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送你花——怯喜
时间:2022-06-06 07:27:44

年代的东川是什么样的?电车,弄堂,百货商场,这些还都有。”

  陈寒丘道:“那时东川经济不好,大家挤在一起日子,弄堂里随处可见炒菜柜,二楼窗外的晾衣杆上是五颜六色的衣服,墙上贴着报纸,居民们戴着眼镜能看上好一阵,有时候天气好,就坐在地上下围棋,光是看就能看一下午。马路上交通亭矗立,电车来往,自行车,小货车,那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红绿灯,大家排队过马路……”

  施翩安静听着,渐渐出了神。

  他的嗓音干净好听,却总是惜字如金。以前除了讲作业的时候,他不会说那么多话。

  她没告诉过他,她喜欢听他说话。

  施翩回过神来,他刚好停下。

  她道:“群居生活啊,我不习惯。”

  陈寒丘继续道:“后来电车被淘汰,部分弄堂被拆除,百货商场改头换面,经济越来越好。”

  施翩随口问:“你怎么了解这么多?”

  陈寒丘一顿,道:“帮杨成杰找过资料。”

  施翩恍然,《站台》构筑了许多个小世界和宇宙,需要大量的资料支撑,实在是一个工程量巨大的项目。况且这个游戏并不收费,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完全是为爱发电。

  两人说着话,车开进老城区。

  老城区保留着弄堂的原始风貌,苍蝇馆子,杂货店,书画堂,裁缝铺,修车铺,修鞋摊……

  车开不进弄堂口,两人下车步行。

  下车前,施翩递了件雨衣过去。

  透明的雨衣上是一些胡乱的线条和图形,色彩缤纷,像春日里天际的一抹彩色,极其亮眼。

  仔细看,这颜色是画上去的。

  陈寒丘问:“你画的?”

  施翩嗯了声:“无聊的时候画的,防水颜料。走吧?”

  两人穿好雨衣,走入弄堂里。

  雪白的球鞋踩上微湿的地面,石板上不少坑坑洼洼的小水坑,早上刚下了一场暴雨,走过时难免溅起水花。

  施翩从来就这样,天气越差,越爱穿白色的鞋,等一天下来,鞋子变得泥泞不堪,她却双眼亮晶晶地看着上面的图案和线条,告诉他,这是大自然给予的神迹,要珍惜。

  “陈寒丘,这是不是你家附近啊?”

  施翩看了一圈,这么问他。

  陈寒丘:“不远,以前我经常陪我妈来这里,她说这里菜市场的人最精明,但东西最新鲜。”

  施翩点点头,四处看着。

  雨天路上行人也不少,大家撑着伞埋头走路,自行车穿梭在人群中,响铃叮叮当当地响。

  他们去各个店铺里问。

  秉着不耽误人家做生意的原则,哪里人少他们去哪儿。

  巷尾有个小铺子,矮凳工具一搭,顶上一个小雨蓬。

  这是一个修鞋铺,修鞋匠看起来年纪大了,六十上下的一位老先生,戴着一副方圆的眼镜,深蓝色的外套工整,胸前挂了一条围裙,全面口袋里装着一些工具,里面的衬衫料子是的确良,这是一种在七十年代格外流行的化纤纺织品,早已淘汰。

  施翩看着,深觉靠谱。

  她蹲下身,和老先生打了声招呼,他正拿着钩针穿鞋底,闻言看了她一眼,继续修鞋,也不搭理她。

  施翩不觉冒犯,说明来意。

  说起七十年代的那场大雪,老先生抬起头来,说了句东川话。施翩在东川呆的不久,听起来一知半解,只好看向陈寒丘。

  陈寒丘在她身侧蹲下,熟练与老先生攀谈起来。

  施翩连蒙带猜,听懂了几句。

  老先生说,那时他们住在弄堂里,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水。那年大雪,他十六岁,大雪的第一天,他一早起来准备去工厂,出了门,一脚踩进雪里,雪没过了脚踝,水龙头勉强能出水,有人通知,赶紧接水,肯定要冻住。结果到第二天,水龙头果然冻住了,十几户人家没有水用,大家只能想方设法解冻,办法用了遍,最后说水管也冻住了,怎么着都没用,大家便唉声叹气回家去,还好有昨天接的水,只是不知道要冻几天。

  老先生絮絮叨叨地说着,像是攒了一辈子的话。

  施翩托着腮,观察他的工具,他的手指,他的样貌,颜色和点线面渐渐代替了他的模样,他说的话似乎也变成了一幅幅画,在她脑海中闪现。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听到一声喊。

  “施翩。”

  施翩抬眼望去,她蹲在地上,陈寒丘站了起来,她从仰视的角度看他,涂满颜料的透明雨衣穿在他身上,实在是很奇妙。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