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卿点点头说:“那好,一会你去后面找青芙,同意就安排他俩明天一起聊聊,没问题就给先定亲,白芷那边我会找他说的。”
主仆俩把事情商议完,又闲聊了几句,没说更多孙嬷嬷离开,她则继续抄写经书。
王柷一早派人去衙门,打个招呼稍微晚些去,带着王彬一起等在东跨院,潘先生在青风的引领下进来,行了拜师礼又拜了儒家圣人,礼毕之后王柷离开去衙门,王柷则入座跟潘先生交流学业进度。
今天王杳独自一人在后院上课,她与谢先生相对而坐有些走神,谢先生叹口气说:“今天独自一人有些孤单,那今天先不上课,咱们去花园玩,回头今天的描红不能落下。”
谢先生带着个小尾巴逛花园,师徒俩坐在临水阁里聊天,王杳突然来了兴致吩咐人准备鱼竿,打算在花园的湖里钓鱼。
看着小小的人稳坐钓鱼,就突然想起沈卿小时候,就笑着说:“杳小娘这样,让我想起大娘当年的样子。”
王杳听了兴致来了,缠着谢先生说古。
谢先生无奈,只好回想起当年:第一次见你阿娘,她只有六岁,也就像你现在这样大,你两位舅舅当时刚刚出了孝期,大舅舅刚刚科考出仕,小舅舅还在家念书,你阿娘上午处理家事,下午跟着我学习琴棋书画,用过夕食还要跟燕师傅学习刺绣,小小的人每天忙的团团转,还一脸严肃的震慑下人,
都说丧妇长女属于五不娶的一类,为了这个你大舅舅带着你阿娘拜访沈侯府,为了能够得到老夫人的教养,逢年过节孝敬的东西不断,才有老夫人出面请了我过府做西席,别的就不好多说,只能说你阿娘如今这样当年吃了多少苦,才熬出头的。
--------------------
写着写着总想往快穿上走了,要管住~
第160章
===================
谢先生的话,在王杳小小的心灵上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只想着阿娘跟她这样大就搭理家里的一切,她是知道阿娘的沈家那是可以跟祖父的王家媲美的,尤其在京城也数的到的世家.
谢淑不知道她的话影响了什么,只是说完这些希望杳小娘能开心些。
俩人守着鱼竿发呆,太阳转过来有些晒才缓过神来,一大一小收了鱼竿往回走。
青芙和忍冬的相亲会,孙嬷嬷张罗起来,用过午饭她以看绣养为由把青芙叫过来,俩人在院子里把事情说了,小姑娘两颊红红的,羞的不敢抬头,孙嬷嬷笑了这就是不反对的意思,“行了,嬷嬷知道了。”高声吩咐小丫鬟去后面把忍冬请来。
俩人见面互相见礼,孙嬷嬷起身说:“人年纪大了,精神短的回去歇歇,你们俩就在这聊着。”又吩咐小丫鬟在旁边守着,孤男寡女不好说,留个小丫鬟别人说不出什么。
单独谈过之后,她吩咐孙嬷嬷给两人进行了六礼的前三项,至于纳征和请期等待忍冬回到京城,男女双方父母见面再进行,沈卿亲自修书带给兄长,过问这件事,孙嬷嬷也用了私人印章给写信给双方父母。
忍冬登船离开的时候怀里放着青芙送的香囊,另外还有大娘和孙嬷嬷写的信。
白芷把人送走后就知道,明年要带着青竹回京城了,以后的几年都要留在京城,以后的船队要交给白矾和青蒿负责,与他一起同行的还有太守家的两位管事。
送走忍冬刚回府里,就有小丫鬟给他传话,大娘有事找他。
当时大娘说:如今忍冬定亲了,可能需要稳定下来,如今他带着白矾跑船队的事,可要稳定一个人就不够了,让青蒿慢慢接手,不过他一直跟在你身边,等送年礼的时候带着青竹一起搬回京城,接手京城所有铺子总管的事物,忍冬留在金陵这边做外总管。
白芷想想回京城也好,青竹明年也该生孩子了,回去阿爹和阿娘离的近,虽说在金陵不缺人照顾,可总是觉得离家人近些好,他估计此去不会再离开京城了,家里的郎君已经有消息年底就升做太守,最多六年估计大娘也要回京城了。
他只想了自家的事,不过错有错着。
这时郦城王家老爷已经启程进京,走运河水路,同行的老夫人和他无事闲聊说起王柷。
没想到家里三个孩子,被寄予厚望的嫡长子如此无用,被当做联姻作用娇养长大的嫡幼子,反而是三个人里最出息的,想着此去京城六年做不到首府,那就选择致仕老三就可以进京做官了,年底就是正三品金陵太守了,六年做出政绩就可以升做从二品,如果他致仕老三就可以做到一部之首尚书的位置。
此时泉城的王梓一家也早讨论,自家阿耶已经进京入内阁,自家大哥实在让人失望,兜兜转转好些年还是个县令,提起这个宁筱桐暗自撇撇嘴说:“当初咱们成婚的时候,你还在家念书,兄长已经出仕了,第二天认亲的时候大嫂的样子,这辈子都忘不了,比祖母和阿家都架势足,好像她已经是当家主母了。”
王梓听了叹口气,长嫂也就在长辈面前稍微好些,他们这些兄弟还都是一母同胞都那样,更不要说对待庶出的兄弟姊妹,“以后也不会在一起生活,高兴就来往,不高兴就别搭理,你不是喜欢弟妹么,就跟她多来往就好。”
沈卿这边把事情都处理好,又开始悠闲过日子,没两天柴胡和瓦松回来了,带回了渔村的管事,是位老把头,十岁起跟着家里老人开始打鱼,如今快四十岁了,全村里属他每次出海不走空,总能带回有价值的海货。
俩人回来带着老把头直接去后街的下人院,里外都清洗一遍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安排他好好休息一晚,他们去正院回话。
这个小院是专门用来安排各处管事的,老把头一个人在厢房里坐着,看着院子里种着两棵石榴树,各种花草高低错落,又摸摸坐着的矮榻,看着房里的摆着,这辈子头一次见到这么好的屋子,更何况住在里面,就冲着这个回去能吹一年了,可他最远也就到镇上,去食肆里卖鱼获,也只能走到后院,最多见见食肆里的掌柜的。
不说老把头在下人院怎么稀奇,只说瓦松和柴胡二人,在小丫鬟的带领下直奔住院,按照流程进入了正房,把他们去的过程和带回来的人都说了一遍,沈卿问:“去摆放二娘子了么?”
柴胡上前禀报,这次的差事以他为主,“去见过二娘子了,让家里的外管事跟着一起去的渔村,咱们的人不在有事都去泉城王宅找外管事的,渔村离泉城大概有三十里,脚程快的话有半个时辰就能进城。”
听完柴胡的话,她点点头符合她的想法,“那行明天巳时带人过来吧。”社区内一般辰时过半开始处理家事,有半个时辰够了,有什么突发事情也后延不了多久,早点处理完打发人回去,耽误在金陵没有什么意义。
转天柴胡带着人过来,守门的婆子看人来了,小声的说:“柴胡哥儿,大娘子在见管事的,您这边歇会喝口茶?”他笑着感谢,带着老把头在门边的树荫下等着。
老把头刚刚从后面一路震惊的嘴巴都没闭上,后们进来时就震惊了,小声跟柴胡说:“这大门也太阔气了,比镇上王家大老爷家的大门阔气多了。”柴胡无奈的说:“老把头你小些声音,那是后角门专门给下人走的。”听了他的话震惊的没有什么词可以形容了,一路遇到的人都给小哥问安,看着都穿的很好像城里有钱人家的大娘,可都是下人,这还没见到主家就被震的肝胆都颤。
站在门口再不敢四处张望,低头看着脚尖,脚上穿的鞋子是昨天叫白芷的小哥吩咐人给置办的,这是他头次穿这么好的布鞋。
没一会各处的管事鱼贯而出,路过柴胡时都纷纷打招呼,老把头用眼角偷偷看看,哇,这气派不用说了,这都是管事的。
有小丫鬟出来说:“柴胡管事,大娘子让你带人进去了,在花厅那边。”他也不用小丫鬟带路,招呼老把头一起往院里走去。
本来经过昨天老把头觉得他能淡定面对,可今天往进了角门往府里走了一路,淡定早已不知去哪里了,手心都是汗。
门廊的小丫鬟高声说:“柴胡管事到。”说着把竹帘挑起,先后迈过花厅的门槛,入内是隔着一副映日荷塘的屏风,他叮嘱过老把头进了府里,做什么跟着就行,不论走、站都错后他一步。
有小丫鬟放了软垫过来,俩人跪下磕头,柴胡可以不用磕头,可带着新人来还是做全套的好。
柴胡介绍老把头,她跟着遥远渔村的老头也没什么可说的,就问了问他个人和家里的情况,这些昨天柴胡他们都说过了,今天再问就表达下重视,又说了些鼓励的话,让他好好干,就打发人出去。
把提前写好的养殖蚌壳的资料交给柴胡,让他们带回去看看,主要还是柴胡读给他,毕竟老把头不识字,确定一下可行性如果可以就安排回去养殖,让柴胡跟着过去处理。
柴胡拿着东西带着人回到下人院,把资料都看过后总结一下,“老把头,大娘子的意思是要在靠近渔村的近海养殖蚌壳,我现在把流程什么的读给你听,你评估一下可行性。”
俩人拿着资料商量着,到最后老把头一拍大腿,高声的说:“对啊,说的太对了,如果按照这个说的,那肯定能成,咱们什么时候能走?”
既然觉得可行,柴胡也不耽误,嘱咐拉巴特好好歇着,他这就去回大娘子,没其他问题就不日出发,他则把资料拿着回到住处,把东西锁到箱子里,这个可不能丢了也算是自家的秘术,以后靠这个养殖珍珠,有大蚌壳做螺钿镶嵌等,可以减少很多成本。
申时初他去了主宅,见了大娘子回了和老把头商量的事,沈卿点点头,“可以,至于什么时候出发,你这两天找人看看,挑个宜财宜出行的日子,希望后面的事能顺利。”
俩人选了个什么日子不必细说,总之某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坐着马车出发了。
沈卿也没怎么关注这些事,她就是把钱花到位,要求划出来剩下只要等结果就成了。
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如流水,收到京城带来的信,兄长忍冬家和青芙的家里吩咐管家去处理了,家里一切都好,王家老爷已经到京城了,也一切都好。
终于可以闲下来,竹山的庄头过来了,竹子都种植完毕大部分都已经长的很高了,过来汇报一下种植竹子的种类和数量,本不想见他可人都来了,总是要露个面表示重视,白芷带着人进来磕头问安,说了下庄子上的情况,就把人打发走了。
白芷后面怎么说不知道,总之庄头一直到年底才进来送年货顺便磕头问安。
把人打发走了后沈卿叹口气,跟站在身边的青芙说:“家里没收入发愁,这产业弄的太多也发愁,什么时候做个包租婆就好了,也不用多就二十二套就好,收五天房租歇两天,这样一个月就过完了,也不用发愁那么多事。”
青芙听了噗嗤一下笑了,“大娘,你这想法挺好,可这收入肯定不行啊,再说也用不着您亲自出去收啊,要不您买好产业,奴婢替您去收租实现这个愿望。”
她斜一眼这丫头,“你倒是想的美,下个月你就别当值了,抓紧时间绣嫁衣,眼看着过年就十九了,都是大人了还这么不着调。”
“大娘您就让我当值吧,等过了年再说,嫁衣肯定不耽误。”说着跪在脚踏上哭着说:“大娘,奴婢不想离开您,要是可以不结婚多好,可以一辈子都不走。”
沈卿伸出手轻轻的放在她的肩头,“也没有让你走,嫁给忍冬以后你还跟在身边做管事的,你们夫妻俩也不用远离,远来的那些不算,就是你、青竹、青梅三人,都是嫁了家里的大管事,你想想白芷、忍冬都是我身边大管事,青风是郎君身边的大管事,怎么可能离得开呢。”
青芙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之前的几拨姐姐都是外嫁也回来做管事了,可她们几个嫁的是家里的管事,更不可能让她们离了府里。
--------------------
突然想起桐里古镇这个地方,下一章回出现的地方名。
第161章
===================
主仆俩在某个夏日的午后,坐在起居室里闲聊、畅想,多年以后回想起也会弯起嘴角。
让人传话给孙嬷嬷,让她去看看潘先生那边,旁敲侧击一下要不要把先生的妻儿接过来,肯定在京城家里条件也不太好,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出来做先生。
潘远来金陵已经有月余,独自一人也显得很孤独,当初考中举人后家里双亲先后生病,把最后的家底都耗光了,也没挽留住性命,如今想要去考取进士苦于家境窘迫,身边连书童都没有。
孙嬷嬷过来稍微暗示一下,潘远马上点头同意,这边生活起居都有人伺候,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想起温柔的妻子活泼的孩子,看他同意就让他修书一封带去给家里,让那边收拾准备中秋前会有人上门接人。
中秋前天气还好走水路也没那么冷,再晚就只能等着跟送年礼的船队过来了,如今商队是青蒿和白矾管着,日常赶路不适合带女眷和孩子。
“潘先生先写信,回头让门房的李三送去给白芷,他会安排人专门去送信,您就等着中秋前妻小的到来。”孙嬷嬷说完行了个半福礼走了。
回了正院给沈卿回话,又让小丫鬟去给白芷传话,“嬷嬷多劳累些,潘先生院子里回头人来了,需要的东西你都给安排好了,既然咱们把人接来了,就别让下面的人糊弄。”
“诺,回头老奴一定看好,这时小郎君的先生,肯定不让底下的人怠慢,请大娘放心。”孙嬷嬷是沈家的老人了,一辈子没成婚将来要靠沈卿荣养,现在办事肯定要走稳妥路线。
沈卿觉得无事,突然收到锦红的来信,另外一个锦盒,宁远捐了个官职,要外放到一个叫桐里的地方做知县,翻了翻金陵郡的郡志原来是苏州府附近的一个县城,想拜托她帮忙先买个宅子。如果有合适的农庄也买一个,过来也方便供应。
好好的为什么突然捐官外放呢,宁远不是负责呃宁侯府的庶务么,带信来的青蒿被召见,他带了一封二哥的亲笔信,里面说明了缘由。
原来宁侯爷的一位庶子对经营有兴趣,就开始慢慢接手宁侯府的事情,宁远眼看着被取代,虽说京城茶楼是他自己的产业,可靠着宁侯府赋税各方面都好说,可手里没有实权就慢慢的被刁难,最近出现的几件事还都是沈家出面的。
宁远就决定主动出击,让宁侯爷帮他谋个富裕的地方做小官吏,把手里的庶务直接交出,他在京城的小生意就让宁侯府的管家帮着多照看,当初选的几样跟宁侯府不冲突,也没有让人眼红的利润,宁侯的庶子也看不上,两方都都满意的情况下宁远就走上了仕途之路。
宁远和锦红夫妻俩,会在重阳节之后出发,赶在十月赴任,宁远的老娘已经在四年前去世,如今他们夫妻俩只要带着儿女过来就行。
让人把白芷叫过来,询问家里在桐里附近可有庄子或者产业,“那就让瓦松跑一趟,在桐里打听一下买个大点的宅子,在城外买个农庄,锦红一家子要过来,宁远去桐里做县令。”
白芷询问要买多大的,沈卿笑着把锦盒打开,“这里是锦红让人稍过来的银票,有五千两你让瓦松看着买,估计有个两千两够买个五进大的宅子,剩下的买两个农庄也是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