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事——四代花
时间:2022-06-16 06:40:53

  自从陈岚同学有了手机,每天吃过晚饭徐京华都会借用十几分钟或半小时,当边仲清不忙或者休息的时候,他们会聊上半小时,当边仲清没有回复的时候她就十几分钟就把手机还给了陈岚。陈岚同学的手机很忙,同桌借用,后排同学也借用,她自己反而用的很少了。
  其中薛晶晶用的最多了。徐京华都不知道她哪来那么多话说的,薛晶晶也会跟她们分享网友和她的聊天,我们会一起猜测分析对面人。她还同时和几个人在聊天,偶尔也有发错信息的事情发生。哈哈哈……薛晶晶比较机智的圆过去了。据薛晶晶说她的哥哥就是开手机店的,陈岚和徐京华就说“家里卖手机的,怎么你自己不拿一个用。”
  “我的mp3就是二哥给我的,新的没有拆开过的。他们不放心给我手机。”那时候的国产杂牌手机有很多的,两三百块钱就能买一个了。他们家也买不同价位的手机,薛晶晶这时候没有手机用,说不过去啊。后面薛晶晶的人生也算是被家里两个哥哥给改变的。
  这学期来的人明显少了很多,只有二十几个人。就在这时,徐京华班上的一个男人喜欢上了隔壁二年级的学姐,这男同学用手机播放当时的流行歌曲《做我老婆好不好》,学姐只是把他当作弟弟或朋友相处,直到学姐上了大学后才失去联系。徐京华听了这首歌,挺恶寒了一下,我们才多大,就把老婆这个词挂在嘴上了。那时候的徐京华对昵称还是很纠结又开不了口的。她对自己喜欢的人也是念叨着他的大名的,没有昵称,后来她结婚以后叫她的另一半为某哥,也让身边朋友起了鸡皮疙瘩。
  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是一位男老师,徐京华特别喜欢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和为人。数学老师说话总是慢条斯理的讲题,一题讲结束,总是会问有没有不懂,有人说不懂的时候,老师又会问哪里不懂,都不懂就会重新梳理答案,再讲解一遍。徐京华特别喜欢数学老师上课的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问题而又耐心的等一下。若是还不懂,老师就会让少数不懂的人下课去找他。
  他就是徐京华理想型的老师,徐京华觉得自己不适合中国式的棍棒式教育,她这样内向敏感的孩子需要的是激励,鼓励,奖励,让她充满信心,让她感觉自己是被人关注的。因为她在家,父亲从来不会夸奖他们,只会让他们做的再好点。徐京华不知道的是父母也是羞于表达情感的,只会用严厉来掩饰他们的爱,那是无声无息的爱,那时候徐京华感觉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那个在青春期都压抑的她希望父母的爱是明明白白的夸夸她,让她有来自家人给的自信。
  我们的班长不来学校了,只是大家都默契的没有问起,虽然职校里也是可以考大学,只是相对普通高中是不同的,很多的时候要自己激励自己。普通高中又有什么特殊的呢!学生也还是要靠自己啊,中途不读书走人的也大有人在,徐京华记得她初中时候有个同学成绩很优秀,不是班级里这样小鱼塘里的大鱼,在年级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好成绩。只是让徐京华很惊讶的是连高中都没有读下去。记得有人说过读书就是靠熬的,有人熬不过就走了,而熬下去的人,跟成绩好坏有关系也没关系。徐京华身边太多成绩优秀的人放弃读书,她很是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记得专业老师说过他的一个朋友,一心想考取清华,这位同学高考经历了五六次,成绩一次不如一次,最后也只是去了普通的本科,后来还是达成所愿进入清华读了研究生。这同学还很后悔的说当时为什么要执着的复读那几年呢,后面殊途同归的机会很多啊。只能说那时候的人思想很简单,只看到眼前的结果。
  徐京华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听到一位阿姨说过“我不会使劲的催着我的孩子,只要他一直读书,即使成绩不好也没关系,考上了大专,可以继续转本,还可以读研究生,只是比其他本科生多走了点路,但是我还是支持他。因为每个人的精力和学习能力不同,我不想逼着我的孩子,让他产生抗拒和厌学。”
 
 
第16章 春天的礼物
  惊蛰一过去,万物复苏,动物结束了冬眠的节奏,大地也开始变得生气勃勃。
  这天徐京华后排的男同学把自己新买的黑色直板手机拿出来,他爱上了在课间的时候播放音乐,徐京华就听到一个声音很独特的音乐,她后来在家里,邻居女孩姜汤汤的mp3里也一直播放这歌手的很多音乐,只是徐京华不关注罢了,抱着下载的有什么歌听什么歌,若是遇到欣赏不来的就删掉。这个歌手就是后来一直很红的许先生啦。
  之后的不久,那学校开始通知不能带手机到教室,有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顶风作案,当有检查的老师带着设备来教学楼的时候,有的人神通广大的知道检查人员到哪个楼层哪个班级了,真是不作为情报员可惜了这难得的天分。藏东西的花招真是层出不穷啊,有用绳子把手机系下去放在已经检查过的班级里的,有放在气窗上的,当然,检查老师也会有发现的。老师没收手机,并不是不给你了,只是得等到放假回家的时候才会通知同学去办公楼的办公室里领,学校检查这些其实出于很多方面原因的,一是玩手机耽误学习,也会影响身边人学习,二是教室里到处在用万能充电器给手机电板充电,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三是也得节约学校的电力资源。
  过了正月十五就不是年了。大家也得从放假里把自己的心收一收。在开学以后的某个休息日里,姐弟三人去了一趟大姑家,父亲打电话给家里说是去亲戚家走走门,其实她们姐弟三人那时候还是很喜欢去大姑家的,只是因为离得远,又没有从徐京华家到大姑家的公交车,他们每次去一趟都是骑车子一个多小时。
  上午十来点到了大姑家,只见她家门口的菜园子里一片绿油油的,莴苣一排排的还趴在地上没有拔尖,大蒜苗挺粗壮的,小土葱一大撮一大撮的很漂亮,蚕豆过了冬也是要到了一天一个样的时候了,菠菜和青菜都是嫩绿嫩绿的,看着就想去地里摘下来下饭。
  徐京华的大姑一辈子没上过班,却很会收拾家里,还有一手好厨艺,大姑家的几个表哥表姐的做饭手艺就是跟着大姑学的,都很会做饭。每次来大姑家,都让徐京华他们觉得很有生活气息,那是家的感觉,那边上的巷子里养着十来只土鸡,家边上的水塘里有几只鸭子在划水,门口的树上拴着一只大白狗,满满的田园生活,生机盎然,鸡鸣狗叫的日常是现在徐京华家里所没有的,曾经他们家也是这样充满烟火气的,现在都是冷冷清清。
  进去大姑家前屋,右手边有个房间,里面放着圈好的粮食,一大扎是水稻,一大扎是小麦,大门的左手边放着农用器具、车子和其他杂物,穿过前屋,院子里不是很大,右手边的三间房子厢房,其中一个靠北面的房间是大姑老两口住的,南边的两间是厨房,最里面靠东南面有两口大土灶,边上隔着走路的空挡,靠近窗户下面堆着不少的柴火,而在大土灶向北靠东墙是一长条的瓷砖锅台,上面放着瓶瓶罐罐的调料和一只煤气灶,一个电饭煲,锅台下面是碗柜,码着整整齐齐的几摞盘子碟子和碗。靠北墙的有一张木制长条几,上面放着米面粮油一类的食材,在条几下面还有几个酱菜坛子。房子中间放着四方的桌子,上面放着一些洗干净的菜和几个鸡蛋。让人安心的烟火气。
  大姑带着他们去了堂屋里,坐北朝南的堂屋也是三间,一进门是正中的客厅,最里面摆着老式的长条几,上面放着一台电视,一盘子的白瓷杯子和两个热水壶,在客厅东西两边都放着三张紫红色的老板椅,一个袋子就放在椅子边上的茶几上。大姑把大表姐寄回来的衣服出来给了徐京华姐妹俩,大姑说“是你大表姐工厂自己做的衣服。”“你大表姐说是拿两件回来给你们姐妹俩的,你们试一试大小,应该不小,都是按你们的号拿来的。”在东面的厢房是正房,是大表哥大表嫂的房间,即使两个人不在家也被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几乎没有人进去。西厢房是二表哥二表嫂住着。二表哥家的鹿鹿跟着大姑住。
  她们两个人把衣服拿出来,只见是两个一模一样款式的薄款棉衣,乳白色的短款外衣,看着没有收腰设计,衣服上是用线均等的切割成一个个小正方形的纹理,肩膀处也做成了直角肩,看着就很普通的款式,但是看着简单大方,很让人很喜欢。她们试穿了一下,看着彼此身上的衣服,很修身,大小也合适,穿着浅色牛仔裤,特别显出腿长。
  大姑家这里用老家人的说法是属于老干地,湿黄土,好天气的时候,地硬的跟铁一样,用锤子砸都能砸出火花来,下雨的日子就是烂泥巴,让人走在稀泥路里都拔不出脚来,他们这里的水特别多,大姑家的旁边有个不大的水塘,是他们自己家的,她家后面有个小鱼塘是后面人家的,到处都是水塘,里面养了鱼虾,才叫鱼塘,大姑家前面隔着一排人家有一条很深不怎么宽的河流,是他们水稻田里主要水的来源。徐京华家在s市,这里的季节只够一年两次的种植,在这时大姑家这里是麦田,到处都是麦田,麦田周围都是水塘和水渠,等到夏天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到处都是水稻,他们很少种玉米田。因为水源充足,家家都是水稻田,一到晚上田里的青蛙就会叫个不停,草地里的虫鸣也是不断,让人感觉很惬意的乡村生活。
  中午是大姑用煤气灶做饭的,四菜一汤,清炒菠菜,土豆牛肉,腊肠青蒜,红烧鲫鱼,紫菜蛋汤,鱼是边上鱼塘里的,鸡蛋是自家鸡下的,每次来,桌子上都会有水里的食材,夏天来就会吃大虾的多。家里的大表哥大表嫂常年不在家,在外地打工,他们也还没有孩子。二表哥和二表嫂在边上不远的小区里开早餐店,日子辛苦却小有结余,有一个女儿鹿鹿,两口子忙通常都是大姑帮忙照顾鹿鹿。所以吃饭时候是跟大姑大姑父和二表哥一家。
  吃过饭,弟弟要跟着二表哥,帮着干活,二表哥在家做第二天早上要准备的包子馅材料,弟弟徐京甫上去给他洗菜,用机器搅碎,控水,再拌料。二嫂子带着鹿鹿跟徐京华两个聊聊天。三四点的时候,二表哥他们就会睡觉休息,他们得凌晨二点多起来再骑着电动三轮车把材料拖到店里,干活准备早餐,五点就会有客人陆陆续续进来买早餐了。
  徐京华回到学校后和边仲清聊天才知道,这衣服是边仲清剪裁缝纫的,大表姐画图,大表姐男朋友和边仲清一起打板,最后把裁剪好的布料留给边仲清完成,就这样一件给了徐京华,一件给了妹妹。具体做了多少件,徐京华不知道。边仲清说是想给她一个惊喜,算是迟到的新年礼物。徐京华没出息的看着对话框里的文字红了眼眶,因为她有点想他了,她有时候会翻着他们的聊天记录,自己看着一会儿笑嘻嘻又一会儿皱着眉,也许想到自己说话太多,他说的太少,也许是因为他表达的意思,自己没有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反馈给他。
  徐京华也不知道大表姐他们有能力自己做衣服,后面怎么还是到其他工厂干活了。里面的原因,徐京华没有去问,边仲清也没有说。到学校以后,徐京华把头发扎起来,凌乱的碎发洒在额头和耳边,还用了发箍,穿着他做的衣服,浅蓝色的牛仔裤,一双白色板鞋,青春而又灵动。别提她心里有多甜蜜而又幸福。
  后来这件衣服到秋天的时候还拿出来穿了一次,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第17章 不进则退
  在开始脱厚棉衣服的时候,徐京华刚好可以把这件衣服穿着,只是随着清明节过后天气开始时冷时热,于是她跟着舍友学,在里面把打底衣换成了短袖。本来春秋乱穿衣,怎么穿也没人说什么呢。
  在清明节前几天,学校里举行了祭奠,一大早学校里的每个学生穿上校服,自己用白色的纸做成小白花拿在手里,吃完早饭全校师生到大操场集合,校教导主任在国旗台上用话筒讲了一段话,下面的班主任也在队伍的前面跟班级里的同学说出去的纪律与秩序。一大早去了三公里外的烈士园陵里举行祭奠活动,从北门进去,徐京华的班级在中间位置,只见前看不到头,后看不到尾,两个人并排的队伍徐徐的走过,等他们到园陵里的小公园的空地上,集合站好,学校的某某校长在最前头开始讲进去园陵里的纪律和注意事项,还有就是献花的队伍怎么走,强调不许嘻笑打闹,交头接耳,要尊重本活动仪式。本来这里就很寂静,气氛庄严,学生们在这时候也不敢有什么不好的表现,都中规中矩的按着流程走。在先进去的班级就在园陵里走了一圈再到一排烈士墓碑前献花,还站着默念祈祷了才从另一个门出来到公园的另一边自由活动等后面人结束再集体回学校。又从西门出去往回走。
  半路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隔壁班的一个男生突然跑过来在徐京华头顶上撑起了一片蓝,原来是隔壁建筑班的同学,只是徐京华跟他并不熟,只知道是学生会的纪律组的成员经常到班级里检查卫生和学生的仪容仪表。是的,在徐京华到这所学校才知道这学校里有学生会,有志愿者协会,还有团支部,国旗队。每年学校里都会有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入党,经过一年的观察期,能否成为党员就看学生的表现了。
  徐京华只是对余同学笑了笑客气的说“谢谢你,我不用打伞,你快到自己队伍里去,待一会儿老师要点名的。”拒绝表达的很明显,这同学不顺驴下坡。
  余同学用他的招牌笑容对着徐京华说“没关系,等到学校里老师才点名,那时候回去也不迟,你看好多人都两个人一起打伞的。我帮你打伞,我们班其他同学也有帮其他班级的”他指着前后撑伞的一对对,还友好的挥了挥手。
  余同学叫余先睿,一个能说会道,性格开朗的人,跟谁都能自来熟的亲和力也是没谁能比得了了。徐京华没想到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的交集也是不少。
  好吧,徐京华知道建筑班一直是男多女少的,三十多个人只有三四个女生,班级里因此也不把几个女生当女生了,男生都想着要对外发展了,毕竟异性相吸,教室里只能是哥们,不能说是红颜知己。
  等徐京华到学校时间也不早了,已经到了最后一节课,因为后续还有同学还没到学校,学校没有安排上课,而是让学生自由活动。这余同学又热心的跑到商店里买了面包薯片辣条递给了徐京华说“走了一早上的路,你应该饿了,我请客,不要客气。”那时候的学生是挺喜欢吃这几样的,比如徐京华和薛晶晶在大课间的时候会买汉堡包类型的面包,还会吃辣条,即使以后工作了,徐京华还是喜欢吃辣条。在上大学期间记得在网上看过一句话“大学生喝咖啡,小学生吃辣条,后来大学生吃辣条,小学生喝咖啡”没错,从小学生吃辣条到大学生吃辣条,一直是同一批人,说的也许就是徐京华他们吧。
  徐京华连连摆手“不能收不能收,上午是上不了课了,等一会儿食堂应该很早就开饭了。”
  “买都买了,都是女生平时爱买的东西,你不拿,我就要跟你在这里你推我搡,一直下去了,你快拿去吧。”余同学说着把东西塞到她手里自己跑走了。
  后来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身边总是会有人来有人走,他们真的就是过客,只会在某一时间里出现又离开。
  只能拿着东西回到了教室里,放在课桌抽屉里。一会儿就要吃午饭了,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休息聊天。那时候的清明节还没有设定假期,也是要正常上课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