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新婚:糙汉老公宠妻入骨——青阁酱
时间:2022-03-19 09:27:36

  尤其是胡玮,知道高智源要走,伤感到不行,酒醉之后,又痛哭一场。
  这么多年相依相伴,不觉得有什么,突然没了,就好像突然被砍掉一只胳膊似的。
  以后和谁跑自由市场?
  以后谁帮他打架出头?
  有高智源在,就觉得自己是个有依靠的人。
  没了高智源,身边空荡荡的,心里也缺了一角似的。
  还有刘建业,他是万万没想到,总以为自己会比高智源先离开,还挺舍不得的。结果,好家伙,高智源比他先离开了!
  而且腿那么长,一脚迈到申城,从一个喂猪的,摇身一变要成为医生了!
  果然真人不露相。
 
 
第312章 
  申城的新家
  黎梦梦就更不用说,马小璇他们母子三个几乎成了她精神的寄托。
  没了马小璇,以后跟谁说女生之间的悄悄话?
  谁来帮她追老马?!
  黎梦梦想起自己壮志未酬,忍不住抱着马小璇哭的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小璇,老马还没追到手呢,你就要走了,你走了,谁来帮我追老马,你说,老马为什么那么难追,为什么那么难追?!”
  马小璇一边给黎梦梦擦眼泪,一边叹气:“哎,梦梦,这也是我没想到的,我没想到我爷爷会这么难追,对不起,早知道当初就不该劝你追他。”
  “呜呜呜——什么日久生情,什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马小璇你个大忽悠!”
  “我真没忽悠你,可能,日子不够久?或者陪伴的时间不够长?算了算了,还是别耽误你了,梦梦,世上好男人多的是,何必单恋一支花?”
  “哇——”
  黎梦梦哭的更大声了:“鼓励我追他的人是你,现在你又劝我不要追他,你们爷孙两个故意坑我!”
  “没有没有,真的没有……”马小璇一边拍着黎梦梦一边解释,“我也希望你们能在一起,可是,我爷爷一心修地球(种地),我也是拿他没办法,我天天催他找对象,他就是不肯找,真的,我尽力了。所以,及时止损吧,我爷爷就是个睁眼瞎!你别把大好的青春浪费在不识货的人身上!”
  黎梦梦哭着摇头:“不行,我已经追了一年多了,我要是放弃,这一年不白追了吗?”
  马小璇:“——”得,好好的大姑娘,魔怔了!
  黎梦梦抱着马小璇哭了一场,哭完,把眼泪一擦,还是没有放弃。
  没有别的原因,实在是老马太招人喜欢了,让她放弃,她做不到啊做不到!
  马小璇劝不动黎梦梦,就去劝她爷爷,干脆挑明了劝,直截了当地问爷爷,为什么不肯接受黎梦梦。
  黎梦梦到底哪里不吸引人了?
  肤白貌美大长腿,性格直爽不做作,哪里配不上你了?
  对这个问题,老马直接装聋作哑。
  被孙女问急了,才信誓旦旦地说:“此生此世,我要把生命奉献给事业,奉献给农场,不会考虑个人问题!”
  马小璇:“——”
  无可奈何之下,马小璇索性谁也不劝了,你们爱怎么闹怎么闹。
  她追,他跑,她再追,他再跑。
  我就想看看你们怎么收场,到底谁先放弃?最后谁是大赢家?
  不过,眼看着知青全面返城的浪潮越来越汹涌,不知道黎梦梦能支撑多久,有刘建业这个「人间清醒」在旁规劝,黎梦梦大概很难坚持下去。
  到时候,这段感情还没开始就要结束。
  想到这,马小璇又有些怜惜黎梦梦痴心错付。
  年前年后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在告别的气氛里,每天都有人请他们吃饭喝酒,算是告别宴。
  几乎一天不落。
  马小璇也走访了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人家,送了点小礼物表示心意。
  她又给给爷爷准备许多吃的、用的,还有衣服什么的。
  马小璇对爷爷比较放心,以爷爷的性格,在哪都能吃的开,在哪都会过的不错,不用她过多惦记。
  而且爷爷如今在农场的地位,连场长都敬他三分,绝对没人敢找他麻烦。
  过完年,正月初六,他们就收拾了行李,再次启程出,在农场男女老少的欢送中离开了农场,前往申城。
  这次没有高新和熊湘本的特权为他们保驾护航,他们全靠自己一路摸索周转,走了四天才抵达申城。
  尽管一路上他们有空间可以休息,行李也都放在空间里带着,但四天下来,到达申城时,仍然累的不行。
  在空间里短暂休息了一下,两人去仁慈医院找何院长。
  在一间会诊室里看到戴着老花镜、身穿白大褂,胸前挂着听诊器的何院长时,两人都有些认不出他了。
  眼前这个受人尊敬的院长,跟东北农场那个身穿破棉袄、一脸咸菜色的劳改分子老何,简直不是同一个人!
  可是,何院长还是何院长,见到他们时,甚至比在农场见到他们更加亲切和蔼。
  对何院长来说,在他落难时得到了这两个年轻人的照顾,那是他一生难以忘记的回忆。
  自古以来,锦上添花容易,雪里送炭很难。
  在他人生最难的时候,是这两个年轻人伸出援助之手。
  如果没有他们,自己可能早已死在东北农场,不可能再回到申城,也不可能安然无恙地坐在这里。
  连他唯一的外孙,也会因为失去照顾,不知流落何方。
  现在这两个年轻人不远千里、拖家带口地投奔他,他必定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孙一样,不遗余力地照顾他们,回报他们当初对他的关照。
  高智源和马小璇两人板凳还没坐热乎,何院长就拿了把钥匙,带他们去了提前给他们安排好的宿舍。
  宿舍在医院后面一栋筒子楼里,这是医院的家属楼。
  楼高三层,他们的宿舍在二楼。
  上了楼梯,过了一个门,就是他们的新家。
  何院长拿出钥匙打开门时,马小璇很激动,充满期待。
  等开开门,走进他们的新家,眼前的一切简直让他们惊喜。
  本以为新家会比较凌乱破旧,需要他们自己收拾,可是进来后发现,屋里已经被仔细打扫的干干净净,而且家具一应俱全。
  一张双人铁床,铁床对面,是一张木制儿童床。
  两张床中间,是一张两头沉的书桌。
  靠墙有一个三开门衣柜。
  屋子中间是一张圆形饭桌,桌边四把小椅子。
  何院长说,房间是邵默亲自收拾的。
  书桌、衣柜、饭桌和椅子,都是邵默每天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打出来的。
  马小璇摸着那些做工精细的家具,惊叹这已经是专业木工的水平了。
  何院长把家门的钥匙郑重交给他们,让他们在周围熟悉熟悉,然后就回去坐诊了。
  何院长走后,马小璇在屋子里转了两圈,快活地在铁床上躺了下来,兴奋地说:
  “智源,咱们有新家了,我喜欢咱们的新家!”
  高智源也很满意,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条件。
  他在床边坐下说:“我也喜欢。”
  说着,俯下身去亲马小璇。
 
 
第313章 
  回到申城的新生活
  两口子正伏在床上偷空亲热,就听外面一个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邵默大声喊:
  “姐姐,霜霜,小择!”
  高智源听到动静,赶紧弹跳起身,可动作还是晚了一步。
  邵默进来时,刚好看见高智源从床上坐起来,而马小璇也正躺在床上来不及起身。
  邵默高兴的顾不得尴尬,冲进来笑着说:“姐姐,你们终于来了!”
  几个月没见,邵默的变化也很大,从前在东北农场,邵默是个单薄瘦弱、神情忧郁的少年。
  现在脱下臃肿笨重的大棉袄二棉裤,换上时髦的蓝色运动套装和白球鞋,头发梳成三七分。
  再加上这段时间突然长高长胖了不少,整个人一副青春阳光大男孩的形象。
  邵默来了以后,带他们在医院前后转了转。
  邵默是在医院家属院长大的,对附近很熟悉,先带他们去了食堂,又去了家属院的小公园。
  公园里有秋千、滑梯、跷跷板、单杠。
  还有一个小型球场,球场上有几张乒乓球桌,两个篮球筐。
  公共设施出乎意料的好。
  霜霜和小择来了以后就不想走了,领着爸爸妈妈到处跑,玩跷跷板,滑滑梯,在球场外看一群孩子踢足球,忙的不亦乐乎。
  看着孩子玩的这么开心,马小璇心里格外高兴。
  来申城是来对了。
  现在他们终于在大城市有了自己一席之地,有了新家,有了新职业,也有了新的身份。
  接下来,就是要一步步适应新的生活。
  在小公园里玩到很晚,邵默带他们去食堂吃了饭。
  饭后,马小璇回到宿舍收拾东西,高智源被叫去准备接手新工作。
  在东北农场,高智源种过地,干过兽医,喂过猪,还兼职杀猪匠,跑过自由市场,可以说干一行成一行。
  所以何院长对他有信心,相信他的实力足以胜任医生的工作。
  不过,在他正式上岗前,让他先跟着自己逐渐适应下,等通过严格的资质考核,才会让他正式上岗。
  好在高智源不愧为天才医学生,尽管多年没碰过老本行,一上手就找到了当年的感觉。
  没用半个月,他就迅速通过各项考核,重新披上白大褂,成为胸外科的高医生。
  一年后,他拿起手术刀,成为科室的主治医师。
  当时的手术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切除食道肿瘤和肺部肿瘤的手术,创伤面积大,手术时间长,对主治医生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
  高智源凭借他在医学方面惊人的天赋,把每一场手术做的都像是件完美的艺术品。
  尤其是他开过刀的伤口,别的医生动完手术,留下的疤痕就像一条可怕的大蜈蚣,但高智源动完手术的疤痕,又细又小,是他们科室一绝。
  同科室的医生曾在马小璇面前夸奖,高医生的手,就是个人体缝纫机,缝出来的伤口整齐漂亮。
  马小璇听到别人这么恭维,又忽然想起多年前的一件小事。
  那时候她刚认识高智源,在整理衣服时,见过高智源破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裤衩。
  裤衩上补了几个大疤,补疤上针脚细密整齐,针线活一流。
  马小璇一直以为,这裤衩是别的女人帮忙缝的,一直想问来着,又不太好意思。
  后来渐渐就给忘了,现在突然想到,才觉得,那应该是高智源自己缝的吧。
  可是当她向高智源问起这事时,高智源拒不承认自己曾经穿过那么破的裤衩。
  这些全都是后来的事。
  眼下,他们收拾好了新家,把该买的东西都买了,又把两个还不到一岁半的孩子送到医院职工托管班,先让他们在托管班适应几天。
  等孩子逐渐适应托管班后,大学也正式开学。
  马小璇带着录取通知书、介绍信、粮油关系转移证明,到申城政法大学报到,正式成为恢复全国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
  大学校园离医院有段距离,她每天早起,匆匆洗刷就去食堂买了早饭,坐半个小时的公交去学校。
  照顾孩子的任务全部交给高智源。
  高智源带孩子起床,给他们穿衣洗脸,带他们吃饭,再把他们送到医院职工托儿所,然后才能去上班。
  中午一下班,就要去带孩子吃饭,吃完饭再送去。
  有时候遇到值班,没空照顾孩子,就只能让正在上高中的邵默帮忙。
  每天忙到屁股冒烟。
  他们刚在这边安顿好,就收到京城的哥哥姐姐寄来的包裹,有孩子的衣服玩具,吃的用的,粮油肉票,甚至还有京城的特色点心。
  其实他们不缺吃穿。
  原本在农场就存了几千块钱,空间里的物资还有不少,还存了很多从农场带过来的肉类和蔬菜。
  加上他们的工资和学校补助,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很富裕的。
  让哥哥姐姐们不用寄那么多东西过来,哥哥姐姐还是源源不断往这寄,一如既往地惯着这个小弟弟。
  后来,二姐楼淑玉到申城出差,特意到仁慈医院看望他们,见他们一家人生活的不错,感到非常欣慰。
  马小璇也一直跟新盛农场保持联系,每个星期都写信回去,通过信件关注那边的情况。
  自他们离开农场后,大批知青接连返城,农场人员流失非常严重。
  学校没人上课,地里的拖拉机趴窝了,广播站没人,卫生室空了。
  之前是有能力、有关系的走了,现在没有关系的人,也能办回去。
  有些在当地结了婚的,为了返城不惜抛家弃子,办了离婚手续。
  刘建业其实早就能办回京城的,但黎梦梦一直不肯走,刘建业怕他自己走了以后,黎梦梦别再去干傻事,所以一直在农场蹲着,每天催着黎梦梦离开。
  再加上黎梦梦在京城的父母也催,而黎梦梦眼看着老马对她无动于衷,终于渐渐死了心。
  最终,黎梦梦在巨大的压力下,只好忍痛放弃了这段感情,背上行囊,和刘建业一块回了京城。
  知青们回城的手续,都是张文远给办的。
  张文远在每个回城知青的准迁证上盖了章以后,最后终于也给自己的准迁证上盖了红红的大戳,把建设农场的艰苦任务,留给了其他人。
 
 
第314章 
  咱俩一起打光棍
  张文远回到申城以后,特意到仁慈医院去看望何院长、邵默,还有高智源、马小璇一家。
  农场的知青,大多来自三个地方,省城,京城,还有申城,所以回到申城的知青不少,足有几十个之多。
  知青们为农场奉献了最好的青春年华,回城之后,他们之间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特殊的友谊,偶尔会碰面聚会,回忆当年在农场的艰苦岁月。
  然而,回城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回城知青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大同小异,不外乎工作与住房,以及其他因为工作和住房带来的困难。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