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城的列车——倾江一诺【完结】
时间:2023-04-17 17:24:56

  旧日学友均仙逝,
  唯有你我乐忘忧。
  佛祖、上帝在招手,
  你我笑容暂逗留。
  往昔饭后“绕地球”,
  Lets us be joyful解乡愁。
  七斗八斗未倒下,
  百年沧桑如梦游。
  此时,写下这最后一句的我正在开往新家的车上,我回顾这一生,或坎坷,或平静,或顺遂。我在灾难中出生,在风云巨变中衰老。
  可我更愿意说,我的一生,流光璀璨。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有好多话要说。
  本文从开文到现在历时三个多月,感谢诸位的赏识与陪伴。以下的后记特别长,相当长,超长,如果想看完就完了的友友可以不看,简单来说就是总结、自我剖析和安利新文。对于有耐心看到这里的朋友们十分感谢,万分感谢。
  【本文献给每个王婷和每个姜辞墨,献给几千年来在此地生生不息的人民,愿你们在艰难的生活中汲取的快乐,在复杂的世界中传递的善良,在严厉的攻讦下保持的勇敢,终能如滔滔漠河,滋润自己心灵的故乡。到那时,无论你身在何方,心在何处,那里都将是一片新的热土,一捧新的华夏。】
  以上这段是我写的(⊙o⊙)。
  “时代更迭的大浪退去,在被洗刷过的海岸上,我们只能从一条被晒干的鱼身上得知,这块泥潭里曾经有这样的生命挣扎过。他们狰狞扭曲的最后的样子,变成风干的标本,而标本是不会说话的,没血也没肉。他们的形象最终在历史里,被统一成一场运动,被统一成一个阶级,被统一成一类思想,被统一成一股力量,被统一成一个事件,被统一成一句口号,被统一成一种声音,被统一成一样的命运。这些被统一的我们已然在历史中看到,而那些被过滤掉的不足以记录下来的,作为个体的不自知的,不被接纳的,他们最终在小说里得以秘密地呈现。他们并不汹涌如巨浪,更像埋在地底的黑色的暗流,秘而不宣,缓慢又哀伤。”
  以上这段来自b站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
  大家好,这是正式版的后记,我是你们的诺子,倾江一诺。
  这是我独立写完的第五本小说,之前我写过玄幻、童话、男主无cp和快穿。可是我想,姜辞墨是我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位珍贵的朋友。
  我真正意义上写完的第一位“大”人物。
  由于脑洞太多,我心里的很多朋友都没和你们见面,如果非要评选我书中的女主之最的话,最出名的是翁小花,最巅峰的是昙子公主(当皇帝了嘛),最有魄力是燕回姐,最心软的神是阿文,最脱线是明灿,最聪明理智是百里霞,战斗力第一是王掌门,但最最最让我心疼和佩服,以至于完全不想让她告别的,是莉莉娅,姜辞墨。
  她一生都很孤独。
  她不如别人那样聪明,或有多特殊的地位,或多超级的能力。她早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奇异的家庭中,用“我是主角”带给自己无力的安慰。
  但她一直在做。
  善良、勇敢,有一切主角该有的品质。
  不是她是主角才遇到了K203,而是她相信自己是主角,所以她作为主角领导了K203。一开始我的设定是写到她最后去世,开头那段话是我为她准备的墓志铭,可有天晚上我想到她会离开,在床上大哭,完全无法接受,于是让她活到新世纪的一百岁。
  这本书的创作起因,是我在2022年年末看了一部电视剧《开端》,它写的是一辆公交车的故事。但我想,火车跟公交车的性质完全不同,如果有一辆火车停留在进入东北之前,但车上的所有事都是关于东北,会不会写出意外效果呢?
  结果一语成谶,还没写几章,在这个冬天,我真的踏上了一辆开往东北的列车。
  是因为亲人的去世,三年疫情埋葬太多人了。这是我非要在K203中创作一个没有疫情的平行世界,甚至非得用20X3来代表2023的原因。关于疫情,后头我有计划写一个疫情文学,不是伤痕文学,就是疫情之下人们的生活。身边关于疫情的探讨很多,好像不探讨就不进步似的,我不想探讨,我想如实描述,不知能否发出,也希望网络环境越来越自由吧。
  我很久没回过东北,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自称没有故乡。可这次一去,我发现很多新东西,或者说熟悉的东西。是那种就像我写在正文中的,一旦触及到就如火花般被瞬间点燃的东西,让我不得不相信故乡的神奇。就像我从来没听过二人转,就是会唱。从来没练过压声喊麦,但就是会喊,会摇花手。跟东北人打交道的感觉也是那么亲切……一种回到了舒适区的感觉。
  不知道读者友友们会不会有相同的感受?
  我看到评论区的友友们真是哪里都有(⊙o⊙)
  于是当时身在东北的我开始重构《不夜城》的大纲,从主角团救人变为主角团被救,又变为互相拯救。我一开始想写一个好心有好报的故事,后来更想表达的其实是另外一些主题。
  第一个是,什么人能够成为主角?
  第二个是,“故乡情结”到底指什么?
  第三个是,谈论民俗文化,到底在谈论什么?
  第四个是,什么是环保?
  四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人。只要是人,就代表了乡土、代表了民俗、就是主角。故乡不单指一个地方,而是一个精神的乐土,甚至可以没去过,这是我个人的想法。而环保,说实在的,每次我看到那种“人类就应该灭绝”的话都觉得特别没有意义,人类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环保已经彻底变成人类之间的事了,动物们的力量根本不足以跟人类抗衡,人类想要环保只能靠自己,人类的环保归根结底也是为了自己,一切都在人类的一念之间。我欣赏积极寻求出路的人,不喜欢说话单纯为了向无辜群众发泄情绪的人。有那么多人还在努力生活,有那么多人还在尽力保护自然。
  什么又是广义上的东北文学呢?在我看来,只要可在东北发生的,一切都是关于东北的文学。
  ————
  由于写到故乡,就必须大量写家庭。我正好特别爱写家庭关系。所以在这个故事中除了姜辞墨之外第一个被构思出来的人物是——侯佳音!
  哈哈哈,没想到吧?我为河北发声。侯佳音原设定叫刘佳音,其实刘也是河北大姓。在这个故事中我设定各省人物都冠有当地的特色大姓,比如东北群的于、曲、隋、姜、毕,华北群的崔、史,巴蜀群的蒲、邓,安徽群的彭,甚至欧阳。侯佳音一开始是一个纯纯的追星族的形象,后来经过不断进化变成了现在的梗王和逗比,她性格真的蛮适合做明星的。
  第二个是周龙,来自农村的小伙子。我想通过他说明的一个事是,刻板印象也是印象,可以被转化和利用,可以被变废为宝。
  第三个是陆娜两口子,因为一南一北好办事。初始设定里的陆娜两口子是纯纯穷游,超穷的那种饭店打工仔,荆钗布裙难掩绝色。结果人一出来我想,算了,给他们点钱吧,就成了现在这样。陆娜的兄弟姐妹原本可以共同团结,可被一碗水端不平的父母毁了,我想跟这些父母说:他们毁的不仅是自己不重视的孩子,也毁了自己重视的宝!陆娜的安全感特别差,就是因为她被环境感染了。她大姐变得软弱,二姐浑身带刺,她哥哥对她算好,但她难以跟哥哥亲近,也是因为长期乌烟瘴气的家庭氛围。她哥哥行为冲动极端,都跟家庭有关系。
  关于阿锴我要啰嗦几句,车厢里面这几位男性其实人格最健全的是阿锴。一个快乐的人才能最终点破黄鼠狼设置的密码。
  第四个是爱新觉罗大头,主要是我老家真的不少满族人,写东北不得不写到民族问题。他之前采访的内容流于表面,处理好自己的生活以后,才懂得如何正视民族文化。
  第五个是杜雨晴,一个文艺少年。我不太想聊她,她的经历主要取材于我个人的经历,有美化,我一写到她有点PTSD。但杜雨晴真的是个好人,只是具有当代青少年的一个弊病,就是强行精神内耗(不是思考)。明灯是新时代东北作家群的缩影,慧真是四川抗震精神的象征。至于团团最后出国了,因为她是对故乡最执念的,所以她必须出国,才能完成人的转变。
  第六个是松君。松君的背后是东北工业化和工人下岗潮。松君的一女一儿,也代表了很多多子女家庭的痛。
  第七个是关塔那摩亚。关蕴梅的形象取材于我的一个长辈,祝她长寿且欢乐。在这个家庭里能看到各种人,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它能让人感到幸福。俗话说“文章憎命达”,不知道钟梦茜作何感想。
  隋风哥很能治愈自己,毕德夕就是他的“罗恩一家”。她带给他爱,带给他家。要是问隋风能带给小夕什么,我觉得是一种缓冲吧。德夕差点被婚姻和生育在这个社会所带来的隐形代价吞没,幸亏隋风愿意去反思这种牺牲,以及德夕她家愿意去支持德夕去捍卫自己的人格。隋风的36岁为了对应18年东北18年北京,德夕的年龄对应82年生的金智英。
  叮咚此人也是很有意思的,作为超级喜欢小孩的人,我致力于写出一百个千姿百态的孩子形象,力图抵抗现在的白软乖萌娃文学。他心中的森林是精神故乡的体现,也是东北自然风光的一个小宣传吧。
  第二个关于主人公的小秘密,是“次主角”的设定。在常规故事中,K203上的十人旅行团并不能够在此时此地成为主角,比如姜辞墨回漠河后的三年“回京”之路,被忽略的陆婷,不安的金迎运,励志姐朱丽,丑小鸭曾凤至,关家的大家长关蕴梅,乃至正义使者何可人,她们才更有做主角的潜质,而K203上的旅客则都处在一个尴尬期,他们并没有特别具有戏剧性审美的人生,而是需要整理一下自己的生活,是一个过渡时段。
  他们也都不是很“讨喜”,比如侯佳音吧,她放在不追星的人眼中肯定烦死了,她因为性格比较外放内心又不安定的原因,确实是经常把偶像挂在嘴边。还有陆娜,肯定有人说她矫情,自己是既得利益者为什么还要难受。再比如金大头和曲松君,他们不就是小说里常见的渣爹和渣妈吗。
  但是他们并不是,他们只是他们自己,也有刻板印象中不同的地方。
  诚然他们都是幸运的,所以才能说自己的人生流光璀璨,可身边的人因为他们,同样变得流光璀璨。
  ————
  接下来说说友情设定与世界观设定思路。
  首先向李庆有教授的原型李范文先生致敬,他原本是陕西人来着。(对不起陕西的友友们,这份情我欠陕西的,昙子公主就是陕西人,日后补上)李芳庭这个名字一出,我觉得她身上的故事就全了。
  由于最近“girl helps girl”主义的盛行,和民族主义抬头,以及饭圈路人对立,强调年龄代沟批判原生家庭东亚父权等现状,如果读者们有关注这些,可能会产生一种感受:我不够关注这些。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只是在经过了种种事情后,变得更关注我自己。
  很久很久之前,我度过一本澳大利亚的作者写的小说,她在后记中写,现在有太多描写童年不幸的作品,她想写出一部描写儿童快乐生活的小说。我当时想,这样的作品难道不多吗?
  而十多年后,我回望当时,发现确实不多。不但不多,大多数产生于我周边的所谓“真实”的文艺作品对我的精神世界、人生观以及现实世界都产生了大量负面的影响。因为它们只是在发泄自己不成熟的情绪,并没有给出方针,也没有描写出我周身的真实情况,却被更多在苦闷中煎熬的观众们认可着,并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中双向影响。
  它们把我卷入其中,欣赏它们的人把我卷入其中,以至于她们一边说它们真实,一边向我倾诉自己,一边集体发泄,一边说没经历我这些的我一定幸福,并默认我有义务倾听和解决她们的问题。
  反对A的人支持B,听到我说C,她认为我不支持B,所以一定是A。
  而在她默认我支持A之后,她又再次认定,沉浸在A中的我是轻松的,而作为“反叛者”的她自己是先锋的、酷的、勇敢的以及痛苦的。
  这样无限恶性循环下去,最终的结果是在2021年我精神彻底的一个崩溃,而她们还好端端的,为我没能够及时倾听她们却大度地原谅了我而自我感动着。
  于是,2022年的我做了四件事。
  第一,断掉了了一多半好友的全部联系。
  第二,明确“女人是可以被讨厌的”,试着让自己学会不喜欢一部分女性,留出精力鼓励另一部分自己喜欢的人,熟悉没有朋友的世界。
  第三,大量跟亲人加强联系,承认我的知音都是通过血缘和亲情联系到一起的,用一年的时间彻底解决了家庭中所有的问题。
  第四,解构了所有关系的我开始继续埋头写专属于自己的女性小说。
  我自己的小说里推崇三种观念:
  1.一种高效并柔性的处理方式,只要目的达到就行,尽量减少在过程中的误伤。
  2.一种自然流露的,不含隐形目的感情。可改变的观念,和一致性的处事方式。就是说,宁可做不到,也不要带着怨气和叛逆心理去做。要做就做得开心,要不然就别做。
  3.主观能动性、可持续性和探索。拯救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勇气,与得到帮助的人的传承、回应。简单来说就是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
  固然现在这个世界压力很大,人心浮躁,很多人很痛苦。可也一定有不少我这样的人,在痛苦中寻找快乐,把积极的情绪一代代传下去。当我们和他人相处时,并不是在找母性代餐、同盟者或者辩论对象,而是享受交流的乐趣,分享与倾听,共同探讨。我们会用和气的表达方式说话,给他人有边界感的爱,而不是用力又沉重的依赖与卑微的依恋。我们会用行动和正向的支持表达个性,而非批判与恨。我们存在着他人不理解的痛苦,也无从寄托他人理解,但并不会将痛苦继续撒向世界,而是构筑自己的理想国,用真情换真意。
  我喜欢所有动物包括苍蝇,沉迷精彩的现实,喜欢花草树木,关心世界,喜欢迎接改变,向往家庭。我因为自己的过于善良而难以交到朋友受到各种伤害,被女性好友肢体暴力和言语暴力,可看到街上晕倒的女生还是会第一时间去扶去叫人。我理想的另一半是个帅哥,可面对对自己表白的男孩子因为身高和脸被室友嘲笑我也会不开心。
  我会帮陌生的大姐收拾桌上的残渣,对她说下班快乐;我会跟自卑的被朋友“打趣”到要哭的路人女孩说你这根本不是跑调,完全可以hold住好听的歌,然后当场给她找歌唱;我会给快递员撑住好久的门;我会对楼下残疾的大哥哥说没人跟你玩我跟你玩;我会我会跟小区里的奶奶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孩子,尽管那孩子蹭了我一脸的碎饼干。
  她们和他们都会回应我,祝福我。
  每次出门我带的东西最少,剩下的手全是给其他女生拿包。我从来不发火,每次都是因为身边人受伤,或者有人攻击女性,而冲着所谓的“管理者与压迫者”要说法。她们不敢抓虫子我一路狂奔去抓,她们不敢找人我去找。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