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走月牙【完结】
时间:2023-12-04 17:13:02

  宋满冬正盯着大家从洗手、挽袖子到切菜,忽的听见外面一阵吵闹声。
  跟着枣花鞭炮拉进来,“宋知青,新来的知青闹起来了,你快来看看吧。”
  宋满冬想了想,“你帮我盯着这边。”
  又叫来试工的人继续,才快步朝发生嘈杂的地方走去。
  从前她最怕麻烦了,遇见这事侍寝都多的远远地,没想到现在竟是要的出面来处理了。
  宋满冬想着,倒没太烦心。
  这都是预料之中的情况,不出问题才奇怪。
  唯独没有算到的事知青这边。
  如今已经是下乡活动的第四年,而头一年下乡的知青还没有要回去的迹象,大家也不似一开始那么单纯的以为下乡是件好事儿了。
  这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城的“流放”。
  糟糕的条件,没有期限的时间,叫她们心底都惶惶不定,也不会天真的想着干点儿什么大事儿了。
  按理来说,她们应该安安分分的跟着前面的人干活吃饭就行。
  怎么会闹起来呢?
  宋满冬这么想着,挑开帘子,走近了屋里。
  看见里面的情况便是一愣。
  方宛站在前头,王希娜捂着脸躲在方宛身后。
  赵胜男离开之后,王希娜消沉了一阵,但很快就振作起来,发誓要考到比赵胜男更好的学校。
  她振作起来,又是不属于赵胜男那样的强人,做事也是在前头冲锋陷阵,怎么会躲在方宛身后?
  宋满冬又看了方宛古怪的脸色,才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你来的正好!”说话的女知青冲到了宋满冬前面,“招工的条件是你说的对不对?”
  宋满冬点着头。
  女知青义愤填膺道,“你们这些老知青抱团欺负我们!”
  “要不平等对待,要不然你们食品厂就别办了。”
  “抱团?”宋满冬觉得这词有点儿新鲜。
  这食品厂她唯一提前招进来的就是王希娜,要王希娜帮她看账。
  算账的事情教给别人她可不放心。
  至于其他人,方宛她们都有正式的工作,可不用来这边抢活。
  方宛抬升道,“她跟方新红条件差不多,我叫方新红留下了。”
  宋满冬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这决定没问题。”
  “哪里没问题了?”女知青不满,“凭什么我俩一样就得她留下我走?”
  “你们这不公平!”
  宋满冬这会儿算是明白王希娜为什么躲在后面了。
  恐怕是从这个知青身上桥进了从警的自己。
  但她这个选择确实是有理有据的。
  “若是你比方新红优秀,留下的自然是你。”宋满冬解释道,“而你们一样,我选择留下她,是因为方新红已经在河东大队待了一年,她已经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农民应当具有的品质。
  而且我们对她的情况知根知底。”
  “到了明年,若是你跟新来的知青一起竞争,我们应该会选你。”
  宋满冬没有把话说满,若是这位女知青的脾气不改,明年恐怕也很难进来。
第122章
  ◎红薯片。◎
  不得不承认的是, 在第一食品厂工作时,学到的东西良多。
  食品厂如何发家、壮大,这些宋满冬都清清楚楚。
  许多规则如今也能套用在河东大队的食品厂上。
  如招人的标准, 第一批工人必须得精心挑选,恰恰是因为规模小,所以才要定高标准。
  她同其他几个小组的组长提前定过要求, 招进来的人务必以老实本分为主, 勤快麻利佐之, 不能徇私作假。
  这时候选址在河东大队的优势之一便凸显出来, 她不必担心被人糊弄,还能借此筛选一下组长。
  又如另给知青名额, 一是因为这些知青们却是有用, 二来也是为了安抚她们。
  但决不能将她们跟放在河东大队的人放在同一等级。
  宋满冬不动声色的扫过今天在场的其他几位知青,她对这些她们的要求不高,并不指望她们站出来阻拦、规劝这位出风头的女知青, 不盲目跟风惹事就行。
  所以在解释时,也说的十分直白。
  只是女知青跟没听懂一样,不依不饶,“你在质疑我的人格?觉得我进工厂会惹事儿?”
  这个性子吧……
  宋满冬心底叹气, 是九成九会惹事啊。
  她忍不住又看了眼王希娜, 这种略有点儿本事的知青, 才真的叫人头疼。
  多看了两眼缩在方宛身后的人, 宋满冬心情才平复下来,“我们不选择你并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你不合适。”
  “如果我们工厂规模同县里一般大, 那我肯定会将你招进来的, 可现在不过是个刚起步的小作坊, 我只需要一些普通的工人。”
  “你头脑灵活,又勇敢正直,或许可以尝试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女知青皱了皱眉,隐约觉得哪里不太对,但她这横冲直撞的脑袋,一时间也想不过来。
  仍有些不服气,但还是哼了一声,扭头离开了。
  宋满冬这才看向方新红,“你也回去吧,明天早上八点过来上工就行。”
  又对其他知青表示遗憾,送她们离开,这才看向方宛和王希娜。
  方宛松了口气,走过来小声说,“我还怕她真的闹起来呢,这个任娇可能惹事儿了。
  非说她是高中生,不应该下地,吵着要张大队长给她安排高中生应该做的活。一会儿要做大队会计,一会儿要做大队部干事的……”
  这可是大队,谁来了也得先种地,不种地就没饭吃。
  宋满冬的目光落在她身后,“王希娜。”
  王希娜立马摇头,“我可跟她不一样!”
  “没说这个。”宋满冬给她分配了个任务,“你去找任娇谈谈心。”
  “不要!这种人有什么好沟通的!”王希娜一脸嫌弃,过后脸色又青了一片。
  难以相信自己从前竟然是这么讨人嫌的模样!
  “你做不到?”宋满冬扬起眉,质疑的看她。
  见王希娜不接话,便道,“那算了。”
  “反正你本来也不如胜男,做不到这种事也正常。”
  “谁说的!”王希娜本能还嘴,“我怎么可能做不到?”
  说完也反应过来宋满冬是在用激将法,她不肯承认自己不如赵胜男,又实在觉得任娇棘手。
  片刻后,还是咬牙应下了,“我去找任娇。”
  “这里没有我王希娜克服不了的困难。”
  说着雄赳赳的撩开帘子走了。
  宋满冬想,还好是王希娜。
  换做姚娉婷都不会这么顺利。
  至于王希娜能不能劝动新刺头,宋满冬不太在意。
  河东大队今非昔比,只任娇一个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开工。
  八月初三。
  第一批出土的红薯送了过来。
  新“工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清洗刮皮、切块儿、上笼整制。
  她们正在做的是宋满冬今日刚教的红薯干。
  切红薯时,尽量做到每一条都差不多宽度,这样才能保证上蒸笼之后,差不多时间出笼。
  叫这些新工人们心疼不已的便是削下来的红薯皮了。
  北红六号,不止芯是红的,连皮也是深红色,虽还没吃过,但大家一致认为这皮也是甜的。
  宋满冬知道她们勤俭的性子,红薯皮也没让扔掉,而是一同放在院子里晾晒,打算晒干了磨成粉拿去喂猪。
  她正挨个步骤巡视着,忽的听见外面自行车的叮铃声。
  宋满冬没放在心上,但外面的人已经进来了。
  院子里的招呼声传来,宋满冬才知道,回来的人是陈家明。
  陈家明转着圈,在众人的制止声中,退开几步,一回头,看见了宋满冬。
  “还挺有模有样的。”他感叹着。
  做红薯干不似上次做柿饼那么随意了。
  门口左侧挂着招牌,工整的写着大队的名字。
  一进门视野便开阔起来,仔细一看便瞧出这是两间院子打通,左右厢房拆掉,地面轧平,用平整的石头铺出来三条路,将院子分作四块。
  基本步骤都在院子里操作。
  屋子则是敞着窗户,摆满了货架,静待将晒好的红薯干收进去。
  宋满冬没敢分心,今天是大家头一天上手做,再谨慎也不为过。
  河东大队可不似县食品厂那么财大气粗。
  削掉的红薯皮都叫她们心疼的不行,更何况是一篦子红薯。
  宋满冬都怕她们做坏了不舍得扔,把残次品混进去卖。
  还是这会儿劳心多盯着点儿吧。
  待这一锅蒸上,宋满冬才有了短暂的休息时间。
  她走到陈家明身旁,心里算着日子,“辞职了?”
  陈家明点点头,玩笑道,“再不回来我怕你把我给忘了。”
  “我可不敢。”宋满冬也笑了起来,“我还想着过两天去请你呢。”
  今天忙起来,才觉得她一个人确实不够。
  陈家明知道她这话不全是真的,不过听着受用,当即跟着了解了情况,转天就开始跟宋满冬轮流盯着做红薯干。
  他辞职的事情在河东大队又掀起了一阵风波。
  可惜陈家人管不到他头上,大队上其他人又说不过他,也就不了了之。
  陈家明在第一批红薯干晒好后,就带着出去跑了趟。
  回来后带来两个消息。
  红薯干分两种,一种软糯香甜,仅能保存五天,另一种柔韧耐嚼,保存时间长。
  陈家明条理清晰的同宋满冬说着,“县食品厂有专门的车拉走,做好后基本上一两个小时内就能送到市里。
  咱们没有这个条件,只能坐大巴车先到县里,再到市里,送货就要一天。
  加上大巴车的固定发车时间,而咱们晒好的时间又无法控制,所以送至县城基本在一天左右,到市里在两天左右。”
  宋满冬点着头,“这样一来,送市里不太合适了。”
  陈家明点点头,“保质期长的,在市里也不太受欢迎。大家青睐软糯一点儿的。”
  宋满冬思索过后,飞快做出决断,“先在县里和公社卖,我再试试别的做法。”
  “价格方面你看着定,今年暂且保证不亏本就行。”
  陈家明点着头,忽的又拉着她朝旁边走了走,“满冬,你今年有没有想过做月饼?”
  宋满冬心下一动,“怎么问起来这个?想赚钱了?”
  陈家明也不含糊,直接点了头,“贺永明知道我辞职了,过来问的我。”
  “正好我这两天去市里,顺道摸了下情况。月饼今年应该会卖的更好。”
  宋满冬信他的判断,正巧自己也有个想法打算试,便同陈家明一拍即合,约好这些日子开始做月饼拿去售卖。
  同第一年一样,今年准备的也是月饼礼盒。
  不过由贺永明帮忙,礼盒包装更精致了。
  顾客群体也由东风公社改为了县里和市里。
  宋满冬一共做了两种礼盒,除了传统的几个口味,她又加了今年刚琢磨会的五仁火腿月饼。
  将礼盒都交给陈家明,宋满冬换了去看红薯干。
  传统的月饼卖肯定是没问题的,仔细拆一下步骤,也能带人做。
  只是这月饼不能带河东大队的人来做。
  皆因她跟陈家明曾在黑市上卖过。
  泡菜尚且能当时大队上其他人学会了拿去卖的,但月饼可就没人能帮她分担注意力了。
  包括红枣糕,她如今也无法拿出来。
  即便如今政策宽松,她也不敢赌,难保不会追溯从前。
  要知道那些下放的人,不少都是因为从前无意中的一句话呢。
  在这种事情上,谨慎点儿是应该的。
  但红薯干她也不满意,她要的可不是普普通通,第一仗必须打的漂漂亮亮。
  宋满冬很快想到红薯片。
  陈家明兴奋的赶回来,宋满冬也准备好了新产品——炸红薯片。
  油炸后的红薯片保存时间更长、也更香。
  一种是直接切好炸制,另一种则是调味之后炸。
  味道自然是后者好,但价格也是高。
  不过想到县食品厂出的产品,宋满冬并担心红薯干的售卖。
  陈家明掏出一卷钱递给宋满冬,“咱们真应该包个工厂做月饼。”
  宋满冬摸着厚度,也惊讶了一下。
  陈家明抽空同她道,“说好的,我跟贺永明分五成,剩下的归你。你这儿大概有两百多吧。”
  宋满冬点了下钱,差不多在两百三左右。
  再加上陈家明那边的——这半个月竟是足足赚了五百多!
  “这两年大家的日子好了点儿,也舍得花钱买东西。”陈家明还在激动的说着,“而且我们这次奔着赚钱去的,专供那些领导们送礼走人情,价格定的也高。”
  “当然,主要还是满冬你的手艺好,他们拿出去也有面子。”
  “要是送礼,首先看的还是包装,你们设计的礼盒精致,才能吸引到人。”
  宋满冬脑袋清明,月饼不似旁的吃食,香味儿内敛,很难一下就把人勾住。
  能赚这么多钱,陈家明跟贺永明功不可没。
  陈家明同她相识一笑,又说起来,“还好从县食品厂辞职了。”
  “虽然有稳定工资拿,但总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束手束脚的,而且也没什么干劲儿。”
  卖月饼可不一样,他知道只要卖了,就有一部分自己的钱,哪怕不停奔波,也依旧干劲儿满满。
  宋满冬不禁道,“说不定将来真有一日能开放集市。”
  从前她是不看好这些的。
  可这几年的变化,叫她觉得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陈家明也满怀希望,“到时候可就拜托宋师傅带我赚钱了。”
  宋满冬收好钱,把炸红薯片拿给他,“先把咱们大队的食品厂做起来。”
  “不说赶追从前工资,起码得顾得上咱们得吃喝。”
  陈家明抱着红薯片离开,起初只是客观的觉得这个东西价格合适,又耐储存,应该能卖的不错。
  可等他回到家中,一边翻报纸,一边品尝,回过神来,一包炸红薯片只余下残渣时,陈家明的脸上便兴奋起来。
  这个炸红薯片有着不输于瓜子的魔力。
  陈家明不做迟疑,赶着中秋节前,把红薯片推了出去。
  不过几日,好消息就传了回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