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规模问题,郁格桑倒是可以把稿费借给乡下爷奶他们,但问题是老家那边可不是孔雪亭的农庄,那一大座山一大片地都是他的,老郁家要搞,还得跟村里人租山头租地,集体性质的那有那么好搞,你租了到时候不得给村里一些好处?
而且村里人更讲究“人情”,做事得优先村里的,想要像孔雪亭那样雇佣到训练有素服务态度极好的伙计,基本可以等同于做梦。
更何况,老郁家整不出那“小吃街”,搞不了那味道不错的长老餐馆,哪怕同样是对着《修仙长老》描写的食谱做,做出来的口味也是千差万别,因为郁格桑的食谱来自写美食文的时候记下来的食谱,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前世偶尔尝试做过的食物而已,算不上真正的食谱。
孔雪亭那农庄里的饭菜能做的好,肯定是大厨自己创新和秘诀。
反正,要在老家搞长老农庄是不可能的,倒是搞个先付钱然后果子随便吃的活动还有点希望。
老郁家的人也没那个魄力搞那么一大摊子,他们最后也是参考郁格桑意见,搞个采摘体验园,让附近感兴趣的人家来体验,先付钱进去免费吃,然后外带一斤固定多少钱这个样子。
如果到时候没人来,自家就像往常那样拿到蒋大丫杂货铺去卖,也不会亏。
这才是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要担着极大风险去做前途未知的事,老郁家人是不干的。
话说回来,郁格桑倒是没想过孔雪亭还会因为占了她的创意来主动给她送钱,要知道这时代文学性法律虽然健全,但像孔雪亭这种情况,并没有什么法律约束的,这样是因为以往几乎没有人把小说剧情搬到现实里来。
孔雪亭算是打破了人们的既有思维,给了一些商人启发。
他主动来为郁格桑创意花钱,就证明这人人品还是不错的。
郁格桑也没想要他的钱,她不是死要银子的性子,再者长老农庄也是孔雪亭一力打造起来的,人家能经营起来,是人家本事,何必非得拿那笔钱呢?
故而郁格桑没犹豫便拒绝了,“既是我的读者,送给他这创意又何妨呢,他若是真过意不去,那就多买几本《修仙长老》给我冲冲销量吧。”
郁格桑这句话是调侃,却没曾想孔雪亭从许婉妍那里得知后,还真让《修仙长老》在外地的销量涨了一波。
因为,他打广告了。
第29章 一更
在花昭国, 报纸广告行业是挺发达的,销量越好的报纸,在上面打广告效果就越好, 当然,价格也就更昂贵。
像是孔雪亭, 当时就花了五十两在《相思》上打广告, 是小地方普通五口之家三四年的花销了。
这是因为《相思》如今销量火爆, 才卖了这么贵的广告费。
不过呢,要孔雪亭拿出这么多钱到每个省市都打广告,那是做不到的, 如今他刚还完大半贷款,要送给郁格桑的钱还是挤出来的。
没成想郁格桑不要,只因为他是她的读者,就平白任由他使用蹭热度,说实话, 孔雪亭是十分窝心的。
像是自己的心意得到了回应。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孔雪亭现在还给不起琼琚, 却是能尽自己一些心意的。
他想了想, 然后便借了几道关系,在邻省找到一家销量还不错,以生意经致富经历为主题的报纸《生意经》, 然后在上面“说出他的故事”。
概括起来就是:我是如何靠一本小说脱贫致富的+360°吹《修仙长老他靠种田历劫》。
比起其他创业致富故事,孔雪亭写的不算长, 但是他的语言很有煽动力, 就差直接告诉人们, 看完这本书,你也可以马上脱贫致富奔小康!
听着好像有点扯淡, 但是爱看《生意经》的读者,哪个不是抱着能从别人发财致富身上找灵感来复制的,而且比起其他人的生意致富经,孔雪亭写的这个看着是可操作性更强,成本貌似也更低,于是有不少企图走捷径的还真被“忽悠”到,兴致勃勃跑到书店就去买《修仙长老他靠种田历劫》。
然后有没有像孔雪亭那样去致富暂且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先入坑了,当下忘了自己是来找“秘诀”的,熬着夜把上下两册追完,还默默期待起第二卷来,因为作者在结尾留下了第二卷的开篇,画面描述就很让人期待!
看《生意经》的读者有一大半都顺手买了《修仙长老他靠种田历劫》这本书,理由也同上,就是觉得孔雪亭说的扯淡,但两册书也费不了多少钱,万一真有生意经,岂不是赚了?
然后这一大半有七八成转化为书粉,开始自动像其他人安利。
于是,邻省之前没卖动的《修仙长老》,销量忽然就提高了,而真正呈现爆炸式增长,还是在邻省那些听了孔雪亭忽悠而买《修仙长老》,然后不忘在里面找致富秘诀,并付诸现实且取得成功的消息传出来后。
他们找的致富秘诀是什么呢?
其实也跟竹闲省那位率先按照小说做出手抓饼卖的李大娘一样,邻省好吃,美食业比较发达,新奇的小吃往往能引来食客的注意,而要是做得好吃,就非常容易在市民间传播开来。
郁格桑在《修仙长老他靠种田历劫》里面写的美食小吃,很多都是后世经过人们验证的美食,若能够根据文字把这些美食复制个六七成,不说样样都火爆,但铁定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且胜在新奇,短期内肯定能赚一笔,至于能不能长期做下去,则要看手艺是不是真的行了。
竹闲省不止出了做手抓饼的李大娘,还有鸡蛋灌饼的江大叔,做麻辣烫的许大婶,以及长老庄园里卖各种书中美食的厨夫厨娘们,竹闲省人们折服于美食,但更先接触的是小说。
与之相反,邻省最先接触的是这些吃的,经小摊贩们商家们的介绍推广,才了解到小说。
对于一个好吃的省份来说,能出这么多美食的小说引起他们极大好感和好奇,不少普通市民尤其是家庭主妇抱着买菜谱的心情买了《修仙长老》。
后世曾经说过,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这时代,花昭国女性的购买能力亦是不可小觑。
她们抱着从书里学来几招菜谱的心情打开了小说,等真的按照小说写的做出跟外头小摊贩买的差不多的食物,还因此获得家里男人小孩甚至婆婆们的称赞后,家庭主妇强大等我自来水能力就体现了,她会像安利八卦那样把菜谱(划掉),小说安利给其他家庭主妇,等这个家庭主妇也安利成功了,这个家庭主妇又会安利给另外一个圈子的家庭主妇,循环又循环,很快,邻省的主妇要是没有一本《修仙长老》,是要被其他主妇嘲笑的。
做《修仙长老》里面的菜并成功获得家里人表扬,突然就成了邻省家庭主妇的潮流。
这股潮流掀起得莫名其妙,但却十分迅速,从小市民阶层向下扩散到乡镇群体,往上,小说里又有更为精巧耗钱的吃食虏获上层夫人的青睐。
绕是孔雪亭也没想到,自己只是想稍微在生意圈子里推一推小说,最后会发展为主妇的新潮流。
等三花书社接到邻省或熟悉或不熟悉的经销商小书贩打来的各种加量订购《修仙长老》单行本的电话后,后知后觉他们才发现继竹闲省之后,《修仙长老》也在邻省火了。
而且,火的方式竟然还是那么莫名其妙。
但是当月统计出来的邻省销量,却让冯雅君看到了另外一种推荐营销模式,三花书社宣传部动了起来,按照冯雅君的意思,参考着邻省火爆模式写起了宣传稿,开始循序渐进地往全国卖《修仙长老》的地方投起来广告。
什么致富秘诀生意经
什么主妇必备xx道菜谱
什么如何经营起一家农庄
甚至连辨认山货大全的标语都打了出来。
这种诡异奇葩的宣传思路,结果还真的让《修仙长老》在其他地区的销量攀升起来,好的能像邻省,卖到几十万上百万册,最差的也有几万册,算起来还没有亏本而是微弱盈利。
总之,《修仙长老 》开始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慢慢走向全国,宣传语还会随着某个省特殊买文目的而不断变得丰富多彩,以致于别人说起什么“那本能教我做护肤品的书”这样类似的形容,郁格桑完全没反应过来说的是她写的《修仙长老》。
那个,她记得她写的不是本温馨和美,细水长流的男主种田文吗?到底误入了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啊?
总之,《修仙长老》的定位是越走越偏,而郁格桑目前还不清楚这件事,此时她还在写她第三个小世界,同时《修仙长老》第二个小世界也开始在《相思》连载,这次,是原始社会种田记。
第30章 二更
相较于第一个故事偏向正经种田流, 第二个故事原始社会种田记,其实会更偏向于基建流,因为在这个小世界里, 长老是来建设部落的。
开篇是主角所在部落因为水源问题进行迁徙,中途却因为被野兽袭击而丧失了大半部落战士, 等最后成功找到合适地方安定下来, 部落由两百人的大部落变成了不到一百人的小部落, 而且还是青壮劳动力少的。
最惨的是部落酋长和巫都死在迁徙途中,新的酋长由还活着的部落战士担任,而主角, 则穿成了巫的弟子,那个没死在迁徙途中,却在新领地发高烧翘辫子的弟子。
大难不死的主角由于是巫三个弟子中唯一还活着的,就这样成为了部落的巫,一个可以凌驾于酋长头上的人。
当然, 郁格桑设置的这个原始社会并不是要玩权斗的,她没有设置部落人有异能, 就是普遍力气大一点, 然后智商还不到玩权谋的时候,部落是公有制集体制,每个人都在为活下去而努力。
这样的设定看似是艰苦奋斗流, 开篇的时候部落的气氛也是一片低沉,因为他们虽然成功到达新的领地, 但是部落情况却不容乐观, 战士太少, 就意味着打不回猎物,甚至会被猎物反当肉食, 只能很小心谨慎地寻一些小猎物下手。
而这新领地虽然是前任逝世的巫推断而走来的,可部落里力气体能没有大到能做战士的,只负责采集的妇女老幼却对周围不熟悉,能辨认出来的食物也有限,每日找回来能吃的果实种子并不多。
在主角从原身身体醒来之前,整个部落都快陷入断粮的绝境。
可郁格桑想写的是轻松流种田,所以部落自打主角醒来,日子就开始往好里过。
首先,主角是木系修士,善于与草木打交道,周围的草木哪些可以吃哪些用他都知晓。
其次,他在人类社会生活过,如何找盐如何提炼,如何建房子如何做锅碗瓢盆,他都有经验。
最后,便是木灵的修复能力,哪怕只是很低微的很基础的,也对伤口有治愈效果,加上他还善用草药,一些能要原始人性命的伤和小病,主角都能治疗。
总之,主角在原始社会里就是全能百科,把一个还没温饱的部落,逐渐建设为繁荣富庶的古城市。
从一个部落的巫,成为古城士的巫神。
由于这个小世界要发展养殖业,建筑业,手工业,畜牧业等等,郁格桑一不小心写爽了,从预计三十万字写到了四十五万堪堪连载完。
也就是从十二月一号开始连载,每日连载九千字,到次年中旬末,第二个故事才算结束。
这一下子,《修仙长老他靠种田历劫》,就突破了五十万字长篇大章,已达到七十五万字,不仅让众多读者看得爽极了满足极了,也让众多作者纷纷惊恐于她的码字能力。
截止目前为止,最长的小说是八十万字,那是一位大神级别的代表作,足足写了六年。
而郁格桑,却即将超过这个字数,因为按照前两个故事的字数来看,接下去的故事也不会太短。
最戳这些作者心肝的是,人家写这么长还没有写崩,而且两个故事的元素不算新颖,也有人在小说里写过类似的情节片段,却没有人像她那样把一个元素一个梗当成一个故事来写,却写得那么精彩那么成功!
作者顿时有种错亿的感觉,若他们也能把一个梗拿来当题材那样写,会不会也一样火了呢?
然后有些作者就发现,很悲催的是即使自己只真的把某个元素某个梗拿来当题材写,却完全没有郁格桑那种会编故事的能力,直白点就是脑洞没那么大世界观也形不成,很难写出长篇来。
而原始社会这个世界,已经完全脱离某个元素,能成为一个正式的新题材了。
不少作者都期待原始社会能开放授权,让他们也来参活一脚。
说实话,把一个部落建设成古城市,真的是太燃太爽了,比英雄类别的小说还要爽,热衷大英雄救世主这类的作者都快要控制不住内心洪荒之力了。
不分男女,他们真的很好这口全知全能的救世主般的基建流。
而其他书社则对三花书社嫉妒得要眼红了,一连出了两个能开创新题材的作者,他们咋不上天呢!
然不管外界如何纷纷扰扰,郁格桑目前却没有时间去整理这个题材,因为她没有时间和心思去做。
第二个世界里连载的时候郁杏甜处在初四大考备考期,她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并不想像大姐那样考不上书院就不念书回家嫁人,她想要继续念书,最起码要像大哥那样考一个县里公办的书院。
但是县里公办的书院也没那么好考,因为大哥郁从书念的那个梅清书院是竹闲省排名较高的县级公办书院,书院如今的院长在教育界是有点名气的人,这便导致梅清书院招生要求严格了起来,以青竹镇的教学水平,得是书院里顶尖的人才才有机会。