她是不敢想了,这完全就是坟头蹦迪的行为,崔氏大祖房和知微书院的牵扯太过深入人心,在教育领域这一块儿要是学王氏绝对会引起世家圈子的巨大不满,得徐徐图之啊!
她来江南也有想考察一下宁江书院的教学质量和读书氛围的缘由,崔氏也有很多要科举的子弟,崔教授和时知不想再让崔氏和知微书院牵扯太深,宁江书院就是一个选择。
只有离开桐州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那些年轻人才会看清楚很多事,以后的路具体怎么选择时知不会太过干预,但她希望崔氏子弟能利用好出身的优势而不是把出身变成劣势,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既然要考察那就不用太过引人注意,世家那些老狐狸精着呢,她这次要给人一种是因为交好王氏,所以才给宁江书院面子的错觉。
时知给自己这次听学几日游定下了方针:闷声听学、苟着发育!
第58章 二更
宁江书院在淮郡郊区的微崖山半山腰,山下是净湖,就风景和位置来说一点都不比英才书院差,可见王氏当初选址是花了大力气的。
上山的过程时知想起自己去知微书院的情景知微书院给她的感觉是古朴厚重的肃穆,而宁江书院就是繁茂活泼的朝气,这里有着世家和庶族“和而不同”的理念。
相比于英才书院是单纯的为庶族张目,宁江书院最可贵的是它其实给世家和庶族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一种相互影响和演变的思路,最终到底是谁胜出它只是提问,而不是回答。
时知是真的很佩服王钊这位祖父,他一定是一位高瞻远瞩且很有心胸的人,看清楚庶族崛起的大势,没有选择如崔氏那样拼命对打压而是尝试在对手身上“取其精华”,先不说这会不会成功,但这份智慧胸襟就足以值得时知学习。
时知选择低调听大佬们的讲座,这让王钊很满意,他其实也不愿意时知太过引人注意,毕竟崔氏大祖房身后的知微书院在江南有那么一丝丝尴尬,尤其这次它的老对家英才书院也会来,只希望大家都消停些吧。
宁江书院这次文会准备很充分,各个大佬讲座时间都安排得有间隔,书院有准备庆典的院子,这次场地就选在空旷的翠微居。
时知一行人来的比较早,进了书院就跟着王钊安排的人走小道进了翠微居,俩人的座位有一层竹帘隔着,旁人看到这个情形就知道这是女客不会冒昧上前。
开讲第一位是宁江书院的山长,毕竟人家是主人,这次开篇是《大学》的内容,时知虽然对四书五经学的不深,但不妨碍她听一听。
只是这讲座和她想的有些出入,时知没上过古代学堂,她没想到这会儿的老师都这么“开明”了吗?
这哪里是“讲座”明明就是“研讨会”,底下听学的学子各种提问还不算,有好多都能提出相反的观点,看着山长不紧不慢的回答各种问题,被反驳了也不气恼而是抛出更多观点和理论跟人辩驳,时知都想给这种学术氛围鼓掌了!
这是哪位神仙大佬想出这种文会的点子啊?她幻想中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办场文会大概也就如此了!这不就是“文化交流会”嘛!
听了第一场后时知很是兴奋,她好久没有体会到这种氛围了,虽然和她专业不同但还是很过瘾,要是宁江书院的学术氛围是这样那她绑也会把崔氏子弟绑过来上学的。
七娘显然是不明白时知在兴奋什么,但她同样很高兴,今日听学的确受益良多,王氏家学虽然也不差但到底讲东西没有书院这么深。
第一日三场“授讲”都是讨论四书五经的“文理”,后面两场是别的书院大儒开堂,时知这才发现来听学的学子有大半是庶族出身,从他们的问题就能感觉出来,世家子弟应该都是宁江书院的学生,外来的世家子弟似乎很少。
第二日是英才书院的主场,三场“授讲”主讲人都是他们的大儒,宁江书院真的是给足了对方面子,五日文会英才就独占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