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之恋——半面琵琶【完结】
时间:2023-06-15 17:14:03

  平行线之恋
  作者:半面琵琶
  简介:
  ​
  古早味言情文,先婚后爱
  粗俗男主VS邻家小妹
  男主非完美情人,学历不高,会说粗话,非C,不喜者勿入
  静语和张晓军就像两条平行线,从小住在路的两边,虽然很近,却没什么交集
  一场意外,让两个近乎是陌生人的邻居结了婚,两条平行线有了交集,两条线越走越近,亦或是越走越远……
  静语和邻居王向群青梅竹马,恋爱结婚,一切按部就班
  大四时,父亲陷入赌局,欠下巨额债款,为了家里,静语只能选择和对门邻居张晓军结婚
  虽是邻居,两家家庭环境相差甚远,静语和张晓军几乎没什么往来,对他也不了解,当自己是盲婚哑嫁
  静语,斯文乖巧邻家女孩
  张晓军,外表凶恶,内心柔软,细腻
第1章 第一章邻居
  桃林镇地处东南三省交接地带,四面环山,一条国道穿镇而过,镇上人口约有万人,巴掌大的地方,一点小事,便能传遍全镇。
  桃林镇的桃南路在镇中心南边,一头连着桃林镇中心区,一头通往镇所辖的其他村子。桃南路两边都盖了很多房子,在路的中段,路东边是白墙黑瓦的泥瓦房,院墙围着,院子四周种了橘树,桃树桑树,平整的水泥地上有几个穿戴整齐的孩子在院子里打闹嬉戏。
  而路的另一边,则是残墙断壁,一扇摇摇欲坠的木门可有可无的立着。院子里七零八落的堆着一些柴禾,院子里两个小男孩在艰难的劈着木头,衣裳破旧且不合身,累了时,两个人会停下羡慕的眼光看着路对面,隐约可听到对面传来孩子的欢笑声。
  路东边住的两户人家是黄家和王家,黄家的男主人在镇上中学当老师,王家的男主人在镇上的邮电局做事。黄家有两个孩子,大女儿黄静语,小儿子黄静文;王家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向群,二儿子王向平,小女儿王淑敏。
  路西边这家姓张,天天都可以听到从家里传出来的吵闹声,男人大嗓门的声音响彻半条街夹杂着女人的喊叫声,偶尔会哭泣声。这家的男人没有什么正式的工作,天天在街上游手好闲,女人在镇上打一点零工,家里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张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晓海,小儿子张晓军。
  从小到大,路东边的两户人家的孩子在一起玩,路西边的两个小男孩则天天在镇上游荡,打架斗殴,偷鸡摸狗,镇上人家三天两头去家里投诉,无奈,张家本就没家底,投诉也没用,镇上的人家都警告自家孩子,远离张家。
  张家的两个儿子比黄王两家的孩子年长一些,他们刚上小学那会,经常看到镇上小学的老师往张家家里跑,开始跑的很勤快。后来,闭门羹吃多了,都摇头不愿意跑了。
  镇上的大人都教训孩子,别跟张家那两个孩子学,考试都考不及格的,以后啊,长大了准跟他爸爸一样,成为二流子,在那个年代,二流子可不是什么名词,张家的孩子都没有朋友,镇上的人都离他们家远远的,每天放学,两个孩子都在外面游荡到很晚才回家。
  等到王家的孩子开始上学了,镇上的人又开始教育孩子,要向王家的孩子学习。王向群每天穿的干干净净的,背着书包乖乖去学校,碰到了认识的都人叫叔叔阿姨,成绩每次都是第一名,从上学起开始就是班干部。
  时光荏苒,黄静语读一年级的时候,隔壁家的王向群已经在读小学三年级,每天王向群都带黄静语和王向平一起去学校上学,放学了再一起带他们回来。这天王家亲戚家有喜事请客,王向群和王向平下课往镇上另一个方向走了,黄静语独自一人往家里走。
  拐过一个弯,正要往桃南路走时,被一个黑影挡住了去路,是学校有名的小霸王肖威,静语被她拦下有点害怕。
  后面一个暴躁的声音传来,“肖威,你在这里干什么!”只见张晓军书包歪在一边从后面走来,静语赶紧跑到张晓军后面躲起来。虽然张晓军看起来更凶,不过毕竟是邻居,碰上了他也没欺负过她。
  肖威本来凶狠的脸变了,“没,没干什么,路过,哈哈,路过。”说完拔腿就跑了。
  张晓军在前面走着,静语在后面慢慢跟着,前面张晓军的步子太大了,静语小跑了一会,他速度就慢了一些。
第2章 第二章成长一
  回到家,黄静语不敢告诉爸妈这件事情,就说是自己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黄妈妈看她没什么事,也没多问让她去换衣服。这件事就被黄静语藏在了心里,只不过有时候会偷偷看对面的张家,看到他家总是很晚才亮灯,家里很晚才会有人在。
  有次父母在说张家的孩子以后肯定都没得救了时,黄静语鼓起勇气说,他们其实也没那么坏。黄妈妈立刻拉着静语站在一边,“你是不是跟他们一起出去玩了?”
  黄静语头摇的像拨浪鼓,“没有,没有。”
  “你要玩去找向群哥哥他们玩,不可以跟对面的坏孩子玩,会把你带坏的。你看到街上那些打扮的妖里妖气的女人,跟他们一起玩以后就会成为那样的人!”黄妈妈说的是镇上新开的一家发廊,这家发廊成了镇里的新话题,那店里都是外面来的女人,打扮的和镇上的人都不一样,镇上的女人都说她们是妖精。
  黄静语赶紧摇头,以后,在他们议论张家的时候,她再也不敢多说话了。张晓军碰到她还是那副昂着头不可一世的样子,静语嗫喏着也不敢和他再打招呼。
  在黄静语五年级时,张晓海参军了,镇上敲锣打鼓去了张家,这之后,张晓军也没了身影,张家两个孩子似乎都从镇上消失了,大家也就慢慢把他们都遗忘了。
  现在镇上议论的话题都是王向群,因为王向群初考考上了市里的一中,每年镇上只有两三个人可以考上市一中,这个殊荣让王家一下子成了热门话题,王向群成了桃林镇家家户户鼓励孩子的典范。
  借邻居家之便,整个暑假,王向群都在给黄静语和王向平开小灶,努力让他们的成绩提高,希望他们能在小升初考试时考上市一中。
  黄静语的成绩也是班里前五的,努力一点还是有希望考上一中,就怕考试时发挥不好。王向平的成绩比较一般,考上一中属于要超超超常发挥才行。所以王向群的重点培养对象是王静语。
  王向群去一中上学以后,黄妈妈每天更严格督促静语学习,期待着她也能考上一中。每次放假王向群回来,都带着黄王两家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做作业,俨然成了他们的小老师。
  初考成绩出来,黄静语挂上了一中录取分数线的尾巴,终于拿到了一个进一中的名额,黄家家里的人都很高兴。但是也叮嘱静语,她考上去是最后的名次了,上去了要努力加油。王向群也告诉静语,一中竞争激烈,以后要更努力了,静语对未来的学习有点惶惶然。
  进了一中,静语有点喘不过气的感觉,这里的竞争激烈,以前的时候她都是班里名列前茅的成绩,现在每次都在班级中后段徘徊。一脑袋都是浆糊,第一次半期考,静语考了班里四十多名,跑到学校操场躲了好久,最后还是王向群找到了她,告诉她,他进一中第一次考试也就考了三十名,后来熟悉了慢慢就会好了。
  安慰她因为刚离开家里,又是陌生的环境,第一次考砸了没关系的。幸好,期末考的时候,静语挤进了班里的二十五名。这个名次,排在一中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危险地段。
  寒假回家,路对面的张家收拾的干干净净,原来摇摇欲坠的大门也翻修了,院子里乱七八糟的东西早已清理干净。过年的时候张晓海和张晓军都回来了,张晓海穿着一身军装,笔挺英伟。
  张晓军穿着一套黑色西装,怎么看怎么像电影里黑社会的人,只差了一副墨镜。这年过年,张家有亲戚开始上门走动了。
  黄静语初二暑假回家的时候,对面张家的房子已经全部推倒。据说要全部重新盖,镇上有说是张晓军在外面赚钱寄回来的。张晓军的爸爸以前在镇上走动时,都是贼眉鼠眼的,大家看见他都避着,就怕他顺手牵羊。
  现在张爸走在街上抬头挺胸,昂着高高的头。据说买东西掏出钱袋来钱包都是鼓鼓的。但是镇上的人对他们家,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严重怀疑张晓军的钱来路不正,不知道是偷来的抢来的还是骗来的,有嘴巴比较毒的甚至说,过不了几年,可能就要传来张晓军坐牢或者枪毙的消息了。
  毕竟张晓军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好人,面相太凶了,一般人看见他都要绕着走。
第3章 第三章成长二
  上了初三,压力陡增,黄静语现在很少回家,两个月左右回家一次,寒暑假回家,每次回家也都是待在家里看书。升学压力很大,稍不注意,就落到班里很后面的名次了。每次考试,老师都会在排名上划一条线,线上的可以上一中的高中,线下的要么出钱自费,要么就去乡下的高中吧。
  静语的成绩挂在分数线的危险边缘,所以压力很大。如果没希望就可以放弃,名次在前面也可以放心,偏偏她的成绩有时候在线上,有时候在线下。所以她一刻不敢放松,就怕不小心就掉到线下了。和她同病相怜的还有她的同桌,唐小贝,两个人同桌三年,成绩总在录取分数线上下徘徊。
  王向群现在已经在一中高二了,压力更大,暑假放假不到一个月,寒假就十几天,瘦的跟一根杆似的,不过王向群和黄静语依然是桃林镇学习的楷模。因为是楷模,静语的压力更大,就怕没考上一中的高中让父母失望。
  中考结束,静语在煎熬中等来了录取线,幸运的是挂上了一中分数线的末端,比初考好一些是,这次比录取分数线高了两分。唐小贝和她一样,挂上了录取线尾巴。可惜,上了高中,她们就没在一个班了。静语高一时,王向群高三,平时都不回家了,每次静语回家,王妈妈都要托她带一些吃的或者衣服给王向群。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向群高考考上了首都的一所大学。虽然不是清北,但也是双一流的名校,桃林镇的人都羡慕不已,在桃林镇能上双一流大学的学生屈指可数,王向群可以说是真正的学子楷模了。
  而此时,黄静语已经要上高二了,黄妈很希望王向群在这个暑假继续充当王静语的家庭教师。但是,王向群学的是理科,而静语,摒弃了她头疼的物理冲向了文科。
  王向群把他的学习资料都留给了黄静语,让她有用的就拿来作参考。而王向平,则在初中毕业后考取了一所中专,王爸爸打算让他毕业了就回镇上的邮电局上班。
  高二高三的日子静语都崩的紧紧的,她的成绩哎,总是处于中间水平,名牌重点没戏,一般本科之上。幸运的是文理分班,她的难友唐小贝和她又是同班。虽然不是同桌,不过住在一个寝室,两个人每天同进同出,惺惺相惜。
  寒假回家除了过年几天放松下,其他时间都在自己房间看书。每次看书间隙抬头都可以看到对面的张家的院子,这时候的张家也修建了砖瓦房,院子里铺了水泥地。张晓海自从静语初三那年回来后就没见到了,张晓军倒是每年过年都会回来。
  这两年回来都是开着小车回来的,梅林镇的人都轰动了,在梅林镇,还没有人有私家小车的。不过,张晓军的黑社会气质依然不变,每次回来都是黑色西装一套,配上他有点凶狠的模样,足足一个黑社会打手,让人退避三舍,镇上的人还是习惯的和他家保持一定的距离。
  高考完以后,静语回到家准备好好休息下了。可是对面传来挖土基建吵闹声让家里不得安宁。
  张家把以前隔壁厂房的地都买了过来,整个张家占地十几亩,临着的小溪被牵进张家院子,挖了一个湖,养鱼种花。
  原来的砖瓦房盖成没几年,就推倒重建了了,换了三层的砖房小洋楼,小洋房比镇上任何一家房子看着都漂亮,和电视上的别墅一般。原来厂房的地被全部推平,种上了花草树木,还修建了亭子,弄了一些运动器材。
  桃南路对面的王家和黄家这几年也换上了砖瓦房,三层小洋房,现在在镇上都盖这种小洋房,看着都很不错,前提是不要和对面的张家比。张家一家占地比两家加起来还大几倍,整个院子规划的像公园,张家还特地把属于原来厂房那一块地划出来一大片作为开放绿地,供附近的邻居带小孩休闲娱乐。
  黄家和王家在张家搬家大宴宾客时都选择了紧闭大门,视而不见。
  黄静语不是很有把握报考外省的大学,报考了省里排名前三的大学。而唐小贝,因为某些原因,选择了出国留学,在暑假红着眼睛和静语道别了。
  随着这些年大学生的增多,大家对黄静语考上大学都没有了当初的热情。反而张家的热情铺天盖地而来,据说张晓军在外面开了一个建筑公司,这几年做的很好。
  镇上再没有人说张家是那个二流子了,对张家的改变有着羡慕与嫉妒,黑社会气质的张晓军好像也没那么多流言了。不过大家依然觉得他的钱来路不正。毕竟这么短时间赚那么多钱,能想到的都是不正当途径了。
第4章 第四章变故
  上了大学,王向群经常给黄静语写信,打电话,跟她说他大学里的事情,给她寄他出去玩的时候拍下的照片。黄静语懵懂有点知道王向群的心思,宿舍的舍友有些在高中就已经早恋了,也经常取笑她和她隔壁家的哥哥是青梅竹马。
  两个人经常书信往来,后来静语习惯了每周等待他的来信,收到他的来信会心跳加快。王向群每隔一天给她打电话,每次打电话好像都有说不完的话,两个人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
  大一寒假,王向群学校先放假,先到省城等黄静语一起回桃林镇,在学校的湖边,王向群拉着黄静语的手,结结巴巴的倾诉了一番,要让黄静语当他的女朋友,黄静语红着脸点头,两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羞涩又有点欣喜的颜色。
  因为两个人都还在上大学,约定等以后稳定了再公开。回到家,两个人还是和以前一样,经常凑一起玩,只是不经意间总会眉目传情。
  随着大学扩招,这几年考大学容易很多,黄静文和王淑惠现在在上高中,考上大学问题不大,就看考上什么大学了,而王向平则准备再念一年拿大专的毕业证书,再回来镇上工作。
  这年过年,张家热闹了起来,原来几年都没回家的张晓海回来了。张晓海穿着笔挺的军装,英姿飒爽,荣归故里,据说在部队当了不小的官。
  这年过年时间,张家的院子里小车不断,镇上县城的领导都有不少来往的,桃南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只不过,这个热闹是路西边的,路东边这两家人依然静静的过着自己的日子。隔着一条路,张家和黄王两家似乎就隔着一条天堑。
  王向群和静语确定了恋爱关系,两家长辈都知道。但是都心照不宣没有公开,准备等静语毕业了就让他们订婚。王向群毕业在首都找到了一份工作,静语还要两年才毕业,王向群准备在首都工作两年,到时候再回省城工作。
  首都的工资比较高,他想多赚点钱,以后和静语两个人能轻松一点过日子。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