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他们讨论受害者, 那就讨论犯罪者。
“杜韦那个孩子,从小就被他爹娘捧在手心里, 我说啊,就是太惯了。”
“就是就是, 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爹年轻的时候也不是个好东西。“
“死了好, 不然不知道还要祸害多少姑娘。”
诸如此类的讨论着。
游了几圈的城, 杀了好几个人,这事才算彻底结束。
眼看着离大旱的日子越来越近, 尽管苏识晓收了很多的粮食, 她依然不放心。
生活在红旗下的她, 没有经历过这些, 但是她看过旱灾的电影,也能知道这旱灾有多可怕。
月如霜跟着唐挽月去了宛城,关初柔则接任了华安区的区长。
苏识晓命月如霜带人把宛城附近的荒地都开垦了, 还可以种植一些果木和树木, 安宁是几乎把土地开发了个遍,但是宛城地界大,还有许多地方未开发的。
“报告主公, 这次开垦的宛城附近的荒地, 沙土, 粘土,壤土占较多数。”儿童救济所第一届学生·现宛城小吏·郭姝被分到了测试荒地土壤的任务,她认真的整理了报告书,交给苏识晓。
“沙土用来种植土豆,壤土种植棉花,大豆,水稻,至于其他的,全部用来种植果树和树木吧。”
“种植李树和杏树可以吗。”郭姝小心翼翼的说到。
苏识晓看了她一眼,“理由。”
“李树不娇气,寿命高,能有大概40年左右,而且开花多,一般不空结果,产量也高。杏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什么样的土质都能存活,而且不像桃树那么需要肥料,现在的肥料,都紧供着庄稼呢。”
“那种植的树木,种植什么。”
“属下以为,杨树和洋槐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杨树和洋槐树都是不挑土壤,树木和枝叶都很大的用途,树木可以做建筑材料,也可以做造纸的原料,生长快,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是荒山造林、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一个重要树种。
看的出来是个做事认真的孩子。
苏识晓站起来施展了一下身体,“之前的绿肥种植的如何了。”
“绿肥种植状况良好,百姓们都很喜欢,绿肥既能改变土壤,成本还低,并且能喂养家畜,华安区的养殖场周围可是种植了不少呢。”
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也是预防旱灾的一种方法。
做好多手准备,灾难来临的时候才能有条不紊的吸收人口。
“果树和树木的事就交给你去办吧,树种你直接找齐太守。”
“是。”
郭姝在回宛城府衙时,心直跳,这件事办好了,说不定她能升职了。
苏识晓在院子里练了一会剑,体能训练可不能落下。
又一个人吃了午膳,土豆烧排骨,清炒土豆丝。
杜傅带回来的辣椒已经被她精心呵护的种起来了。
方若仪现在是第三届儿童救济所三班的班主任,她每天都很忙,午膳都在儿童救济所吃,而齐思,大概是在为她弄树种去了。
苏识晓也没闲着,她现在是整个安宁体系的中央枢纽,各部门,还有各城,都会给她送报告书来。
苏识晓感觉这感觉挺像皇帝批奏折的,不过这些报告书全部用的白话,直接简单明了。
苏识晓拿着钢铁厂已经升为管事的石兴的报告书。
是有一名工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按照安宁工厂的制度,这算工伤,石兴问需不需制定更严格的安全规定。
苏识晓思考片刻,钢铁厂里的竖炉的温度有一千多度,简直是属于高危作业场所了。
所有属于高危作业的工厂,都必须得制定一个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人的生命,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然后是情报部的报告书,苏识晓决定把西夜族的人全部接过来,这个民族人极少,又居住在大山中,接下来的旱灾,他们的日子恐怕不会好过。
腾明已经跟着情报部的人去了,这次还是杜傅做队长,还是那五个人。
就是不知道西夜族的人会不会不好管理,会不会有十分原始和传统的习俗,而不好教化。
很快苏识晓就知道自己的顾虑是多虑了,通过腾明的一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西夜族的人全部下了山,他们在山上住久了,成日与草药打交道,骤然见到安宁整齐宽敞的马路,面色红润的百姓,他们又兴奋又害怕。
长久的与世隔绝,使得他们很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在面见苏识晓的时候,老老少少恨不得全部多进腾明的身后。
可惜的是腾明的父母已经逝世了,死之前最后一句话还是,我的女儿去哪里了。
这些社恐的西夜人,在苏识晓得的眼里,全是一群有些丰富的中医经验的老中医人才。
苏识晓盯着他们两眼放光,然后这群西夜人被苏识晓盯着,头埋的更低了。
-
腾环是西夜族长的女儿,西夜族的人到现在已经剩下来很少了,长期生活在大山之中,缺乏的物质条件,使得他们的新生儿存活率很低。
最后的五六十个人,全部都是亲戚,从她记事起,就听爹娘说,她有一个姑姑,在19岁出去采药的时候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腾环记得姑姑的名字,叫腾明。
外祖父和外祖母最后还是没能熬到姑姑回来的那一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眼睛死的时候也没有闭上,大概是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女儿死不瞑目吧。
就这样又过去了好多年,腾明姑姑回来了。
腾环高兴的想去看看姑姑什么模样,她跑去爹娘的屋子,却看到了五个少年少女,在门口说着她听不懂的话。
“这次部长再派我们出任务,我们可不能再出岔子了。”
“是啊是啊,我去儿童救济所看过清河和清洛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居然比我当初还要好,肯定能升学,明年他们的生活费和学费怎么办啊。”
腾环鼓起勇气,走到他们面前“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杜傅几人正在闲聊,却看到一个圆脸的十来岁小姑娘正一脸严肃的看着他们,还质问他们是谁,虽然小姑娘一脸严肃,但是捏成拳头的双手却在微微颤抖。
杜傅的队员席雨看着腾环好生可爱,“这西夜族的小姑娘好可爱啊,脸圆圆的,我们是你姑姑的朋友。”
腾环指了指屋子,“那我可以进去吗。”
杜傅点点头“当然可以,”
腾明正在和自己的哥哥腾冲交谈,得知了爹娘逝世的消息,她大哭了一场。
“阿兄,来年会有大旱,如果你们不随我下山,西夜族恐难存于世间,而且这里的条件太差了,木头屋子潮湿,缺盐也缺新鲜的蔬菜肉类,孩子们如何能平安长大。”
最后西夜族的人都被腾明说服了,他们想要带上他们的陶锅陶碗,被腾明拒绝了,这些东西,安宁都快没人用了。
最后只带了许多药材,还有一些正在种植的,用土包着,看看能不能移植。
五十多个人,就这么下山了。
下山前,腾环看着这座自己生活了10年的大山,就要走了,她有些舍不得,想起再也见不到小松鼠和小白兔了,腾环委屈的掉了眼泪。
她问腾明,“姑姑,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啊。”
“这个世上最好的地方。”
腾环听的懵懵懂懂,最好的地方,有多好?能天天吃到蜂蜜,和有盐味的肉那么好吗。
腾环很快就被安宁的花花世界迷了眼,这里的街道好整洁,好漂亮,百姓也都穿着好好看的衣裳,主公姐姐还给她吃了糖,白色的,好甜,比蜂蜜还甜,还有好香的叫做炒菜的菜,好好吃。
听腾明说主公姐姐还特地找了两处挨着的大宅院给他们住。
比住木头屋舒服多了,还有好柔软叫做棉被的东西,盖上去好暖和,比在山上的时候好太多了。
但是所有的西夜族人都要学习,腾环也不例外,她看着叫阿拉伯数字的东西看的好困,觉得自己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自己,九九乘法表好难背啊。
但是看着别的族人都在努力的学习,腾环只能让自己强撑着打起精神。
其实腾环最喜欢上的就是解剖课,姑姑说这些尸体,有的叫解刨素材,有的叫大体老师,腾环不明白有什么区别。
但是只要是尸体,她就两眼放光,五脏六腑图可比阿拉伯数字可爱多了,她几乎背的滚瓜烂熟。
每次上解刨课的时候姑姑都夸她,下刀精准,各器官的位置掌握的精确。
就连她的阿爹阿娘都没有她这么精准呢。
西夜族所有人都对医学课有些疯狂的热情。
腾环最喜欢的就是姑姑的女儿了,舒惠姐姐,生比姑姑还好看,听阿爹和阿娘说,舒惠姐姐还改了自己的名字,叫腾舒惠。
腾环不太明白姓氏的含义。横竖都是舒惠姐姐。
她实在是太喜欢安宁了,所以小松鼠,小白兔们,对不起了,不能回来看你们了。
第50章 🔒种田
苏识晓看着自己刚来的时候列的计划, 大部分都已经完成了,唯有一个建学校,还迟迟没有动静。
现在建学校的话, 来读书的只会是男子,虽说安宁的女性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但那是对于那些能够产生价值的女性。什么都干不了的小女孩, 他们的父母肯定是会把他排在兄弟的后面的。
在这个多生多子的年代,是家中独女的, 少之又少。
苏识晓默默的把建学校排在了收纳流民的后面。
夜校也可以安排起来,已经上了年纪学习想要学习知识的人, 也要给他们一个机会。
一切都要等顺利度过这段旱灾再说。
现在所有的人力,劳动力, 都要用在旱灾的预备措施上, 就算安宁不是灾区,难免也会少下雨, 有预备方案总是没错的。
而这些涌入来的流民, 总得有个去处, 挖煤, 挖矿,开垦荒地,修路, 进厂, 打扫大街。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总得给他们找一个干活的营生。
再将宛城城郊处搭一些简易的木屋,有个地方遮风, 睡觉就行。
苏识晓做了许多的防范干旱的措施, 用石头和水泥筑成的水渠, 呼吁百姓们节约用水,在能有水源的地方都打了井,安宁和宛城的百姓早就收到了小吏们的提醒,都存了些粮食,还种植了府衙分发下来的名为土豆的农作物,而且每个村还有小吏在旁边包教包会。
面对百姓们的感谢,这些儿童救济所的学生只会留下一句“为人民服务。”扬长而去,深藏功与名。
人民军经过上次的扩招,在叶问旋的领导下根本不用苏识晓操心,而且她还有那么多的铁骑,即使是骠骑将军叶朗的兵,待遇,训练,思想教育,各方面都绝对比不上人民军。再加上叶问旋加上谢随,打仗根本不会输。
不知道被她截胡了大将军的萧沉夜,这次又有几番的把握能打进安宁来呢。
真是想起他那副轻蔑的样子就不爽。
-
赵双双的爹在告示区听说了西楚可能会有大旱的消息,虽祸不及安宁,但是以防万一,让大家帮忙修水渠,打水井,种果树和树木。
就连工人,都放了假,回自己的村去帮忙。
赵双双此刻正在帮忙在马路的两旁种上果树,听说本来是只在宛城种植的,后来齐太守收购的树苗过多,加上安宁这边的树木确实不太多。
赵双双拿着铁锹,把种植果树的土地深翻大概40厘米,然后整平整顺。根据果树苗的根系大小挖坑,根据果树的品种估计以后每一颗果树行距,避免他们长大以后互相缠绕,挖好坑以后,放上一些从华安区运过来的肥料,都是些鸡鸭牛的排泄物,和土壤搅拌,听说来教他们栽种的小吏说,这样均匀提高土壤肥力,能促进根系生长。
赵双双对农事是知道怎么种地,但是对原理这方面她一窍不通,听着这位小吏讲解的话,她忍不住认真听了起来。
要是能学习更多的东西就好,至少要像初瑶管事那样,什么都懂。
但是这个时代,读书那是有钱人才读的起的,她能因为优秀员工而在肥皂厂认识了一些字和算数,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再大的她也不敢奢求。
这三年日子越过越好,因为曲辕犁,水车,还有铁农具的原因,收成也越来好,本来靠种地都吃不饱,如今还能有余粮去集市摆摊。
“闺女,来喝点水,挖坑挖累了没。”
“没事,爹,这水可是煮开过的。”
“哎哟,你当你爹我是傻的不成,人家医馆的腾馆长都在告示区特意讲解了,不能喝生水,喝生水会早死,会得病,还会肚子痛,你爹我可不想死,好日子才开始呢,多活一天都是赚。”
“人家腾馆长说的明明是会得什么急性肠胃炎。”
“那不就是肚子痛吗,一个意思。”
“你等会跟爹一起回去啊,不许一个人。”赵全再三的叮嘱她不许一个人回去。
“没事,爹,这离咱们家就几步路。”
赵全面色一急:“什么几步路,之前游城的那些人你忘了?这些狗东西。”
赵双双见爹如此关心自己,心里也泛起了一些暖意。“知道了爹,你快去帮娘挖水渠吧。”
赵双双喝了赵全送来的水,继续挖坑,挖着挖着,突然听到一声赵阿姐。
赵双双一回头,是关江。正拿着一把铁锹过来,似乎是准备帮她。
赵双双比关江大,关江一般都叫她赵阿姐,关江是肥皂厂最小的员工,对谁都是阿姐,阿兄的叫着。
赵双双记得关江是隔壁上河村的,怎么跑来她们下河村来了。
关江似乎看出了她的疑虑。“我在上河村的活都干完了,我娘叫我来帮我姑母家,刚刚挖完水渠,正准备回去,就看到赵阿姐一个人在这挖树坑,想着过来帮你。”
赵双双有些不好意思,客气的说道“这怎么好意思,不用了不用了,你快回去休息吧,我一个人可以的。”
关江没有听她的话,继续帮她挖坑,“没事的,我挺喜欢干太守女郎分发的活计的,之前我还在修路队干过,这条马路,还是我们小队修的呢。”
赵双双也颇有感触,在安宁,只要肯劳作,就不会饿死,仅仅三年他们的生活就发生了好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