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就去找宅子安顿。”
第123章
“这县里, 倒与咱们那儿有所不同。”
老夫人面色慈祥,看着左右的街景,跟身旁的丫鬟闲聊着。
丫鬟也看看左右, 却是纳闷道:“奴婢瞧着也没什么不同。”
老夫人轻笑一声, 指着街道说道:“你瞧瞧这来往的人,同咱们那儿有什么区别?”
丫鬟使劲瞧了瞧,过了一会儿才面色为难道:“奴婢瞧着也没什么区别……老夫人是说他们的衣服比咱们那儿的百姓差了些?”
老夫人摇了摇头道:“若只说百姓的衣服,倒没什么差别, 不过是咱们那儿上街的仆从较多,你见惯了罢了。”
丫鬟恍然大悟的点点头:“老夫人这么一说, 奴婢才明白,只不过除此以外,奴婢就瞧不出有什么区别了。”
老夫人笑道:“你瞧瞧这街上走着的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
“这……奴婢瞧着一样多。”
“这就是了,像咱们那儿,除了做事的丫鬟婆子, 能出门的夫人小姐,个个都捂得严严实实的,哪像这里的女子大大方方的就能出门。”
“还真是, 不过奴婢觉得不算什么,他们乡下小地方自然比不上咱们那儿有规矩。”
老夫人笑了笑, 没有争辩, 只是道:“听说这里的巡逻兵都有女的, 希望可以有缘得见。”
“您说的是咱们这儿的女兵吧?”
赶来迎客的小二听见了老妇人的说话声, 接茬道:“那倒是不凑巧了, 小的刚瞧见他们从这儿巡逻过去, 要回转恐怕得一个时辰。”
老夫人还是那副笑呵呵的模样,道:“无妨, 终归是要住些时日的,早晚都能见着。”
小二见这位老夫人面色慈祥也好说话,便,边引路边跟她聊着。
“听老夫人这意思,您是外地来的?”
“不错,听说这地方有女兵,还是好奇,这才前来一观,也是想着瞧瞧这地方,若当真如传言那么好,便举家搬迁过来。”
“哟,那您可是想对了,咱们这儿啊,别的不说,那老百姓的日子可是比别的地方好多了。”
闲谈间,小二便拿了一两银子的赏银,喜滋滋地走了。
老夫人推开了窗户,借着二楼的高度远眺窗外,青山郁郁葱葱,百姓安居乐业,当真是个治理极好的地方。
老夫人深深叹了口气。
县衙中,收了许多的税款之后,徐秀越就考虑着要第三次扩大军队了。
之前的几场仗,他吃了研究所的红利,但是也吃了兵少的亏,如今有钱了,除了加大对研究的投入,就是投入到招兵中。
因为他知道陈王输了这几场仗,绝对不可能善罢甘休,如今的和平只不过是成王连续失了大批粮草,一时间缓不过劲来罢了。
听他们的探子来报,如今成王辖区,已经涨到五成税了。
如此苛政于民,就如同竭泽而渔,溃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不过对于短时间内解决成王的粮草不足,还是有效果的。
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成王会更加急功近利,因为他迫切的需要一场胜仗,来稳定民心,也是用来缓解他们当地的经济压力。
徐秀月断定这场仗如果不在最近发生,便会在秋收之后,到那时成王绝对会倾尽兵力与他们不死不休。
在整合过几个县城的兵丁后,徐秀越手下的兵丁已经到了两万人。
但同样的这两万人大多数没有经过太久的专业训练。
所以至少他们在人数上需要再扩充一些,至少在成王的军队面前不至于不堪一击。
征兵的消息早就发放出去了,像是留仙县跟秋山县,应征的人数与之前的军队人数几乎持平,而其他县城应征的人数却少了许多。
徐秀越知道这种事情急不来,并按照原来留仙县的招兵流程给其他县城也来了一出,果然在下一次征兵的时候,报名的人数变多了起来。
至于女兵,徐秀越仅在秋山县和银临县进行了招募。
这也是因着女兵对这个时代来说算是一种冲击,一下子招太多徐秀越怕自己顾不过来,会出现反噬。
如此又过了一个月,事情才算渐渐稳定下来,徐秀越也总算松了口气。
在县衙连轴转了这么些时日,徐秀越才有时间回家。
家中的气氛比徐秀越离开时好了许多,徐秀越的小孙子还在襁褓中牙牙学语,饶是徐秀越对孩子无感,在一双葡萄眼的注视下也生了几分疼爱的心思。
或许是因着张氏怀孕的时候,他们一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这个小名为二蛋的小婴儿长的十分出色。
白白的皮肤大眼睛,不爱哭闹只爱笑,胖乎乎的简直是奶奶的梦中情孙,就连徐秀越,每次回家都忍不住多看他几眼。
张氏出了月子,人胖了不少,显得也越发亲和起来。
她现在是儿女双全,家中如今也富裕,日子过的十分满足。
徐秀越归家,家里的几个媳妇孩子都凑到了一起吃饭。
像是在兵营里的几个男人还有何春草大丫徐宁安三个有工作的,便都在外忙活了。
家里的话题没有税收兵力一类,只有几个孩子谁又调皮了,谁又认识了几个字。
新出生的二蛋,更是成了全家的重点关注对象,哪一日学会了说哪几个字,说出来都能逗得几人笑语不断。
尤其是田氏,她本来就是个会说话的,经历过之前那一遭,似乎是发现了徐秀越的可靠,说话逗趣的就没停过。
张氏自然也是高兴大家对二蛋的关注,只有徐氏,话似乎少了许多。
田氏说的高兴,说完了二蛋的事情又说起了近日的新鲜事。
“娘,您还不知道吧,咱家隔壁新搬过来一家,还上门给咱送礼了呢。”
如今留仙县的房价可不便宜,尤其这块地方因着住了他们一家,房价更是蹭蹭上涨。
想必新搬来的人家,应当是外面新来的富户。
“杨你还真说准了,他们就是刚搬来咱们县的,只有一个老太太带着两个仆人,那老太太瞧着就是个富贵人家的,不过再是富贵人家,对咱们二蛋也稀罕的紧。”
徐秀越笑着摸了摸二蛋的脑袋,倒是不以为意,老人家多是喜欢二蛋这么大的小孩子的。
她们正聊着家常,外面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徐秀越如今虽然也算个大人物了,家里却还没有用仆从,张氏忙擦擦手,道:“我去瞧瞧。”
徐秀越看着家里的大大小小,想着或许也是时候添人了。
至于解放仆从人人平等,徐秀越觉得还不是时候,事情得一件件的做。
不过等女兵的事情再稳定一些,她的权利也更稳固之后,或许可以发布一些政令保障仆从的权益。
先不改变现状,只改变思想,为将来做铺垫。
她对这个世界的仆从体系还不太了解,趁着这几日休息,正好问问林修为。
徐秀越这边正沉浸在思考中,那边张氏已经领着一个丫鬟进了门。
“娘,这就是隔壁老夫人家里的。”
张氏不知道怎么介绍她合适,便没有说她的身份。
不过只从装扮上,一眼也能看出,这个梳着双丫髻的女孩是个丫鬟。
丫鬟翠儿先是一笑,行了一礼之后才道:“家里的厨娘今
日刚到,做了几样点心,我家老夫人想着孩子应当爱吃,便命我送来了。”
徐秀越还没说话,田氏就接茬道:“害,老夫人啊,就是疼爱我家这几个丫头小子!”
说着便上去接过了翠儿手里的食盒。
当着翠儿的面,徐秀越没有说她,只是朝翠儿谢道:“劳烦老夫人记挂,替我回去谢谢老夫人。”
“那奴婢先告退了。”
翠儿很有分寸地没有多说别的,福了一礼便走了。
徐秀月一转头便看见一叠叠精致的糕点已经摆了出来。
那花样子是徐秀月在古代从未见过的。
如此便知,这位老夫人必然有一定的出身。
徐秀越有些疑惑,这样的老夫人为何会仅带几个仆人便来了他们县里,还买下了他们隔壁的院子。
不管于情于理,她都该抽时间去隔壁拜访一下了。
另一边翠儿一回去,便赶到了老夫人房里。
老夫人一见她便问道:“如何?”
翠儿咬了咬下唇,蹙眉思索了会才道:“是有些相似。”
老夫人一下子攥紧了手中的茶杯,神色恍惚:“难不成……难不成我的女儿……我可怜的女儿!”
老夫人瞬间泣不成声,翠儿也感同身受般擦了擦眼角的泪,上前边替老夫人顺着被边劝道:
“老夫人莫急,奴婢瞧着,那徐……那位大人眉头舒展,面容亲切,应当生活顺遂,瞧着比……比王夫人还年轻许多!”
“当真?”
“奴婢还能骗您不成?”
老夫人似乎觉得安慰了许多,转而又叹了口气:“她长在那样穷苦的乡下,有哪里可能没遭过难,听人传言,那妇人待她并不好……”
“可那位大人是仙徒,有上天庇佑啊!”
“对对!幸而还有上天庇佑。”
何家院里,徐秀越吃完了饭,下午便赶去了林修为家,她打算尽快买些人帮衬家里,然后再去隔壁拜访一下。
林修为听了徐秀越要买人的想法,也是十分赞同。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如今事忙,需要人帮衬家里,还因为徐秀越身份变化,此时若是再无仆从,有些人家会因此轻视。
加上徐秀越本就是农家出身,这些人家更会以此为诟病。
徐秀越虽然觉得这样的人家也不必相交,但林修为说的也对,他们如今的身份谋划,已经不允许他们仅凭喜好筛选交际圈了。
能减少一点麻烦是一点。
“不知道大人是想买死契家仆,还是雇佣活契佣人?”
第124章
徐秀越一个穿越人士, 实在不懂活契死契这些。
好在林修为善解人意,料想徐秀月不懂其中的说法,便直接解释道:
“死契的家仆, 入府就是主子的自己人, 生死都在主家,活契的仆人可以理解为长工,都是做些洒扫的活计,不可信任。”
林修为这么一说, 徐秀越就明白了。
其实活契的仆人,照规矩来说应当像长工一样, 然而实际上,他们一旦入了府,生死也是由不得自己的。
而签了死契的仆人,才是真正意义上入了贱籍,世世代代都只能做仆人。
徐秀越觉得他们可怜, 便多问了一句:“卖死契虽然贵,但既然活契也能活下去,应当极少有人签死契吧?”
林修为诧异道:“大人为何会如此想?其实活契或是死契, 大部分看的是主家,不少人愿意牵死契, 对他们来说这样就有了长期的依靠, 在主家也能被看作是自己人。”
徐秀越有些不明白其中的逻辑, 林修为便道:“大人一会儿瞧瞧来的人就知道了。”
说罢又建议道:“大人如今只是想找人做些家事不如先买活契的, 死契仆人日后便是大人家中的族仆还需要细细挑选才是。”
徐秀越了解了个大概, 林修为便找人去请了个官伢子。
所以说普通的人牙子更便宜一些, 但官伢带的人身份清白,且经过了基本的教导, 素质高些。
徐秀越这样的身份要找自然只能找官伢。
徐秀越这次打算找一个门房,一个厨娘,再找几个丫鬟小厮,负责家里的大小事宜,这样几个媳妇儿也能轻松些,不用干杂活。
官伢是个四十岁上下的男子,他身后还跟了三四排大大小小的人。
年龄大的三十来岁的,年龄小的,还有六岁往下的。
男人面上带笑,进门先给两人磕了个头,才开始介绍。
“听说大人想买些人,这些都是小的精挑细选的。”
说吧他转头看向带来的人,朗声道:“若是能被大人选中,就是你们三生修来的福气,都警醒着些。”
那些待卖的仆人,闻言依旧低垂着目光,确实跟乖巧的朝两人行了个礼,答了声“是”。
这调教的果然十分有规矩。
仆人从左到右挨个介绍一下自己,哪里人士,擅长些什么,会做些什么,曾经做过些过什么,曾在,哪位大人府中效力过,签的活契死契……
说的又简短又清晰,想必是练习过很多次的了。
徐秋越发现那些曾经有过主家的仆人,多少都有些独有的技艺。
譬如其中有擅长刺绣的绣娘,又有擅长做南方糕点的厨娘,甚至还有一个曾喂养过主家少爷的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