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是炮灰女配金大腿——金流儿
时间:2022-04-15 07:25:33

  并州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十二个告示栏,以往每两三个月才有新的告示贴上。
  自从新任刺史到达之后,每隔七八天就能见到衙役在告示栏前忙碌。
  说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以往百姓们不以为然,现在百姓们恨不得这火烧的时候越长越好。
  除了寻常的劝农耕种,劝商平价,劝恶者从善,更多的是刺史府的新策。
  ——寒冬过,百姓凄苦,有富户名门善良心慈,各募银粮为百姓者,府衙税银可减免。
  ——名门世家意欲找寻水源,若有提供线索者赏钱一贯,若有寻到者可到刺史府领赏银五十两。
  ——各村务必开凿深井,每百户两井,人畜分食,限一月成,不达者严惩。
  ——商贾下商队以家底出资为基,可有商队若干,详可入衙讨,有自愿平价商贾者可多批商队。
  ——为百姓心善良慈商贾名门官员名单如下:
  “后面洋洋洒洒的名单还有捐赠的粮食银钱……”
  不管那些商贾们的捐赠是真是假,有百姓试着去寻找了水源,提供了线索,真的有银子拿。各村正没能开凿出深井的真的被严惩,村中深井多的也真的有赏赐。
  其他还有种种哪些官员被撤职,因何撤职,哪些官员被提拔,为何提拔,告示上都有。
  百姓们不识字也没关系,还有衙役立在告示栏前面高呼大喊。
  于是百姓们恍然,喝着八卦的心思,饭都能多吃几口。
  崔阳对谢玉抗议,说:“大人怎么能把官员之事也公布于众?”
  “让百姓们知道当官的在干什么,不好吗?”谢玉诧异问。崔阳不说话了,拱手离开。
  后来刺史府一众官员的行径有了很大改善,虽说不上人人两袖清风,可总归都还是端正有方。
  虽然不在乎那些百姓,可谁也不想成为百姓的饭后谈资。
  这次告示栏上贴的是以工为民之法,可直达刺史面前,若刺史大人以为功,必赏。
  “先前的赏赐都给,这回应该也会吧。”
  “肯定,说不定这回还能看到刺史大人呢!”
  “听说刺史大人长得好,还厉害。”百姓们在街头窃窃私语,却是不知道他们的刺史大人就在旁边经过的车马当中。
  车内,谢玉也在笑,可心却微沉。
  春日惊蛰,万物复苏,现在看着好像一切都好,可自从过年的那场雪到现在,并州已经一场雨未下了。
  她知道来日,但总不能跟百姓们说过阵子会有旱灾,那样的话百姓们会恐慌,商贾们会涨价更说不定做出什么来。
  在江州她一言九鼎,在并州她只是个刺史。
  她只能这样说,让别人以为只是她的爱好伪善来让百姓们在苦难到来之后有几分的防护之力。
  最后能有多少效果也只能听天由命。
  车子忽的颠簸了下,正在走神的谢玉连忙伸手,正扶住姜晟伸过来的手臂。
  谢玉抬头,和姜晟的眼睛对视到一处。
 
 
第74章 
  游春
  那双眼睛清透的照亮出她的模样,即便穿着再寻常不过的长袍,她的身影也格外的好看。
  主角!
  她怎么能把主角忘了!
  这个时候不就是用到主角的时候吗?
  谢玉欣喜,不自觉的抓紧了姜晟的手臂。
  姜晟一直盯着谢玉,这才扶住在车里都差点儿摔倒的谢玉,却还没等他问,谢玉脸上的笑容就像是夜色里的烟花瞬间燃亮了他的眸。
  手臂发麻,呼吸都有些紧。
  姜晟浅浅吸气:“可还好?”
  “好,好的不能再好。”谢玉道,扭头冲着外面喊,“去城外!”
  即便雨水不至,大地仍回春碧绿。
  城外的大树悄然变绿,只是不如去年的青盛。
  地上的小草也冒出了头,只是露出了浅浅一层。
  河道里也有水儿在流淌,只是薄薄的冲刷着河中的软石。
  这一切看到的人多,可放在心上的不多。
  并州城内外还是有不少富户子弟游春玩耍。
  放纸鸢,打猎,投壶,蹴鞠,荡秋千,男子俊逸潇洒,女子娇柔明媚。
  正是往年里最热闹的春意。
  外围则是穿的还算是整齐的百姓支撑着各式的摊子,小首饰,小玩意,瓜果零食的呼喊叫卖。
  冬日里的苦难过去了,新的一年到了,又是春日生机勃勃,日子还要继续,还要为活着努力奔波。
  车子驶离了城镇,远离了郊外,渐渐的田地在望。
  田地里的农民多起来。
  有孩童在田埂旁边玩耍,有村妇在田埂边喊着,端茶送吃食。
  “刚才有踏青郊游,现在也有耕种田园,姜大人感觉如何?”谢玉问。
  在谢玉突然喊着出城之后,姜晟就有所觉,这会儿听到谢玉发问,姜晟道:“踏春而行是氏族名门习俗,春临大地,万象更新,陶冶品味,开阔舒畅;民生耕种,为播种更收,五谷丰登,各有春秋。”
  谢玉道:“没有春游可会有春耕?”
  姜晟道:“春耕为万物之始,自然要紧,不然为何年年都有皇帝为耕祈福。”
  谢玉道:“没有春耕可会有踏春?”
  姜晟道:“民以食为天,食若不存,哪里还有游玩之心。”
  谢玉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可姜晟却是不得不多想。
  当初他还在江州,谢兄就下达了相关御寒之策,结果整个冬日过去,只有江州未雨绸缪;
  现在春日刚临,谢兄那一系列挖井技工捐赠之举看似无用,可若是和今日谢兄突然出城,还有这两问相系,就是大有干系。
  姜晟心间一紧,盯向谢玉:“谢兄之意,是有灾?”
  聪明!
  不愧是男主!
  谢玉看了眼姜晟,只对车夫说:“在刘村村口停下。”
  刘村是最靠近并州城的村子。
  村子四周都是良田,和先前车上看到的情形一样,男人在田地里忙碌,孩童在旁边玩耍,女人在田埂呼喊着送吃食。
  风轻轻的吹过,像是软软的小手。
  车子停下来,孩童们好奇张望。
  车里下来两个人,长衫撩摆,俊逸非常,比他们的父亲哥哥还有村子里的姐姐们都好看。
  孩童们的眼里都露出了艳羡的神色,女人拍着孩子的头顶,拉着孩子们避开。
  村口有胆子大的村民拍着身上的土泥,行着礼过来:“两位郎君可有事?”
  “游春。”谢玉道。
 
 
第75章 
  煮沸
  村民们面面相觑,不明白他们村子里有什么可供两位城中贵人游玩的。
  “郎君请先歇着。”
  不过虽然不懂,村民们还是把手头上的好东西摆到村口,给两位郎君食用,又派人去告知村正。
  村民们认为的好东西就是几颗鸡蛋,几块儿烤熟的田薯。
  寻常氏族子弟看一眼都觉辱没了身份,谢玉却是两眼泛光拿起田薯剥了皮就开始吃。
  “嗯,好吃,不错,是这个味儿。”谢玉对姜晟说,“尝尝看……”
  真的好吃吗?
  姜晟怀疑,但也还是拿起来,学着谢玉的样子剥皮,再试探的咬上一口。
  即便浅浅一尝,也是香甜暖糯。
  “好吃吗?”谢玉看着他。
  姜晟点头:“好吃……”
  这是她本尊最喜欢的零食,当然差不了。
  谢玉没有再和姜晟说话,专心的打扫手中的田薯。
  姜晟看得出来谢玉的喜欢,笑了笑,又吃了一口。
  这一口比刚才那一口好像还甜,尤其外面那一层薄薄的焦黄直烤到心里。
  跟在谢玉和姜晟身后的吕二,谢二,姜泗,姜别几个瞳孔圆睁。
  大人(公子)怎么能吃这个?
  急匆匆赶来的村正看到的也是这一幕。
  村正比村民眼力高,村民说是两位郎君,村正却是看出来定然是两位乔装过的氏族公子。
  虽然穿着看似正常,可平常郎君身后哪里会有精健魁梧一看就是军中出来的护卫。
  村正弯腰躬身的满脸堆笑:“小民见过两位大人。”
  谢玉看了眼姜晟,又看向身上再普通不过的衣袍。
  “这是如何得知?”谢玉问。
  村正陪笑:“大人说笑了,寻常人家哪里有两位大人如此风采。”
  谢玉笑道:“老人家惯是会说话,得,今儿就在这里游玩了。”
  “大人在此驻脚,是我刘村之福。”村正脸上笑容浓的像是调不开的蜜。
  不管这两位是不是真的大人,只要在村子里游玩半日,给的赏钱就足够开销半月。
  村正前面领路,谢玉姜晟在后面悠闲而行。
  随着入村,所见村头地里忙碌的农人越多,也看到了谢玉早先下令让挖的井。
  谢玉在井边驻足,村正叫人盛了井水上来。
  “干净清透的呢。”村正说。
  谢玉点头:“不错,要尝尝,一会儿煮沸泡茶。”
  村正道:“敢叫大人得知,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才更好喝。”
  谢玉点头:“因为里面有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什么东西?看不到的?
  村正,侍卫们茫然不知。
  姜晟眼底含光,他也从未听说。
  谢玉道:“因为看不到,就不知道好坏,或许有好的,也可能有坏的,必须要经过磨砺才能去腐朽留菁华。”
  “所以要煮沸。”姜晟道。
  “对。”谢玉点头。
  村正听着懵懵懂懂,不过也大概明白大人不是嫌弃。
  井水有人去处理,谢玉姜晟跟在村正身后很快就到了村子的另一头。
  那边高势,举目看去,村子里的田地尽在眼前。
  田埂之处,错落有致,还有一个小池塘。
  池塘边上有村民在开渠整堤。
 
 
第76章 
  野菜
  “每年都整渠吗?”谢玉问。
  “年年都有。”村正道。
  “今年还要多费力才是。”谢玉道。
  “是是,有了新井,想必今年里的收成不会差。”村正道。
  谢玉笑着:“老人家真这么想?”
  这位大人笑意盈盈,村正的头愣是点不下去,村正指向前面池塘另一边新立起来的一片坟冢。
  “他们去年冬天没熬过去,今年里总归还是想有条活路。”村正道。
  天灾在这个时候就是人力所不能及,官府也只能相助一刻,最终还是要靠百姓自己。
  刘村距离并州城最近,若是刘村不成,其他远处里的村子乡镇就更不好了。
  谢玉点头:“既然知道,就不怕再辛苦一些,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有衙门的新策下来,总不会白白受累。”
  “是是……”
  这个时候村正也有所觉。
  氏族子弟们哪里会说这种话,这位大人恐怕还真是大人,村正的腰弯的更重,也更恭敬。
  谢玉毫无察觉的蹲到了田间地头,看着前面几个孩童拔起地上的杂草,放到旁边的筐里。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谢玉问。
  村正爷爷陪同着的贵人突然过来,孩童们胆怯,可那贵人长得好看,孩童们还是壮着胆子回答:“回贵人的话,摘野菜。”
  野菜啊!
  谢玉眼里冒出熟悉的光亮。
  不管哪个谢玉都没有和野菜有过接触,谢玉对野菜完全没有印象,她对野菜的认识是健康自然营养丰富,并在某些特殊时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你们摘的野菜叫什么?”谢玉问。
  孩童们看向村正爷爷。
  村正爷爷搓着手:“大人,还是往那边——”
  “你们说出来一种,我就给你们一文钱,好不好?”谢玉眨眨眼。
  大人不想走,村正也不敢再说什么。
  孩童们见村正爷爷没说话,这位贵人又要给钱,立刻欢呼:“知道知道,这叫毛妮菜。”
  “这叫五方草。”
  “这叫苦菜。”
  “这叫车前草。”孩童们争前恐后,童音连续的像是清脆的鸟儿,谢玉笑的弯起眼睛。
  姜晟静静的看着。
  这些农家孩童没有氏族子弟的端庄肃然,但却是活泼灿慢。
  谢兄身在其中,也好似全无违和。
  谢玉依照约定,给了孩童们银钱。
  一文钱,正是孩子们能壮着胆子收下来,还可能不会被爹娘收走。
  孩童们兴高采烈,谢玉又喃喃:“如果能尝尝是什么味道就好了。”
  “我家里有。”
  “我家里有!”孩童们争先喊着,又呼啦的散开跑回了家。
  孩童们得到了一文钱,还想得到的更多。
  谢玉看姜晟:“我们也试试新鲜吃食?”
  “好。”姜晟道。
  村正却是怕了,穷人们吃的哪里是大人们能入口的。
  “大人,这东西粗糙。”村正道,想了想又说,“又是粗鄙小民所做,不知道好坏,得是再精细做了才得入口。”
  谢玉笑了,这不就是先前她怕水井里有寄生虫的借口么!
  “老人家倒是学以致用。”谢玉道,“可小民都能吃,我等怎么就不能吃了?不吃又怎么知道味道到底怎么样?”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