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婆婆接下这个活,立马穿针引线手脚麻利地给她裁剪起来。
同时,乐瑶在供销点也上新了布料和棉花,但买的人却很少,起初基本无人问津。
老乡们在这方面大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不到必要时候,很少做新衣服,更不用说费布又费棉花的冬衣了。
之后随着冬日临近,这两样冬日的必备品才逐渐有销路,主要卖家还是知青群体,以及队里那些打算在年底为孩子相看、嫁娶的人家。
知青就不说了,新来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带着冬衣过来,这个时候只能想办法凑钱买布买棉花新做一两身,不然总不可能冻着过冬。
至于其他人则大都是为了体面,好给家里适龄的孩子说亲,相看时要穿,结婚时要穿,都是面子。
在这样关键的时候,他们很能狠得下心出波血,只有一些家里条件特别困难的人才会连相看、结婚的时候都借别人的衣裳,打肿脸充胖子。
“这种人家不到万一是不能嫁的,嫁进去吃不饱穿不暖不说,还要被当做老黄牛使唤,以后那日子苦的哟。”
李婆婆边做衣裳边给乐瑶絮叨,乐瑶没怎么听,倒是来串门的孙彩霞听得津津有味。
孙彩霞今儿个休息不上课,下午等乐瑶收了工就颠颠地跑来她这儿串门子,捧完李婆婆的场子后才道出来意,问乐瑶:“你今年回不回家?”
“知青能回家吗?”乐瑶反问。
孙彩霞点头,“能的,知青每年都有探亲假,就是咱们队里名额有限,今年不知道轮到谁。”说完看了眼乐瑶。
乐瑶对她这一眼看得莫名其妙,紧跟着又听她暗示:“小乐妹子,你和大队长走的近,那什么……”不知道能不能通融通融,分给她一个探亲的名额,她很想回去看看。
乐瑶摇头,通融大概是不可能的,她不会让韩愈为她假公济私。
这样的口子不能开。
孙彩霞倍感失落,但也不算太失望,因为就算乐瑶答应,行事公正的大队长还不一定同意呢。
但随后乐瑶就说:“我不打算回,如果到时候能分到名额,就让给你好了。”
“真的?”孙彩霞顿时大喜。
乐瑶肯定地点头,不过前提是她能分到名额,否则一切都白搭。
孙彩霞不以为意,说能多个机会就不错了,最后还不成那也没办法,至少她努力过了。
之后几天又有几个知青过来明里暗里问这事儿,乐瑶都说不清楚,她是真的不知道具体的情况,这不才刚进入冬月,距离过年早着呢。
他们关注的也太早了点。
乐瑶基本不关心这件事,穿上李婆婆给她做的冬衣后,她趁着系统商城上毛线打着,买下不少毛线放在供销点开卖。
各种颜色粗细的毛线团立即吸引住大家伙的注意,特别是女知青和大多数妇女同志们。
冬天里闲着没事,弄点毛线织件毛衣手套袜子帽子啥的,手里有活干,就不用斤斤计较那些有的没的,能少很多矛盾。
乐瑶自己也买了竹针织毛线,还不耽误她供销点的工作,一举两得。
她先给自己织了一套冬天必须的围巾帽子手套等等,完后又是内穿的毛衣毛裤,甚至还有绒线马甲、绒线鞋子。
韩愈有次看见后盯着瞧了许久,没过几天就搞来一件七八成新的女士军大衣送给她。
乐瑶本想推辞,结果他说换她给他也织一套那些过冬物品。
乐瑶:……
想要东西就说嘛,还这么拐弯抹角的。
最后军大衣被她收下,东西也一件件的给他编织出来。
与她那些不同的是,她给他编织的时候特地选了适合男性的颜色,织的也都是大气的款式,成品瞧着很不错,他自己看上去也挺满意。
满意的结果就是他在某次试戴围巾时猛不地问她:“你今年想回家看看吗?”
乐瑶愣了下摇头,然后会意道:“队里知青探亲的名额出来了?”
“嗯,你要是想回去,我给你争取一个。”
“不会让你违反纪律?”乐瑶提前先问好。
韩愈摇摇头,说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他如果连这点权限都没有,大队长也不用当了。
乐瑶于是又问他回不回去,确定他不回后说自己也不回了,不过方便的话,名额给她留一个。
韩愈心情愉快,瞬间领会到她要名额去干什么,问她打算送给谁。
如果是送男同志的话,那这名额估计会匀不出来。
乐瑶不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诚实地回答:“给孙彩霞,我之前答应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