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娇妻——地绵绵【完结+番外】
时间:2022-12-10 15:02:46


  田氏一边说,一边递给她一只银簪子,宋芮娘长
  这么大还没有过这样体面的首饰,当即吓了一大跳:“舅母和舅舅的大恩大德芮娘已经偿还不起了,这些东西是万万不敢要的,舅母快收回去。”
  “你这孩子!你舅母的簪子没有十根也有八根,还差这一根不成?拿着!”
  宋芮娘却是个倔脾气,几番推辞,最后收下了布,那簪子,还是说什么都不肯要。
  田氏犟不过她,正巧杜功章这时候回来了,也只好作罢。
  “相公回来了?”
  杜功章一进门,田氏就敏锐的发现自己丈夫似乎脸色有些不大对,她转头先对芮娘说:“芮娘,准备开饭吧。”
  宋芮娘应了一声,走出了房。
  “怎么了?这么无精打采。”宋芮娘走后,田氏走到杜功章身边问道。
  杜功章叹了口气:“今天去买东西的时候遇到城里私塾的老熟人了,说是京都城郊预备开一个官家私塾,到时候这京都周边村里的孩子,都可以去那边读书。”
  田氏吓了一跳:“官家私塾?既然是官家开的,怎么又叫私塾。”
  杜功章重重的哎了一声:“民间的叫法罢了,说是官家开的,谁不知道是那些个商贾和官府的手段,怕是又想赚一波朝廷的红利罢了,名字还没定,怕是快了。”
  “那、那咱们村的也去?”
  “那官家私塾打着好听的名头,学费减半不说,还有马车接送,你说如果你有孩子了,是选择让他进京都读书,还是在咱们甜水村?”
  田氏毫不犹豫:“那肯定是京都呀!”
  杜功章:“那不就结了,你都明白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田氏终于意识到了这件事的利害,她瞪大眼:“那你的意思是说,村里的学堂要开不下去了?那、那你怎么办?!”
  杜功章:“那官府既然大费周折办学堂,教书的人哪里会轮得到我们,怕是早早就定下了名单,只等着进去呢。”
  田氏脸色大变:“这可如何是好……”
  杜功章为这事愁了一路,现在心情已经不像一开始那么沉重,见妻子脸色不佳,他又转而去劝田氏:“别怕,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只是风声,那建一个学堂咋不得大半年的功夫,没那么快。”
  “但消息肯定是准确的……咱们要早做打算啊。”
  杜功章点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他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个单子递给了田氏。
  “今天遇到这事,东西没买太多,肉下次再去买吧,屠户那边也是人山人海。”
  田氏急了:“还吃什么肉啊!这光景,把钱攒着吧,保不齐那天就只出不进了。”
  杜功章皱眉:“不至于吧,马上过年了,不买肉吗?”
  田氏咬牙:“不买!今天我上街也花了二十多文,正心疼呢。”
  “你买啥花了二十多文?”
  田氏:“给芮娘扯了匹布。”说到这,田氏正好就想和丈夫商量王氏说的那事,可惜刚开口,宋芮娘的声音就传了进来。
  “舅舅舅母,吃饭了。”
  田氏应了一声,扯了扯杜功章的袖子:“正好,一会儿吃完饭你就和我进屋,给你说个事。”
  下午饭还是馒头、咸菜和粥,家里的确一点儿肉都没了,即便是芮娘也没有法子变出更好吃的菜色,但田氏今日一句话都没有说,一家三口无声的吃完了饭,她用眼神催促着丈夫。
  杜功章放下了筷子,跟着田氏进了屋。
  “你要和我说什么?”
  进了屋,田氏拴上了门。
  “我是想和你说芮娘的事……”
  杜功章:“芮娘咋了?”
  “我今天和王氏和月牙镇赶集了,王氏说……”
  -
  “不行!”杜功章皱起眉头,似乎有些震惊妻子的这个提议:“三房?那鲁家是什么人要娶三房?!这事坚决不行!”
  “哎呀你别急!”田氏一把拉住了杜功章的袖子,“你听我说,芮娘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家现在这光景,还能养她几年,她今年十六,不在最好的年岁嫁出去,你让她往后,嫁给人家当妾吗?”
  提到妾室,杜功章脸色更难看了。
  他是个读书人,自然无法接受自己外甥女去给人家当妾。
  田氏知道他的心思,继续慢慢道:“要怪,就得怪芮娘那个狠心的爹!将芮娘卖到那样的穷乡僻壤去,要不是芮娘命中有福,还不知道现在过的什么生活……我自然是不介意她继续住在咱们家的,但是姑娘家能一辈子不嫁人?你这个当舅舅的,也狠得下心?”
  道理是这个道理,杜功章明显犹豫了。
  “那也不该是鲁家,那个鲁家老二我是听说的,为人凶悍,关于他们家的传言京都都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这不行。”
  田氏:“王嫂子和我都说了,说人家第一房媳妇是病死的,第二房是和人跑了,人是好人家。”
  “这你也信!”杜功章摇头。
  田氏有些不耐烦了:“那你说!你给芮娘看的什么人家!”
  杜功章平时在外头的时候田氏还会给他面子,可真正关起门做夫妻,实则是个标准的耙耳朵。
  田氏一嗓子,他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见自己的相公这样,田氏满意了:“我能害你们老杜家的人?你且等着吧,这事儿你说了不算,我去问问芮娘去!”
  杜功章想拦没拦住,田氏已经出了房门,很快就到了宋芮娘的房间里。
  宋芮娘刚刚洗漱完,只穿了一件中衣。
  乌黑的长发垂顺下来,白皙的面庞上还有未擦干的水珠,田氏进来时,她侧着身子坐在床榻边,一手绞着发,露出修长的脖颈,圆圆的杏眼波光粼粼,两颊因为热气粉嘟嘟的。
  女大十八变。
  谁能想到去年十五岁时,那个干瘪瘦黄的丫头,现在已经出落成了凹凸有致的少女。
  饶是田氏都看愣了一瞬。

第3章 鸡蛋饼
  “舅母?”看见田氏,芮娘有点儿吃惊。
  田氏笑眯眯的上前,极其自然的坐在她床边,接过芮娘手中的帕子:“舅母替你绞头发。”
  宋芮娘是挺惊讶,但也松开了手。
  “瞧瞧,我们家芮娘这头发真好,又黑又密,我娘以前说啊,这样的头发就是命中有福的人!”
  宋芮娘笑笑:“舅母说笑了,我哪有什么福气,舅母头发也很好的,您才有福气。”
  田氏于是就发现,这大半年,她没在意芮娘在家里住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孩子嘴甜。
  于是脸上的笑咧的更开,说的话也诚心了几分:“舅母都多大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跟了你舅舅,以后再有了自己的孩子,一辈子就能看到头!倒是芮娘你……有没有给自己打算过呀?”
  宋芮娘愣了愣。
  田氏见她这样,就知道她听懂了自己的意思,也不绕弯了,将帕子往旁边一扔。
  “芮娘啊,你今年也十六了,舅母不跟你绕弯子了,你之前那个狠心爹,将你卖到山里的事这村里没几个人知道,舅母就问你,你想没想过再嫁人?”
  宋芮娘渐渐低下了头:“我……怕是不好嫁的吧。”
  田氏跺了跺脚:“这是什么话!咱们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怎么就不好嫁了?!只要你点头,舅母明天就给你相看去!”
  宋芮娘双手揪着下摆,扯了许久,一直沉默不言。田氏急了,她忽然想起王氏今天白天嘱咐她的话,咳嗽了一声,朝芮娘凑了凑。
  “不过在那之前……舅母有个问题要问你……”
  宋芮娘慢慢抬头,眼眸里清澈澄净。
  “就是你……去年进山之后,有没有……”
  田氏凑到宋芮娘身边低语几句,芮娘的一双眼渐渐瞪大……
  -
  次日一大早,鲁家的大门就开了。
  鲁家在京都城郊,进城左不过也就一炷□□夫的脚程,用鲁老太太的话说就是,她种了一辈子的地,就算家里再有钱,那也要生活在田地里!在京都城里那人挤人的地方,她住不惯!
  于是鲁家将家安在城郊,里外院落通透,院子后面还有一块大菜地,院子里养着零散的鸡崽和鸭子,一只悠悠哉哉的大黄狗正趴在地上摇尾巴。
  王氏从鲁家走出来的时候,是鲁大郎的媳妇儿韦氏送出来的,鲁家大郎现在是京都一家布庄的掌柜,他媳妇儿韦氏也是商户出生,眼里都透着精明,但为人处世却是圆滑,送王氏出来的时候笑的比花儿都灿烂,等人走了,那笑意却淡了,转身进了屋。
  鲁老太太没出面,正在正院的堂屋里喝稀饭。右边脸肿的和个馒头似的,韦氏进来的时候喊了声“娘”,老太太应了一声:“人走了?”
  “走了。”韦氏走到鲁老太太身边:“娘,您牙疼也要看大夫呀,都肿了好几天了,我这瞧着,也替你难受不是。”
  老太太哼了一声:“你替我难受?你是嫌我没法下地,家里的活把你累着了吧!”
  韦氏被她噎了噎,撇了撇嘴:“哪能儿啊,娘你这说的什么话。”
  鲁老太太懒得和她掰扯,直接问:“王媒婆刚才说啥了。”
  提到这事儿,韦氏来了精神,向前两步往鲁老太太面前一坐:“我刚真是气坏了,您知道她给二郎说的什么人家?杜功章的外甥女!那杜功章您知道吧,就是甜水村那个教书先生,家里穷就算了,这乡亲们谁不知道他那个外甥女是死了爹娘来舅舅家住的,一个孤女罢了!”
  鲁老太太皱起了眉。
  孤女……
  那不就是没爹没娘没嫁妆吗?
  那杜功章是个教书先生,自己还没一儿半女呢,怕是也不会给外甥女添
  置什么。
  “娘您说说,那个王媒婆去年给二郎说的那房就不行,想起来我都觉得晦气!就不该让她进咱们家门!”韦氏嘟嘟囔囔的抱怨,把鲁老太太说烦了。
  “行了!”
  韦氏被婆婆一喊,也不敢吱声了。
  “二郎的情况特殊……孤女就孤女吧,关键是,我提的要求,你转达了吗?”
  韦氏道:“说了,咱们鲁家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都转达了。”
  “那就行,那先安排人见见吧,对了,二郎呢?”
  韦氏:“二郎一大早就出去了。”
  “月牙镇开了铺子,我的二郎太辛苦了……我一定要给他说一房好媳妇儿……”
  韦氏笑了笑:“可不,我这个长嫂,也操心着呢 。”
  鲁老太太一听这话,脸色垮了下去:“二郎的事不用你多操心,你操心操心自己的肚子吧!嫁过来两年了还没个音信,急死老娘我了!”
  韦氏:“……”
  -
  昨天杜功章从城里采买了粮食蔬菜,宋芮娘今天在厨房终于不是只有萝卜和白菜了。
  鸡蛋打散,和进面粉里,搅打成细腻的面糊,锅里涂一丝油,一勺面糊舀下去轻轻一转,一个厚度一致形状浑圆的鸡蛋饼便成了型。芮娘对火候把控极好,该翻面的时候手腕一抖,面饼两面都被煎的金黄松软,老远都能闻到一股蛋香味。
  王氏就是循着味儿来了。
  “哎呀我的天爷!这芮娘的手艺真好,我隔着老远都闻见了!先前你舅母夸,我还不信呢!”
  芮娘一听院中有人,忙擦了擦手从厨房探头,王氏她是认识的,喊了声:“婶儿。”
  “诶。”
  田氏也从房内出来:“来了。”
  “你们家中午吃鸡蛋饼呢?真香。”
  田氏笑:“还没吃饭吧,一起吧,坐。”
  王氏早上替她跑了一趟,也不客气,杜功章随后也走了出来,见到王氏,就知道是咋回事了。
  “杜先生,出去呐?”
  村里尊教书先生就叫先生,杜功章点了点头,去了厨房。
  娘们儿说的这些事他不想听,芮娘给他包了几张饼,一瓶菜,杜功章就出门去了。
  中午是鸡蛋饼、稀饭配酱菜,田氏最喜欢芮娘做的酱菜,让王氏也尝尝,王氏自然赞不绝口,就差没夸出花了。
  芮娘笑笑进了厨房,田氏立马低声问:“去了吗?”
  王氏喝了口稀饭:“去了去了!”
  “怎么说?”
  王氏笑眯眯的:“你先回答我,我昨天让你问的那个事儿,你问了吗?”
  田氏一愣,意识到了是哪个问题,虽有些无语,还是点了点头。
  王氏一乐,拍了拍大腿:“那这事儿就能成!”
  “你这么确定?”
  “我对她家那个老太太还是了解的,对儿媳妇的要求就三个,一,清白人家;二,勤快能干活;三,好生养。你说,你们芮娘哪个不满足?”
  田氏皱起眉:“这什么条件……一个黄花大闺女,怎么看出来好不好生养?”
  芮娘此刻刚好从厨房出来加了几张饼,王氏咳嗽一声,示意田氏去看。
  田氏顺着她眼神看过去,芮娘系着围裙,原本宽阔的衣裳被勒出了腰肢,这不细看还发现不了,小丫头看着瘦,这该有肉的地方绝不含糊,田氏看的脸一红,王氏不住的眨眼睛:“懂了吧。”
  田氏低头咳嗽了一声。
  “这鲁家的条件还真是……那老太太急着抱孙子呢?”
  “可不嘛!就鲁家大郎的媳妇儿韦氏,今早我就见得她,那一双眼精明的和狐狸似的,有什么用啊
  ,两年了,愣是一儿半女都没有,可把老太太给急死了!”
  田氏懂了。
  “我和鲁家说好了,你明日一早,带着芮娘去趟月牙镇,就上次打铁锅的地方,叫两人见见,顺便把锅取回来。”
  田氏:“怎么不找个正经地方相看。”
  “哎哟姑奶奶,你都不知道鲁越有多忙,一年到头就看不见他几回,明天你就别说是相看了,就当去铁铺逛逛,两孩子也自然些不是?”
  田氏想了想,是这么个理,便应了。
  -
  第二天一大早。
  田氏让芮娘换上了新衣裳。
  这衣裳就是用那天那匹蓝色的布做的,芮娘手巧,一件衣裳也就是两天的功夫,针脚细密又扎实,样式虽然中规中矩,但到底是二八佳人,稍稍一打扮,换了个发髻,就让田氏和杜功章眼前一亮。
  “瞧瞧!我说什么来着,咱们家芮娘就是要打扮,这多好看啊!”田氏赞不绝口,上前亲热的拉住了芮娘的手。
  “瞧这身段儿和脸蛋,舅母真是没白疼你!”
  其实宋芮娘来杜家大半年,见油水的日子少得可怜,即便张开了,也不是田氏的功劳,但芮娘还是笑了笑:“谢谢舅母。”
  杜功章看着自己这个如花似玉的外甥女,心中也明白。
  是长大了,留不住了。
  早膳后,田氏带着出了门。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