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兰君是一直在顾家照顾的。
也算是看着顾F长大,顾F单个出来住之后依旧请她过来照顾,顾念着崔兰君年龄大了,家里的家务什么的顾F是另请了阿姨每日上门的,只让她管着一日三餐。
顾家给开的工资不低,早年房价还没贵到这么离谱的时候,崔兰君在外面买了一套小房子,只是一直空着。
她年轻的时候丈夫和年幼的小女儿车祸去世,就一直一个人,房子也没过去住。宋宋没来之前,她就连过年都是同顾家一起过的。
因为总觉得这儿不属于她。
宋宋也没有怎么装饰房间,就只当是暂住着。
没一会就有学弟学妹过来加她问价。
宋宋的东西多,一本一本地卖给不同的人是件麻烦事,于是同第一个来问价的小学妹商量,买越多折扣越大,小学妹很爽快地将她那一沓书全包了。
她才又找到事情干了,去商场给陈敏一家选礼物,以及去给学妹去送书。
-
清晨。
夜里下了雨,天色总算清澈了点。
宋宋在厨房做早餐。
崔兰君在一旁叮嘱她,“你下了飞机要给妈妈打个电话,到了村里也给妈妈打个电话。”
宋宋笑,“知道啦妈妈,我又不是第一次去了。”
“不要省钱,直接下机场就打车去。千万不要和之前一样,坐长途巴士,到县里又转到镇上,再坐班车去村里。妈妈的钱就是给你用的,你不能省钱委屈自己。打上车了就和我视频。”
宋宋一边翻鸡蛋,一边笑着说,“知道啦知道啦,我不省钱。”
司机送她去机场。
宋宋一上飞机就睡觉。
她在飞机上总是睡得很好,会一直睡完全程。
下了飞机,宋宋买了份蔬菜沙拉和三明治,一整天差不多都在车上,她没什么胃口,打算等会的中饭就这样在车上草草解决。
一出机场她就报了平安。
崔兰君直接发了串车牌过来,说司机已经在等她。
宋宋就知道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顾F。
顾F工作很忙,一般不会管她的事,家里的事都是崔兰君在管。但只要事情捅到他那,他解决起来就很直接,不会和她多说,加上昨晚的事情,就更加不会和她多说了,直接安排司机在等。
其实宋宋真的觉得这样很划不来,这么远的路程,打车实在太奢侈了。
她每年都过来两次,路很熟,阿爷忌日和清明,上一次是在高考前的清明,都是坐巴士到县里,再转车,回村里。
她不晕车,在车上照样能看书,就是镇上回村里的班车上有些乱糟糟的。
但她初中时去镇上念书,早晚都是乘坐班车的。
每日天没亮就要出发,走二十来分钟路到村口,再坐一小时的班车到镇上的中学上学。
她对那时的印象已经不太深了,只记得车上冬天刺骨的冷,夏天又热又闷。每次上去都坐满了人,连中间空隙上也摆满了挑篮扁担蛇皮袋之类的物品。
阿公阿婆们早上挑了自家种的蔬菜瓜果上坐班车来镇上卖,下午再坐班车回家。
每次下午宋宋放学回家,手里都会多一个小塑料袋。
阿公阿婆们见她每日穿着校服在车上看书乖巧,总是会将没卖完的蔬菜瓜果给她一点,有时是一串葡萄,有时是一袋草莓,有时是一袋蜜饯。
但那次崔兰君打电话过来的时候。
车上的阿公阿婆们正吵闹,扯开喉咙聊八卦唠家常,吵作一团,手舞足蹈。
一边的几个蛇皮袋扎破了几个小口,两只鸭子趁机伸了长长的脖子出来,和对面绑了腿的鸡兄一起引吭高歌。
崔兰君才知道她都是这样辗转颠簸回去的。
但已经被发现了。
她也只好上车。
窗外。
临吟市。
整个城市笼罩着淡淡烟雨,天要比京榆清澈太多。路过的画桥流水小巷人家,青砖黛瓦轻舟短棹,如同一副副水墨画,淅沥小雨奏响江南独有的吴侬软语。
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大学四年都将会在这里念书。
宋宋安慰自己,这儿确实还挺好的。
坐车难免有些昏昏沉沉的。
宋宋的状态在睡着和不行还是要保持一丝清醒之间来回摆动,到了镇上,有些路就不太好开了,摇摇晃晃的。
宋宋原本将脑袋靠在车窗上,差点将她脑浆给摇出来。
到达村口的时候。
已经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
宋宋让司机停车。
村里的样子变了一些。
现在一年比一年建设的好一些,乡下的环境也变好很多。
有些人家在外面打工挣了钱回老家修了新房。
但也不多。
村里前些年修了路,宋宋推行李箱才没那么费劲,走了一段路,就看到陈敏牵着着两个小不点往这边来。
两个小不点一看到她就撒腿向她跑,一边跑还一边奶声奶气地喊她,“宋宋姐姐!宋宋姐姐!”
两个人好像在较劲,比谁声音大似的,一声高过一声。
宋宋生怕他们俩跑摔了,也拎着箱子小步跑,两小只一到就往她身上扑,宋宋一手抱起一个,她笑,“怎么回事,安安,宁宁,你们吃饭这么乖啊,姐姐都快要抱不动你们了。”
陈敏知道他们俩喜欢往宋宋身上凑,刚刚还特意给他们洗过澡,涂了香香,换了干净的衣服,这会还是叮嘱道,“别把姐姐的衣服弄脏了。”
安安和宁宁很懂事,宋宋抱着他们俩,他们怕鞋子碰到她衣服,都弯着膝盖将脚往后翘着。
宋宋亲了亲他们的脸,说,“哪有,他们可香了。”
“饿坏了吧,京榆过来这么远,你叔在家里做饭呢,给你做了你爱吃的,快回家。”
宋宋抱了会就抱不动两个了,牵着走。
陈敏家中前年也盖了新房,二层楼,里面的装修简单,很宽敞。
宋宋牵着安安和宁宁,临进门时,回头看了一眼。
看向不远处的山坡上,小小旧旧,长满杂草的小院子,院子里的李子树不知是在哪一年枯死的,只剩一根老朽空洞的树木。
院子里的两间小土屋,每一块土砖都是阿爷一块一块砌的。
她在那儿长大,和阿爷相依为命。
但她不是阿爷的亲孙女儿。
村里的人都知道,她是阿爷捡的。
她生来很健康,寒冬腊月天在襁褓里一夜还剩一口气,被遗弃,或许只是因为她是个女孩儿。
阿爷捡她时已经56岁了,因为家中贫困,又是跛脚,无人说亲,一直这么一个人过着。
养她却很费心,她是阿爷拿辛苦养蜂卖蜂蜜的钱,托人去镇上给她买好的奶粉,一点一点喂大的。
怎么小时候看,一点都不觉得这个院子小。
现在长大了,每年来看,都觉得这个院子小了一点,又小一点。
就像她一天天长大,阿爷一点点弯下去,瘦到缩成一小团,再直不起来的身子。
席林系着围裙,一边往外端菜一边招呼她,“宋宋回来了,刚好菜好了,快洗手吃饭。”
宋宋收回眼,眼睫轻垂,“好。”
-
席林叔做饭超级棒,做了一桌子菜。
宋宋吃完有点撑。
饭后,打开箱子拿礼物。
有她买的按摩仪还有给弟弟妹妹买的佩奇和乔治的玩偶。
她可是做过调研的。
陈敏前不久在朋友圈发过一张照片。
两个小朋友端端正正地坐在电视机前的小凳子上,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里的小猪佩奇的动画片。
配文是【两个小家伙每天就只有看喜欢的动画片的时候才能安静一会。】
安安宁宁果然很喜欢她买的礼物。
还有就是顾F让她带的一些补品礼盒。
陈敏早年在京榆上大学时,大一那年,室友是顾家的亲戚,知她半工半读,生活拮据,介绍她去顾家给顾F当家教。
顾F是早产儿,幼时身体很不好,小学时常常生病,在学校的功课总是落,家中就为他聘请了家教。
陈敏教顾F教了一直教了四年,毕业后,工作了两年,就决定辞职回到家乡,帮助和她一样想读书想走出大山的孩子。
顾F自小多病难养,家中为给他祈福,四处做慈善,安孟县陈家村的希望小学就是一个。
陈敏回来后,对接资助的事宜,才知道家乡这边一直是顾家在以顾F的身份资助。
等顾F成年了。
由他自己将创业的钱拿出来资助。
七年前。
宋宋算是他用自己挣的钱资助的第一批学生。
因为这层关系,顾F和陈敏之间还一直保持些联系。
顾F这人很念旧情。
记陈敏曾教过他几年,现在还会在对接一些资助事宜的时候,询问她身体,也在寄来资助物资时,捎来一些给她的补品。
陈敏念叨着说让他们都不要破费了。
席林带着两个小孩在家里玩。
希望小学下午刚刚考完期末考试,陈敏落了些试卷在学校,宋宋陪着她一起回去拿,顺便逛逛村子散步消消食。
村里就是这点好,空气清新。晚霞慢慢浸染,村子里的夜色清澈明净,天好像水洗过一样,星子随着时间一颗接一颗地冒出头。
到达希望小学的门口。
陈敏拿着钥匙开校门。
宋宋也很久没来看过学校了,她高中时过来,因为学业紧张,总是匆匆忙忙的,没有像这样和陈敏慢悠悠散步的悠闲时光。
现在看,学校和她在读时有些不一样,她在这上学时,学校一共也没多少班,现在读书的小孩子多了,又新建了一栋教学楼。
宋宋凑上前去看墙上的标识,顾家捐助的教学楼。
陈敏指了指荣誉墙上的小同学照片,一一告诉她,这是顾F现在在资助的学生们。
怎么到了距繁华京榆城千里之外的小小村落。
也到处都是他的痕迹。
第005章
曾经就读的教室。
现在好像翻新过一遍了,找不出记忆里的痕迹。
墙面刷了干净的白漆,换上新课桌新讲台,连黑板都换成多媒体了,阅读架上摆了满满的书,后排的黑板报主题是《书香伴我成长,阅读点亮心灵》。
但宋宋隔着玻璃向里望。
似乎还能看到当时的自己。
穿着想着能多穿几年而买大的衣服鞋子,脖子上系着红领巾,一个人坐在放学的教室里写作业,写完作业,再跑回家,将书包放下,做晚饭。
阿爷扛着锄头回来时,有时会用树叶包着山上的野浆果带回来给她。
拿完了试卷,回去的路上。
宋宋看了看怀里抱着的试卷,说道:“陈姨,我这两天帮你看看试卷吧,反正也没什么事。”
“行啊,有你帮忙我就轻松多了。”陈敏侧首看她。
这三年来。
宋宋回来的次数也少。
变化也一年比一年大。
陈敏对她的印象,大部分还停留在三年前。
她算是看着宋宋长大的。
陈敏家和宋宋住的近,陈敏小时候贪玩,掉进水库里,还是路过的宋青山跳下水救了她。
宋青山是个可怜人,一出生就落了残疾,父母早逝,自己摸爬滚打着长大的。他是外来的,不是本村人,住在村尾,性格孤僻又怪,和村里的人也没什么来往。
靠做一点木工活,和养蜂去镇上卖蜂蜜为生。
因此村里的小孩说他是老妖怪,编顺口溜来骂他。
宋青山的性子沉默寡言,他是听惯了这些的,只知闷头做事,跛着一条腿,面朝黄土背朝天。
捡了宋宋,身边才多一点生气。
村尾山坡上的小土屋里传来小娃娃的哭声,门口的李子树下晾出一件件粉色的尿布衣服,门口多了一条小小的板凳,和一个木头雕的小摇车。
慢慢地,宋宋长大一点,拿着竹蜻蜓跌跌撞撞地从山坡上第一次跑下来,摔得嘴啃泥,扯着嗓音哭着喊阿爷。
宋宋再大一点,就能和比她还大的小孩儿打架,大喊着我阿爷才不是妖怪你们才是妖怪,好啊我是小妖女那晚上我把你们一口一个全都吃了!
等到了上学的年纪,宋青山就带着背着崭新书包的宋宋来了希望小学。
宋宋家里困难,学习一直很刻苦,成绩优异,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就一直被资助,学费和生活费上没让宋青山操心。
这孩子小时吃了许多苦。
宋青山在的时候,怎么说还是有个家,即使家中贫苦,宋宋还是快乐的,从小就爱笑,也调皮,性子和她长相一样出挑张扬。
村里也不全是好人。
闲言碎语很多。
说的说也是一个比一个难听。
原本宋青山家里就两间小小的土屋,一间大点的卧室,一间厨房加厕所。
等宋宋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村里渐起闲话,他又拖着瘸腿在院子里修了一间屋子,同宋宋分开住。
宋青山性格沉闷老实,偏偏养出她一个刺头,旁人说她可以,要说她阿爷,她总要去和人争辩。
阿爷去世那半年,她性子收敛许多。
现在大抵是长大了,也变得乖巧安静。
不止性格,她在京榆这三年,被养得很好。
小姑娘从小就长得好看,现在五官长开了,精致漂亮,皮肤清透雪白,狐狸眼内勾外翘,琥珀浅眸摄人心魂,盯着人看会让人无端脸红。
她之前为了方便一直是齐肩的学生头,发尾枯黄打着卷。现在留长了头发,海藻般的乌发轻垂着,在昏暗的路灯下柔柔泛着光泽。
一路和村里的人闲聊着散步回到家。
夜色已深。
村子里的人没什么夜生活。
家里小孩子也要早睡。
宋宋洗过澡,回楼上给她准备的房间准备睡觉。
房间隔音不是很好。
她在房间里还能听到两个小朋友在隔壁闹着要讲故事。
这时候太早,宋宋还没什么睡意,搬了条凳子坐到窗口。
推开窗看窗外的风景。
乡下夜里凉快,房间没装空调,只一把吱呀的风扇,带着草木清香的晚风吹起她的发梢,很舒服。
她闭上眼,将脑袋轻搁在窗台上。
仔细听,和小时候一样虫鸣和蛙叫。
宋宋就这么趴在窗台上,吹着温柔的晚风,呼吸逐渐趋于平稳。
-
细雨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