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太后体恤,从尚宫局拨了四个得力的女官来谢府,帮着林如芝筹备谢持昀的婚事,林如芝这才得以松下一口气。
长公主请护国寺的大师算了二人的生辰八字,大师算出今年七月初七是顶好的吉日,林如芝虽舍不得,到底是同意把婚期定在七月初七。
在大齐,除了皇后和太子妃,女子出嫁,要亲手绣嫁衣,哪怕是请外头师傅缝的嫁衣,待嫁姑娘也要在不起眼的地方缝上一两针,以表心意。
林如芝在下聘后,立马量了谢昭华的身量,托了鎏衣坊的老师傅绣制嫁衣。
谢昭华的嫁衣两月才能做好,是以,这段时日她跟着林如芝,学执掌中馈。
谢府人口简单,谢太傅是家中独子,长姐谢涵嫁去扬州一世家大族,难得回京一次。
谢杭祖上是正经的书香世家,祖父是正三品翰林大学士,父亲是正四品国子监祭酒,家学渊源。
谢杭二十五那年,父母南下扬州,路遇劫匪,双双遇害。
谢杭的叔伯利欲熏心,欲争谢杭父亲的家产,奈何林如芝长姐是皇后,迟迟不敢动手,只得明里暗里为难谢杭。
后来不知为何,叔伯几个突然安分下来,自那以后,就甚少往来。
如今谢家权势滔天,炙手可热,几个叔伯后悔不已,想要攀回谢家的关系,谢杭铁了心不允。
谢昭华外祖是定远候林放,曾是骠骑大将军。林如芝嫁入谢府后,怕先帝猜忌,主动上交了兵权,传爵位于嫡子林征,带着谢昭华外祖母在定远侯府中安享晚年。
先帝疑心重,先帝在时,林谢两家为了避嫌,甚少往来。
谢昭华尚未定亲时,林如芝不曾让其管过家,眼看女儿还有三月便要出嫁了,林如芝自然要带着她学管家之道。
毕竟,谢昭华可是日后的宣王妃。
谢昭华聪慧,八面玲珑,管家之道一点就通,这一点林如芝倒无甚担心。
她担心的是,谢昭华嫁过去后能否同世子处的融洽。
林如芝想起宣祈那日来府上下聘的场景:
身着紫袍,束玉冠,腰间别着女儿亲手绣的香囊,器宇轩昂,仪表堂堂,模样周正,她越看越喜欢。
除了陛下,京都难再找比未来女婿更俊的脸了!
可当宣祈开口说话时,她可算明白,长公主为何如此心急来下聘了。
一言一行,皆合礼法。
言语间除了规矩礼仪,余下是一片淡漠疏离。
林如芝扶额,若不是女儿喜欢,她定是不选宣祈做女婿的。
谢昭华这几日不是看书写字,就是跟着母亲学管家,帮忙筹备大哥的婚事,一刻也没闲下。
管家这件事,谢昭华不太喜欢,甚至有些反感,想来和方宁多多少少有些关系。
方宁这丫头一肚子八卦,回回来寻谢昭华,定要将高门后院里头妻妾争宠吃醋的事说上一箩筐,谢昭华听完便厌烦的很。
好在父亲后院清净,没有惹人心烦的妾室。
如若不然,母亲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夫君三妻四妾,妻子不仅不能善妒,甚至要帮夫君照料一大帮妾室,谢昭华断是受不了。
这是谢昭华不愿入宫的原因之一。
不是正妻也就罢了,她还要装作大方贤良,看梁悯宠幸一个又一个妃子。
她心高气傲,自不愿入宫为妃。
好在宣王府人口简单,她无须多费心思。
王府如今就住着宣老夫人,宣王,长公主和世子,宣老夫人这几年身子不大好,离不开汤药,常年卧床,甚少走动。
宣王亲弟弟宣茂是兖州节度使,手握兵权,长驻兖州,只有回京述职时,才得以一见。
谢昭华没有长住宣家的打算,宣家人口如何,她半点都不上心。
她只等着到宣家后,将证据一丝一丝搜罗出来,交由梁悯,然后和离回谢家,一辈子做谢府无忧无虑的三姑娘。
兄长成婚在即,有研究宣家的心思,还不如花在替兄长筹备婚礼上。
成亲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