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乐令秋大人如今年纪大了,有多年职场画饼经验,散会之后拉着桃笙又进行了一次单独谈话,道是他们这些人年纪都大了,是即将落山的夕阳式人物,未来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
到了最后,秋大人又点题道,年轻人应该多干活,以前这种大的宴席,我们一般也就出个掌乐,这次有我们三个人帮着你,你一定没有问题的。
桃笙听这意思,秋大人不光想要自己参与,还要让自己挑头来干了。
职场之上,压力和收益从来都是正相关。
大型歌舞晚会导演组的活,她以前在大艺团的时候不是没干过。
桃笙还是应了下来。
太乐署作为指导机构,在这种大型当中主要担任的是出策划和方案的角色,具体则由教坊司和长乐宫排练实施。
所以相比其他的几个宫廷音乐机构来说,太乐署要做的事情反而是最轻松的。
桃笙摩拳擦掌做了准备,然后发现其实工作没有想象中繁重,大大松了口气。
桃笙已经摸透了皇帝的心理,所以着重挑选了一些可以体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彰显大国国力气度的节目,并将围绕《周礼》《礼仪》等古籍修复的部分礼乐用编钟、拊搏等多种演奏一一展现。
除此之外,桃笙还在其中安排了各国和各民族标志性歌舞,照顾各国使臣面子,也表现出泱泱大国支持文化交流的包容性和友好携手未来的心愿。
有了几位上司和同事的帮助,还有这些年来太乐署中各类专业资料支撑,这项工作对于桃笙而言并不算难。
虽然工作的事情过关较为简单,但人生的路总不能一帆风顺,总还有一些还有别的事情需要伤脑筋。
比如楚王殿下三年后首次复出,参加立冬宴席需要穿的衣服。
这日清晨,桃笙接到楚王妃邀请,前赴楚王府中“共商大计”。
桃笙到了楚王府,被王妃身边的嬷嬷引着到了一处屋子,一进门去吓了一跳。
此处是王府当中最为偏僻幽静的一处院子,而这间屋子四处门窗都被钉死,还遮盖了厚厚的窗帘,几人围着圆桌在黑影当中坐着,感觉是在密谋些什么谋朝篡位的大事。
结果桃笙进来一问才知,楚王和幕僚摆开这样的大的阵势,仅仅是为了讨论立冬宴会之上要穿的衣服。
楚王妃也是一脸愁容:“这是殿下这三年来第一次出席这样的场面,我想着几位先生都是大老爷们儿,对于这些穿戴之事终归了解有限,还是咱们更通一些,所以想着请你过来一同议一议。”
楚王虽然前几年一直都失宠于皇帝,但因着其一贯的行事风格的性格问题,可以说是从来都没有低调过。
这是楚王这三年来第一次在宫中集体场合露面,大家讨论的最后结果都一致认为,应该尽量朴素低调一些。
楚王一直没有放弃理想和追求,觉得将来自己一定可以东山再起,但分配到他府中的这些长史幕僚却不这么认为,大家都觉得楚王如今已经是即位无望,还是能退则退,少去作孽一些,日后不论哪位皇子上位,都能给自己和家人留个退路。
如今京中形势尚不明朗,楚王又处在刚刚被皇帝厌弃后起复的尴尬地位,桃笙也觉得低调朴素的这个策略是没有问题的,便也投出了自己的赞成票。
一转眼就到了立冬佳节,皇帝在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宴席邀请朝中宗亲大臣和各国使臣,楚王也一早穿戴整齐,乘着小车前往宫中赴宴。
楚王将那日幕僚和王妃的话都听了进去,今日入宫特意选了家中最“低调”的一辆马车,又小又挤,颤颤巍巍,轮胎还会咯吱作响。
桃笙作为此次宴会的导演组之一,并没有被安排什么具体任务,但也不能轻易离场,此时正随着几位上司站在长乐宫外,等待几位皇子和其他贵宾到来。
今日来人都是朝中有头有脸的风云人物,不是皇亲贵胄就是朝中重臣,其中以几位皇子的出场最为扎眼。
桃笙重点关注了可能即将倒霉的太子殿下和文中的最后赢家睿王,然后就站在那里等待着“低调”的楚王到来。
又过了没一会儿工夫,楚王也出现在了宫道之上。
楚王今日的衣服的确是少见的朴实无华,就连季晏明一向沉默低调的性格,都很少穿这种简朴至极的料子。
好歹也是个皇帝钦封的亲王,和一旁几个镇国将军相比都差得老远,难免教人看得有些伤眼。
可就是这样努力低调的楚王,因为衣着过于朴素人又高大挺拔,此时站在几个皇子中间,却显得更加鹤立鸡群了……
第41章 041
不光桃笙和众臣都在关注着楚王, 就连皇帝也频频向楚王看去。桃笙掐着时间,保守估计,皇帝陛下大概一炷香的时间看了楚王七次。
楚王感觉额上渐渐出了一脑门的冷汗, 为什么他都这样的努力低调了,父皇和兄弟们还是都盯着看自己。
果然这就是真正的天之骄子的感觉吗?不论到了何处都要被关注,被围观。
皇帝也实在不太明白楚王这个大儿子在想什么,是单纯的家里生活过不下去了还是审美降级了。
但今天是立冬佳宴, 这么多人都看着, 甚至还有外国使臣在,皇帝也不能把太多的关注放在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身上。
只得挥了挥手,道:“都入座罢。”
等到众人都入座之后,大家就把精力集中在了皇帝讲话和菜肴歌舞上,看楚王的人总算也少了一些。
这样的宴席无疑是熬人的, 桃笙等后勤工作人员不能入席, 只能在殿后等待,若是有了什么差错还要及时上来救场。
等到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后, 皇帝说了声“众卿自便”,就自顾自回去休息。
皇帝离开之际, 对着楚王使了个眼色。
楚王会意, 环顾四周之后, 悄悄起身跟着皇帝去往宣政殿。
皇帝见楚王到了宣政殿后,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训斥, 家里连件像样点的衣服都没了吗?跟着你的人脑子都坏了?出个门穿了些什么?
楚王也没想到自己的低调战略竟然碍到了父皇的眼,他略显委屈的解释道:“儿臣想着多年没能入宫陪父皇用宴, 如今只想低调行事, 不让父皇为难。”
不让自己为难吗?
皇帝都想拍桌子了,是不让自己为难, 但让自己丢人了啊!
楚王的幕僚给他出主意叫他低调行事初衷是好的,可楚王就是脑子太不会转弯,低调成了这副样子,简直比高调更让人招眼。
这个儿子可以说是自己一手带大的,皇帝当年打都打了,骂都骂了,如今自己将近六十,楚王也是快四十的人了,实在也骂不动了。
他坐了下来,疲惫地用了一盏茶水,挥了挥手对高镇道:“让内廷司赶紧挑两套今年给楚王做的冬衣拿过来,让他赶紧换好了再出去。”
楚王还想要为自己辩解几句,高镇发现了皇帝的疲态,知道皇帝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参加了这样一个宴席后,体力已经开始有些不支,也没了再跟楚王掰扯的精力。
高镇对着楚王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多言,听话就是。
楚王忙止住了话头,安静坐在一旁等待内廷司总管到来后,又按照皇帝的要求从头到尾换了衣裳。
因为楚王这几个月又新获圣宠,内廷司也得了信儿,所以对于楚王今冬的衣服做起来格外重视,是楚王最喜欢的古典华丽风,穿在身上显得人越发精神。
皇帝对着楚王点了点头。
这么从里到外将衣服和配饰都换了一遍,总算能看过眼,有几分盛世亲王的意思了,这才脸色稍霁:“这样就很好,你回去吧。”
楚王跪安后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宣政殿。
方才皇帝脸色极差,又命楚王过去宣政殿说话,其中不少皇子宗亲都在猜测,楚王这是惹恼了皇帝,皇帝连宴席都等不及结束,就要叫了楚王过去训话。
在座之人基本都在那里等着看楚王的笑话。
可谁知楚王去了一趟宣政殿,回来不光没有垂头丧气,而是换了一身崭新的华服,大家的眼神都变了。
原本开席之前,大家看到楚王穿着朴素都在浮想联翩,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如今楚王风光归来,还是皇帝唯一一个叫去宣政殿谈话的皇子,这件事情就变得微妙了起来。
大家的目光又都逐渐集中在了太子身上,直到太子脸色不虞差点摔桌之后,才稍稍收敛了一些。
楚王迎着众人钦羡的目光美滋滋地坐下来。
虽然这次入宫领宴前情比较跌宕,过程比较意外,但总体结局还是美好又有收获的。
皇帝离开之后,宴席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大家可以离席敬酒,随意说话。
坐在主位上的人都走了,这会儿的歌舞排演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太乐令秋大人对桃笙说,流云殿那边给她们都准备了汤饮和吃食,吃点就赶紧回家去吧,一个女孩子晚上在外别太晚了。
这边太乐署的同事们一直都很照顾桃笙,太乐令也不例外。
京城立冬之后,天气已经开始逐渐变冷,她们在殿后没有炭火取暖,随着时间入夜变得更加冷了几分。
桃笙今天又在这边忙活了一整天,都没怎么吃东西,的确也是有些饿到了。
此时听了太乐令的话后,桃笙便打算先吃点东西,喝点热乎的汤饮暖暖身子,然后再乘车回家。
桃笙盘算得很好,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不过刚出来走了几步的功夫,就遇上了令国公世子关暮云。
关世子不在殿内用宴,看样子应该是出来跟什么人接了个头,想来多半是东宫之人。
而关暮云看到桃笙后也大概明白她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这次宴会因为宴请了其他国家的几位使臣,相比从前尤其盛大,肯定不光是教坊司和长乐宫的人在这里忙活,太乐署也要出人起到筹备指导作用。
只是这么晚了,天又这么冷,桃笙一个女孩子在这里奔波劳碌……关暮云觉得实在是很可怜。
不知道太乐署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那么多中年男子放着不用,偏偏要一个小姑娘出来做这些辛苦的差事。
关暮云想着桃笙毕竟是若锦的家人,倘若连句关心的话都不说上一句就这样离开,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关暮云冲着桃笙走了过来。
桃笙看到关暮云之后,心中警铃大作。
像她这种的炮灰女配,一般遇上那些伟光正的男女主角,注定是没什么好事情的。
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命中犯冲。
关暮云走了过来,一脸关怀地对桃笙道:“我已经跟太乐署的施大人说了,你一个年轻女子在外不容易,请他好好关照于你……”
他话还没说完,就看桃笙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脚步连一丝停顿的意思都没有,似乎根本没把自己当一个活人,而是这边长廊上撑屋顶用的柱子。
而他最后的那个“你”字飘荡在风里,迅速随着晚风飘走,偶尔飘过两点回声,似乎在彰显着自己的不受欢迎。
桃笙快步离开,一头扎进了流云殿中,发现果然如太乐令秋大人所言,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宵夜。
这边凌云殿的饭菜虽然不比宴席上的花样多,用料层次也更丰富,但即便是一些看似家常的寻常做法,吃起来也别有味道。一个普普通通的花卷儿都能吃出多种口感层次,也的确是只有御膳才有的水平。
桃笙很快吃饱喝足了,准备回家。
不想从殿内出来之后,又遇上了一个不算熟人的“熟人”——睿王。
睿王在原文当中是最后赢家,也不能说他本人有多么的雄才伟略,主要也是运气好。
原本排在他前面的两个最强劲的对手,楚王和太子先后出了问题,一死一伤。剩下的皇子不论手段心计,还是在皇帝跟前的地位都不如睿王,所以最后上位的人也就成了他。
这里面也是原文的一个重大爽点之一。
随着小说剧情的展开,关暮云和东宫有了矛盾,惠安郡主也在此时和沈若锦闹翻了,于是关家也只能放开东宫这棵大树,改投到了睿王麾下。
令国公府和睿王有着更加深厚的结盟基础,睿王继王妃是令国公的亲妹妹,关暮云的亲姑姑。有着这层亲戚关系的加持,两边的同盟关系也更为牢固。
而在此之后就是太子落马,睿王上位的情节,也为男女主角的美好人生打下了良好基础。
即便睿王是最后赢家,可如今重来一次,桃笙也并不想让季晏明再投入他的麾下。
纵观全文,桃笙觉得,其中最坑表兄季晏明的,大概就是这位睿王殿下了。
当年季晏明入朝之后,先是跟随着恩师投入了太子的麾下,后来太子倒台,睿王惜才,便把季晏明招到了自己身边来。
对于睿王的知遇之恩,季晏明心中是不无感激的,那些年一直为睿王的团队做了很多事,也是睿王整个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但就是比不过有裙带关系的关暮云和睿王亲近。
关暮云和季晏明在这里也可以说是一组对照组。
不管是季晏明多聪明,多能干做多少贡献,睿王心尖上最信任最依赖的人依然是关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