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总想和离——北沐南【完结+番外】
时间:2023-06-06 14:44:46

  徐盛摇摇头,当初那一战,其中究竟有几分参杂了朝廷势力的博弈还犹未可知,他只知道,如果朝廷应援及时,那一战不会造成如此惨烈的结果。
第44章
  “你说你要去边关?”徐盛惊异的道。“你有此打算?”
  崔七七点头, 十分肯定的道:“没错。”
  徐盛明显的不赞同,“你们崔家一门忠烈,为国尽忠。可是崔家的底蕴还在, 到底还没有到让你一个姑娘上战场的地步。”
  崔七七苦笑,还有什么底蕴?不过是皇帝还顾念着旧时情分罢了。等到新帝上位,崔家算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 总有新贵替换上来。
  “我已经跟皇帝陛下提及过此事,只等晚辈成亲之后,上书正式凑请旨意便可。”崔七七说道。
  “朝廷并非无人可用,陛下岂会同意让你去边关?”
  崔七七其实已经初步说服了皇帝陛下,拿出自己前往边关的理由, 除了继承父兄的遗志, 还有便是替父兄报仇雪恨。皇帝念在老国公的情分上,对此并没有过多反对,所以她才会如此肯定。
  “我自有说服陛下之法, 况且我们崔家代代与戎夷作战,各种经验以及对敌之法,还是有一些独到的见解的。戎夷军队的强势薄弱等等优缺点除了崔家,想必没有谁能够有更多的了解。”
  崔七七说到此处顿了顿, 看了一眼徐盛,见他点了点头,这才继续说道:“世伯卸甲以来,想来对于边关之事也多有关注吧?自石鼓矶一战之后, 戎夷士气大涨。这几年下来,更是变本加厉, 先后攻伐了大周的樊城,燎城……
  而大周军队根本无人能与之争锋, 节节败退。如若再不进行制止,只怕事态发展更加难以控制。
  朝廷的确有将军可用,但是他们能挽回局面吗?不能!我虽身为女儿身,从小与父兄学弓马骑射,兵法韬略,我相信我并不输于任何男儿。”
  徐盛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只是,战场瞬息万变,并非儿戏……”
  崔七七笑笑,“晚辈如何不知?这些日子以来,晚辈一直在研究父兄留下来的对戎夷作战记录,心中已经大概有所了解。虽然现在在此不过是纸上谈兵,但是,我却有信心能与之一战。”
  “如此,老夫也就放心了。你说你前来找老夫讨教对戎夷之法,此言差矣,老夫不及老国公多矣。你也不必舍近求远,只需要将你父兄的作战记录钻研透彻足矣。”
  “世伯何必妄自菲薄呢?您与戎夷作战多年,想必亦有不同见解。晚辈也想取众家之长,希望世伯不吝赐教。”
  徐盛叹息一声,“其实老夫也总结了一些这些年来对敌用兵之法,只不过并不完善。”
  “世伯,晚辈以为,您与我父兄都是一样的,对敌经验和看法虽然不同,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同样的目的。如果你们之间的经验看法能够结合起来,必能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她说到这里,取出一本册子,双手奉上,“这便是父兄的手札记录,如果世伯需要的话可以看看。”
  徐盛接过,这确实是老友对戎夷作战记录,他长叹一声,“你说的没错,老夫会好好看的。等过上些时日,老夫将自己的心得整理成册,届时再派人送与你。”
  崔七七心中一喜,深深揖了一礼,“多谢世伯,晚辈在此谢过世伯。”
  如果有这一份对战戎夷的心得体会,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她以后战场之上,便能更多几分把握。
  “惭愧惭愧,老夫闭门造车,竟然不如世侄想的通透。唉!你若已经决定了去边关上战场,那就多保重。
  你切记,虽然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是,如果朝中无人,只怕你在军中也不能大展手脚啊。当年石鼓矶一战,老夫虽然在凉城,可是仍然心有疑虑。这一战本不应该发生的,特别是发生在崔国公身上,实在是令人有些不解。”
  说到这里,他似乎想起来什么,“我这里有一封崔国公出兵之前给我的信,你可以看看。”
  崔七七蓦地站起身来,心中激动。等徐盛拿了信件出来,她颤抖着双手打开,看着熟悉的字迹,忍不住热泪盈眶。
  “信中虽然并没有提及关于即将出兵的事宜,却隐晦提了一句朝中势力倾轧,恐有变故,劝老夫尽早想退路。也是这样,自从崔家军出事之后,朝廷的态度让老夫心灰意冷,才解甲归田。”
  回程的路上,崔七七有些心不在焉,徐盛最后的话让崔七七不得不深思。
  石鼓矶一战,朝廷对外宣称是夷人大军袭击樊城,崔家军奉命驰援樊城。然而戎夷对樊城只是派了小部分的兵力佯攻,真正的目的却是在驰援的崔家军。
  等崔家军驰援经过石鼓矶时,早就埋伏好的戎夷大军出其不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徐盛说得不错,以他们父兄对战经验来说,不可能没有侦查防备,一头就钻进了敌人的埋伏圈。这是带兵之人的大忌,但凡带兵打仗之人都不可能犯下如此明显的错误。
  所以,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呢?崔七七不知道。
  她之前已经找遍了朝廷分发下来的遗物,其中并没有此战的相关线索。她的父兄留下来的也仅仅只有浴血的半幅盔甲,残破的兵刃。而与此战相关的人员俱全军覆没,更不可能打听得到任何的情况。
  崔七七心中疑虑的种子越来越大,上辈子没有接触这些,所以朝廷说什么就是什么,她没有丝毫的怀疑。可如今仔细一想,石鼓矶一战,疑点重重。
  为何樊城连敌军的虚实都没搞清楚,就急急忙忙请求援军?为何樊城被敌围困之时,朝廷没有调派离樊城最近的燎城兵马,反而调派距离更远,驻守邺城的崔家军?
  还有发兵之前给徐老将军那封信究竟又怎样的意思?父亲是预料到了什么?又想提醒徐老将军些什么?
  崔七七十指紧握成拳,如果,这其中真有阴谋,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问题出现只是在外部,或许还好办一些。只需要查清楚,那么她还能在军中谋划一二,冤有头债有主,她有必要找出其中真相。
  朝中势力倾轧,朝中,势力……崔七七心中一惊。
  问题如果出在朝中,那么自己单人独马,真能斗得过那些暗中操控的黑手吗?可以肯定,能对国公府下手,其地位必定超然,会是谁呢?
  国公府究竟得罪了谁,才会遭此无妄之灾?不!不对!是她想差了,权利争斗又岂止是需要得罪于人才会遭受无妄之灾?要是挡了谁的道,或者是让人下意识觉出威胁,都有可能被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第45章
  崔七七揉了揉眉心, 如果是这样,她一个人势孤,那么她有必要找一个盟友, 或者说投靠一方势力,才能让国公府暂时没有后顾之忧。
  而这个人选――
  如今势力比较大的几位皇子,以她上辈子所知道的发展方向来看, 最终赢家是太子。
  只是――她想起了上辈子谢家投靠的便是太子。太子一上位,谢三郎便迫不及待对崔家下手。要不是身后有太子的默许,谢三郎敢如此明目张胆对付崔家吗?
  所以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崔家今日背后其实有太子的手笔在?太子其实早就有对付崔家的心思?那么三年前的石鼓矶一战, 太子又是否在其中有过什么手段?
  不怪崔七七多想, 近些年来,诸位皇子逐渐成长起来,野心越来越大, 争权逐利,各自明里暗里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朝中大臣有观望的,也有选择投靠的,不过都是为了各家利益罢了。
  而崔家忠心耿耿, 一向只忠于皇帝。哪怕有人暗地里想拉拢崔家,崔家也坚定拒绝,不给予任何的回应。
  她不知道太子之前有没有拉拢过崔家,也不知道崔家是否得罪过太子, 但是她却有理由相信,太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对付崔家的, 更不可能为了一个谢三郎对付崔家。
  因为国公府为国尽忠,在天下人眼中, 是有着浩然正气的英雄,太子如果善待国公府遗孤,自会得天下人的认可。
  可是他没有,他逼着永安郡主和亲,更放任谢三郎打压国公府,他连面子上都不愿意装一装,最终将国公府赶尽杀绝。
  前世今生一幕幕回放在眼前,崔七七越想越心凉,就凭这一点,她无论如何也不会加入太子的阵营。她不会再给太子任何毁掉崔家的机会。
  那么这一世,有她这个知道未来趋势走向的变故在,太子是否还能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她会让太子如愿以偿吗?呵!
  要投靠一方势力,必须找一个不输于太子的势力。如今她留在京城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将此事定下来。
  她其实也在冒险,就像是赌博,谁输谁赢都是个未知数。就算她对未来有个认知,能有信心把控,可谁又知道天意会不会弄人。所以一切不能靠天意,能靠的唯有自己的实力。
  “七姑娘,看样子就快要下雨了,我们是寻地儿歇歇脚还是赶着回去?”有亲随开口询问道。
  崔七七这才回过神来,看看天色,天边乌云密布,一副风雨欲来的架势,一如她沉重的心情。
  前面就是醉仙楼了,想起那天她在醉仙楼看过的那两个人影,崔七七沉吟片刻,直接道:“先去醉仙楼。”
  意思就是要避避雨了,崔七七带着的不过三四个亲随,这里离着国公府也有好一段距离,赶不回去说不定就被淋成落汤鸡,去醉仙楼避雨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醉仙楼的人并不多,崔七七随意寻了个位置,要了一壶酒和几个小菜。
  那雨果然来的快,酒菜刚上来,哗啦啦便泼了下来。崔七七小口喝着酒,此时也没个说话的人,不由想起林初一,如果他在的话,会不会帮自己拿下主意?
  她心中烦闷,自嘲一笑,自己什么时候开始这么依赖别人了?国公府之事,说到底是她崔七七的事,何必将个外人拉下水?
  看着窗外的雨,她眯眯眼睛,做出一个决定。
  夏日的雨来的快去得也快,一小壶酒将将饮完,乌云散开,甚至又洒下落日的余晖来。
  崔七七起身结账,让小二将掌柜的找来。本来结账之事就犯不着叫掌柜过来,不过小二却不敢怠慢,能在醉仙楼用餐之人都是非富即贵的,他们可惹不起。
  那掌柜听说崔七七找他,还以为这位姑奶奶又有什么不满的地方,连忙过来处理。
  崔七七并没有拿出银两结账,反而从身上解下一块玉佩来,什么都没有说,直接递给了掌柜。
  掌柜毕恭毕敬的接过,看着崔七七离开的背影,手指摩挲着那块温润玉上的崔字,脸上浮现出一抹若有所思之色。
  八皇子府中,听到十三皇子过来,八皇子没有任何的意外。众所周知,在所有皇子中,老八和老十三从小到大就感情深厚。十三皇子年幼丧母,从小就养在八皇子母妃身边,其实也可以说小十三是老八带大的。
  所以,从小小十三就爱黏着八哥,到现在,十三有事没事都爱往老八这里跑,下人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前来禀报的人刚刚退下,十三人还没到声音就已经到了,“八哥,快点快点让人多拿点冰盆过来,爷这一路都快热死了。”
  接着一个人影已经风风火火的蹿了进来,十三满头大汗,咋咋乎乎直嚷着热死了,就差没有直接去抱冰盆了。
  正在看书的八皇子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嫌弃的道:“天热在府中呆着不好吗?到处跑作甚?”
  丫鬟将一壶凉茶送了过来,十三接过直接就着茶壶口咕噜咕噜灌了好几口,看样子的确是热得狠了。十三本就是个苦夏之人,按理来说,这样的天儿,他不应该出来的。
  书房中本来就在四角添置了冰盆,比起外面要凉快不少。虽然八皇子嘴上嫌弃,还是挥挥手让人将冰盆送过去一些。
  十三皇子喝了凉茶,这才像是活过来一般,听到八哥这话,嘿嘿一笑,“这不是有急事找你嘛。”
  “什么急事,不能让下人跑一趟,还用你亲自过来?”说完又吩咐下人道:“将宫里赐下的冰镇西瓜送些过来。”
  十三摇摇头,“这事儿可不能假手他人。”
  听十三说得郑重其事,八皇子思索了一下会是什么事儿能让老十三亲自跑这一趟。可想来想去也不得要领,便直接问:“什么事情?可是和太子有关?”
  十三与他站在同一阵线上,与太子可以说是势如水火。十三经营这一块做得很好,很多时候都能得到第一手消息。能让十三这么急着赶过来,除了太子那边的消息,他实在想不到别的。
  “那到不是,不过想来八哥会很感兴趣的,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你就知道了。”十三皇子说完便取出一块玉来,放在了书桌上。
  “这是?”八皇子拿起玉佩,上等和田玉,上面刻着一个崔字,正是崔七七之前在醉仙楼交给掌柜的那一块。
  十三皇子笑眯眯的道:“八哥没有看错,这是崔七七送上门来的――投名状。”
第46章
  八皇子怎么也没有想到, 崔七七有主动示好之意。
  十三皇子已经绘声绘色的将掌柜汇报上来的事说了一遍。
  今儿一早,醉仙楼的掌柜就过来送上这块玉佩,他一眼就看出来, 这是崔家的信物。
  掌柜不敢有所隐瞒,一五一十将崔七七来醉仙楼,将玉佩给他的事情说了, 就连崔七七当时的表情也没有放过。
  十三皇子当时还奇怪,崔七七在醉仙楼给出自己的信物是为了什么。醉仙楼是他十三的产业,京城里的权贵无人不知,崔七七难不成是想投靠自己?
  不,不对!崔七七真正想投靠的是他背后的八哥。谁都知道他与八哥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通过醉仙楼, 找到他,也就等于找到他身后的八皇子。
  也只有这样才说得通,十三转了几个弯, 总算是想明白了。
  他知道八哥的野心抱负,也知道八哥想拉拢一切可以利用的人。他虽然不知道国公府的崔七七是不是有能利用的地方,不过这种事还是尽早报给八哥,看八哥自己的意思才是。
  这件事不用说也很重要, 他怕底下人办事不妥当,思来想去也只能他自己跑一趟了,这才顶着酷暑亲自过来了。
  果不其然,八哥的态度已经说明了对崔家的重视, 看来他的想法没有错。
  八皇子沉吟片刻,“崔七七可有说什么?”
  十三摇头, “那倒没有,只不过她当时脸色很不好, 看样子应该是刚从哪里去过。我也派了人打听,说是当时崔七七去拜访了徐盛老将军回来。路过醉仙楼,正遇天色变化,所以进了醉仙楼避雨。”
  他顿了顿疑惑的道:“只不过不知道为何突然就来了这么一出,不过想想崔七七这个人,向来肆意妄为惯了。所以她无论做出什么样离经叛道的事儿也不足为奇吧。”
  崔七七当日的行程并没有隐瞒,十三皇子命令去查,很快就打听出来了,并且第一时间汇报到了十三皇子这里。
  “徐盛?可是三年前告老赋闲的徐老将军?”八皇子听到这个名字有些耳熟,想了想,总算想起来这么个人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