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如何,他们还是在宝河庄“偶遇”了。
这便是天道吗?!
元若枝压下心中愤怒,去打听灾情现状。
宝河县知县也跟着来了。
他告诉元老夫人,此次天灾死伤人数共计二十一,但房屋损毁者多达七百多人。
道路已经清理出来,灾民也暂时安置在昌平侯府的庄子上,但魏家的庄子容量毕竟有限,需得元家帮忙。
元老夫人义不容辞地同知县说:“我们现在就出发回京,庄子腾出来给你们用。怎么用都行,你们与庄头商议便是。此次出行带的银两不多,待我回府之后,再派我府中人过来略表心意。”
知县感激涕零,脱下官帽向元老夫人深深一拜,诚挚地道:“若不是有贵府之人襄助,下官人头难保。”
老夫人身无诰命,即便知县脱了官帽,她又哪里敢受礼,连连请他起来。
知县借到庄子之后,便着手去安排灾民入庄。
元老夫人催促家里的人快些收拾东西离开。
临走前,元若枝还收到了庄上农妇送来的一篮子荠菜和荠菜花。
农妇边哭边说:“……俺家的那天正好在山上,摔断了腿,多亏了东家,多亏了姑娘,多亏了知县老爷,可算保住了一条命。”
元若枝收下一篮子荠菜,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们不是天书中一笔带过的背景,他们有自己的人生和喜怒哀乐。
他们是鲜活的、真实的生命。
马车急速行驶。
在关城门前,元家人入了城门,在子时前回到了家中。
元家几位老爷一同开了元家大门迎接。
元家前院灯火通明,老爷、夫人、下人们跪了一地,给老夫人请安。
元老夫人长长地出了口气,扶起长子,说道:“不早了,都歇息去吧!”
元永平用袖子拭了拭泪,哽咽道:“母亲受苦了,幸好……幸好……母亲平平安安地归来。”
夫人、奶奶们也都跟着眼眶湿润。
听说老太太困在灾区,她们也都吓得要死。
老太太若去世,元家几位老爷都得守丧三年。
原本元家已经没落,再离开官场三年,她们的日子只会更难过,这次眼泪可掉的可是很有分量,还真情实感。
灾情处理的如此顺利,元老夫人心里大石头早已落了地,她面色平静地同一家子人说:“好了好了,都早早回去歇息吧。有事明日请安再说。”
元家老小全部跟在元老夫人后面,一同往二门走。
然而,元老夫人抬脚的前一刻,却抓住了元若枝的手,亲昵地挽着她,慈和地笑道:“枝姐儿,跟祖母一起走。”
元若枝微愣地跟上脚步,在元永业疑惑又欣慰的眼神下,成了老夫人的“活拐杖”。
众人心中了然:如今老夫人最宠的孙女,是元若枝。
灶上的、花园的、浣洗院的,前院几个管事,心里都明亮着呢,如今要小心伺候着的主儿,独这一份儿了!
霍氏一脸茫然地看着这一切,心里不由自主泛着酸。
这是怎么回事,这才去一趟宝河庄,老夫人怎的如此看重元若枝了?
从前老夫人不是最宠大房的人吗?
元若娴不甘心地扯了扯帕子。
若没被禁足,最出风头的人,该是她!
不仅元家变了风向。
灾情过后,宝河庄知县的折子、魏锋程的折子、太子的折子,全部都着重提及了元家的功劳,以及元家三房那位临危不乱,善良聪慧的小娘子。
第16章 孤放了好大的饵,不收猎……
宝河县的灾情平复下来后,建兴帝论功行赏。
元家老夫人依从其嫡长子的品级,被诰封为四品恭人。
授旨那日,元老夫人打扮得郑重其事,引全家老少跪拜内廷官。
诰书落入手中的时候,元老夫人还有些恍惚,她丈夫活着的时候没有给她挣来诰命,她的四个儿子也没有,但是她的孙女给她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