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时不同往日,闻兰虽有千般不愿,也要加入干活的队伍。
大房李氏已经得了张氏的嘱咐,务必要好好教导闻兰怎么干家务活,现在便带着闻兰,一边说一边示范鸡鸭怎么喂食、菜地怎么整理。
其实是很简单的活,但是明明让她摘黄的、烂的、老的菜叶,她就是把绿的、好的、嫩的菜叶也一起摘;明明说的是一半菜叶一半米麸搅拌喂鸡鸭,她不是放多多的菜叶就是放多多的米麸。
说多几句,她就用无辜的眼神瞪你,直把李氏给愁的,她这做人家媳妇的也不能太过得罪小姑子啊,更何况这小姑子还不是省油的灯。
一起干了小半天的活,闻兰就开始叫唤,一会说口渴要喝水、一会说腿蹲麻了站不住、一会又说腰背不舒服要歇一会、一会又嫌弃鸡圈太臭想吐,要不是她娘张氏在场镇住,她早撒丫子跑了。
全家几口人都在看闻兰的表演,当家张氏黑着脸、老大家的李氏强颜欢笑、老二家的钱氏一脸忧郁、老三家的赵氏皮笑肉不笑,闻青则是一脸犯愁。
这闻兰真是朽木难雕也。
好不容易勉勉强强干完家里的活,各人回各屋去。李氏还惦记着要去闻香家里看看,和张氏说了一声就出门,结果门还没迈出去,就被闻兰给缠住,她还惦记着闻香的花呢,死活要跟着李氏出门。
两人推来推去,闻兰是咬定“爹娘要我跟着你,所以你去哪里,我去哪里”不松口,李氏是真的不想带闻兰去闻香家,你说,这万一两人掐起来,她还不知道能不能拦住。
最后是闻青妥协了,她也一起去并且打包票一定不会让双方打起来。
三人一行来到闻香家,一进门,大家就被栅栏边上浓郁的玉兰花香给吸引过去。
阳光下,盛开的白玉兰晶莹剔透、舒展而优美,浓郁的花香让人忍不住要深深吸一口气。
还没等三人陶醉够,闻香就闻声而出:“大嫂、闻青姐,你们来啦。”她自动忽略了闻兰。
“这是什么花?好香!”
“二妹,你还真会种花啊?”闻青好奇道。
“这是玉兰花,我是碰巧在山上见到就移栽回来。”闻香解释道。
“这花儿可真好看。”大家一致称赞。
“旁边怎么有两个窟窿?”闻兰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儿原来种的是牡丹花,昨儿闻正带来的人挖走了。”闻香淡然道。
“咳,这事我也是昨儿晚上才知道。”李氏有点不好意思道:“大郎他还小,也不懂事,净跟着别人胡闹,他们这么闹腾没伤着你吧?”
“我没事,他们也是爱花罢了;况且大郎也没闹,大嫂回去可不要再说他了。”闻香摆摆手不以为意道。
李氏原本还担心闻香要恼了大郎,现在见她语气平和、笑吟吟的样子,可见一点都没生气,也就放心了。
“这牡丹花是什么样子的?”闻兰十分好奇被城里张家小姐要走的花。
“呃,我也形容不来,就是长得有点像绣球,看起来特别雍容华贵。”
想到她的牡丹花,闻香虽然面上云淡风轻,但内心苦逼:重点是再去山里也找不到当初那个山谷了,啊----,别了,我亲爱的牡丹花。
“那这个长得像喇叭似的又是什么花?”一边的闻青又问道。
“这是紫丁香。”
“挺好的,二妹,你看你这个小院子鼓捣得真不错。”李氏环顾了一下四周称赞道。
“哎,也就那样,凑合吧。”闻香谦虚道,“大嫂,你们快进屋里坐吧。”
“哎,走吧。”
李氏有段时间没来闻香的家了,一进屋,她就默不作声暗暗打量一番,屋里还和从前差不多,没啥家具,一目了然,但是桌椅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再看闻香今天的打扮,衣服式样是旧的,也浆洗得有点发白,但胜在干净整洁;家里家外也收拾得像模像样的,说实话,若论干活,闻香甩闻兰一条街,就是比闻青都强。
“可惜叔婶不在了,闻香这么小就要担起家事来。”李氏内心默默叹口气。
而闻兰,虽然没有当场吐槽闻香家的破旧屋子,但是她的眼神已经充分出卖了她。
对此,闻香视若无睹、波澜不惊。
李氏和闻香又聊了一下家常就要告辞,临起身的时候,闻兰才扭扭捏捏地跟李氏说:“大嫂,我也要种那玉兰和紫丁香。”
这话一出,李氏是哭笑不得,你想种花倒是和闻香要啊,跟我要啥子,这个花又不是我的。
闻香也是一脸无语,合计这家伙是来趁火打劫的,唉,破罐子破摔吧,反正牡丹花都拔光了,再拔掉玉兰与丁香也无所谓了。
最后,闻兰捧着两株玉兰和丁香满意而去,留下闻香和院子的四个窟窿惆怅万分。
第15章 跌破众人的眼镜
小暑过后,大暑将至。闻家村家家户户便开始收割稻谷,闻香家里只有四亩地,两人齐上阵,还有大伯家的二哥也过来帮忙,统共花了六天时间就收割完。
收割的主力是闻道和闻敬,闻道是新手,速度跟不上二哥,只能在后面尽量撵;闻香呢,负责打结成捆,堆放整齐,还有煮、送饭食。
最后一天收割完后,三人将稻谷全部拉到晒场进行打稻、碾、晒。此时,晒场已有人家在“蓬!”“蓬!”打着稻谷和晾晒谷粒。
闻家村主要的晒场由里正把控,拉来的稻谷安排在哪个稻桶打稻,在哪里晾晒,都有专人安排指挥。
闻香大伯家有自有的稻桶,所以很快就安排上;三人打出来的稻谷,颗颗谷粒饱满,几乎没有空穗。
打好的稻谷还需要摊开,再晾晒个十天八天的,没几天下来,整个晒场都晾满了稻谷,迟来的人只能拉到更远的晒场去了。
今年天公作美,大家晾晒的稻谷没有遭受雷暴雨的侵袭,平平安安装入箩筐。
总的来说,闻家村的土地肥沃、亩产都不错,往年每亩地的稻谷出息都差不多,大致在一石半左右,今年也不例外。
例外的是闻香家的稻谷居然收获了十二石,也就是每亩约三石,总量翻番啊。称重的时候,四周齐刷刷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边上,族长撸着胡须满意地点头,嘴里一直夸闻道好本事,夸得闻道都不好意思了,大家也纷纷围着闻道讨要法子。
闻香也很满意,不负他们兄妹俩辛辛苦苦干了半年,免除徭役的三两银子终于有影了。
村民们不知道闻道兄妹俩在施肥和田间管理上下的狠功夫,在他们看来,闻道种稻谷也就是多了个育苗的步骤,收成竟然可以翻番,这个就让大家按捺不住了。
最后还是族长驱散了大伙:“要学法子也不急在这两天,该干吗干吗去。”
稻谷收获之后一个月内就要向官府交税,税是越早交越妥当,大米砸自己手里,要想办法储藏、避免发霉生虫什么的,有时候还要防偷,而且税也不可能赖得掉,早早交到官府手里自己也安心。
永嘉的田税一年交两次,分别对应夏税和秋粮,按照田地的肥瘠程度,分别征收不同的税。
闻家村的土地还算肥沃,今年定的是每亩收税实物八升(即0.08石),或者缴实物五升和三十文钱(即0.05石和0.03两)。
但是给官府交税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个人自己去交的话,运气不好的话是要被户头盘剥一二,不如出一点人手费由族上统一帮缴的好。
收成后的第二天,闻道就把田税折算的三十二升稻谷交到族上,并到族长处交费。
“闻道,你来了。”
“族长,我来交田税的人手费。”
“哎,交什么人手费,不用交了,免了。”族长大手一挥就给闻道免除了费用。
人手费虽然不多,但也要五十文钱,闻道连忙道谢。
“不用这么客气,这是你应得的,那个种植的法子,到时候你可记得给大伙说说啊。”
“是,族长。”
闻道答应得爽快,族长很满意,他想了想突然转身问一边默不出声的保长:“今年安排的徭役人家都有谁?”
保长顿感不妙,他十分不情愿地报出了他选定的人家,果不其然,他话音刚落,族长就一锤定音:“闻道就不必安排了,换一家。”
“族长!”保长连忙反对,“服徭役的人家早就定好了,现在换恐怕来不及了。”
“有什么来不及的?你换不了吗?你换不了的话,我找人换。”族长冷然道。
见族长生气,保长立马怂了:“不用、不用,我能搞定。”
直到这时,闻道才反应过来,这飞来的横福让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吗?族长”
“我说的还能有假?”
“太好了,谢谢、谢谢,族长。”闻道开心得笑咧了嘴,对着族长就是一连叠声地道谢。
“嗯,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族长一边捋着胡须一边画着大饼。
“是,族长,我一定好好干。”单纯的闻道立马保证。
如果忽略露出怨毒眼神的保长来说,现场画面还是十分美好和谐的。
对永嘉王朝的农民来说,除了要缴纳田税以外,还需要轮派徭役和劳役,按户出人丁,也可以银代役,单丁还可免除军役;而对于无地的佃农来说,他们往往只能拿到田地三分之二的收成,三分之一则要交给主家,且要承担所佃地的田税以及自身的轮派徭役和劳役。
庄户人家一年的生活全赖于田地的出息,所幸没有其他苛捐杂税,总体来说,底层人民的负担不算太重。
每年出役的人家,通常都由保长选定人选再报由里正统一安排,闻家村的里正就是族长,只要他愿意,他随时都能换掉徭役和劳役人选。
田地收割完成之后就是夏季徭役服役的开始,闻道兄妹俩凭借着田地收成的翻番,惊险低空过关。
当闻道告知闻香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她还在盘算着要用多少石的稻谷来抵扣三两银子。
幸福来得太突然,反倒让人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她不禁反复地追问大哥:“真的吗?”
当得到闻道十分肯定的答复后,闻香兴奋得一蹦而起,跳到大哥身上就放声欢歌:“啊--啊---太好了。”
闻道抱着妹妹也笑弯了眉毛。
历时半年的压力突然消失,兄妹俩都忍不住内心的狂喜,当天晚上就宰了一只无辜的鸡,两人都放开了肚皮干了一顿大餐。
“哥,族长免了我们徭役后,那个保长什么脸色?”闻香一边啃着鸡腿一边打听八卦。
“唔,我没注意。”闻道囫囵道。
“他一定很想哭出来吧,O(∩_∩)O哈哈~。”闻香忍不住脑补保长欲哭无泪的表情,心情十分爽快。
“希望他以后不会再找我们麻烦。”闻道的要求真的很容易满足。
“难道不应该是他希望,我们不会找他麻烦吗?”
“他不来找我们麻烦就不错了,我们怎么可能找保长的麻烦?”闻道奇道。
“哼,这个可难说了,咱们尽管走着瞧吧。”闻香不觉得找保长麻烦有什么不行。
“小妹,你可不要乱来?”闻道有点担心,连嘴里的鸡肉都不香了。
“好啦、好啦,我知道了。”闻香赶紧把大哥忽悠过去,至于找不找保长的麻烦?到时候再说。
第16章 司土大人的忽悠
稻谷在成为大米之前还得脱壳。
闻家村有打米磨坊,这是村里几家大户和城里的张家米店合伙开的,磨坊主要是给几家大户出产的稻谷脱壳,并且也会收购周围十里八乡的稻谷。
这磨坊的资本大头就是城里的张家,而张家在闻家村就有四十多亩地,都交给佃农耕种。
地主家的稻谷都送到这里脱壳,还有一些土地稍多的富农、人口极少的中农,比如闻香他们家,也会把稻谷送到磨坊进行脱壳,磨坊则收取一定费用。
至于一般的穷苦村民是不舍得花钱去磨坊脱壳的,都是在自家用石磨或者石臼自行磨米、舂米。
闻香家收获的十二石稻谷,除了交官府的三十二升,大部分都以谷物的形式用瓮或者瓦罐储藏起来,每月固定拿五六斗去脱壳充足口粮,磨坊只收取费用五文钱。
村里副食比较少,大部分只能靠主食充饥,每月五六斗大米对青壮劳动力来说根本不够吃,但闻香主食吃得少、爱吃青菜,且一半时间吃粥一半时间吃米饭的,日子也能凑合过。
农民一年到头得闲暇的时间不算多,忙完税收的事情,就要开始准备下半年的种植。
因为土地肥力的缘故,这里只种植一季稻谷,下半年一般种植大豆、毛豆、花生什么的。
去年,官府开始推广种植番薯、洋芋、玉蜀,但还没有胆敢吃螃蟹的人:官府说种你就种啊?这老实人被坑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闻家村惯例是种植豆类和花生,新的作物大家是不敢轻易尝试的。
闻香却不怕,这个番薯嘛,容易种植又高产,当然是种了。
自己家虽然顺利摆脱了徭役的阴霾,但说不定保长还有后招,她觉得当务之急除了赚小钱钱还是赚小钱钱。
在没有找到其他赚钱门路的情况下,种植高产的作物不失为一个办法。
得到族长的赞赏又甩脱了徭役的闻道心情十分愉悦,所以当闻香提出要种植番薯的时候,他并没有激烈反对便同意到镇上去找司土君好好了解一番。
“哥,这个司土君是干吗的?”
“司土大人是县衙里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
“没听说过,那这个官大不?”
“(⊙o⊙)…,这不大不小吧,是从九品官。”闻道被问懵了。
“从九品?那知县大人是不是正七品啊?”
“对啊。”
呵呵,从九品!那算是最低档了,大哥要求还真不高。
闻香来到永嘉已经快一年了,还没有仔细研究过这里的官府架构体系,趁此由头便问问:“哥,今年年号是多少?”
“永嘉十四年。”
“哦,那皇上-----”闻香压低了声音偷偷问道:“哥,你知道皇上的名字吗?”
“嘘!岂能问皇上的名讳!”
“哎,我知道,规矩,我都懂,现在四下无人,你偷偷说给我听呗。”
闻道皱了皱眉头,小妹的要求有点离谱,她要知道皇上名讳干吗,很不想告诉她,但又担心无法无天的妹子乱问他人,只得再三叮嘱闻香:只能记在心里、千万别说出口。
于是,闻香顺利获得到了一个陌生名字---永嘉帝肖明甄。
她想:这果然是个陌生的世界,不过陌生就陌生吧,做先知也不见得是好事。
闻香转头就把这事抛诸脑后:“哥,那你说我们进城里,能见得到这个司土大人吗?”
“可以啊,听族长说,司土大人都是在县衙外边办公的,去那里包管能见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