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燕军队里,统领五个士兵为伍长,统领二十个士兵为什长,统领一百个士兵为百夫长,再加上一个先锋大将的亲卫,这七个人的官职虽说都不算高,但也不完全算是无名小卒。
“朝廷派人去调查山海关一战惨败的真相时,幸存士兵刚刚死里逃生,正是惊犹未定之际。所有幸存士兵聚在一起聊天,其他战友都觉得是因为容国公贪功冒进,才会导致虎贲军中了敌人的计谋。受那些战友的影响,七人也觉得错在容国公。”
说着,刑部尚书忍不住叹了口气。
“但后来,这七人养好伤,再回想当时的战争,就察觉出了不对劲的地方。”
“他们觉得,与其说是容国公贪功冒进,才导致虎贲军中了敌人的计谋,倒不如说,敌人好像知道虎贲军的每一步行动,早就布好了陷阱,在那里静候虎贲军跳进陷阱。”
“若不是敌人有心算无心,以虎贲军的战斗力,就算是惨败,也不可能只幸存下百余人……”
随着刑部尚书的话音渐渐低了下去,众人的私语声再次响起。
“容国公和容将军父子被骂了这么多年,难道他们……真的是被错怪了?”
“其实我很多年前就想说,当时那种危急形势,换其他任何人上,都不可能比容国公做得还要好。”
“谁说不是呢,但当时朝中局势不稳,民间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山海关一败,六万精锐几无生还,朝廷需要有人担责来平息百姓的愤怒……正好幸存士兵都说罪在容家……唉,这可真是……”
一众官员议论纷纷,颇觉往事唏嘘。
当年的这些事情,真不能说没有疑点,但那时候事情一桩接着一桩来,内忧外患之下,谁顾得上去查什么真相。
山海关战败,若罪不在容家,问题便在于有人将山海关的军事布防出卖给北凉。
而且毫无疑问,这个人在大燕的地位不低。
不然,他没有办法接触到这样的机密。
许多官员的视线,有意无意间,都从端王和江时身上扫过。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事情到这一步,要说还看不出来里面的猫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过……
仅凭现在这些,还没办法完全将端王和江时拍死吧?
于是这些原本汇聚在端王和江时身上的视线,又陆陆续续转向了卫如流和慕秋。
卫如流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
他开口,做了个合理的推测。
“在座诸位都是聪明人,应该看得出来,山海关大战战败,很可能是有人将军事布防出卖给了北凉!”
“再加上江安有把柄落在北凉手里,我认为,这份军事布防,很可能是江安转交给北凉主将的。而且在大战结束后,江安刻意制造了谣言,让幸存士兵误以为这一战会败,错完全在容国公,污蔑战功赫赫、为国牺牲的老将军!”
“对这个结论,诸位有异议吗?”
郁墨积极附和:“没有异议。”
简言之连忙跟上:“当然没有异议。”
其他官员没有答话,但有不少人都默默点了头,显然是认可这番推论的。
“这样的话,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
卫如流继续往下推。
“十年前,江安才刚考中进士,以他的身份地位,绝对没可能接触到军事布防这样的机密。我更倾向于,是其他人通过某种途径偷看到军事布防,再命江安把军事布防从京城送去前线。”
他的语速并不快,咬字清晰而有力,保证每个人都能听清他说的话。
“诸位大人可以去查查十年前的战报,就在山海关大战爆发前夕,容国公曾命人八百里加急,将一份战报送到……”
很罕见地,卫如流说到这里,竟是停顿了片刻。
其他人疑惑看向卫如流,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说着说着突然停下来。
只有慕秋,在第一时间猜到了卫如流的心理。
她很自然地往下说道:“战报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太子卫煜手里,这份战报里面,便提到了山海关的所有军事布防。”
“君不密则失臣,我想……是有心怀不轨之人看到了这份战报,才导致军事布防的外泄。”
这一番话,算得上是对戾太子的批评。
不管怎么说,军事布防都是在戾太子手里泄露出去的,他不够谨慎,给了小人可趁之机。
卫如流身为人子,自然不太方便将这些话宣之于口。
“这份战报一直被放在御书房里,能自由出入御书房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