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女——芊宁未央【完结】
时间:2023-07-23 14:38:58

  霜降感激的看了朱氏一眼,深觉自己还有好些跟着朱氏苏氏这样土生土长的厉害主母学习。今日若不是嫂嫂善后,只怕也有些麻烦。
  "是,女儿记住了。日后做事一定三思而后行。"
  "我倒盼着你是真的记住了才好!"苏氏拿手指戳了戳霜降的额头,"你这丫头,就是个不省心的。"
  朱氏就笑道:"阿娘还说三妹妹呢?若三妹妹您都头疼,觉得不省心,可叫大伯母和三婶娘怎么说好呢?"
  苏氏想了想,倒也笑了出来:"这倒是了,若是和大嫂嫂,三弟妹比起来,我倒又是个省心的了。"
  四娘爆竹脾气,无风还要起三尺浪呢,遇着事就只知道冲上去,好在她的女使蝴蝶是个性格稳重内敛的女郎,知道规劝主子不合时宜的一些行为。
  二娘倒是本身不出差错,可就是这亲事一直不顺,叫刘氏操心得掉了好多头发。
  倒是霜降,虽然到底年轻,做事不甚稳重,可拿出去却很能唬得住人,女婿虽说大了些年岁,可年少有为,八品的武官呢!县尉都才七品,怎么不好!
  朱氏霜降两个有心逗苏氏高兴,自然使出浑身解数,到的吃饭的时候,苏氏脸上的笑都没下去过。
  桃花到了崔家,先去给崔守仁请了安,说明了来意,崔守仁竟然很高兴欢迎她,丝毫不觉得女儿和新妇私下越过他做了决定。
  实在叫他来说,他们家往上数三代,根本没有过如今的呼奴唤婢的好日子,他哪里知道怎么培养女使教导小厮?瞧瞧崔平崔安买回来好几个月,除了跑腿就只有种田可做就知道了。
  所以女儿找了新妇要了人来教导这些女使们,他是乐见其成的。
  总不能他花了钱,买回来女使不做活儿,当小娘子似的养着罢?
  他就亲自发了话:"是娘子和大奶奶好心,派了你们大奶奶身边的贴身女使桃花来教导你们,你们也细瞧瞧,桃花比你们才大了几岁,如今说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女使,只怕也有人信的。要好好跟着她学,知道该做甚,不该做甚,若是叫我知道,有那等偷奸耍滑的,阳奉阴违的,我只拖出去打二十军棍再说!我们崔家是打仗的军户出身,也不讲究甚,我只一句话你们记着,当兵的要听军令做事,你们也要听主子的话!谁敢把我的话当耳旁风,那你就等着瞧瞧我这老头子的军棍,还打得动打不动!"
  他这话一出,顿时鸦雀无声。院子里立着的两个小厮,三个女使无人敢说个不是。
  桃花是女使,不好教小厮,也就只叫他们每日辰时来听半个时辰的课,然后分派任务下去。
  女使则是贴身跟着她,早晨从起身开始,因着家里就崔如月一个女眷,她就带着三个女使,从怎么贴身伺候娘子,厨下的安排,庭院的打扫 ,物品的采买,许多她从冬雨姐姐,李妈妈,梨花姐姐,以及霜降身上学来的东西,她毫不藏私的都教了。
  因为她知道,哪怕她们真有能耐超过她的本事,娘子最信任的也只会是她和妹妹杏花两个。谁也越不过她们去。
  她教的越多,崔家就越变越井井有条,崔守仁出去,有人牵马赶车,回来门上有应答,有客到访有通传,厨下的饮食事事有安排,菜色有水牌,采买有账目,崔如月身边也有阿鱼时时服侍。
  谁扫院子,谁做饭,谁守门,怎么轮换,几时当差,账目怎么立,都有了数。
  不过只是因为阿鱼三个不识字,账目如今是桃花在边管边教她们,哪怕写的字缺胳膊少腿,至少能认出来,看出来账目,那就行了。
  她呆了一个月,这头教的差不多了,她也惦记霜降,就回了沈家,她走了两天,崔如松才回来。实在是李夔关系重大,怕换人押送,有李国公旧部的人买通差役叫他跑了,上头就教崔如松一干人押送他进京,移交大理寺。
  直到大理寺签了移交文书,表示这人他们接到了,已经在大理寺牢房关着了,才许他们回来。
  因为有伤,一开始崔如松他们走的不快,毕竟要一边养伤,还要预防李国公旧部的人营救李夔,京都离宁远府本就是十来天的路程,一来一回,差不多就是一个月了。
  此次去,因为崔如松才升了都头,自然不可能凭借这一个功劳就升上去,就赏得钱。
  崔如松一个人得了一百两,苗山许龙崔如柏三个人分六十两,剩下四十两去的兵士们分。
  不过受伤的普通兵士,刘将军自己掏腰包,一个给了五两银子额外的赏钱,崔如松不好越过刘将军,只给那些受伤的军士一人赏了三两,也算是补贴他们受了伤。
  他回来时瞧见整个家里都不一样了,跟沈家不说一模一样,也有八九分相似。
  他一问,崔守仁就笑眯眯的把事情都说了,末了赞道:"沈三娘当真是个能干聪慧的女郎,她身边的女使都有这等能耐,儿啊,这个新妇,你算是讨着了!"
第71章
  崔如松笑道:"霜降自然是好的。"他又拿了几盒面霜来给崔如月,"京都里都说这个面膏子好,我瞧着好些太太奶奶小娘子们都买了来。我也给你和你大嫂嫂带了些儿回来。你来瞧瞧,喜欢不喜欢?"
  京都一个叫做颜如玉的胭脂水粉铺子推出来的新品,就叫做玉颜霜。主打一个养颜美白的,是如今京都女眷们的心头宝。
  她们买的那么欢实,住在颜如玉铺子对面客栈的崔如松兄弟见了,就想着也给自家娘子和妹妹带一些儿回去。
  交割了李夔一干人等,两个就直奔铺子。到底是京都,若是宁远府,瞧见配着长刀甲胄的军官,莫说客人,就是老板也有些小心,实在西山营能有了品佚的武官,哪一个不是踩着敌人的人头升上去的?难免有些煞气在身上,再者宁远府军政分离,府君就是要用人,也得跟将军们借,还得签了调用文书,借调他们过去,文官管不住他们,还得靠他们巡逻城池,守卫边境,自然就客客气气的。
  但京都不一样,他们就这么着进去,老板眼皮子都没抬一下,实在是京城,一块瓦砸死十个人,就有一半是官家子弟或者豪富子弟。几个小小的武官,老板真是不稀奇。
  这回没小舅子跟着来,崔如松既不知道霜降爱用甚颜色的口脂,也不知道她喜欢甚味道的香粉。只好就买这个他口中的面膏子。一共四个味道,茉莉的,玫瑰的,栀子的,梅花的。
  他也分不清妹妹和娘子会喜欢哪个,索性一样买了两盒,她们姑嫂四个味道的都有。
  不过,既能受京都的女眷们热捧的当季热卖产品,自然不会多么便宜,不过崔如松半个拳头大小的罐子,就是三两银子。但崔如松舍得给家里人花钱,二十几两银子眼睛不眨一下就掏了出去。
  倒是崔如柏,他自觉哥哥都买了,他不出点血,仿佛也过意不去,叫凤仙听了大嫂嫂都有,她却没有,总是不好的。就咬了咬牙买了四盒,妹妹两盒,凤仙两盒。再多的,这趟活儿的赏钱还没拿,他也拿不出来了。
  崔如松就嘲笑弟弟:"我就说,平日里叫你别大手大脚的拿去吃酒,总要攒一些儿,如今你瞧瞧,这就是不攒钱了!"
  崔如柏愤愤的说:"大哥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是个八品都头,我才是个没品级的百夫长,我的俸禄翻两番也比不上你,更别说出去当差的赏钱了,哪回不是你一个人的就好比我跟苗山他几个加起来的?"
  "哈哈哈哈哈哈。"崔如松听了这话,也没说甚,留下一串嘲笑弟弟的声音就走了。
  老实说,崔如柏虽然没有崔如松富裕,可是他真的也不穷。杨胜一个只拿死俸禄的千夫长,每个月就比崔如柏多六两银子,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何况崔如柏跟着他大哥,总是出去当差,那额外的赏钱能少吗?他之所以觉得自己拮据,一个就是他花钱没数,有了钱,总想着跟着三朋四友的吃酒,要么就是买吃买穿,不像崔如松,营里发的军服和他老丈人铺子里卖的绸缎衣服,对他来说真的区别不大,伤药也是去营里薅羊毛,只是给家里人买东西,尤其是他的娘子霜降,才会大方起来。第二个呢,就是崔如松每每给霜降买东西出手大方,一家子兄弟,他总觉得是大嫂子有了,凤仙却没有,难免心里不舒服,所以就跟着崔如松买,那自然就教他觉得肉疼了。
  实则就是崔如松心里想着,老丈人家里有钱钞,瞧他娘子出门,穿的锦,戴的金,呼奴唤婢的,就是娇养大的小娘子,他比霜降大了四岁,能娶到她本就是他运气好了,他怎么可能叫霜降嫁了他,日子过得反倒不如在娘家的日子了?大丈夫理应封妻荫子,叫妻儿老小的日子越过越好,霜降自小过得就是好日子,他没条件也就罢了,既有条件,他也没那个脸皮把荆钗布裙拿到她面前去。
  崔如月高高兴兴的拿了两个哥哥给自己买的面霜,开了一盒,挑出一点了抹了抹,闻着香味清淡雅致,膏体细润,实在是宁远府买不着的上好的东西。
  "谢谢大哥哥,二哥哥!"小姑娘开开心心的道了谢,教阿鱼把她的妆奁盒子打开,她要都收在她的妆奁盒子里去。
  "这有甚好谢的?你是我们妹妹,给你买本是应当的。"崔如松好笑的瞧着妹妹跟小松鼠似的抱着盒子。
  崔守仁就问儿子:"如今差事办的可顺当?"
  "是顺当的。李国公是个疼爱儿子的厉害人物,不仅这几个死士本事不错,就连我们路上也遇着三波来试图劫走李夔的。不过,咱们西山大营出来的都不是孬货,也都顺顺当当的移交给了大理寺。后头的事儿可就跟咱们没关系了。"崔如松的伤本就伤在脊背,刀口不算深,但后头他也受了些刀伤。好在他虽说节俭,那也知道甚时候该省,甚时候该花钱,他早料到京都里水深,不是他们蜀州宁远府,边境要塞,谁也不敢在这地界搞甚政治斗争,端的是怕国门不稳。这趟差事比平日里接到剿匪也好,抓逃犯也好,都要危险,他就拿了霜降之前给他的济世堂大夫的好药去。幸好是拿了这止血快,好愈合的好药,否则他们这几个重要的战斗力受了伤,自然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一定。
  不过,崔如松的伤毕竟没好,虽说都是外伤,但是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叫崔平架了车去营里请了军医来瞧一瞧。
  军医来了,仔细也瞧了:"幸好崔大人是及时拿了好的金疮药止血,如今伤口并未感染,反倒缓缓再愈合,不过,如今崔大人还是在府上休息一段日子才好。我开几副药方子,崔大人和小崔大人外敷内服,好得快些。"
  "那就多谢军医了。"崔如松又不贪功冒进的,此番受伤得重,自然要在屋里好好养着,等养好了再去当差才是。崔如柏伤不如哥哥重,虽说他功夫不如崔如松,但崔如松是头儿,又是兄长,他一个人替他们分担了很多的压力,故而崔如松这个官位最高的,反倒成了受伤最重的一个。
  军医堂里只有五名主治军医,其他的都是学徒,这位庞军医是主治军医,也就是崔如松是八品都头,才有这个面子请到家里来看。否则都得去军医堂里排队。
  庞军医不敢离开太久,怕其他人忙不过来,匆匆开了方子就要回去。
  崔如松就叫崔平驾车送一送,车里拿了两包点心,四匹细棉布,算是劳动他走这一趟的礼物。西山营的军士们看病吃药是不花钱的,军医们的俸禄由朝廷出资。但把人请到家里来看,都是默认要给些礼物的。或是点心,或是果子酒品,或是布匹鸡鸭。都不是甚贵重的礼物。
  自和沈家定了亲,崔如松家的布匹都是去老丈人铺子买的。毕竟是自己家的女婿,崔如松家的人去买布匹,沈家布庄都知道这是东家小娘子的女婿,也都知道东家吩咐的,一匹布要便宜多少银钱。
  故而崔家送礼也都要添上一些布匹料子。庞军医见是四匹细棉布,不由得高兴地摸了摸胡须。一匹细棉布好赖也要花好几两银子,只不过跑了一趟,就得了四匹,这可算得上他十天的月钱了。崔家有了崔都头这个能干的家主,果真是起来了!
  军营里忙碌,怕是不要三四个时辰拿不到药,崔守仁担心儿子们的伤,就拿了银子叫崔安去药铺里抓药来熬。
  崔安跑的快,去了半个时辰就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包袱。
  "小的去林氏药铺抓药,遇着大奶奶家的杏花姐姐,替罗大奶奶买补药。见了小的抓药,就问了怎么回事。小的说是郎主和二郎君的药,杏花姐姐当时甚都没说。到小的走时,杏花姐姐就提着这个包袱来了。说是大奶奶叫给郎主和二郎君的,有丹参,有枸杞,有黄芪,还有半斤冬虫夏草。说是大奶奶的话,这些药材炖药膳是最滋补的,炖鸡也好,炖鸭子也好,请郎主好好将养身子,身子骨才是最要紧的。"崔安把包袱摆在桌子上头,崔如松拆开,都是一包一包分好的滋补药材,另有一个小包,打开来是一套衣服,是霜降给他做的。
  崔如松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的甜,嘴上却道:"她真是,就爱操这个心,我们行伍出身的,哪个身子骨不壮实?偏她操心我,巴巴儿的拿了这许多药材来。"
  崔如柏白了他一眼:"大哥,如果你说话的时候,笑的不要那么高兴,我或许还能信了你的话。"明明就很高兴大嫂嫂关心他,还非得说这话。
  他也想,总是杏花回去报给了大嫂子知道。他哥从前受伤,从不到外头拿药的,这回去了,大嫂子那般聪慧过人的,就猜到大哥此时受伤不轻,就拿了银钱去准备了这些滋补品,教杏花赶着给崔安拿回去。
  他又有些酸,大嫂子对大哥可真好,大哥受了伤,这又是药材又是衣服的。不过,他想了想,凤仙就是知道了他受伤,只怕手里也没有钱给他买这买那,只能自己瞎着急。这样一想,他又觉得,凤仙还是不知道的好,他老丈人管得严,凤仙手里没有钱,连出门都不容易,要是知道了,也是只好自己瞎着急的。
  大嫂嫂是家里有钱,自己一手绣艺又能挣钱,有女使帮着跑腿,不比凤仙。
  可他哪里知道,凤仙到底是知道了,这事儿是杨胜说的。他作为千夫长,又是崔如柏老丈人,自然知晓这回崔家兄弟受了重伤。他想着,日后儿孙到底是要仰仗崔家兄弟的。他就吩咐老妻,买一只鸡,一对猪脚,他和老妻两个带上三个儿子去看一看崔家兄弟。
  凤仙听了,咬了咬下嘴唇,她没有几个钱,可是爹爹都说二郎伤的重,要备礼去看望,只怕不是以往受的轻伤,她也想去看看二郎到底如何了,伤口还怎么样了,可想也知道,爹爹不会带她去的。
  未婚夫妻可以一道出去玩儿,可是没结亲之前,最好是不要上婆家门的,这是风俗,她爹肯定不可能为了她破例。可二郎待她这般好。
  她开了钱匣子,数了数钱,数来数去也就不到五两银子,若是真的伤的重了,怕是连一副药也不够的。
  她瞒了嫂子,出去在西山大营家属区的街道上买了一副龙骨,又买了一钱半的枸杞黄芪。她就花了足足一两银子。
  拿了炉子到屋里炖了半晚上,拿食盒装了,托了母亲替她给二郎。
  "我实在没甚么能给他买的,可是他待我那般好,我不能甚也不为他做的。娘,您帮我带给他罢,不要说是我买的,就说是家里炖的,这样,爹爹不会怀疑的。求您了。"凤仙一求她,杨太太就答应了。她是个十足懦弱的女人,可她也十足的疼爱孩子们。这是女儿的一片心意,自然她要替女儿办到。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