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官家看着这个官三代,好歹没有回一句,何不食肉米?石炭要是这么好弄,老子至于这样劳心劳力的吗?
结果洪适接下来的话,居然让他眼前一亮,“汉武帝好大喜功,营建宫殿,以至于树木砍伐过多。柴火不够。后人就以煤粉替代,《晋书·外戚传·羊秀》就说:以“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火燃,勐兽皆开口向人,赫赫然“,北周庾信在《谢赵王赉丝布启》中道:“覆鸟毛而不暖,然兽炭而逾寒。“到了南北朝,又叫香煤饼,吾弟洪遵对这些杂书笔记非常喜欢,研究的很多。”
这不就是蜂窝煤的雏形吗?赵官家眼睛都亮了,一把抓住洪适,恨不能把他摇出秘方来,“你弟弟呢,他能不能制作这些煤球啊?快叫他来!”
洪适险些被他摇吐了,好半天才冷静下来道:“官家,可以把臣弟叫过来一试。可哪里有煤矿啊?”
赵官家大手一挥,“这个你不用担心,朕来找。”开玩笑,山西没有煤矿,你当我上辈子白活了?
现在才是宋代,开采量不多,地上地下储存量肯定大,更容易发现。
洪适也不知道,自己偶然一句话,就把亲弟弟捧上了原学巨子的宝座。
——小番外剧场——
纪录片《记住乡愁》配音
江西的历史上,南宋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朝代。根据县志记载,仅饶州一处,境内仅历代宰相就有23人,进士2097人,其中,状元13人、榜眼6人、探花5人。举子更是多不胜数。
而我们今天走进的饶州乐平后港镇,则有些特殊,因为他们这里不仅有一个家族一门父子四进士,还有一个开创时代的科学家洪遵出生于此,留有古宅。
洪遵的父亲洪皓是乐平洪氏的始祖。洪皓,字光弼,宋饶州乐平人,两宋着名的爱国重臣。任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被扣留在荒漠十年,坚贞不屈,全节而归,被誉为当代,归赠太师魏国公,死后谥号忠宣。
而作为次子,洪遵不像哥哥洪适早早成为宋世祖近臣,平步青云,而是更喜欢钻研一些科学技术,如医学,火药甚至是钱币,但他最为出名的事迹,无疑是在建炎十三年到十五年间。在宋世祖的支持下,对煤粉这一事物开展创新发展,直接成为近代蜂窝煤的始祖。
这也在当时拯救了因为气候变化而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无数百姓。
第133章 :煤炭救命
前文也说过,洪适小郎君出身于江西的一个大家族,其父洪皓进士及第,为礼部尚书时任大金通使时,被扣押整整十年有余,坚决不肯投降,直到赵官家打了个灭掉西夏的战争,金河之盟后才被放回来。
这样的人物当然是需要大力表彰的忠臣孝子,但是十年风霜,人被摧残的不轻,一时也没有地方安置,就被加了秘阁衔,好好在家休养。
好在是老天看他人品过硬,八个儿子中很多成器的,洪适小郎君就不用说了,出使大理不负使命,又小小年纪中举,现在已经说好和赵鼎赵相公的次女赵二娘子赵洋结亲,三子洪迈眼看也是个进士种子,还对交子和金银的等价比很有见解,早已经入了张相公张浚和林景默的眼,洪皓也觉得知足了。
万万没想到啊,一向在他看来不务正业的次子洪遵,竟然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大冷天的被赵官家十万火急招去太原。
这天下,谁不知道官家才是一等一的贵人,入了他的眼,那是青云直上不成问题。远有赵张胡三位相公三四年间为宰执,近有张九成白身变工部侍郎。
洪皓真觉得是祖坟冒青烟了,但他毕竟是在金国熬了十年的人,自有见识。看着这些天家里为石炭木炭不足而每每发愁,都是这小子东一鼓捣、西一鼓捣给搞定的,就明白他的作用在哪里。临行前叮嘱道:“官家若有吩咐,你身为臣子,万万不可推脱,但也要量力而行,不可空口说大话。”那可是要给家族招来祸的。
于此同时,赵官家已经派人根据上辈子的记忆去地点上探查煤矿,成果喜人,因为这个时代煤炭还没经过大型开发呢,主要是仪器什么的也跟不上。但是作为工科狗,基本的他还是会一点的。
洪遵在自己老子面前还是比较老实的,但跟着御前班直走了之后,才在路上悄悄问自己的小厮,“金石,你说我要是能做出大哥写信说的煤球来,官家会不会看我不错,把寿春公主许配给我啊!”
小厮金石大惊失色,左顾右盼,发现实在没有人注意到他们这边,才低声道:“我的二郎君,您就别发梦了,那是官家的金枝玉叶,您别说煤球了,就是给官家一座金山,只怕也没戏。谁不知道她跑出宫去官家都不肯责罚,您不过就是踏青的时候见了公主一面,向她献了一点炭笔而已,怎么就念念不忘了。”
洪遵很铁不成钢,道:“感觉,感觉你你懂吗?就像书里说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金石跟他一起长大,因此无情吐槽,“在小的看来,也只是您动心了而已,公主殿下可没觉得什么金风玉露的,态度冷澹的很。那可是陛下的千金,您要是翻墙放风筝求偶什么的,被杨郡王逮着,就是家主也保不住您啊!”
洪遵被他噎死,干脆不说话了,紧紧裹住自己的皮裘,恨恨道:“反正她没嫁人,我就还有机会。”
但一码归一码,他到了太原后,看到一地冰雪,老人孩子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也把儿女之事先放在一边,全部精力放在了煤粉凝结成碳火的事业,硬是在三天内研究出来卖相极其不佳但是能取暖的煤饼,没让赵官家看出这是只意图染指自家白菜的野猪,还大为欣赏,在工部给挂了个八品监事的职位,实职哦。
封建大一统国家的一大好处就是效率极其高。这边成品一出现,赵官家赶在元日前大力向北方而后南方推发煤球,救命如救火,能救活一个是一个。
同时让洪遵把写成制作步骤,又赶紧在东北地区开采煤矿,能做多少煤球是多少煤球,两处发放总比一处发放快。另外小洪你还得加把劲儿继续研究,看看成本还能不能在降低,配比能不能再精确一点。
因为不少有经验的老人都说春寒只怕也不好过。
国家按照户部登记的户口,每人每户免费发放一部分,先平民再富户最后官员,但是如果有商人投机倒把,一经发现一律流放没商量。
就这样,赵官家带着一群年轻人,加班加点的过完了建炎十四年的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却也没有人舍得放鞭炮了,都省下来取暖了。
情况稍微缓解,赵官家就开始行使最高权利,把煤炭司和钦天监的正副手给撤职了,重新遴选,同时晓谕两京,今岁春寒,春耕一定要注意,不然受灾地区一年颗粒无收,百姓不用冻死就饿死了,到时候他一定会伸出魔抓,给户部和地方官减俸禄。
这次受灾之后,爆发出来的问题也不少,因为到底是物资不足。不少人为了抢炭火,木头,猪膏(猪油,保暖效果),大打出手,一切人命在天灾面前显得这样微不足道。
地方官府处理起来也是十分的为难,可即使是最高统治者赵官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啊。
真想念李纲这样的调解员啊,但他这么大岁数,再说也不会分身术啊。
不过宗知府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出色,在他的有序安排之下,加上太原城有赵官家这条真龙坐镇,已经算是治安最好的地方了。以至于赵玖在年节前罢去李彦仙河东经略使一职,以李若虚为继任者,宗颖以知太原府兼任河东经略副使。
赵官家在感叹老天爷玩儿他的时候,并不知道其实在宋代,各种水旱灾害,简直跟玩儿一样,不过几年就要来次大的。他在十年抗金的过程中,黄河、长江都很给面子,没有泛滥,天气很给面子,没有骤冷骤热,已经算是道祖对他的补偿了。
要不然救灾就行了,还扩哪门子军啊!
不过这些也都是闲话,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如何处理后续,他急需要懂天气的人才,田间老农的经验这实在不那么准确。但问题是东京中枢筛选了半天居然没找到符合他标准的,因为这年头天象学实在太偏门,不过作为官家,身边的人才库总是能提供各种人员,岳云就建言道,“官家,在天津府的时候,叔父就说,很多海员看天气的本事本就是一绝,这些人虽然不是官身,但半辈子在海上打交道,没这个本事,早死了。”
赵官家眼镜一亮,但是还没等他高兴几天,张俊那边就灰头土脸的告诉他这次出海的船只有一只不知飘到哪里去了?
赵官家……
朕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小剧场番外——
网友评论
在这个封建社会啊,天灾人祸是相当可怕的,比如说北宋的建炎十三年底一场冰河期,尽管在位的是宋世祖,但是造成的损失依然十分可怕,据官方统计数字,冻死百姓不下十余万,这还是官府不断抢救的结果。
但正因为在位的是宋世祖,这次危机也成为了一次机遇,使他大力发展煤炭工业。被煤矿界奉为祖师爷的洪遵就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先是研发了煤饼,然后进而改成煤球,蜂窝煤。使得此后冰雪对于人民的伤害大为减轻。
这些事情在世祖爱女寿春公主赵神佑的名作《碳火图》十四卷中有着明确记录。
但不知道为什么,在隔壁一个国家竟然说蜂窝煤是他们的专利。难道说。什宇宙都是他们国家发现的。
第134章 :公主要出嫁
赵官家都被这一波又一波的坏消息整的麻木了。
这次是新开辟海疆域新航线下,张俊的船队也是在试航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只是张老财这次赔大了,估计得哭一场,赵玖暂时他也没有心力去安慰。只是写了封信,大体的意思是说,世界很大,发财的路很多,你不要灰心。做买卖,哪有稳赚不赔的?
张俊就是难过的半夜在被子里哭,也不敢跟官家哭穷啊。他这么些烦心事儿呢?只好表示自己完全能够应付,请官家放心。
不过赵官家这个年过得虽然糟心,但是由于他在太原府那么一坐,上下居民都变得老实起来,对于稳定西部大后方的好处肉眼可见。要不死亡人数这么多,官兵素质又达不到,民风彪悍的西北人民,说不定可能真给他来场起义。
春耕有惊无险的度过了,具体收成怎么样,还得看老天爷今年给不给面子。赵官家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自己又亲自跑了田垄上挥了挥锄头。鉴于这是建炎天子的一贯作风,近臣们都已经表示理解,西北人民则看了个景象,都啧啧称奇。暗地里非议官家说不定真不是那宋荒灵帝的种。
那位在的时候,田地草地都去给他养羊了,现在的官家呢?听说还在桑树鱼塘呢!
另外春寒过去,赵官家居然在太原举行了一次太学问政,召集了河东、大同、宁夏和秦凤四路的知识分子和问政,同时商人也可以参加。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西北地区人民的活跃度。虽然还是跟杭州那次一样,有的人在官家面前话都说不利索。连宗颍都觉得什么玩意儿,但无疑大大增加了这些人的政治热情出来,成为建制派,减轻了不少抱怨。
毕竟说一千道一万,这还是一个皇权社会。一个威望巨大的中兴之主愿意见你,听你的建议,对于不少人来说,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退役的老兵代表被召集来,赵官家对他们就更加耐心了,仔细的询问了有无被苛待现象。
把这些几辈子老西军的人都给感动的要哭了。
再有,由于洪遵后续研究出色,煤炭不仅可以取暖,甚至还发展了不少别的工业措施,而风车技术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太原民生回复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
眼看如此,残春三月,赵官家也只好告别了李晋王和宗知府。带着浩浩荡荡的近臣队伍重新返回了离开一年多的东京。
但是他到了东京,大内屁股还没坐热呢,就收到了远在汤阴的岳飞的之加急信件。
这位历史上原本的民族英雄,赵官家最亲近的武将,生平第一次对赵官家提出了私人请求,恳请他尽快下降公主,为岳云和佛佑举行婚礼。
按说他这样叫不知轻重,但岳飞也是有苦衷的。因为岳母上了年纪,一场春寒导致病重,眼看药石无灵就要不行了,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大孙子娶上媳妇儿。
那可是岳母,赵官家心中对女儿再不舍得也得答应啊。不过赵官家这个历史盲不知道,因为他的到来,岳飞少受了不少憋屈,岳母生活安定,其实已经延寿数年。
好在大女儿的婚期本来就定在今年,只是提前了几个月而已。只是皇家公主出降,可不是一般小户人家嫁闺女。各种礼器礼仪加起来,简化再简化也得准备一个月,这还是赵官家给佛佑攒了多年嫁妆的前提下。
要是再删减,礼部就要集体抗议了。官家这是您的长女,关系到皇室尊严!
各位东京秘阁官员心里还有一层意思,随着东京政治中心的影响力逐渐消退。佛佑公主的出降,大概是皇室最后一次在这个百年古都举行的大型仪式了。
就是出于体面,定制婚服,选定仪器,祷告上天祖宗,最重要的是选定公主府筹建,哪样也不能省啊!
新上任的钦天监主官拿着易经仔细测算了整整三天才把。四月初八,定为了出嫁的吉日,绝对不可能再早了。
于是名扬侯、御营右军统领岳云正式被册封为驸马都尉。从此再也不是准驸马。
还有选定公主府这一样,赵官家觉得快要迁都了,没有必要大兴土木,再建一座公主宅,实在是浪费,而且耗费时间。准备把岳飞私宅附近的宅邸买下来改造改造也就得了。
结果赵官家也是开了眼界呀,东京里居然还有人不卖他的面子,这家人居然说什么也不肯将宅邸卖给他,以至于去办事的翟彪和内侍裴咏都开了眼界,真是天下大了什么人都有,赵官家气乐了一打听,好家伙,还不是别人,英宗赵暑之女宝庆公主的驸马王铣家后人。
想到嫁女儿的酸涩,再想想宝庆公主那天怒人怨的经历。赵官家怒从心起,简直感觉心上在被人插刀子。命令杨沂中皇城司、虞允文军事统计司出动,关门放万俟卨。
这下热闹可就大了,东京人民听了王家叔嫂通奸、大妇打胎小妾以及家主任上贪污、兄弟分家卖了宝庆公主嫁妆(这些人非宝庆公主子嗣)还有扬州时期疑似与叛军勾结等种种八卦,王家自然也被抄家,一家人灰头土脸的被弄出了东京。
但赵官家得到宅邸,反而觉得不吉利,大肆装修一番才肯给闺女用。本来他的内孥经过雪灾和科研实在已经见底儿了。但是架不住他还有个身份,是天子啊,皇家产业的所有者,不用他动用祖产巴结他的人有的是。
海贸公司总裁汪叔詹就积极拿钱出人,还美其名曰是要沾沾官家的喜气儿,也为孙女选得如意郎君。只能说,非常的懂事。
那么靠着赵玖出海而大赚特赚的张俊就更不能小气了。贡献了无数珍宝给官家嫁女,丝毫不提自家损失。当然,凭他和官家的关系,也不用找什么借口。
赵官家吃了两家大户,别人的就不收了,开玩笑,老子是嫁女儿,朕可以不要面子,佛佑可不能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