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玲爽快的答应了下来,“行。我帮你说一说。”
其实到78年,也就是最多两年的时间。
政策下来,绝大多数知青都会返城。
现在办病退,就算能办下来,手续跑一跑至少又是半年。
白玲一开始是有些不太喜欢姚秀兰的,但下乡的这段时间,两个人的关系有所改善。
她并不是特别记仇的人,也没有非要看着别人过的特别痛苦自己才能开心的癖好。
这个忙她愿意顺手帮一把。
她对姚秀兰好一点,等她走了,留下燕桑榆在这个家里,张淑芬对燕桑榆也会好一点。
等姚秀兰办好病退回城,也不会为难燕桑榆。
当天张淑芬就跟白西瀚再提了一遍病退这件事,白玲在一旁帮着说了两句话。
白西瀚本来对姚秀兰患有心脏病这件事将信将疑,但白玲把话头引到了那边气候严寒,医疗水平不太好的方向。
他曾经接到过白玲的求助电话,也算侧面了解地方的缺医少药。
如果姚秀兰的身体不好,把她放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确太过于危险。
白西瀚这才松口答应了帮忙找关系办病退这件事。
背后张淑芬和姚秀兰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场,母女两个人看着白玲的眼神都变了,感恩戴德的。
在白玲买好火车票这天,燕桑榆的学校终于定了下来,就是原来白玲就读过的小学。
她领着燕桑榆去新学校办了手续,又转了一圈,带着他认了一下老师。
从小白玲就是班里出了名的那种好孩子,毕了业也每年教师节去探望老师,是那种难得的在这种动荡环境中对老师和和气气,保持尊重的乖小孩。
老师们对她都还有些印象,因而对她带来的这个孩子也存了一个比较好的第一印象,特别热情的招待他们,有几个女老师见燕桑榆长得好看,夸他像个娃娃,还抢着上手抱他,捏他脸蛋。
最后白玲走的时候,一个老教师还提前给了一套课本让白玲回去给燕桑榆看看。
跟白玲来到新家的第一天,燕桑榆就特别紧张,他怕这家人会不喜欢他,还很想哥哥。
但这几天家里几乎每个人都对他特别好。
白玲走到哪里都把他带着,带着他看楼房,看漂亮的街道,去逛百货大楼,去她的舅舅舅妈家吃饭,走到哪里都暖暖和和的。
城里人不烧炉子有暖气,孩子都干干净净的。
没有人会吼他,顿顿都能吃饱饭,吃的比之前在家里还好。
大人还给他压岁钱,他人生第一次有这么多的钱。
现在来学校,这学校也跟他以前上的学校不一样,小楼修的特别漂亮,校园里还有打篮球踢足球的地方。
学校里好多老师,燕桑榆长这么大都没被老师这么热情的招待夸奖过。
燕桑榆实在是太开心了,回去的路上都在笑,整个人好像踩在云端一样,走路都蹦蹦跳跳的。
他一直都挺高兴的,直到白玲这天收拾衣服准备走。
他倒是没有跟其他孩子一样哭,也没有闹着不让白玲走,就是一整天都特别沉默,安安静静的跟在白玲身边。
白玲上厕所,他都要蹲在门口等着,好像一个错眼白玲就丢了一样。
在火车站,燕桑榆终于忍不住抱着白玲的腰哭了。
白玲摸着他的头发安慰他,“没事的。桑榆,你好好在这里上课。我过年的时候就回来了。一年,就一年的时间。明年我会带你哥一起回来看你的。”
燕桑榆摸了摸眼泪,“你答应我了,一定要回来看我。”
白玲,“当然,我答应你的事肯定会做到的。”
张淑芬在一旁说道:“玲玲你放心。张姨一定会照顾好这个孩子的。”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国内接连发生了很多件大事。
白玲踏上火车时,全国上下都在怀念周总理,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短短半年内,国内又先后失去了两位重要的领导人物。
九月举行完追悼活动,十月粉碎□□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国的大街小巷,人们走上街头庆祝。
在这波澜壮阔的一年接近尾声时,燕苍梧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信。
从信中他得知有数年音信全无的父亲的消息,他的父亲燕辞归已经从干校回到了原单位,但他现在身体不太好,正在医院休养,等待组织上的下一步安排。
信中燕辞归简要介绍完自己的情况后,便是询问燕苍梧现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